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天团”再添湖湘力量
2023-12-07
在科学的金字塔上,院士如同耀眼的塔尖,熠熠生辉。湖南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在前不久公布的2023年两院院士新增院士名单中,来自湖南籍贯的有13人,排名全国第一。而湖南籍两院院士总人数也达到185人,继续排名全国第四。
夏宁邵:从中专学历一路逆袭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教授以中专学历逆袭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被网友津津乐道。
夏宁邵1964年7月出生于湖南娄底,1978年,他考入当时的邵阳卫校(今邵阳学院)。毕业后15年在湖南娄底地区人民医院传染科当过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于1995年离开湖南娄底地区人民医院赴厦门大学工作,这成为他人生经历的转折点。从夏宁邵教授的教育经历来看,1981年毕业后除了有过两次进修经历,并没见到有学历上的继续深造,由一名中专生成长为教授、博导乃至院士,确实令人称奇。
加入厦门大学20多年来,夏宁邵团队已壮大成拥有近300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基因工程疫苗、体外诊断、工程抗体、乙肝研究、流行病学与临床评价等研究方向,建立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完整创新链条,成为我国疫苗领域一支重要创新团队。
据厦门大学网站介绍,夏宁邵长期从事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创新与转化应用研究,开创了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人用疫苗工程技术体系,完成一系列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的转化应用,研发上市了全球首个戊肝疫苗、首个国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全球首个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新一代国际“金标准”戊肝诊断试剂、全球首个艾滋尿液抗体自检试剂、全球首个新冠总抗体诊断试剂、首个国产艾滋第三代诊断试剂等创新产品。
他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金奖、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
彭慧胜:“困难留给自己,集体才有凝聚力”
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的復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虽然带领团队通过十多年的研究完成的“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规模化制备”、自主研发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等成果不仅登上了《自然》等顶刊,还完成了产业化进程,但是他说:“我想再花30年做好的科学,在科研上实现重大突破,希望老了以后能够和我的后代自豪地说起我们做过的实验。这是我们科研人的追求。”
彭慧胜1976年出生于湖南邵阳,2008年从美国回来到复旦大学任教。第一年,虽然已是教授,但因为没有名气,没有学生愿意报考他的研究生。彭慧胜就给那些没有报考他但是被其他组拒绝的学生打电话“推销”自己,“我是刚刚起步的青年教师,但是我可以一起和你做实验,认真地手把手教你,和你一起写论文,我的方向可能会很有前途……”很少的一些学生选择了相信他,这使他有了第一批研究生。
招到了学生,又经历经费难题。彭慧胜记忆犹深,他的工资每月7900元,公寓租金交完3600元后,“剩下的钱甚至拿出部分给学生发工资,当你尽量把困难留给自己时,整个集体才会有凝聚力,才会大家一起去做值得做的事。”在他的课题组,学生可以和他为了任何话题进行争论,甚至可以拍桌子,拍完桌子继续争论,他说:“任何人都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
为了争取经费,彭慧胜申请过很多项目,包括一些3万、5万元的项目。他还记得,当时他提出纤维电池的概念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办法形成突破,“但做的另外几个小课题,每当取得一些小小进展,学生的科研热情和信心也会更多一点,这些都支撑我和学生共同熬过难关,去做更多的探索”。
黄和:攻克关键技术 打破国外垄断
黄和,1974年11月生,湖南湘乡人,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环境与轻纺部院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亚洲生物技术协会(AFOB)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关键核心技术,我们买不来,等不来,现代科研人必须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要站在国家需要的最前线。”2004年从美国学成归来后,黄和带领团队在微生物研究领域奋力开拓攻关。
戈壁、天山、沙漠、盐碱地……黄和的科研脚步扎实踏过祖国各地,寻找、研究各类菌种,建立了具有我国地域特色的特殊微生物资源库,从源头上解决发酵产业“卡脖子”问题。他带领团队突破富马酸生物制备关键技术,使合作企业在全球率先实现生物基富马酸及其衍生物规模化生产,相关产品通过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天然度认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对婴幼儿智力、视力发育及成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至关重要,黄和攻克了微生物制造DHA油脂的关键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微藻型DHA生产及应用上的技术垄断。
科研没有速成,但“厚积”总会“薄发”。一组标志性数据记录了黄和的科研结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5项(4项第一、1项第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青年创新奖、首届全国商业最高科学技术奖、闵恩泽能源化工杰出贡献奖、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
方小敏:寻一粒沙石 解万年之谜
方小敏,1963年7月生于湖南省冷水江市,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在方小敏的办公室里,一张十分详细的青藏高原地图占据着半个墙壁,他时常独自一人伫立在地图之前,脑海中进行着关于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之间关系的“遐想”,一旦迸出点想法,便迫不及待地带着团队,兴致盎然地前往青藏高原这个“天然实验室”,寻找证据,寻一粒沙石、一方水土,破解青藏高原千万年前的演化奥秘。
2001年,方小敏正在做百人计划项目。他带着学生专门到阿尔金山采集古地磁和古气候的地层样品。当时地图上标的是有一条路可以到达作业点芒崖沟。但实际发现根本没有这条路,可能是洪水或泥石流把路冲没了。
“我们就背着水,带着干粮和工具步行前进。”走了16公里,才到达作业点。那是8月份,沟里的海拔有3500多米。等采完样回去时,突然下起了暴风雪,他们找不到进来的路了,也找不到汽车了,直到深夜两点多才找到汽车。没有被冻死,他们都感到万幸。
对于许多科学家来说,执着追求,刻苦拼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对于地质学家来说,有时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也绝不是一句空话。
方小敏从事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40年,围绕高原隆起-季风/干旱格局形成演化-剥蚀风化-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这根主线和前沿科学问题,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发表包括Science、Sci. Adv.、Nature、Nat. Rev. EE和PNAS在内的SCI论文314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24篇,总引18752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和全球千名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高影响科学家榜单,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分别排第一和第四)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次,是我国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气候-构造相互作用和地貌与环境学领域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之一。(本版稿件综合人民资讯、澎湃新闻、极目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