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与展望:体育纳入高考研究述评

2023-12-10周佳博包姗也

运动精品 2023年7期
关键词:体质体育学生

周佳博 包姗也

回顾与展望:体育纳入高考研究述评

周佳博1包姗也2

(1.赣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为深入了解我国体育纳入高考的现实情况与开展进度,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体育纳入高考的相关成果和结论进行梳理、总结与分析。结果发现,体育纳入高考的必要性体现在国家宏观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都需要将体育纳入高考,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转向体育强国;成熟的体育中考模式和方法、多数社会人群的肯定态度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等决定了体育纳入高考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体育纳入高考采取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必考和选考相结合的考试内容、考试分值设置倾向于30-60分等是当前学界对体育纳入高考的路径主要三方面成果。体育纳入高考显然是一项综合而庞大的工程,其涉及的领域和部门众多,今后亟需学界从多视角多维度对我国体育测试纳入高考开展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和实证研究。

学校体育;高考制度;体考改革;体质

学校体育是我国落实德育教育、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工程,也是加快推进我国教育体制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校教育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意识、规则意识和努力拼搏、顽强奋斗的意志,可实现体育智力和体育精神的独特功能[1]。1977年,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恢复了高考制度,近年来随着高考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国的各种专业人才不断涌现,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高考作为一种评价方法,符合科学、合理、公平、客观的价值取向,要求选拔足够的、合格的新生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履行整合教育教学体系、维护社会公正、促进阶级流动、维护多民族国家稳定统一等社会职能[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虽不断改革高考制度但仍难以适应国家人才选拔的需要,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背景下,体育是否应该被纳入高考引发了许多学者的热烈讨论。2020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学校工作的意见》中,重点强调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着手研究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技能评估结果并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档案的使用,高校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学习需求和具体的情况,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报名录取的重要参考指标[1]。

1 体育纳入高考的必要性

1.1 国家宏观环境的有力推动

我国相关部门格外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工作,不止一次的强调身体是人生中一切奋斗成功的基础,革命的本钱;体育运动代表着朝气、健康、蓬勃,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育人工程;没有体育,就没有全面发展;忽视体育,立德树人就会流于形式,失于途径[3]。国务院和教育部也曾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学校重视学校体育,鼓励学校体育发展,呼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但这些政策文件往往流于表面,得不到落实,学校为升学率、荣誉,家长为孩子分数,对于体育锻炼视而不见,我国考试制度限制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毛振明教授曾建议,为了加快扭转中国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低下的局面,国家应将加强学生体育工作上升到法律层面,并通过法律手段加强执行力度[4]。将体育纳入高考,把体育分数算入高考总分已成为重中之重,使学生有效的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强身健体,成为我国的栋梁之才,贡献于国家、社会。

1.2 健康中国战略必然要求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身体运动能力、健康行为能力和体育品德能力,体育健康的核心素养是学科教书育人价值观和品德形成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是学生可以逐渐形成体育与健康学科所掌握的关键基础知识、必备品德与价值观念。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之上,通过目标导向和价值观的探索,推动传统体育学习向深度体育学习的转变[5]。在我国中小学中学校体育往往不被重视,即便众多有识之士不断呼吁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面对目前唯分数论的应试考试的大环境下,这个呼声注定会石沉大海,因此只有“以毒攻毒”的方式,才能打破唯分数论的牢笼,这是迫不得已的方式,却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身体教育,还是人格教育,体育教育的重点在于“育人”,于素梅、王树明都曾在各种场合强调,体育教育对于学生人格教育具有积极影响。

1.3 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战略规划中,明确从完善国家公共体育体系、促进国家形态高质量发展、支持健康中国建设等五个方面,实施体育产业战略是必要的。该文件强调了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理和协调原则的重要性,大力推动我国民族形态与健康体制的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努力使体育成为中国人民伟大复兴的源泉。只有将体育教育纳入高考,并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整体高考评估,我们才能最终解决体育问题,提高体育的地位,才能使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改变观念,重新认识体育,了解体育。将体育纳入高考,使人民大众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全民建身的热潮中去,推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

2 体育纳入高考的可行性

中考体育制度在多年发展中不断完善,积累众多宝贵经验,对体育纳入高考的研究,不管是在经验的借鉴上,还是操作方案的可行性上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谢卓锋认为体育中考要避免成为应试教育,从素质教育出发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这一观点为体育纳入高考提供了重要参考视角[6];胡小清认为体育中考的关键在于如何得到社会认同、怎样执行等,这为如何实施体育纳入高考指出了关键问题所在[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体育类招生已经形成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和公平公正的招生考试制度,这些也可以为体育纳入高考提供宝贵经验和参考价值。

2.1 社会各界的肯定

不同人群的赞同态度表明体育纳入高考是社会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和身体素质,家长的态度意见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因此学生家长的态度对体育纳入高考有较大影响。教师与学校领导的态度,关乎着学校体育课在教学科目中的地位和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接受到的体育锻炼的程度。刘阳、温超等人在其硕士论文中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领导在对于体育纳入高考总体上都持赞同态度,认为体育纳入高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2.2 体教融合的促进

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引导着体育向纳入高考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4月主持并召开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第十三次会议中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该文件,使得青少年健康发展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政府部门是宏观制度设计的总负责人、有利推动者、质量监管者,发挥体育评估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8]。体教融合背景下把体育纳入高考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进民族体育活动、促进体育强国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2.3 相关政策的支持

我国最新的相关政策对体育纳入高考也提供了巨大的借鉴意义,关于体育纳入高考的方式方法还可以参照基础学科中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中高校招生体质测试方案。强基计划在高校招生对于体质测试有明确规定,体质测试是必须进行的测试,试点高校在其体质测试项目、方案实施都做出相关明确要求,对于体育纳入高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些政策的发布与实施,表明我国深切关注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更说明将体育纳入高考的可行性,借此期望能够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

3 体育纳入高考的路径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调查报告,如表1所示,主要有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两种形式,过程性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调节、优化并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结果性是指在教育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最终效果所进行的考核。研究发现,相对于结果性考核,过程性考核避免了“一考定成绩”,更能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从而使学生了解自身状况,及时调整。总体来看大多数学者支持的考试内容有以下两点:首先是必考项目的选择,文献研究表明,反应耐力的男子1000m、女子800m是必须纳入考试内容的,众多学者认为,进行800m/1000m练习,对于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功能、呼吸功能、心肺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的发育具有很大作用,而且中长跑练习,还能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帮助青少年形成坚持不懈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其次是选考项目的选择,多数的专家学者认为,在体育选考项目中应当要求学生至少掌握1-2项运动的基本技能。故在选考体育项目上,本研究认为,可从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健美操、武术、体操等一些常见易操作的运动项目中进行选择。而且国务院在2019年9月2日印发的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要求青少年要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19],因此在选考项目选择中,应要求学生在高中掌握两项及以上运动技能并选择一项运动技能进行考试,并结合当地实地情况确定运动技能选考项目范围。

体育纳入高考的考试分值的制定。体育纳入高考在开始实施过程中,道路曲折,会遇到众多问题,为维护高考的权威,保护学生利益,当体育高考开始执行时,考试分数不应设置过高,但分数设置过低不足以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文化成绩好的学生即便没有体育成绩也可达到重点高校录取线,这便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难以提升,甚至有下降的趋势[9]。而对于分值设置,在参考众多相关文献,结合笔者调查考虑本研究认为50分是相对合理的分值,50分既能引起学生重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又能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进行及时调控,不损害学生利益,维护高考权威。

4 体育纳入高考的忧虑

4.1 体育课堂应试化发展

马大慧学者认为体育纳入高考会深化应试教育的发展,体育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极强的特殊性,体育可以在考前进行突击训练,数月乃至数周的训练便可使体能得到提高,技术技能技巧得到加强,这便导致体育在考试中极易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当中去,陷入不良的循环当中[17];李强从体育中考角度出发,担心体育高考会像体育中考一样,因为考试内容的单一导致上体育课时“考什么、练什么”,从而使体育课变为应试课,他认为体育中考已经印证了当体育纳入考试时会不可避免的变成应试教育[4]。细究家长们的心思,他们并没有把体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把其当做一种“陪衬品”的存在,即便体育不纳入高考,人们真的会重视体育吗?因此,只要达到了预期效果,体育纳入高考后成为应试教育又如何。

4.2 体育高考可否公正运行

公平是体育纳入高考的前提,外部环境对体育成绩的影响很大,如何解决因为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公平问题,还需要慢慢考虑,详细筹划。胡治恒表示:“体育成绩的好坏还依赖于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测评,这对于一些先天体质较差的学生显然有失公平[20]。”体育中考所爆出的舞弊行为使学生和家长担心体育高考出现此类问题影响公平。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在体育纳入高考上也曾表示担心:“在体育高考中兴奋剂这个问题会不会出现?又该如何检查?”一系列关于公平的问题,无不体现出体育纳入高考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在研究体育纳入高考时,面对如何实施操作保证公平,笔者认为应把各方面因素考虑进来,不能仓促上马,一旦出现问题,影响极大。

4.3 学生负担因此加重

赵家琪[14]等人在其硕士论文中做问卷调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家长担心如果将体育纳入高考在无形之中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影响学业成绩,分散学习精力。马大慧[17]等学者也曾表明,部分专家、老师和学生家长担心会继续增加学生负担。体育成为高考考试的必要科目,势必会花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习效率,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结果却恰恰相反,在不等式8-1>8中,表明在学习效率里,拿出1h进行体育锻炼,再用7h学习,其学习效率远比8h全部学习时学习效率好很多[4]。适当的放松大脑,缓解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成绩。目前可以看到,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文化科目的作业内容过多,学习压力过大,已经到了威胁学生健康的地步,在学生连基本的睡眠、户外玩耍的时间都难以保证的情形下,体育对于学生“减负”的意义便格外明显,不仅仅在于对身体的适度放松,更多在于提供了一种相对宽松、舒适、自由、张弛得当的场所环境,体育传达出的理念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时间走出教室及摆脱作业的束缚,缓解身体、心理以及精神上的压力[21]。

4.4 妨碍全面人格的培养

体育纳入高考可能妨碍学生良好体育兴趣的养成,对学校升学率有影响和体育纳入高考教育性评价会存在问题。马大慧[17]认为,现在体育课的新课程理念应当是“快乐体育”,而目前的考试形式与新课程理念严重不符,通过考试的形式强迫学生学习技能,提升成绩,必然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学习兴趣和运动习惯爱好的养成。阳朵红[22]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到体育纳入高考是否会对升学率有影响。胡治恒[20]则表示:“新课改后的体育课评价标准与高考制度不能完全的匹配适应,这不仅不能实现高考人才的选拔功能,且借鉴中考模式的过程中,会让全国推广的体育新课程和新的教学模式为考试让路,使新课改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辛苦努力后功亏一篑。”一系列忧虑,表明关于体育纳入高考一事社会各类人群都有一定程度的担心。因此研究学者在接下来研究体育纳入高考时,应从多视角多维度对关于体育纳入高考一系列忧虑开展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和实证研究。

5 体育纳入高考的展望

5.1 以辩证法的观点看待体育纳入高考

以往对体育纳入高考的研究只着重于强调体育锻炼对于青少年本身的好处,难以得到社会群体的认同。以体育进入高考的方法来促进学生体质提高,固然不是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兴趣、养成运动习惯,形成主动健康的运动理念与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才是体育的本原,才是促进我国体育素养提升的关键[23],体育纳入高考的效果评估并不仅在于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感都有极大的促进效果。尽管体育中考对于初中生体质的提升有较明显作用,但已有研究发现初中学生体质与高中学生体质呈倒“U”型,表明青少年体质受到个体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的锻炼氛围、大众群体体育认知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24]。因此,应综合以上要素考虑如何提升青少年体质,张艳枚[25]等认为目前导致青少年学生体质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教育、体育、校长、家长和学生等因素共同导致而成,学生没有时间,再加上学校体育的懈怠,使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难以提升。

5.2 多维度、全方面看待体育纳入高考

虽然体育纳入高考对国家、社会和学生本身有很大好处,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呼声也很高。然而目前来看,中国还不具备开展体育高考的条件。这是由于体育高考受其组织形式、内容设计和实践条件的复杂性所限制,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现有的实际情况。这需要有关各部门进行严格缜密的理论推断和实践论证,并进行细致周密的规划安排。除此之外,还需留有充裕的时间为家长、学生、学校和其他相关各方做好思想准备。故在研究将体育纳入高考时,有必要本着公平的原则设计考试内容和组织形式,董芳琳认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可信度高的网络工具及APP,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帮助学生提高体检成绩、身体素质和身体技能[26]。促进体育纳入高考制度的有效实施,除了要消除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地区差异和实施障碍,还需要结合体育改革采取更根本的措施,逐步促进和加强学生的意识和习惯,使有关各方逐步做好准备,并在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3 以发展观的视角看待体育纳入高考

认真做好初高中体育教学资源的试点工作,普及相关经验。体育纳入高考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开始就推向全国。体育高考要选择合适试点,在逐步实现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改正缺陷,其试点的选择要遵循以下要求[22]:首先,教育试点活动需要丰富的经济资源。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为学校重组、教师发展和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对试点项目进行创新。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体育高考考试的圆满完成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物质支撑,还需要适应体育学院招生的认知方式。来自精英和政府的压力只能产生对政治创新的短期需求,应对创新的潜在风险并控制创新的负面后果。

6 结语

目前我国体育纳入高考研究已经启动,青少年的体质也必将随着体育纳入高考而得到改善。当前,我国“健康中国战略”、“体育强国”建设已然走到关键时期,青少年体质问题是目前的一大“拦路虎”,在新冠疫情刚刚过去的紧要关头,正是有所行动,扭转局面的有利时机。但体育纳入高考就目前来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同时由于高考制度的特殊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积极探索体育纳入高考的路径方法,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因此,如何有条不紊在高考下开展体育测试,依旧需要深入研究探讨。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2020-10-15.

[2]葛新斌,付新琴.新中国高考制度变革70年:回顾与前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6):55-66+192.

[3]姜萍萍,程完毅.习近平:开创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 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N].人民日报,2017-08-28(001).

[4]李强,梁建平.将体育纳入高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6):79-83.

[5]刘春燕,侯京卫.论“体育品德”核心素养[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谢卓锋.对我国体育中考实施情况的审视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5):3.

[7]胡小清,唐炎.新时期体育中考的功能审视、现存问题及消解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9):9.

[8]赵焕,刘俊,李欣玥,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体育进高考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体育学研究,2021,35(1):60-67.

[9]徐大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非应试之苦”:体育纳入高考势在必行[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5):111-115+118.

[10]王彦丽.体育科目纳入高考综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研究:以成都巿为例[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6.

[11]刘阳.江西省高考加试体育的前瞻性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

[12]陈志明.体育纳入高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4.

[13]温超.普通高考加试体育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

[14]赵家琪.我国高考增设体育科目的可行性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4.

[15]周玉兰.关于高考加试体育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9.

[16]李静.体育纳入高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9.

[17]马大慧,李文辉.江苏省普通高考体育加试模式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29):18-20.

[18]王毅恒.河南省普通高考增加体育科目未来发展前瞻[D].开封:河南大学,2018.

[1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02/content_5426485.htm,2019-09-02.

[20]胡治恒.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J].当代体育,2023,39(3):3.

[21]熊文.新时期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再审视:操作和实践的困境[J].体育科研,2022,43(3):8-17.

[22]阳朵红.高考体育科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23]韩月.教育政策创新扩散的风险及其规制:以新高考改革试点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2):37-42.

[24]王宗平,马小浪,陈丽君.体育应该成为高考选考科目的逻辑倒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1):7-10.

[25]张艳枚,肖海婷,彭金根.广东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与促进策略[J].湘南学院学报,2022,43(5):6.

[26]董芳琳.中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性及实施对策[J].农家参谋,2018,35(5):175.

Review and Prospect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Inclu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ZHOU Jiabo, etal.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4, Jiangxi, China)

周佳博(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包姗也(1996—),硕士生,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思政与评价。

猜你喜欢

体质体育学生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