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2023-12-10☉赵玲
☉赵 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使学生在课本学习中形成适应终身学习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单元作业作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媒介,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课本知识学习效果,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做好单元作业设计工作,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树立正确单元作业设计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明确单元作业设计的目的,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教育要求,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单元作业的辅助下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实现教育工作的目的。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下,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日常教育工作中,要求教师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获得适应终身学习的品质。语文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媒介之一。因此,单元作业设计工作中,需要融入核心素养内容,巩固学生基础,促使学生学科素养发展。
(一)将新课标作为作业设计的依据
新课标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课文编排都体现出新课程理念。在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工作中,可以将新课标理念作为作业布置的前提,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同时,保证学生在单元作业中能够有所收获,以此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作为推动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参与者,其思想观念对教育工作影响较大,是实现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新课标理念的研究,结合各个单元课程,为学生设计语文单元作业,保证教学的连贯性与针对性,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奠定基础[1]。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包含《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及《习作:家乡的风俗》。该单元的主题以传统文化为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可以利用课本中出现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介绍家乡的习俗。在单元作业设计中,需要体现出如何详写主要部分、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表达情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写作方法。通过贴合实际的单元作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支持。
(二)将先进研究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工作中,可以引进先进的研究成果理论,将此作为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增加单元作业的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做好铺垫。先进研究成果与单元作业设计的融合,为语文教育创新改革提供依据,提升语文教育工作效果,丰富教育改革经验。为了提升教育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各学科教师对如何提升教育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对如何实现学科素养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出较多的建议。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工作中,可以对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将此运用在实践中,利用成果内化的方式,提升作业设计效果,让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综合素质得到发展[2]。此外,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好教研工作,对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升对语文作业重视程度,对如何发挥语文作业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将此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为单元作业设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二、明确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明确的设计思路,可以使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对核心素养渗透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工作中,应体现出维度层次性与方式多样性的特点,发挥语文作业的作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受益。
(一)保证作业难度与学生能力相适应
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基础,使学生在作业的辅助下掌握语文知识,并且可以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若是作业设计过于复杂或者过于简单,则失去单元作业设计的意义,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单元作业设计中,应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与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设计基础性、启发性、研究性的作业,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学生在个性化作业的辅助下夯实基础[3]。
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作业设计考查学生的基础,让学生在解题中掌握学习方法,夯实语文基础。该作业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这一单元文章的理解情况,目的是强化学生对不同写作方法的认识,为学生写作与阅读理解活动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突出单元作业评价的多样化
对于小学生来讲,丰富多样的语文作业与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为高质量学习活动开展提供支持。若是在作业设计中,强调学习成绩、基础知识,则会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消极的情绪,不能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需求为基础,设计理论、实践类作业,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提供支持。同时,还应创新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让学生意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分析自身学习与其他同学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三)作业设计内容与核心素养相得益彰
小学语文单元作业内容,应体现出语文核心素养教育要求,将此作为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媒介,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与素质得到共同发展。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应试人才已经不能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国家需要创新性人才与高素质人才。无论是哪一阶段教育工作,都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责任。作业不仅是学科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工作中,需要体现出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利用不同类型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确定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框架
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工作,应围绕课文中基础知识、积累性知识、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入手,覆盖教材知识点,保证作业与教材内容一致性,为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点提供保障,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框架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基于课本基础知识作为框架开展作业设计
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课程,与学生其他课程学习、人生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若学生语文基础差,则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单元作业设计工作中,需要凸显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无论是作业设计,还是其他学习任务,都应以基础知识为核心,为学生知识网络建设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基于学生参与设计多种类型的单元作业
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单元作业的辅助下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在单元设计工作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为学生呈现不同类型的作业,将语文知识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基础知识的不同形态,鼓励学生熟练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以此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三)基于单元作业效果与学生能力提升设计作业
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技能,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设计合作类作业,让学生在其他同学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语文核心素养理念渗透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使学生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合作能力,是新时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小组合作类作业任务的设计,符合核心素养教育要求,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未来学习与成长。
例如,进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了解这一单元教学的主题,结合新课程标准与作业设计框架要求,为学生布置单元作业,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一个人,展示一个人的特点。为增加学生参与单元作业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如组词、填空等,借此夯实学生学习基础,促使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四、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运行方式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为了提升单元作业设计效果,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教师需要将现代化作业设计理念、框架与思路渗透在实际工作中,为学生设计个性化作业,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提升自身学习效果,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提供支持[4]。下面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对如何进行作业设计进行分析。
(一)立足单元作业,强化学生字词基础
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前提。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工作中,需要将该单元学生应掌握的生字、词语整合在一起,通过编辑创造的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成问题,让学生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巩固基础,以此提升基础知识学习效果。以基础知识为主的例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实现查缺补漏,促使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发展。如将本单元的一些重要的生字词设计成选择题,让学生去解决,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
(二)以发展思维为目的,夯实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理解效果,使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与解决问题方法,在单元作业设计工作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阅读学习任务,让学生将课本中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此实现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培养的目的。阅读类作业,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是夯实学习基础,强化课本知识教学效果的有效举措。这一单元包含古诗和白话文,结合新课标要求与教材内容,教师可以面向班级学生,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完成学习任务,丰富学生阅读学习经验,为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例如,将《开国大典》中第二段到第三段作为阅读理解的素材,并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①从选文最后一句: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中的“一齐”,你体会到了什么?②对“工人队伍中,……直奔会场”的句子应怎样理解?③体现选文的描写顺序的短语是哪四个?在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结合教师讲解内容完成作业。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满足不同阅读基础学生的需求,使学生阅读信息提取、分析、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三)要基于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根据单元教学的重点与写作要求,教师可以在单元作业设计中,为学生布置与写作有关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课本中学会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以此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如,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英雄人物,有救火的消防员、抗洪的解放军等,请以“英雄”为主题,写一篇文章。确定学习任务后,则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写作,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英雄”的态度。这一问题,与单元主题契合,可以夯实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情感,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发展具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提升对单元作业设计工作的重视,将新课标、最新教学研究成果作为作业设计的依据,完善单元作业设计框架与思路,借助语文作业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其语言与鉴赏能力。同时,作业设计中应体现出对语文核心素养、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视。教师要制定清晰明确的作业设计方案,使学生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