APP下载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强大根基

2023-12-10西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今日民族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一体

文 / 西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回答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首先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五个突出特性的论述,对于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源远流长、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之魂。只有不断汲取历史的智慧,才能在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

在五千余年发展过程中,中华各民族(包括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影响,互补同进,共同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难以分割的紧密关系,进而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及巩固,又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今天我们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根基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化一样,从古至今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正如到近代才出现“中华民族”这一正式称谓一样,中华文化也必然向现代化转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

怎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呢?笔者认为,应从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加以认识。

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与统一多民族的中国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连续性是一致的。这种突出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而这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强大根基。

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化有其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因而,中华文化也是随时代而发展变化的,不断汲取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及一切先进的精神而不断创新。

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中华民族本身是多元一体的。各民族、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精神,是多元的。但这些多元文化又长期共存,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为一体的统一的中华文化和精神。因此,如何认识和处理现代中华文化“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就十分重要。当今世界,有的国家将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官方政策,这一政策虽然保护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权益,却忽视了对国家一体文化和国家意识的培育,助长了分裂主义的倾向。这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因此,我们在认识、强调中华文化多元性的同时,更应突出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共同性。

突出的包容性。这一特性体现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在精神文化(包括思想、宗教等)层面,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直具有包容性,善于吸纳各民族文化,包括外来民族的先进文化。因此,中华文化不仅有统一、共有的精神,也包容各民族、各地区甚至外来民族的优秀文化。近来有学者提出,将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包容理念,扩大到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上,并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衔接。这一观点颇有新意,因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相互包容、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

我们国家从全国各地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具体实践,甚至世界各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和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推动各民族文化转型,发展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多元互补’是中华文化融合力的表现,也是中华文化得以连绵延续、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国家层面、各级政府的事,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关乎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创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途径和任务之一。

因此,要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五个认同”。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组织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编纂工作,也是为了引导各民族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界要以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为依托,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一体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