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陶刻作品《四方兽耳瓶》的艺术魅力

2023-12-09张文之玉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1期
关键词:梅枝赏梅仕女

张文之玉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装饰是提供器皿观赏性能、艺术价值的重要手段 清朝时期发展尤为迅速 珐琅彩、镂雕、髹漆等特殊装饰虽然现在已经很少见 但是清朝时期很是流行 以此装饰的紫砂器皿专供皇庭使用。陶刻作为一种常用装饰技法 据蔡司霑《荠园丛话》记载 始于明朝时期 但也只是简单的铭刻。后清朝时期的陈曼生将紫砂陶刻发展成为一个集布局、书法、绘画、金石、意境为一体的装饰表现形式 并推出了文人壶系列 打开了紫砂艺术的新格局。之后 紫砂陶刻就成为了特殊的装饰艺术 陶刻内容更是充满了文人的雅趣和传统厚重思想的人文精神 反映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审美标准和艺术水平。

陶刻的世界中 有书法、绘画、古今中外人文典故、文人风雅、家国情怀等等。一把刻刀就能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 体现清秀的、豪迈的、灵巧的、厚重的质感 带给人不同的心灵震撼。如今的紫砂陶刻已经成为了主流装饰 也成为了紫砂器具人文气息的重要表现形式 一把锋利的刻刀、一抔紫砂泥、一双朴实勤劳的双手就能创作出充满灵性与艺术性的陶刻作品。

紫砂陶刻作品“四方兽耳瓶”是一件优质的陶刻作品 紫泥制作胎体 段泥进行外在粉浆 因此花瓶整体呈现明黄色泽 但是陶刻部分显示出紫泥的浓郁复古味道。整个花瓶为四方造型 但瓶身以优美的曲线构成 因此花瓶下部挺括饱满曲线沿着瓶身向上游走时逐渐内敛收缩至瓶口。四方瓶口的大小和瓶底面大小差不多 所以花瓶重心在下 更显沉稳雄健。瓶身两侧分别设置两象耳为装饰 大气磅礴又充满了吉祥美好寓意。象 是万象更新的“象” 也是太平有象的“象”。因此花瓶两端的象耳设计就像大象驮宝瓶 大大的脑袋憨实可爱 长鼻卷于嘴下 形成一个闭环 双圈缀于长鼻上 塑造生动 结构层次分明。正是有了这一对象耳的造型设计,这只“四方兽耳瓶”充满了喜庆气氛 瓶身上的诗词刻绘和仕女赏梅图更是刻绘得惟妙惟肖 感情丰富 非凡的陶刻功力成就了陶刻花瓶的艺术韵味 令人耳目一新 喜气萦怀。

“四方兽耳瓶”的一面刻绘的是古代仕女赏梅图 这不由令人联想起《红楼梦》中的经典名场面 宝琴踏雪寻梅。美女头戴毡帽 身披红色披风 在茫茫大雪中寻找前方的点点殷红。这样的画面太美太动人。花瓶中刻绘内容灵感正是源自《红楼梦》 创作者取美人的风韵与梅花傲立寒霜的高洁成器之雅。在高雅颀长的瓶身上 美女立于梅花树下 楚楚动人梅树立于美人身旁 梅枝肆意伸展 梅花朵朵绽放。陶刻艺人用手中的刻刀刻绘出别具风格的美女形象。在瓶身画面中 创作者着重于用刻刀表现女性的肢体语言 头部的五官灵秀端庄 高高挽起的发髻丝缕分明 衣袂飘飘 亭亭玉立 充满了魅力 刻绘出了人们对传统美女的审美标准。梅枝则呈现出不规则的生长状态 上面瘿结点点 清骨纤细 坚韧有致。几枝梅花向上攀伸 盛开的梅花星星点点的掩映在苍老的梅枝中妙趣横生 意境高远。貌美如花的仕女 绽放的红梅 让人感受到一种优雅而古朴的气息。整个仕女赏梅图采用了工写兼长的刻绘方式 既有传统工笔画的细腻形象 也有写意画的神韵意趣 刻刀在瓶身上留下的深深浅浅、长短不一的线条 或是连续、或是间断 但书画意蕴相连 别具风格。

此瓶另一面刻绘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这首五言古诗全诗短短四十个字 都整齐排列在瓶面上 洋洋洒洒、布局整体、字体端庄 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均干净利落 体现十分专业的陶刻功底 更升华了作品的文化内涵。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磅礴雄伟的景象 手艺人将其镌刻于花瓶上 通过陶刻的神奇艺术效果让观赏者仿佛置身泰山之巅 红日当头 祥云飘逸 身也飘飘然 心也洋溢着无比的生机与活力 感受到了朝气蓬勃的气韵。文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陶刻更是赋予了诗词更多的金石能量 一首《望岳》 让人升起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书画 讲究的是笔墨韵味 陶刻 自然是注重刻刀的刻味。而刻味包括刻绘内容、刀笔痕迹、整体布局等等 非常讲究。所谓的以紫砂代纸 以刀代笔并不是简单的照搬书画技巧 更需要对手下的紫砂器皿、对手中的刻刀有充分的了解胸中有丘壑 下刀才能如神助。因此 在陶刻作品“四方兽耳瓶”中创作者选择了杜甫的诗词和仕女赏梅图作为刻绘内容布局上都选择了局部刻 因此瓶身上有很多的留白 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仕女赏梅图中梅枝主干遒劲有力 细枝攀折富有生命力。一朵朵梅花盛开着 千姿百态 风雅无边 引得美人驻足 凝视欣赏。《望岳》诗词的刻绘看似平淡 却体现了中国传统诗词简朴闲远的创作手法与丰富的表现力 加上陶刻技法的演绎 更具金石意味 贴合了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

总 结

紫砂陶刻本身就具有优美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达能力加之恰当的选题、适度的布局更为打动人心。书画与文字的力量是可以振聋发聩、激荡人心的 陶刻正是借助这种强大的力量进行情感志向的表达。所以紫砂器皿与刻刀两者组合 可以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也正是这样 陶刻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徜徉在艺海的陶刻创作者只需要在广博的传统文化中寻觅优秀的题材 施以高超的陶刻技艺 就能成就优秀的陶刻作品 与观赏者共情、共鸣。

猜你喜欢

梅枝赏梅仕女
清代仕女图轴选
雪压梅枝(外一首)
第一场雪
李传胜
赏梅时节品咏梅诗联
《最美中国画100幅 》
浅论陶瓷艺术中的仕女纹饰
赏梅寄忧伤 跌宕生多姿
从《宫乐图》看唐代仕女
如梦令·立春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