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鲜素材多维解读

2023-12-07祝振全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冷门失语症甲骨文

祝振全

“让年轻人名正言顺地‘发呆”

近日,一则关于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发呆区”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引起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图书馆设置的这个“发呆区”已经成为同学们休息放空、学习备考的理想场所之一。甚至有广财三水校区的同学专门前来打卡。馆方表示,这种供学生放松的“发呆区”已经设置多年,并因其有趣的名字而备受欢迎。目前,学校共有六个“发呆区”,正在持续规划建设、改善优化。

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王忠政介绍说:“发呆的本质就是‘思考人生。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之余的放松、放空、激发灵感的地方。”同学们可以在“发呆区”远眺遐思、说话交流、自由走动、饮食休憩,还可以看着美丽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珠江新城CBD的风景,放飞梦想。

据悉,六个“发呆区”与学习阅览区相邻,互为配套。内部配有户外休闲桌椅、绿植等设施,图书馆正打算对“发呆区”进行美化改造,融入时代与传统元素,让“发呆区”更加切合青年学子需求。

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王文龙指出,广财大学设置“发呆区”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发呆”正名,告诉大家“发呆”不是“摸鱼”,更不是“躺平”,只是忙里偷闲、快速充电的一种方式,大家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呆。他认为,对“发呆区”的喜爱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积极应对压力的态度,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他建议更多的学校和工作场所也设立这种“发呆区”,以满足年轻人的“发呆需求”。

总的来说,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的“发呆区”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与喜爱,并已成为学生学习之余放松、放空的特别场所之一。希望更多的学校借鉴广财大学的做法,设立“发呆区”,满足年轻人的“发呆需求”。

【多维解读】

1.适时发呆,缓解压力

有人说:“用心的休息,与工作或者学习同等重要。”是的,如果一个人始终处于紧张学习或者紧张工作的状态,就犹如不停地给一个气球吹气一样,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广财大学在学校图书馆设置“发呆区”,不仅仅是让学生适时“发呆”休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缓解和释放学习以及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2.做法合理,便是最爱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存在。”广财大学在学校图书馆设置的“发呆区”,不仅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与喜爱,而且很多人,包括心理专家王文龙教授,也都认为:它是同学们休息放空和学习备考的理想场所。就目前来说,恐怕是其他“区”无法替代的。所以,设置“发呆区”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是无可指责的,更是接地气的。

3.劳逸结合,方为上策

《礼记·杂记下》里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包括生活,都要讲究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唯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前程似锦。所以,广财大学在学校图书馆设置“发呆区”,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学会放松,学会休息;在休息的时候远眺遐思、放飞梦想。

4.注重心理,亦是真理

心理学家认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没错,在经济改革的热浪驱使下,人们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如果只是一味地加油打气,最终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大爆炸”,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广财大学在学校图书馆设置“发呆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调整学生们的心情,缓解心理压力,使之成为真正健康的人!

5.好的做法,值得推广

古人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的,好的做法,不仅值得学习,还要大力推广;做得不好的,就要努力改正,使之向好。广财大学在学校图书馆设置“发呆区”,不仅可以让学生适时休息、缓解压力、调整心情,还可以让学生将其作为学习备考的场所,放飞理想,畅谈人生。可谓:一石多鸟。能够收到这样的成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学校借鉴广财大学的做法,设立“发呆区”,满足年轻人的“发呆需求”。

【适用话题】劳逸结合  心理健康  合理需求  存在合理  释放压力等“愿‘全网最冷门专业不再是‘绝学”

近日,研究学习甲骨文方向的95后女生李莹,因发视频吐槽专业“冷门”意外走红。视频中,李莹向大家科普“全网最冷门专业”甲骨文的源头、学甲骨文的用途。不少网友在线催更,希望通过学习甲骨文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

1899年,“一片甲骨惊天下”,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书法家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1928年,考古人员在安阳市小屯村铲起黄土,掀开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神秘面纱。自那时起,几代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筚路蓝缕,接力承传,发掘出土了15万多片甲骨,发现甲骨文单字4500多个,其中可完全释读的有1000多字,留下了丰硕成果。

今天,甲骨的发掘和保护渐渐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甲骨学研究也逐渐成为国际上的一门显学。然而,和甲骨文在文字、文化、历史等领域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的是,甲骨文萧疏冷落的普及和推广,甲骨文在公众眼中是一门“可远观而不可亲近”的“冷门绝学”。

近年,一些博物馆和电视台开展了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宣传推广活动,但力度显然不够,公众对汉字文化仍知之甚少。如今,大多数甲骨资源仍然收藏在博物馆或发掘单位的库房内,公开展出的较少,公众难以近距离接触。

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展示甲骨文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李莹生动阐述中国文字的历史源流与现代价值,使观者随着中国文字的发展步伐而前行,感受几千年来中国文字的魅力,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传承至今,书写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让古老而充满活力的甲骨文“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古代文化从书斋走向大众、展示其独特魅力,让“全网最冷门专业”不再是“绝学”,我们需要更多的李莹。

历史永远需要新的讲述者,需要一群有着“老灵魂”的年轻人,而传统文化只有与年轻人拥抱,才能在传承中创造出更多可能,焕发新的生命力。更需要把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变成创造力,持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甘愿投入冷门“绝学”的研究,用他们的钻研和付出,让传统文化再现光彩。

【多维解读】

1.绝学不绝,人人有责

有人说:“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画,那是世代传承的表达。”是的,要想甲骨文这门“绝学”不绝,必须薪火相传,代代延续,像李莹一样,自觉履行起传承之义务,承担钻研之责任,并落到实处。唯有如此,才可以让汉字熠熠生辉,让中华传统文化光彩再现。

2.甘于冷门,潜心修行

古人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写文章如此,做学问研究更是如此。沉淀内心,甘愿冷门——甲骨文的研究,不仅可以让古代文化展示其独特魅力,焕发生机和活力,还可以让自己收获异样的精彩。就像研究学习甲骨文方向的95后女生李莹一样,因发视频吐槽专业“冷门”——甲骨文而意外走红。这就是所谓的“绿了樱桃”,又“红了芭蕉”!

3.冷热相对,唯学最美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当然,包括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就目前而言,甲骨文的确属于冷门专业,但随着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热门专业。不过,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冷门或者热门,都无关紧要,只要自己能够学起来,钻进去,那就是最美的。

4.遵从兴趣,走向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只要能够遵从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即使是冷门专业,也能成就自己。有句话说得好,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5.文化创新,国之重器

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唯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將国之重器发展下去,繁荣起来。而甲骨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国家文化发展之重器。要让古老而充满活力的甲骨文“飞入寻常百姓家”,要让神秘而又充满无穷魅力的中国文字“美丽世界遍天涯”,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创新,使之走到台前,服务于民族复兴之伟业!

【适用话题】甲骨文研究  文化传承  冷门与热门  培养兴趣  文化创新“一切皆可‘绝绝子?根治‘文字失语症”

你有“文字失语症”吗?近年,不少人在表达时找不到合适的文字,最终万物都是“绝绝子”。这一现象引起全国政协委员王灿龙的关注。据中新社报道,王灿龙委员认为,虽然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客观上造成人们使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大为增加,但是,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零散的、即时的,碎片化和电子化问题比较严重,面对文字失语症,需要避免网络依赖,加强写作训练。

所谓文字失语症,大体是指无法用逻辑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比如在发表观点时只能用“无语”“离了个大谱”“yyds”“666”等流行的网络词语;在撰写文章时难以做到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语言晓畅,严重者甚至文理不通、表意混乱。这一现象广泛存在,此前,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

丰富多彩的汉语与我们相伴相生,怎么就突然“失声”了呢?就像文字失语症内涵的多样性一样,失语的原因同样不止一个,可能本身不善表达,可能缺少相关的写作训练。此外,互联网的强大影响力不容忽视。快捷、高效、大众化、普遍化……在不为受众设限的互联网世界中,简单通俗容易理解是传播的要义,正因为如此,一系列网络用语总以简单粗暴的面目示人。在互联网环境中,越来越多的网民不仅是简短词的使用者,甚至成为创造者。网络使用频率越高,系统阅读的时间越少,网络文字的传播习惯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对日常语言使用产生影响。

拯救文字失语症,已经有人在行动。据报道,为了对抗“文字失语”,在某网络平台有30多万名成员坚持“咬文嚼字”,重建自己的书面语体系。用网络制衡网络,未尝不是一种策略。不过要根治“失语症”,还得往肚子里添“墨水”。就像王灿龙委员的建议那样,年轻人要避免养成网络依赖,尤其是学生,最初的阅读和写作训练要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不能一开始就依赖互联网和手机等智能终端。同时要完善大学语文课程制度建设,提升大学毕业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既要储知识,也要学技能;读书破万卷,方可下笔如有神。

【多维解读】

1.文字失语症,要警惕

所谓文字失语症,大体是指无法用逻辑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现象其实就是语言表达的匮乏。试想,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有更多的“无语”“yyds”等“绝绝子”语言诞生,其后果可想而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而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发扬,那么警惕这种“失语症”势在必行。

2.网络绝绝子,要慎用

真情实感的抒发,需要文字的规范组合;沟通交流的进行,也需要文字的准确表达。唯有如此,才可以让读者或者听众,不至于出现理解障碍,或者不知所云。当下网络上的一些网络语,以及“绝绝子”,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字的发展,更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时看似搞笑幽默,实则是阅读严重缺乏,写作严重失衡的表现。所以说,网络绝绝子,要少用,要慎用,甚至不用。

3.文字应用力,要加强

要拯救“文字失语症”,制衡“绝绝子”等网络语,最好的办法就是广泛阅读,储备知识,多添“墨水”,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提高大众,尤其是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或者大力宣传规范用字用语,要求写作以及表达时做到科学、规范、准确,甚至要有一字不可放松的谨严,建立良好的文字语言系统。唯有如此,才可以真正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4.对待网络语,要辩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语言也在随之发展和创新,而网络语的诞生就是其最好的证明。对于网络语言文字,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既不能一棒子打死,更不能全盘接受。对于一些有意义的,能够客观反映事物的,大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相反,一些庸俗的,有悖常理的且不符合大众心理的,完全可以弃而远之!所以,对待网络语,我们要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适用话题】文字失语症  网络语言  文字应用能力  辩证看待事物

猜你喜欢

冷门失语症甲骨文
冷门继续
失语症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动物“冷知识”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最“萌”甲骨文——心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
甲骨文“ね”字应释为“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