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讨

2023-12-09何巧

建材与装饰 2023年36期
关键词:工程测量案例知识点

何巧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工程测量”是一门以测量技术为基础,研究测量理论与方法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的学科。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思政工作的重视和要求,“工程测量”专业教学中更加注重课程思政的实施。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测量理论与技术,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思政元素不能很好融入知识与技能的问题,导致学生在接受“工程测量”课程思政时存在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他们更多地关注技术实践层面,对思政要点缺乏兴趣和理解,不能很好地将思政要素内化为自身思想品德。

1 “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实施问题

1.1 思政要素不够完善

“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剖析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的知识,更要系统地从更宏观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技创新、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2]。当前“工程测量”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课程思政挖掘全面性不够,深度不够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系统完整地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体系内进行课程思政的实施,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缺陷。

1.2 思政要素缺乏渗透

“工程测量”是一门与技术密切相关的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技术的传授,而较少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容易忽略道德、伦理规范等方面的培养,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感知,缺乏对背后思想理论的思考与理解。这导致学生们对测量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思考不足,忽略了“工程测量”所承载的职业操守、道德责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1.3 课程思政融入简单

目前很多测量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较为单一,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无法真正理解和领会测量课程中的思想思维内涵。同时,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敢于探索的精神,无法培养出具有高质量思政素养的测量人才[3]。

1.4 课程思政脱离实际

传统的“工程测量”课程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思想的培养。只停留在概念和理论层面,学生将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失去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难以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较难实现思想内化。

2 实施路径

“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实施是在科学、充分、综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要素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教学实施方法,将各层面、各阶段应具备的思想内涵融入知识体系当中,从而在实施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课程思政教育。

2.1 科学挖掘“思政要素”

课程思政是立足于专业课程而进行的思政教育活动,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是由相联系的知识要点构成的合集,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专业知识逻辑和专业特点,进行思政要素的挖掘和梳理[4],形成与专业课程知识相结合的课程思政体系。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活动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主线实施,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测量技术创新能力。专业应用与国家安全,民生建设、民族发展息息相关,要求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具备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的远大抱负[5]。课程教学应充分挖掘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并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隐性融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其在测量实践中能够遵守职业道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服务国家和人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测量”课程思政要素

2.2 系统实施课程思政路径

结合“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实施特点,探讨构建“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双线三元”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图1)。建立课程专业知识体系、思政元素体系、典型案例体系,分析体系之间的契合点,将课程知识点、技能点与案例思政点深度耦合,进而形成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双线”并行,专业知识、思政教育、案例分析“三元”同步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

图1 “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2.2.1 元素分解

元素分解是路径实施的基础,准确分析课程包含的知识点和思政目标并搜索到相关的案例,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步骤,课程章节是知识点的合集,以某一技术方法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串联,按照科学方法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进行分解,能够让知识点分而不散,进而挖掘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

2.2.2 元素契合

元素契合是实施路径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将知识、思政与案例进行有效契合,三者紧密联系为一体,确保三元之间的结合性和连贯性。进一步为构建知识元体系和思政元体系打好基础。

2.2.3 体系构建

通过将技术线路的要点进行分解,构建知识元体系;挖掘知识点和技能点蕴含的思政元素,明确思政目标[6],细化实现思政目标的要素,建立思政元体系;搜集与思政元素和知识元素相关案例,分析案例包含的思政要素,构建案例元体系,体系间既相互独立,又通过契合点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同步开展,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单一、枯燥、生硬感受,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内化效应。

2.2.4 课程思政的实施应用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教学主线[7],其形式课堂理论教学,实操训练,校外实习、证书考核等,在多种形式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体系中的契合点进行连衔接,将思政要素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提升思想内涵。

2.3 路径实施的保障

2.3.1 高水平教师团队

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教师也是课程思政实施效果高低的重要因素。专业课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路径实施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具备一定的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优秀的职业素养等[8]。因此,高水平、综合型的教师是保障路径实施的重要前提。

2.3.2 优质的教学资源

路径的实施是以知识点、技能点和案例合集为基础实施教学,建立优质的教学资源是保证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一方面需要在人才培养全周期进行融合,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件、教材等,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丰富案例资源库等,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实施的全过程的教学需求。

2.3.3 教学方式变革

实施路径需要对“工程测量”课程按照知识点、思政点、案例的内在联系进行分解和重构体系,按照不同的教学线路进行科学有效的重组教学,力求达到最好的课程思政融合和思政浸润效果,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因此,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变革,以案例为素材,进行教学引导和答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课程与思政的融合。

2.4 建立效果评价体系

建立以实施效果为主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和分析。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关注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更关注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学生思想内涵的培养和发展的影响[9]。

实施效果以案例为主线,以案例中知识点应用、技能点的使用、蕴含的思政内容为评价的指标,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思政的内化为质量评价因子,进行量化评价,进而对育人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的内容。

(1)学习成果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如知识掌握情况、技能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可采用考试、作业、报告、项目实践等方式进行评价,量化学生成绩和综合表现。

(2)能力培养评价。评价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情况。可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口头报告、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评价。

(3)思政效果评价。评价学生思想反馈,对国家、政治、社会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和觉悟程度,以及在解决问题时能否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辨别谬误的能力。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否辨别正确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公民素养,是否能够领会案例中具备的职业素养。

评价体系的优势在于能够客观评价课程的实施效果,从而为课程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这种评价体系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能力提升[10]。提高课程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语

人才培养是育人与育才相结合的过程,而育人是根本。“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挖掘课程思政要素,结合“工程测量”专业特色,探索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使得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文章在思政元素挖掘和路径实施的实践经验方面还有待继续深入探讨,从而为更好地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工程测量案例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