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延安大生产运动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经验启示

2023-12-06覃美洲邓长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延安劳动

覃美洲,邓长江

(1.三峡大学 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2;2.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劳动是实践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及发展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从行为与思想关系范畴来分析,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功效有赖于成功的劳动教育,而延安大生产运动既是全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一次大规模劳动运动,亦是一项取得重大成就的劳动教育活动。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延安大生产运动的缘起背景予以分析研究,梳理和总结延安大生产运动的伟大成就及经验,进而为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精神滋养和历史镜鉴。

一、延安大生产运动的缘起背景

延安大生产运动,一般指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以农业生产,兼办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为主要内容,以满足陕甘宁边区居民日常生活之必需的一项生产自救运动。延安大生产运动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困难挑战的一个伟大创举,具有深厚的缘起背景。

第一,国民党当局对陕甘宁边区援助的切断和封锁是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展的直接原因。1937年,以“七七事变”为标志,日军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肩负民族希望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救国于危亡,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摘下自己戴了十年的红军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一年,南方八省的红军在经历过异常艰辛的游击战争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编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纳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一管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大部分经费由国民政府拨付,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相互配合,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中国的抗日战争进程也由战略防御阶段转为战略相持阶段。

然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在日本“政治诱降为主”的战争方针影响下,国民党重拾“攘外必先安内”方针,采取“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并于1940年蓄意挑起“皖南事变”,并以此为借口完全停止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各种拨款和物资援助,并实施严厉交通封锁,企图困死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军民,陕甘宁边区日常物资供应受到极大影响,这使以往依赖外来援助高达75%至80%的陕甘宁边区财政陷入不可持续的危机之中。

第二,日军对陕甘宁边区以及各敌后战场持续不断的进攻给其发展带来了严重桎梏。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原定的“速战速决”方针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民顽强抵抗下宣告破产,由此,日军侵华方针也随之发生转变,在“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新策略下,日军不再对正面战场发起大规模攻击,转而把攻击重点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以及各抗日根据地。进入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承担六成以上日军阻击任务,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及各根据地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从1941年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从50万人减少到40万人,根据地的面积缩小了1/6,根据地人口从1亿人减少到5千万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艰苦出现在共产党人面前。”[2]陕甘宁边区虽处于后方,幸免日军的直接侵占,但也成为日军空袭的重点对象,“1938年11月20、21日两天,日机对延安进行了多次轰炸,投弹159枚,炸伤炸死军民152人,炸毁房屋380间,抗大校舍被毁。”[3]频繁的战争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和灾难,成为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桎梏。

第三,陕甘宁边区自身承载力不足与人口大量增长之间产生的矛盾是开展延安大生产运动内生动力。一方面,陕甘宁边区基础条件较为薄弱,抗风险能力低。“陕甘宁边区处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面积高达67%,且土地贫瘠,平均亩产粮食不足30斤。”[3]自身自然条件难以承载大量人口,而且1939到1941年三年间边区发生几十年难得一遇的灾情,大量农作物歉收,给边区发展带来巨大经济财产损失。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强有力宣传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延安迅速成为众多革命青年向往的“圣地”,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青年冲破国民党的重重阻隔奔赴延安,“1943年12月,任弼时在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的发言中说: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4]大量人口的涌入,给本不富裕的陕甘宁边区带来更为严重的困难和挑战,致使陕甘宁边区的发展更加难以为继。

上述诸多因素的叠加致使陕甘宁边区军民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难以延续,并使中国共产党面临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严峻考验。这一考验引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深深忧虑。面对空前困境,一贯乐观的毛泽东仍然以他特有的幽默说:“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3]于是在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宣传鼓动下,军民不分男女老幼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之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就成为那个年代流传最广的口号之一。

二、延安大生产运动的伟大成就

延安大生产运动作为一场极其重要的生产自救运动,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及陕甘宁边区各界积极参与下,经过数年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及以后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

第一,解决了陕甘宁边区军民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为抗日战争及后来的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日本的诱降策略下,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为达到彻底困死中国共产党的目的,国民党在陕甘宁边区设下多重封锁线,以重兵把守,不准“一斤棉花、一粒粮食、一尺布”进入陕甘宁边区,并对路过商人课以重税,妄图完全阻断陕甘宁边区贸易渠道。面对急剧恶化的外部环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发动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延安大生产运动。通过延安大生产运动,不仅使陕甘宁边区逐步达到粮食、经费自给、半自给或部分自给,而且使陕甘宁边区的工商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以长足发展。1944年陕甘宁边区主席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报告中提到“农业,已由1940年耕地面积11,742,082亩,扩大为13,387,213亩,总产量184万石。原计划增产细粮8万石,实际达到16万石以上。”[5]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基本生活物资已实现完全自给,兑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豪迈诺言。毛泽东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6]毛泽东1942年在南泥湾视察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时也指出:“大生产运动在保证物质生活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果不是适时地抓住这个环节,我们就无法抓住整个革命链条,我们的斗争也就不能前进。”[7]

第二,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对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的扼杀图谋。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将进攻重点转向以中国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而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首当其冲,迅速成为日军进攻重点目标。“从1938年春开始至1942年,日军先后对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驻守的黄河河防进攻23次之多,每次使用兵力少则2000余人,多则2万余人”[3],严重威胁边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同时,也阻碍陕甘宁边区经济进一步发展。而开展延安大生产运动以来,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各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1942年到1944年的三年中,陕甘宁边区共开垦荒地200多万亩。从1943年起,敌后各根据地的机关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人民负担也只占总收入的14%左右。”[8]

第三,开启了陕甘宁边区初级工业化进程,为未来新中国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延安大生产运动虽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也兼办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等。陕甘宁边区在开展延安大生产运动之前仅有清朝遗留的一个油田,工业基础几乎为零,自开展延安大生产运动以来,尽管环境恶劣,技术条件落后,但这并不能妨碍延安的人们对未来大工业的憧憬和追求,由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上海来的技师、本地的工匠等纷纷投身工业建设。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席的毛泽东同志也高度关注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问题,在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暨职工代表会议代表招待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要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保证,就必须工业化,我们共产党员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我们边区是个大学校,其中有一门课叫做工业。”[9]在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延安大生产运动,陕甘宁边区工商业从无到有并迅速得以发展壮大。仅1944年就“办起了11个造纸厂、2个肥皂厂、12个被服厂、8个工具厂、4个印刷厂、3个陶瓷厂、23个纺织厂等77个公营工厂,职工达12000多人,”[4]陕甘宁边区生产的部分产品比如“金星”牌香烟甚至在国统区畅销。通过大生产运动,不仅解决了陕甘宁边区军民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也为中国革命事业最终胜利奠定一定的工业基础。

第四,延安大生产运动凝结的南泥湾精神,为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胡乔木在回忆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指出:“它是我们党在战争条件下所进行的一次成功的经济活动,一次学习治国安邦的伟大实践。”[3]而这次伟大的实践所凝结的以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南泥湾精神使广大党员接受了一场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刻地理解生产劳动的意义与价值意蕴,从心灵深处领悟到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丰厚内涵,扭转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劳动的旧有观念,净化了党的思想,坚定了广大党员对共产主义以及中国革命事业最终胜利的信心,凝聚了党心军心,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重塑了陕甘宁边区军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为后续的解放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不竭精神动力。

三、延安大生产运动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经验启示

延安大生产运动作为党史上一座不可遗忘的丰碑,其成功经验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给予了宝贵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一)统一思想,为劳动教育提供精神动力

任何运动的开展首先要解决思想及认识问题,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也曾出现过思想不统一乃至思想混乱、错误认识或认识偏差等问题。如:

八路军第359旅进驻南泥湾开垦不久,一些士兵便出现了思想上的困惑。有人直言在后方进行生产不如上前线光荣,还有人说当兵应该上战场杀敌而不是去地里种地。不仅是基层士兵,一些指挥员对于生产也颇有意见,甚至有破坏连队生产工具的情况发生。[10]

面对上述质疑和不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在连队采取集体大会或个别谈心的方式对官兵进行思想开导,让大家清醒认识到后方生产同样是为抗战做贡献。正是由于通过各种形式思想开导和教育,使得全旅上下同心,艰苦奋战,当年“开荒种地1.12万亩,收细粮1200余石,蔬菜164.8万斤,经费自给达78.5%,超额完成计划,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夸奖。”[4]由此可见,及时妥善地解决人们各式各样的疑问、困惑,澄清人们思想认识误区,统一思想和认识,是延安大生产运动得以有效开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经验之一。其成功经验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比于延安大生产运动,尽管新时代劳动条件和手段发生变化,但仍然有对劳动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劳动教育存在各种困惑、思想认识偏差等共性问题。延安大生产运动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统一思想,为其提供精神动力的典型做法,亦给予新时代劳动教育有益启示。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纠正部分师生、家长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和认知偏差,统一思想认识,让老师及家长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及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改变过去只注重分数而忽视劳动教育的错误做法,重塑劳动育人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享受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明白幸福生活需通过辛勤劳动奋斗而获得,进而为劳动教育提供精神动力。

(二)实事求是,劳动教育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依归

延安大生产运动首要目的是解决陕甘宁边区部队和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我们发起生产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现在虽然有一点,但是将来困难起来,就会不够吃、不够穿的,所以我们现在要预先准备。”[11]陕甘宁边区各行各业通过各种方式,因地制宜地解决了自身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解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就成为大生产运动开展的初衷。

如抗日军政大学初创时面临学员宿舍不足的问题,学校在进行生产劳动时便以打窑洞修建校舍为主,罗瑞卿副校长亲自带领抗大师生在半个月时间内超额完成既定窑洞的挖掘任务;中央党校在上课之余,为了解决学员生活水平较低的问题,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学员开办肥皂厂、酱油厂以及纺织合作社,动员学员种植蔬菜与养殖牲畜,还利用闲暇时间新盖了一座礼堂,改善了办学条件;八路军第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后,利用一切时间进行生产劳动,战士们白天下地开垦,晚上在住地纺线,除此之外,三五九旅还动员战士们造桌椅、铅笔以及纸张等日常生活用品,解决了部队的日常需要。

由此可见,始终坚持“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的问题导向,这也是延安大生产运动能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新时代劳动教育而言,更要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导向。长期以来,由于劳动教育的缺失,致使现在部分青少年缺乏起码的生活能力,不会做饭、不会做家务、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认识农作物、不清楚各种农作物播种时节等现象十分普遍;劳动实践能力普遍不足,使得部分青少年存在着不尊重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甚至轻视劳动、鄙视劳动,随意践踏、浪费劳动成果等问题和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遏制,不仅会对个人、社会、国家未来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最终还会危及国家安全。

为有效解决和克服上述问题和现象,新时代劳动教育亦要秉承延安大生产运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依归”的价值原则,立足于日常生活需求和基本劳动技能教育和培养。2022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避免单一、机械的劳动技能训练。”[12]也正是秉承延安大生产运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依归”这个价值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开展劳动教育

延安大生产运动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针,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劳动。党中央在开展延安大生产运动伊始,对陕甘宁边区各地(各单位)没有进行硬性的统一规定,而是要求陕甘宁边区各地(各单位)结合自身条件开展生产劳动。

1940年党中央、中央军委下发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中提到“依不同环境,不同部门,不同劳动条件,规定生产方向和生产方法”[13]。因此陕甘宁边区各群体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生产劳动,如鲁迅艺术学院在接到生产任务以后,由于多数师生没有农活经验,于是他们以纺线的方式来完成缴纳公粮任务。而八路军各部队在进行开荒生产时,根据部队自身纪律性强的优势,详细制定了开荒计划和时间安排,这使得部队开垦土地的数量远多于其他单位。

延安大生产运动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导下,短短几年时间里使陕甘宁边区各单位实现粮食部分或者全面自给。

表1 1940年到1943年延安各单位生产经营情况表

从表中可以得出,在“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方针政策和党政军民学群策群力之下,因地制宜开展生产劳动,最大程度利用当地区位优势条件,使得延安大生产运动取得骄人成就,提高了延安大生产运动整体劳动效率,也为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新时代劳动教育也应注重劳动教育的针对性,不同区域、尤其是城市和农村学校,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劳动教育条件迥异,因此必须借鉴延安时期因地制宜进行大生产运动的成功经验,开展劳动教育。有鉴于此,《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程内容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注重从时令特点和区域产业特色出发,选择工农业生产劳动内容。”[8]提出按时令特点和产业特色角度划分,事实上就是要求不同区域的学校要结合自身条件,针对不同学生各自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劳动教育,这样的劳动教育方式具有实践价值和教育意义。

(四)领导垂范,推动劳动教育走向高潮

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以来,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怀着极大热情参与到生产劳动的同时,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人率先垂范,与陕甘宁边区人民同甘共苦,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人带头模范作用,极大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当毛泽东同志知道边区机关没有安排他参加开荒劳动时,批评了有关部门和干部,但是党中央考虑到毛泽东日常处理事务太多,于是在住所旁边分了一块地,毛泽东工作之余就扛起锄头去垦挖。朱德在1940年从华北前线返回延安以后,不仅积极倡导实行军垦屯田政策,亲自踏勘南泥湾,也是生产劳动的模范,朱德曾与勤务员组织一个生产小组,在门前不远处开了三亩地,种了十余种蔬菜。周恩来由于右臂有伤,无法下田劳动,所以选择了纺线生产。因为右臂的伤势,使得周恩来必须晃动身子才能纺线纺纱,即使是这样的艰难操作,周恩来却总是机关纺线的第一名。”[14]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率先垂范,参与劳动实践,把延安大生产运动推向高潮。新时代劳动教育也应如此。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明确指出:“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15]为了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推向高潮,也需要教师的率先垂范,做学生劳动教育的“引路人”,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教师率先垂范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引领和示范效应,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五)榜样示范,提升劳动教育效能

榜样是一个时代的标杆,是鲜活的价值观的体现,是有形的精神力量。任何时代都不能没有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延安大生产运动也非常注重发现榜样、表彰榜样,通过榜样的示范和带动形成一股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推动延安大生产运动达到新高度。其中“赵占魁运动”就是一个典型范例:

赵占魁1938年到延安成为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化铁工人,赵占魁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真正把工作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因而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赵占魁这种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精神,很快被边区党委和政府知悉并决定将他作为劳动模范重点宣传,因此邓发在解放日报上发表题为《响应生产号召,开展赵占魁运动》的文章,文章中指出:“为了更多地生产军需品及日用必需品,就有赖于工人劳动热情更进一步提高,在设备简陋的公营工厂中,只有广泛地开展赵占魁运动,才能达到减低成本提高生产率。”[16]

文章出版以后,在陕甘宁边区引发了强烈反响,各地工厂积极响应文章号召,开展“赵占魁运动”,以劳动竞赛的方式提高生产率,陕甘宁边区工厂里生产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不少,职工的思想觉悟也在经过锻炼以后发生了转变,自觉遵守纪律,不计报酬,努力生产的主人翁精神得到发扬,在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劳动模范。”[17]在赵占魁运动开始后,工人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充分地调动出来,众多工厂生产率较之以往翻了一番,极大推动延安大生产运动整体氛围走向高峰。

新时代劳动教育也要借鉴延安大生产运动通过榜样示范效应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善于挖掘学生身边劳动典型,发掘、宣扬和表彰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对表对标,向身边的劳动典型学习、看齐,提升自身劳动意识,践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愿意劳动、善于劳动、劳动光荣等理念,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

四、结语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的重要性,指出:“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18]延安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奏的一曲劳动凯歌,尽管距今已八十余年,但仍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价值和时代启示,如统一思想、因地制宜、领导率先垂范、表彰先进等诸多经验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价值遵循和启示,延安大生产运动凝结的诸如南泥湾精神等也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重要的精神指引,值得进一步分析与挖掘。各级学校、教师要以延安大生产运动为镜鉴,揭示延安大生产运动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元素,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赋能。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延安劳动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