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上市公司扎堆看生物医药产业

2023-12-06王娇蓉

现代苏州 2023年22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苏州园区

记者 王娇蓉

在近期发布的《202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中,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而产业竞争力则跃居第一。

经过十多年发展,园区已经成为江苏医药创新的第一梯队,跑出了苏州“一号产业”的成长样本。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内20余家企业陆续“抢滩”纳斯达克、港交所和科创板,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业界的一个“奇迹”。

长期主义,打造永不降温的产业地标

2006年,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园区内汇集了三星电子、博世汽车、西门子电器等众多知名制造业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园区认识到要打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新城,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适逢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刚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园区很快瞄准了生物医药这一特色产业,制定一个产业规划,贯穿始终。

锚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代表着园区的魄力和勇气。2007年6月27日,独墅湖边,被称为“生物湾”(BioBAY)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开园。很多企业不是一下子就能产生效益,但园区凭借着对产业未来的把控和对企业未来的预期,以坐“冷板凳”和一届接着一届干的决心,接纳了一批初创型生物医药企业,园区展现出来的专业、开放、务实的服务企业的态度,也打动了首批拓荒者。

2023年8月,盛世泰科在被誉为中国医药发展的风向标的“2022-2023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中,获得“中国医药行业自主创新先锋企业”的荣誉,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款创新药物均推进到临床阶段,其中龙头产品“十年磨一剑”的降糖新药盛格列汀即将步入商业化。然而早在公司最初入驻BioBAY的初期,它是依靠启动资金、研发场所的租金减免、贴息贷款,再加上中新创投投给入选苏州工业园区创业领军人才企业的几百万风险投资,支撑到了2016年。

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把生物医药产业确立为重点培育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后来苏州市出台的《全力打造苏州市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地标实施方案(2020—2030)》更提出:举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把园区建成国际知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药谷”。

经过多年深耕,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质态和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高速成长态势,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11个园区中稳居第一方阵。目前,BioBAY已成为中国生物医药自主创新品牌的“高产田”和样板区,园区自主品牌创新企业占比达 75%以上,产值年均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45%左右。在生物医药企业分层分类服务机制和头部企业“一企一策”方案的支持下,园区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信达生物、康宁杰瑞、基石药业、博瑞医药等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企业快速成长壮大。2022年,园区着力打造的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区域29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选“2022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助力70家生物医药企业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约150亿元,仅今年上半年,细胞治疗“揭榜挂帅”项目就吸引128个国内外团队前来揭榜。

产业链思维,促进创新要素集聚

“无创新不医药”。

创新是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也是中国医药产业突破现状的必然路径。当下,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加速增长的爆发期、成果转化的裂变期,更是从千亿级迈向万亿级的重要蓄势期,尤其需要创新要素的集聚和创新资源的汇聚。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城融合的发展定位、国际化开发运营模式、多元化产业运营等发展策略,引导人才、资金、项目、载体向园区集聚,逐渐形成了创新人才荟萃、创新主体集聚、创新成果突出、创新生态优良、创新活力迸发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环境,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连续七年位列第一,并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如今,苏州市联结国内外200余家企业、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建设江苏省(苏州) 纳米技术产业研究院、西交大苏州现代生物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大产学研创新载体。2020年,由苏州工业园区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合作共建的西浦慧湖药学院成立,旨在通过与政府、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企业联盟等合作,打造区域性的知名药学院,紧密结合苏州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需求培养相关专业性人才。2021 年,园区获批全国生物医药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将以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公共平台体系建设产业环境生态营造、机制体制政策创新作为四大重点建设任务,通过联合、协同全球顶级创新资源,积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打造我国生物药领域的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

扶持“蚂蚁”成“大象”,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是苏州从制造业发展中培育出的生态化发展思维,凭借这一亮点,园区正以建设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为契机,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核心区。

园区走出的生物医药企业也有着极具活力的创新基因,以信达生物公司为例,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达28.71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 63.0%,同比增长 23.6%,属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信达生物将全球化作为长期核心战略,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建立技术研发平台,与美国礼来制药、Adimab、Incyte、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和韩国Hanmi等国际合作方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了研发管线的长期布局,成为园区生物医药企业的典型代表。

如今,通过园区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园区聚集了一批世界一流团队,包括中外院士团队20个、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93位、各级领军人才超1000名,顶尖人才数占全国同类人才的比重达25%以上。园区以顶尖人才团队带动的各级各类生物医药创新人才的总量已超过5万人,并呈现进一步加速集聚态势。由此带来的产业创新成果也尤为突出,新药研发领域,园区已上市新药22个,其中包括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泽布替尼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磅新药,成为国内新药研发的领跑者。

金融活水,助力产、城、人融合发展

在近年出台的《全力打造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对标并借鉴美国“波士顿经验”来打造“中国药谷”的愿景。从波士顿的产业发展经验来看,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必须有顶级医院和大学的科研优势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最后还必须有资金的支持,这三者缺一不可。

金融作为百业之母,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乘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东风,依托中新合作、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建设、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等战略优势,园区近年来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持续营造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金融发展生态,以金融活水润泽着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市场开拓产生效益的每一个环节,初步形成了“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在迈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道路上,金融与科技创新共生耦合、同频共振。

苏州博瑞生物医药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9年11月8日在科创板上市。作为一家创新型制药企业,博瑞生物聚焦首仿、难仿、特色原料药、复杂制剂和原创性新药,如今产品行销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产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2010年,尚处于研发期的企业获得一笔350万元的股权投资资金,得以进一步推进研发进程。2017年,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时,得到两支基金共6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一下子突破发展困境。这两支基金后来成为苏创投母基金参股的子基金。

在企业贯通全产业链发展进程中,资本的力量一直在关键节点发力,帮助企业突围。

2022年12月,苏州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建设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政策措施》,从股权、债权、保险、贴息等全方位、多角度,通过市、区两级联动支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已经解决了一部分企业的问题。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持续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多头发力,精准引入金融活水,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壮大。2023年9月,11家生物医药企业与国发创投、科创投等本土9家投资机构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沟通交流,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的新动能。

下一步,园区将以更高水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精准引入金融活水,持续优化制度创新、服务创新,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壮大,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融资能力不断增强,世界顶级投资基金富达、软银、礼来、元禾、通和毓承等纷纷投资园区项目,近年来园区生物医药企业每年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近200亿元,累计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我国在全球医药企业上市前融资排名前十的项目基本都来自园区,园区已初步形成利用全球资本推进产业研发创新的良好格局。

站在新的节点上,园区将持续推进“一区两中心”建设,紧跟全球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通过联合、协同全球顶级创新资源,积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核心区,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坚实支撑。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苏州园区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说个好苏州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