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创编的价值意蕴、应然逻辑与推进路径
2023-12-10雷艳云杨前程
梁 雪 雷艳云 杨前程
“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创编的价值意蕴、应然逻辑与推进路径
梁 雪 雷艳云 杨前程
(湖南工业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新时代,体育舞蹈作为当今提升国民健康、丰富群众生活的有效运动途径,被赋予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亟待追寻一种迎合多群体、多诉求的全新表演范式。基于“体育舞蹈与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的本质特征及关联,对“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的不适配问题进行详实剖析,探索“中国元素”与体育舞蹈相融合的应然逻辑,并立足实际提出可持续发展举措。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创编的价值意蕴主要包括把握元素融合化的可及性、强化大众普适度的深刻性、提振编导创作力的灵动性。通过对体育舞蹈中动作元素、主题元素、音乐元素、服装与道具元素等各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科学指出“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的创编推进路径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明确体育舞蹈与中国元素融合编排的艺术性关系、理清体育舞蹈的竞技特征与艺术特征的价值关系、平衡体育舞蹈本土化与国际化传播及引进的关系。以期为“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的创编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借鉴。
体育舞蹈;中国元素;本土化;文化融合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是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目的一项体育表演艺术,经过不断完善逐渐实现了规范化与系统化,形成摩登舞与拉丁舞两大舞系[1]。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并详细提出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一系列有关“文化建设”政策文本的相继实施,表明文化元素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体育舞蹈也迫切根据时代形势做出积极转变,将本土文化元素深度耦合于体育舞蹈的全环节、全周期中。
纵览体育舞蹈的历史沿革,当前学者对于“中国元素”与“体育舞蹈”的融合研究仍处于薄弱环节,亟待成为诸多研究者关注的时代议题来更有力推进体育舞蹈的稳固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在“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的宏观视角下,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科学对策,旨在为推动体育舞蹈中国化发展、为创作更多优秀的体育舞蹈作品提供相关的价值参考。
1 “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的价值意蕴
1.1 把握元素融合化的可及性
体育舞蹈集竞技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在与“中国元素”融合创编过程中需要明确其内涵及要求。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对体育舞蹈表演舞的概念界定为:是以国际标准舞动作为载体的一种创作舞蹈。这就要求创作者首先以国标舞语汇为载体,然后进行再创作,创作者必须参照2013年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颁布的表演舞比赛细则,在创编体育舞蹈作品时要以国标舞语汇为载体,所运用的国标舞语汇必须达60%以上。所有创编的舞蹈动作要以男女搭伴为基础,为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品主题服务。比赛项目设置了拉丁舞群舞、摩登舞群舞和双人舞,群舞在参赛选手上则提出最少3人、最多不超过24人等明确的要求。这一细则对编导的创作思路、艺术表现和明确动作规范等都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对于创作中为什么要明确限制,张继钢在他的《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这本书中说到:“限制并不表示束缚,反而是为更新鲜、更有创意的创作提供了机会。没有限制就没有独特,没有独特就没有风格,没有风格就没有经典。”
1.2 强化大众普适度的深刻性
体育舞蹈动作创编如同艺术作品的创编,须学习借鉴经典并遵循艺术作品的创编规律。“中国元素”与体育舞蹈的结合更需要借鉴中国元素中的经典,取其精华。2009年由北京舞蹈学院改编的国标舞剧《长恨歌》,将小说中所表现的人性和旧上海的市貌以高水平、新形式呈现出来,是海派文化作品新的突破[2]。2010年北京舞蹈学院在参赛的黑池国际比赛团体舞中,所表演的作品《茉莉花》获得季军。作品在国标舞语汇的基础上采用了我国经典传统民歌《茉莉花》,将东方的经典传统音乐展露于世界。在此次黑池国际比赛中,由广州市艺术学校所表演的作品《如梦令》获得了团体摩登舞冠军,作品的命名借鉴于我国著名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的词牌名而改编的昆曲《如梦令》曲牌名,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编与研究。在这一比赛中还有一部取得亚军的获奖作品《青花》,它的创意借鉴于古老的陶器元素。黑池国际舞蹈比赛上,《丝路·行》这一舞蹈作品在国标舞语汇基础上融入敦煌壁画飞天的元素,向世界展示了神秘而唯美、大气恢弘的东方文化,带有民族性体育舞蹈艺术形式的创编具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之美育功能[3]。借鉴经典不仅可以延长作品的生命力、使作品保持活力,更易于被观众接受并喜爱,推动体育舞蹈在中国的传播。
1.3 提振编导创作力的灵动性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想象是作品的瀑布。灵感就是创作冲动受到刺激后,出现的有指向、可捕捉的幻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无中生有、节外生枝”;是基于知识与见识的联想能力。就是人们常说的“长期积累,偶然得知。”体育舞蹈的创编可以在其舞蹈文化的程式化系统中捕捉能够体现未来作品形象的元素,在与“中国元素”进行融合创编过程中则会在体育舞蹈的基础语汇上进行加工,也可从生活现实的原始形态中,提炼能够体现未来作品形象的创新性材料,为体育舞蹈注入新鲜血液提供了可能性,为编导提供了更自由的创编空间[4]。早期体育舞蹈以竞技运动项目传入中国时,中国的部分文化元素就与其进行融合,但早期引入受到规则限制,融入空间狭窄。目前对于融合创编的限制减少,为编导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创编时的选材要紧扣时代题材,运用曾经或者正在发生的平凡有趣、突发惊奇的事件或是所发生事件中令人触景生情、并促使人产生基本思想倾向的那部分事件材料。也要深挖时代的主题,明确中心思想,把握作品呈现出的立场、观点、情感的思想倾向。在创编过程中要感受时代的脉搏,树立审美追求,通过认知体育舞蹈美感、建构审美形成看待万物的美学素养。编导要建构创造思维、形象思维及发散思维,建构“在艺术中”的研究探索能力。
2 “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的应然逻辑
2.1 动作元素的融入
体育舞蹈动作是由造型、节奏、动律三要素组成的。综合在一定的时空流程中就派生出了动作语言的形象动机,然后组成语汇,编织成舞句和舞段,在思想情感的指引下完成体育舞蹈作品的创作。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应选取适合表现自己作品立意的作品素材。体育舞蹈作品《黄河》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和生动壮观的气势,在一曲大气磅礴的《黄河颂》下,勾勒出黄河儿女充满生命力的一面,体现出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和坚强的民族精神,鲜明的鼓点与动作相得益彰,带来强有力的视听觉双冲击,以集体合作形式的编排,多样性地展示出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的艺术性和团队协作精神。2018年第四届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作品《功夫扇》中融入了空中横叉、盘腕、踢燕、大射燕等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技术动作,中华响扇、打扇、握扇等动作,使扇子的挥舞和体育舞蹈的技术动作灵活结合,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构成了载歌载舞、快慢相间、刚柔并济、活泼新颖、情趣盎然的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团队表演更显得场面恢弘、气势磅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内涵。武术本身可以烘托出一种文化形象[5],与体育舞蹈刚柔并济的融合充满了潇洒飘逸的美感。
2.2 主题元素的融入
艺术表演舞赋予了体育舞蹈主题,体育舞蹈作品构造时代的形象宏观上讲是对某人及某事物的总体印象;微观上讲是对某人某事具体逼真的描述。精神形象的提炼要具有意义,一般来说就是“找到价值感,形成审美感,确立崇高感,铸造典型性。”例如体育舞蹈作品《霸王别姬》中,以“霸王别姬”这一中国历史题材为主线,在表现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悲凉、令人痛惜的爱情故事时,选用伦巴与古典舞相结合的肢体语言进行展现,一方面使观众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则增强观众对历史的记忆。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获奖作品《蝶恋》中,则选用摩登舞这一表现形式,作品以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传说故事为主线,表现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未能如愿而双双化为蝴蝶的故事。这种充满戏剧性的故事题材,具有多样化表现手段的灵活形式,极大地拓宽和丰富了体育舞蹈的表演内容[6]。通过主题元素的融入,准确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塑造生动的体育舞蹈艺术形象,拓展了国际标准舞的受众群体[7]。将体育舞蹈与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元素融合,既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2.3 音乐元素的融入
好音乐,是编创优秀作品的前提和基础,感受音乐、解读音乐、呈现音乐在舞蹈作品中是不应该被创作者所忽视的。体育舞蹈荣获金奖的作品《十面埋伏》在伦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舞的基础上以琵琶曲为主旋律进行创编,营造出空幻的意境,表现了在战场上中国战士奋勇杀敌、无所畏惧的英武形象,充分表达音乐节奏强弱和速度变化的风格特点。在黑池国际比赛中荣获团体舞季军的舞蹈作品《茉莉花》,根据主题风格,从音乐入手进行创新,一改往日西方打击乐的风格,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江苏名曲《茉莉花》,彰显民族特色。音乐素养、艺术审美能力是舞者的高级配置,舞者对音乐要有更加深入的感受和理解,并通过舞动将其展现。正如“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在音乐的基础上把握动作的韵律和节奏,音乐在特定的情况下为舞蹈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舞蹈和音乐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表现形式互相衬托、互相弥补[8]。体育舞蹈与中国音乐的融合便于中国观众对体育舞蹈的理解,便于观众直观感受舞者所要表达的故事情感。即兴音乐的方式也可以引领即兴创作,然后潜意识在舞蹈当中的进行戏剧性的设计和对话,以此来充盈观众的内心、来丰富舞蹈的表现力。
2.4 服装与道具元素的融入
服饰和道具是角色外部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台综合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编者在体育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直接参与中国服装的设计,通过结合舞蹈表演的故事情节设计相符合的服装,帮助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感,作品《青花梦》抓住了这一细节,女舞者身穿蓝色拉丁舞裙,上面绣着“凤凰”图案,灵动之中宛如青花瓷中的精灵,这部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外在形态、服饰与道具的选择,拿捏度都较为准确,注重细节并凸显生活,可以看到中国与外来文明在服饰领域的跨国界、跨文化交流互鉴。黑池舞蹈艺术节作品《茉莉花》选用双层荷叶褶裙摆服饰演绎团体摩登舞,进行旋转动作时服饰会像花一样打开,这一作品从音乐、服饰为观众带来了完美的视觉享受,彰显了中国特色[9]。道具在创编中主要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环境造型,二是人物造型,道具有修饰人物外部造型、渲染场景气氛的作用,又有贯连故事情节的功能。由此可见,服饰与道具元素的融入不仅让体育舞蹈在中国独具一格,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和创新精神。
3 “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创编的推进路径
3.1 明确体育舞蹈与中国元素融合编排的艺术性关系
近年来体育舞蹈与中国元素成功融合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然而很多融合的文化元素是存在争议的,并不能盲目进行效仿和创新,需合理把握中西文化契合度[10]。2017年广艺国标艺术节摩登双人艺术表演舞作品《扎西得嘞》,选用藏族服饰和音乐跳着摩登舞中的快步动作,文化撮合的牵强感十分明显。藏袍与体育舞蹈的融合是生硬嫁接,与人们传统认知并不相符,强烈的文化冲突感便会凸显出来。服饰、音乐的选择都应在体育舞蹈基础语汇上进行,在此前提下选择适合体育舞蹈动作风格的民族民间舞元素进行融合,反之则会导致观众视听觉的尴尬感。在进行创编时需确立难—美并重的动作编排理念,难度体现技术实力,艺术决定层次,辩证地分析难—美的关系,以高价值难度编排为重点,注重动作与音乐的和谐一致。以艺术性呈现为出发点,设计创编整套动作。在进行融合过程中要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中国以更加进取、自信、成熟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体育舞蹈中国化也正在加快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步伐。文化自信的表现不再是迎合、模仿、跟随,而是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国艺术展示于世界赛场,从体育的视角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3.2 理清体育舞蹈的竞技特征与艺术特征的价值关系
体育舞蹈有两个分支,“WDSF”致力于推进该舞蹈的运动与艺术特性的结合发展;“WDC”致力于发扬该舞蹈的传统文化属性与艺术特性。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在申请进入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的宣传片中,关于体育舞蹈技术的一个关键词语就是“精准”,评分系统的二级维度明确要求摩登舞要注重姿势、握持、平衡、中心连接、身体动作等;拉丁舞要注重姿势、身体动作、准备动作与恢复、连续旋转等;在进行融合时要在技术规范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由此可见,体育舞蹈的“运动属性”体现在高强度的运动量与精准规范的技术。运动宜测量,艺术宜领会。体育舞蹈的“艺术根基”体现在多方面:舞种特性是标准舞的特有审美;音乐节奏是决定舞蹈特性和属性不可分割的部分;观众评价的直观感觉也应是好不好看而不是单纯的快、高、强;个性化特质难以量化,编创、表演都带有个性化特质。体育舞蹈的艺术性展示了其特殊的吸引力[11]。针对体育舞蹈的竞技特征和艺术特征的关系,可总结出:体育舞蹈竞技场上,竞的是“美、难”,艺术和竞技运动本身并不存在矛盾,因此,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不存在世界组织两大派系的以技术和艺术的生硬区分。
3.3 平衡体育舞蹈本土化与国际化传播及引进的关系
体育舞蹈运动引进中国30年来,全面推进国际合作,且国际化水平逐年提升,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化程度提高,大众化市场化趋势增强[12]。文化认同和包容是体育舞蹈项目站得住脚的最根本原因,我国体育舞蹈国际化进程的“走出去策略”主要是指中国裁判走出国门,执裁重大国际赛事的人次逐年增多;运动员参与国际赛事优异的竞技表现,赢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走出去策略”一方面是为了赢得更多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是为了赢得更好的国际站位。“引进来策略”体现在争取承办国际顶级赛事,邀请国际顶级专家,2018年,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大型体育舞蹈赛事就有5次,在2018年10月,仅北京,相继邀请外教授课达到20人次以上。“引进来策略”是为了更好地行成国际团队作战、更好地融入国际体育舞蹈组织以及促进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辩证关系要注意国际化进程中不要有自我贬抑的态度,本土化进程中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作为亚洲体育舞蹈运动的领头羊,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与世界舞蹈联合会以及奥林匹克组织紧密联系,推动体育舞蹈运动走向更高更广阔的竞技体育平台。在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同时,我国体育舞蹈组织应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赛事和国际分工合作项目,走开放合作的道路,通过国际合作,提升选手、裁判的专业技能,向世界展示我国大国风范。
4 结语
文化创新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中国特色国际标准舞也正在加快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步伐。文化自信的表现是不再迎合、不再模仿、不再跟随,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国化体育舞蹈展示于世界赛场,从体育的视角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被赋予多重特性且“规限下自由”的体育舞蹈,其社交性、娱乐性成为体育舞蹈流行致远的助推器,独特的人性魅力赋予了体育舞蹈风靡世界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文化艺术需求增多,这就要求该领域创新性发展与其相适应。体育舞蹈与中国元素在融合创编中存在中西方文化差异、重形轻质等问题,在进行融合创编时需坚持中国道路,寻求与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保持体育舞蹈运动在我国的持续发展和流行度的增长;在融合中西方文化时要结合文化内涵,对多元文化进行学习和辨析,避免两张皮的文化,在艺术编创中避免不相融的文化相结合。结合我国国情国策,转换为中国特色体育舞蹈,在国际交流中推动体育舞蹈国际站位,促进中国特色体育舞蹈发展。
[1]包蕊,林大为,崔敏,等.体育舞蹈中国化进程中的现实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4):138-144.
[2]张洋溢.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性国标舞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
[3]黄清林,陈娟.新时代民族体育舞蹈美育模式构建研究[J].四川戏剧,2020(5):162-164.
[4]党奇.浅析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的创编模式[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6.
[5]李卓嘉,李世宏.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武术形象的重构[J].体育与科学,2020,41(6):6-10.
[6]石琳.试论国标舞中艺术表演舞的审美特征及其本土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5):39-42.
[7]孟旭.国际标准舞中艺术表演舞和中国元素相结合的可行性探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8]郁伟伟.文化融合视角下艺术表演舞中融入“中国元素”之研究[D].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17.
[9]徐昂.中国元素在体育舞蹈团体舞作品中的运用与发展趋势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10]丁若男.中国元素融入体育舞蹈团体舞创编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2.
[11]安辉.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创编中融入“中国元素”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
[12]李小芬,许佳慧.国内外体育舞蹈研究进展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4):89-97.
Value Implication, Logic and Promotion Path of "Chinese Elements" into the Creation and Editing of Sports Dance
LIANG Xue, etal.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7, Hunan, China)
梁雪(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雷艳云(1970—),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