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为被诬告干部正名背后
2023-12-07周群峰
文/周群峰
多地纪委监委为被诬告者澄清正名,体现了我国更加注重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精神
“组织及时为我澄清正名,既是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鼓励。”前不久,重庆市綦江区纪委监委为受到不实举报的5 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其中一名干部这样说。
近段时间,江苏、河南、湖北、辽宁等地密集公布了一批为受诬告干部澄清正名的案例。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一位获得正名的干部表示,以前他一直以为纪委监委都是处理人、“摘帽子”的,没想到在他最无助的时候为他进行了澄清。
有关专家表示,诬告陷害的危害性不容小觑。从小处讲,被诬告者名誉被抹黑后,他们的精神压力必然会增大,进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从大处讲,这股歪风邪气也会污染一个单位甚至整个地区的政治生态。现在多地纪委监委为被诬告者澄清正名,体现了我国更加注重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精神。
“纪委说我们清白才有说服力”
“我们是驻马店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我们收到一封关于你的举报信,需要你过来说明情况。”2022 年12 月的一天,已退休干部李某某接到这样一个电话。
李某某退休前任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市直单位“一把手”,接到这个电话,他感到莫名其妙。去纪委后,他才知道有一封匿名举报信,反映他任职期间曾接受某房地产老板邀请去新疆游玩。
“事实上,我跟这个老板根本没什么私交,更谈不上接受其邀请外出旅游。接受纪委监委问询后,我还将相关情况写了一份说明。”李某某说。
2023 年3 月16 日,李某某再次接到驻马店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电话。对方告诉他,关于他的举报信,工作人员已经通过走访、调查核实,查明举报信反映的情况不属实。驻马店市纪委监委经集体研究并履行报批程序后,已对该线索予以了结,通知他去上述市直单位参加澄清正名不实举报反馈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驻马店市纪委监委人员当着该市直单位班子成员代表、机关党委负责人、职工代表等多人的面,公开宣读澄清函后,将该函送到李某某及该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手中。
李某某表示,他至今已有30 多年党龄,但参加这样的会议还是第一次。“市纪委监委专门召开会议为我澄清正名,消除影响,还我清白,我非常感动。我深刻感受到组织关怀。虽然我退休了,但我会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做有益的事情。”接过澄清函后,他发言称。
李某某表示,在持续高压反腐的背景下,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接受纪委监委问询,容易让人怀疑涉及贪腐问题,而被问询者难免也会感觉自己名声受到了玷污。“对我们这些曾被诬告的党员干部而言,自己说被诬告错告没有可信度。纪委监委还我们清白有权威性,他们出面澄清才有说服力。”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全宝山林场三官庙分场场长马伟涛也有着与李某某类似的经历。
三官庙分场附近有条河流,2021 年汛期时,山洪导致河道堵塞。在抢险时,马伟涛把清理出的4 车砂石用于附近的观湾村,为该村铺路。“这个村子的道路被大雨冲坏了,这样处理既能清淤还便于村民出行。”
但是不久,洛宁县纪委监委人员就通知他,有人匿名举报他非法盗采砂石,并从中牟利。这让马伟涛感到很意外,“我们单位和我都没有从中赚一分钱,观湾村也没花一分钱,怎么就成牟利了?”
马伟涛说,洛宁县纪委监委为了核实线索,不但找他谈话,还找镇政府、林场人员、观湾村村民等了解情况,整个调查过程都录制了视频。经查,他在采砂过程中未履行正常的报备手续,但也没有从中牟利,还服务了百姓。
查明情况后,洛宁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到全宝山林场会议室宣读了澄清函。“这次澄清会议非常正式,我们林场的中层以上人员都到场了,总共有30 余人参会。纪委监委在为我澄清正名的同时,也强调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要手续先行,考虑到此次抢险时间紧急,就决定对我容错免责。”
马伟涛表示,在得知自己被人举报时,他情绪非常低落,甚至做好了如果受到处分就辞职的打算。“如果像我一样的党员干部因此受到追责,势必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畏首畏尾,甚至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甘愿成为‘躺平式干部’。纪委监委及时澄清正名,能提振大家干事创业的信心。”
诬告者的代价
2021 年10 月以来,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孟某某等人多次向区委组织部反映社区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经查,孟某某等人反映问题不属实,相关部门多次反馈调查结论。但孟某某为达到个人目的,仍就同一问题持续向各级组织部门举报,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其行为已构成诬告陷害。
经查,孟某某还存在其他违反政策问题,2022 年12 月,九曲街道党工委给予孟某某留党察看2 年处分。
2022 年9 月,黑龙江省海伦市居民石某某醉酒后到时任海伦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林某某办公室上访,被安保人员劝离过程中发生冲突。事后,石某某为发泄私愤,捏造“林某某雇人将其打伤”的情节,并在“快手”公开发帖说林某某雇人将其打进医院没人管。
经查,石某某反映问题不属实。2023 年3月,海伦市公安局认定石某某构成诬告陷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石某某作出行政拘留10 日的处罚。
河南省纪委曾通报黄真伟为个人仕途升迁匿名诬陷竞争对手的案例。
通报称,2019 年4 月,某省辖市常务副市长一职空缺,时任河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的黄真伟认为自己可能是拟任人选之一。为竞争该职位,他安排人编造反映另一候选人问题的匿名举报信并寄给河南省委相关领导,造成恶劣影响。
同时,黄真伟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0 年3 月,黄真伟被“双开”;2020 年12月,因犯受贿罪,他获刑11 年,并处罚金100 万元。
2020 年11 月,北方工业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沈志莉被查。通报称,因在工作中与他人发生矛盾,为了发泄不满,她恶意编造不实内容,曾先后20 余次向中央纪委、北京市纪委等多家单位进行匿名诬告,涉及8 名局级领导干部,对学校政治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2021 年7 月,沈志莉案一审宣判,法院认定其收受贿赂398 万余元,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 年。在警示教育片中,沈志莉忏悔道:“我没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而权力却把我关进了笼子里。”
诬告陷害因何屡禁不止
近年来,中央已多次出台规定,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提供了制度依据。尽管制度在不断完善,但从近年来多地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的数量看,这类诬告现象依然存在。
某地级市一位纪检监察干部表示,之所以诬告现象难以根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诬告者的成本太低。涉及诬告陷害的线索多是匿名,举报人不打电话,不发电子邮件,因担心被辨别出笔迹,一般用电脑打印信件,邮寄给纪检监察机关,几乎是“零成本”。但是纪委收到举报信后就得按照流程走,制订方案、现场处置、研判会商等。查到最后可能发现是诬告,但是举报人却难以被发现。
这名纪检监察干部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对匿名举报线索,即便要查,也有严格的程序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只能初步判断涉嫌诬告后才可溯源。在核查时,区县一级的纪委监委可以启动程序,但最终还需要地级市纪委监委来确认。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孙应帅认为,如果是匿名举报,一旦附有翔实的举报材料,可信度就会很高,但通常而言,敢于实名的举报信,其可信度会远远高于匿名者。
孙应帅建议,在国家层面要对各地近年来数以千计的案例进行盘点梳理,分析哪些类型的案例适合什么方式处理,这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也能为今后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规定提供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