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管理措施与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2023-12-09何婉春

新农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靶标林木害虫

何婉春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20)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随着《森林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人们的环保意识显著提高,对于碧水蓝天、绿水青山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退耕还林还草、荒山造林、旅游观光林建设等生态林建设工程成为部分地区关注的重点项目。

1 林业管理主要技术分析

1.1 制定科学方案

科学方案是保证林业管理各项技术有序落实的基础。构建林业管理的科学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组建现代化团队,依据本地区林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通过专业岗位招聘、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对林业执法人员、植物保护人员、林木栽培人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等岗位进行专项招聘,从而完善林业管理团队的组织架构。二是加强技术支持,利用“产、学、研”的优势,加强与高等农林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教授对该地区的林业管理方案进行定期技术指导,从而保证各项措施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合理性。三是加强资金支持,林业资源管理资金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各地的林业部门应依据实际需求,设置“林业资源管理”专项资金,保证资金的持续性投入,从而确保人才的稳定引进以及相关设备能够及时更新。

1.2 科学灌溉与精准施肥技术

加强水肥管理,要依据林木的品种和树龄,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科学灌溉与精准施肥,从而确保营养物质的全面合理。加强林业管理是保证林木茁壮生长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依据地区的气候类型以及降雨量的分布情况,结合地形地势,选取合理位置修建储水库,雨季储水,夏季灌溉。二是为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缓解林业用水紧张的问题,可以围绕林木根系附近铺设滴灌、微喷等灌溉管道,对林木的根系、枝干以及叶片进行精准灌溉,从而保证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基本生理功能能够有序进行。三是在北方相对寒冷的地区,应在冬季来临之前,在林木根系周围及时埋施腐熟畜禽粪便、有机质、腐殖酸等肥料,从而提高林木抵御寒冷、霜冻的能力。四是在初春季节,应及时施用豆粕与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从而保证林木嫩芽萌发、开花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果遇到倒春寒,一定要及时灌溉,降低地温,延缓林木开花以及嫩芽萌发的时间,降低霜冻危害。五是要借助叶面喷施的方法,及时补充钙、镁、锰等微量元素,保证供给林木营养物质的全面性。

1.3 合理除草

作为禾本科植物,杂草主要是通过与林木争夺土壤空间、阳光、营养物质来抑制其生长,为了做好除草工作,可以从多方面着手。第一,在相对不稳定的幼林生态系统,应及时对大型杂草进行清除,为苗木的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第二,在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则应对林木根系周围的小型杂草予以适当的保留,一来可以对林木根系周围的水分进行储蓄,二来可以增加生态系统内植物的种类,从而丰富食物链和食物网。

1.4 科学修剪

要依据林木的品种,借助现代化机械,在合适的时间对林木进行修剪。修剪林木具有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培育高端林木等方面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以“修剪侧枝、保留主枝”为基本原则,对于林木下部1/3的枝条进行及时的修剪,从而促进营养物质向主干以及主要枝条供应,为培育杉木大径材等高端林木奠定基础。第二,在修剪部位要及时涂抹细胞分裂素以及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加速伤口愈合,降低病原微生物侵染的概率。

1.5 合理间伐

应定期借助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从而指导林木合理砍伐与栽培,优化林内各类树木的结构,在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同时,能够保证林木产品的有效供给。

2 森林资源虫害主要防治技术

近年来,随着林木产品的流通性越来越强,其主要虫害的种类也呈现上升趋势。研究数据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林木的主要害虫种类为30多种,现如今已经接近100种。而部分危害性极大的森林害虫,如美国白蛾、松毛虫、松墨天牛等,一旦暴发,往往会对该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因此,各地的林业部门应从多方面着手,做好森林资源靶标害虫的防治工作。

2.1 靶标害虫的精准监控

相关部门应在林木种植聚集区构建以现代化设备为基础的靶标害虫智能监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设备。第一,检疫性害虫智能监测设备,主要是通过悬挂专一性强的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一种有害昆虫雌性成虫性成熟分泌的吸引同种类异性昆虫进行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对其进行诱捕、监测和数据的上传。第二,有害昆虫智能监测设备,主要是利用斜纹夜蛾、蛀干类天牛的趋光性,悬挂黑光灯诱捕器对其进行诱捕、拍照以及数据的上传。第三,气候实时监测设备,主要是对该地区的风力、风向、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指标进行实时的监测。第四,数据分析系统,此系统以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简称:AI)为基础,通过对检疫性害虫智能监测设备、有害昆虫智能监测设备、气候实时监测设备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实时的统计与分析,从而对该森林生态系统内主要害虫的种类、发生现状和发生趋势进行实时的预测,为其科学防治奠定基础。

2.2 林业防治技术

林业防治技术是林业害虫防治过程中应用相对成熟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对于蛀干类害虫要进行及时的捕捉,降低其危害。第二,对于含有靶标害虫卵、幼虫的枝条要及时进行剪切,以切断传染源。

2.3 科学用药技术

科学用药技术主要是通过喷施化学农药对林木主要虫害进行防治。在喷施化学农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优先施用对靶标性较强、毒性较低、对有益生物相对友好、在环境中易于降解的化学农药;二是在施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农药管理条例(2017修订版)》的相关条例,做好防护措施,对于农药包装材料及时回收,降低环境污染,避免引起人畜中毒事件;三是为提高作业效率以及对农药的雾化效果,推荐使用无人机以及大型弥雾机等现代化施药设备进行作业。

2.4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通过释放生物天敌以及喷施生物农药来实现有害生物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释放捕食螨、赤眼蜂、异色瓢虫等天敌,对有害螨、蚜虫以及其他害虫的控制;二是通过喷施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绿僵菌等活体微生物农药,对鳞翅目、鞘翅目害虫进行控制。

猜你喜欢

靶标林木害虫
“百灵”一号超音速大机动靶标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复杂场景中航天器靶标的快速识别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