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与反赋权:社会工作赋权的本土化
2023-12-08李洁
李洁
摘 要:赋权这个词听起来是否会让我们觉得陌生而又专业呢?那自助与助人为乐听起来是否并没有那么陌生呢?没错一定程度上来说这都是赋权的一些体现,赋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笔者通过梳理赋权以及与赋权相关的概念,探讨赋权在社会工作中的实践,以及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如何实践社会工作赋权的本土化。
关键词:赋权;反赋权;社会工作赋权;本土化
一、赋权与反赋权
(一)关于赋权
1.权力:赋权的切入点
何为权力?权力与赋权有何关系?权力是赋权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权力的性质是多方面的,意思是力量的强度或力量的影响,具有正反两面性。权力它可以作为一个人内部的某种力量或者激励因素而被其自身体验。并且,一个人可能会行使权力来支配另一个人,积极的方面是支持或者保护,而消极的方面便是强制或者虐待。当个体处于无权状态下,个体就会对否定自己,开始自我贬低甚至是自我指责,而这种自我指责又会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心,加重他们对自己生活无法掌控的无力感,形成无权——自我否定与自我指责——更强烈的无力感与无权状态的恶性循环。因此无权是我们了解弱势群体的重要的切入点,而我们要帮助弱势群体赋权,就是要帮助他们摆脱这种“无权感”,建立一种新的强有力的“权力感”。
2.参与:进行中的赋权
参与指整个连续过程中针对介入的那个阶段。在参与的过程中,人们发挥比较积极的作用,行使比较多的权力,并对于决策与管理有重大的贡献。参与不是赋权的同义词,但是却和赋权在意义有重叠之处,服务使用者或照料者为了能够参与,多半需要赋权,或者至少要通过参与,才能得以赋权,因此可以将参与理解为进行中的赋权。此外,从赋权本身来看,赋权是指通过一些措施或手段将那些处于无权或者是权力不足的人重新获得权力的过程,在这当中,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培育他们的参与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过程。因此赋权与参与两者相辅相成,通过赋权能达到参与的目的,而通过参与也能达到赋权的目标,从而全面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
3.自助:赋权的起源
赋权起源于自助与互助的传统,在《社会工作词典》中,赋权与自助相关联。赋权可以关联到服务使用者参与一般的自助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各团体代表既可以自己采取活动,也可以与法定的服务合作亦或者独立于法定的服务之外。自助被定义为人们自我帮助的方法,可以被看作是赋权的一种形式,而倡导和自我倡导是可以被视为赋权的进一步形式,并且它们的各个方向都有赋权的潜力。在自我倡导过程中越过专业人员赋权案主,证明了案主在需要协助的时候,可以不依靠专业人员走自己的路。此外在该过程中,民众可以将所得到的各种技能和资源来为自己工作,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帮助。同时,他们还会为了使行动有效,与社会工作者或其他实务工作者达成一种合作关系,以此来共同对抗令他们感到失权的环境,达成自我赋权与社区赋权,提高生活的环境质量。
(二)关于反赋权
人们可以尽可能地通过它而获益,这是不是意味着进行赋权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呢?是不是在进行赋权时就畅通无阻,一定会受到个人和组织的欢迎?很明显,赋权是一个政治性概念,为了赋权,人们需要力量来改变环境的各个重要方面,这不仅需要通过争取权利,让那些被压迫的人得以掌控自身,还要通过转变权力来寻求改变。在赋权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这些情况,导致赋权无法进行,导致赋权失灵。
首先,赋权实践的理论应然性是能够提升服务对象的权能和对生活的控制力,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会经常发现赋权实践被异化的现象:低效、失效甚至去权,这些赋权失灵现象可以被统称为“赋权陷阱”。这种赋权失灵或赋权陷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去权,即从握有权力的一方指向权力弱势的一方,使得个体减少自我决策或掌控空间与自我的机会和能力的行为,如社会工作专业者由于自身的专业性而表现出家长作风,忽视服务对象的参与,使得服务对象迫于工作者的专业性不得不做出与工作者预期一致的行为,而这样也强化了服务对象的无权状态。另一方面是赋权低效或失效,即社会工作者所做的赋权工作对服务独享没有任何的作用,服务對象的无权状态仍然没有改变,依然停滞不前甚至是更糟糕。如笔者在实习时发现护理员为养老院的老年人设置小组活动时,总是因为自己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老年人的接受能力有限,而忽视老年人的个体差异,从而使得有的小组活动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太过于简单,无法更好地起到锻炼反应能力及手脑配合能力的效果,使得这些老人的对自身生活的掌控停滞不前,失权状态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
其次,在专家试图运用赋权的方法来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赋权的意义可能被剥夺,并且把弱化了的赋权意义再次返还给人们。其结果就是,人们感受到的是非赋权或反赋权。正如上文提起的社工基于赋权方法想要提高老年人的反应能力及手脑配合能力,但是又可能因为老年人的接受能力而将老年人一概而论使得有的老年人不能得到与他们能力相匹配的服务,这个时候社工就是将弱化了的赋权意义返还给老年人,老年人原本应该得到强化的权力并没有被强化,可能是停滞不前甚至是因为消极抵抗社工的服务而使得自身的身体反应能力下降进入到失权的状态。
再次,赋权涉及一种权力行使能力的转移,这种转移是从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转移到另一人或另一个团体。在这种情况下,对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赋权意味着另一个人或另外一个团体的反赋权。比如说笔者发现在广州某一配餐点社会工作者赋权给居民探讨配餐点的午餐菜品类型,长者们开始五花八门地提出各种不属于政府规定的午餐菜品要求,一旦做不到就投诉该配餐点。该配餐点每天有一千多人用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与想法,社工作为监督该配餐点运作的人员也难以兼顾每位居民的要求,只能兼顾大部分人的需求,而从赋权的角度来讲,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就意味着小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也因此带来这小部分人的反赋权。此外,社工在经历多次回应民众五花八门的意见时,也由原先的“紧张兮兮,立马质疑配餐点服务”的状态转为“冷静应对,敷衍回应表示会跟配餐点进行沟通,如果不合理就会进行调整”的状态,这其中就蕴涵着民意调查时对参与者赋权的同时,也存在着“行动者”反赋权的过程。
最后,服务使用者的赋权状态并不只是永久不变的,可能在同一服务中,他们有时会感到赋权,有时又会感到反赋权,甚至是在赋权与反赋权之间连续转变。如社工根据政府政策调整、居民需求调查及配餐点的配餐反映,也有可能建议配餐点增加某类菜品如某种面点,而这有可能使得之前小部分人当中的某些人需求得到满足,这些人不会再去投诉配餐点,会愿意配合配餐点的安排,他们也就自然从反赋权转变成赋权,而这种转变也可能损害之前大多数人当中某些人的权利,使得他们从赋权转变成反赋权。
总之,反赋权是一种与赋权相对的行为,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反对赋权,抵制赋权。它可以被理解为赋权失灵即赋权低效、失效甚至是去权。当服务对象感觉不到自己赋权或者赋权不够时,它就处于一种反赋权的状态。
二、赋权在社会工作中的实践
赋权它起源于自助和互助的传统,从提出开始就与社会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与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和帮助弱势群体能够自我掌控生活的目标高度契合,在这种契合下,赋权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受到了社会工作实务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欢迎。
(一)通过参与产生赋权
赋权理论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时正确地认识到他们的“无力感”,并帮助他们认识、脱离这种状态。而要帮助弱势群体这种“无力感”状态,仅仅依靠社会工作者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这些弱势群体的参与。只有弱势群体自身认识到自身局限,并且愿意与工作者合作,能在工作者的指引下,参与到整个赋权过程中,进行个体赋权、组织赋权及社区赋权,他们才能够摆脱自己的“无权”状态,重新建立自己的“有权”模式,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中满足自身的需求与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提高民众的参与来发展赋权的工作主要有以下的途径:
首先,建立赋权的结构。实务工作者应该将参与和赋权相关的种种结构整合在组织的运作当中,促使组织中的骨干员工之间产生足够的动力,使得赋权与参与得以开展。其次,发展一种赋权式的文化。组织文化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突然改变,它会一直是一个目标,而我们所能抱有的最大期待是让改变一直运转下去。再次,通过参与落实赋权。在这当中,工作者必须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并以正向的经验鼓励他们,培育服务对象的能力,促使他们能充分利用机会参与,并且赋权自己。最后,监督与评估。参与者必须要参加反思的过程——监督与评估,以了解他们通过参与而感受到赋权的程度有多高。同时,在这过程中,参与者也能反思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赋权程度。
(二)赋权的过程与赋权的结果同样重要
首先,从“赋权”词性上讲,它是一个动词,意味着“赋予权力,变得有力”,这既是过程,也是结果。而从其专业性概念来讲,赋权意味着“个体、团体和社群掌管其境况、行使其权力并达成其自身目的的能力,以及个别和集体地,能够借此帮助自己和他人将生命的品质提高到最大限度的过程”,这表明其定义本身就强调过程,强调人们行使权力的过程,强调人们在过程中通过自己和相关主体的努力达成自己握有理想权力的结果。因此“赋权”带有双重意涵,它既强调过程,又强调结果。
其次,在社會工作中,“赋权”的结果——权力的实现需要通过“赋权”过程来实现。权力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过程来体现,而且这也只是一个相对性概念。服务对象要感觉自己的权力得到提高,被赋权了,那么就必然离不开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权力缺失或者不足,然后通过工作者和自己的努力,在过程中体验到自己能够自由控制自己的生活,由此才能达到“赋权”目的。假设没有服务对象发现权力不足的过程,也没有服务对象参与权力提升的体验过程,而只是工作者自己琢磨然后告诉服务对象他权力不足,并且告诉他现在权力提升了,那么这个算赋权吗?服务对象认可吗?若服务对象不认可,是否算赋权;若服务对象不认可,又是否算赋权?可以知道的是,赋权并不是口号,也绝不是在脱离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双方的背景下,一种仅仅是像其他经济资产一样的“好东西”,也绝不只是在与民众共事中被附加在其他社会工作技巧里面的技巧。
总之,赋权的过程与赋权的结果同样重要。我们需要在过程中实现赋权目的,在过程中让服务对象体验被赋予权利的成就感。
三、如何在本土社会实现社会工作赋权中国化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的舶来品,在进入我国必然要发生本土化的过程。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学者们也一直致力于推进本土化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样,赋权概念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在进入我国也必然离不开本土化的进程。只有经历本土文化的洗礼与磨炼,社会工作赋权才能在我国得到长久稳固的发展。
(一)保持文化敏感性,寻找中西方“赋权”的文化相关性
学者格雷(Gray)强调,本土化本质上与文化有关,无论它是表达当地文化,还是表达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恢复本土文化或者是传统。社会工作赋权蕴含的西方哲学思想和价值体系在进入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必然会与中华文化产生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因此社会工作赋权在本土化过程中,必然离不开中国文化背景下,必然要保持对文化敏感性,清楚认识到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赋权工作开展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要最快最有效地促进社会工作赋权在我国的发展,那么寻找中西方文化中关于“赋权”的文化相关性可能最有效。回顾我国的传统文化,发现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所蕴含着丰富的赋权思想,如儒家文化强调施行“仁政”改善民生,获得普通民众对权力合法性的认可。又如道家思想强调“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和“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表明赋权与剥夺、压迫与反压迫、平等与不平等是能够相互转化的。再如佛家文化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主张自我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这种理念与赋权的内核存在契合性。总之,儒家、道家、佛家文化都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工作赋权的本土化实践,这种影响既体现在它们提供了一种文化背景,所有的社会工作实践必须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展开,社会工作专业隐含的西方哲学思想和价值基础必然会与异质性的东方文化产生碰撞与磨合;同时,这种影响还体现在儒道等本土文化为社会工作赋权实践提供了现实路径,即相关的赋权策略和理念必须具有文化相关性,由此才会契合本土案主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特点。
由此可见,社会工作赋权要实现本土化,社会工作者必然要保持文化敏感性,寻找中西方之间的“赋权”文化的差异性与相关性,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从而找到社会工作赋权在本土社会的切入点。
(二)嵌入本土文化语境,实施针对性赋权策略
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区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与习俗。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生活情境都会塑造不同的个性特征。同时,每一个地域对“权力”与“权利”都有不同的理解,即使是政策执行也会有所偏差。又由于赋权与“权力”“权利”联系紧密,而这两个概念又相对敏感,因此即便社会工作赋权是在我国的大文化背景下发展,其实践也要具体情境具体分析。社会工作者要根据服务对象在特定领域里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开展赋权工作。同时,社会工作赋权实践也不是官方语言、学术话语,而是要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个人。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术语和思维方式与本土话语存在较大差异,社会工作者需要反思自己的文化负载、语言及思维习惯同时兼顾其差异性,防止出现文化视盲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尽量运用为本土案主所熟悉的语言和概念为他们提供赋权服务。
总之,社会工作赋权实践本土化并不是说照抄照搬以往的本土经验,而是要在以往赋权式实践的发展架构的基础上,思考此时此地赋权实践的方向与重点,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赋权策略。
(三)在实践中发展赋权,在发展中实践赋权
回顾赋权理论与社会工作赋权发展史,可以知道赋权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发展。Solomon根据美国公民权利运动和黑人权利运动提出了“赋权”概念。之后的学者根据自身所处的时代特征及社會的结构性障碍与社会公平差异探讨民众赋权、个体赋权、团体赋权等赋权的各个层面。这些都表明,赋权实践产生了建构赋权理论与社会工作赋权体系的需要,同时在发展赋权理论进程中实践赋权,以检验赋权架构的真理性。
总之,工作者们要持有批判性反思精神和理论自觉,在反思—行动—评估持续不断地进和出的循环过程中寻求自己的发展,建构起适合本土化社会的赋权架构,让社会工作赋权在我国源源不断地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 [英]罗伯特·亚当斯,汪冬冬译.《赋权,参与和社会工作》[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
[2] 吴帆,吴佩伦.社会工作中的“赋权陷阱”:识别与行动策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5):10-20.
[3] Gray M J,Coatesand J,Yellow B.Indigenous Social work Around the World: Towards culturally Relevant Education and Practice[M].London:Ashgate Publishing,Ltd.,2008:1.
[4] 尹新瑞.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赋权:文化相关性与本土化策略[J].理论建设,2020,36(02):96-102.
[5] 尹新瑞.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赋权:文化相关性与本土化策略[J].理论建设,2020,36(02):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