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遮蔽到解蔽: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文明互鉴

2023-12-05侯李游美

船山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了多元现代性的话语可能,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但在文化交流中也存在着遮蔽效应,偏见、刻板印象、文化误解等都可能形成传播隔阂。党的二十大再次对“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行了深刻阐述,其中新时代的文明互鉴与文化共存,需从理论高度与战略高度予以深刻把握和理解。利用东方文化的“块茎”思维方式,综合哲学、阐释学、传播学等学科方法,给文明互鉴提供一种视角。从“块茎”视角为交流的遮蔽效应提供一种解蔽之道:转变视觉思维之“仰视”为“平视”“散视”。通过解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互鉴的一种实践路径,实现对西方现代性的话语超越。从而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担当,以及谋求文化共存与文明互鉴的中国方案,提供一种学理性阐释。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块茎说 文化模因 中华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交流互鉴

作者侯李游美,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成都  610106)。

引 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突破了西方一元线性叙事模式,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的话 语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文明互鉴,真正拥抱不同文化模式的差异,实现多元 文化深度透视的融通和汇通,让各国文化和谐共存。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全人类的视角,不仅深刻阐述中国未来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何种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从什么思路和举措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重大问题,更重要的是,站在中西方的共同立场为文明互鉴和文化共存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22“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2]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为在新征程上更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文化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底层“源代码”。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生存结构、思维方式和遮蔽效应。生存结构是文化的基础架构与根基,思维方式是一种文化“大脑”活动的“心理结构”,东西方文化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遮蔽效应则是文化存在于一种自洽封闭的逻辑系统,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的一种常见现象。其中涉及误读、误解、歧视和偏见,甚至过度阐释和猎奇心理所导致的文化折扣,还有因经济发展导致的文化舆论阵地的地位不均衡。东西方在哲学思想源流上各有不同渊源且各有优劣,有着思维与价值观的差异。东西方各国文化交流除了趋利避害,还在深度、广度上打开更多新的窗口,这是全球文化碰撞与交流所形成的新趋势。我们有必要走出西方文化视角下固有的思维范式、体系框架与路径维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在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并贡献中国智慧的过程中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

一、文明互鉴与“地瓜藤蔓”的东方文化模式

德勒兹和加塔利认为,柏拉图以来主导西方思想形态的是一种“树状”模式或“树状逻辑”参见麦永雄:《德勒兹哲性诗学:跨语境理论意义》,桂林:广西师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9页。】。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块茎”模式,它们成为两种复杂的思想文化隐喻。

麦永雄指出:“树状模式宰制了西方的全部思想与现实。西方与森林有特殊的联系。东方殊为不同,与平原、花园(或沙漠与绿洲)密切相关。”[3]191“树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思维模式强调因果关系,制造种种等级体制,德勒兹和加塔利将其形象地喻为垂直的树:因为树本身实际的形象(种子为因,树为果)象征谱系结构(族谱结构、单一源点/父亲与其后嗣之间清晰的因果关系)。树的形象表明,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思想模式创造了单一的“真理”,然后以此来定义“他者”。文明内涵与文化表征涉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存在形态。张世英就中西哲学史关于人与万物的关系提出两种看法:一种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4]3,这容易造成人类中心性,万物被认识、被征服,另一种是万物与人“血肉相连”,“人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共处和互动”。[4]4西方建立了跨越全球的大帝国,伴随殖民扩张的文化传播模式也在全球崛起,如萨义德所言:“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把文化与认同合为一体。它最糟糕最矛盾的礼物是,使人们相信他们只是,主要是,只能是白人、黑人或西方人、东方人。”[5]478西方文化突出认识活动在人的生活整体中的优先地位,使认识活动成了整个人的生活世界的主宰。在相当一部分西方学者或普通人认知里,仍然存在西方中心论,认为只要与西方不一致就要走向衰落和崩潰。回过头再看德勒兹的阐述,东方文化被视为“块茎”思维模式:绕开逻辑,领受思想本身。“块茎”(rhizome)本为植物学术语,很多禾本科植物(如日常饮食中的芦笋、生姜、马铃薯等)都具有块茎结构,可在地下水平延伸、抽枝发芽。“生态学特征呈现出开放性、非中心、无规则、多元化的形态,它们斜逸横出,变化莫测。”转引自麦永雄:《德勒兹哲性诗学:跨语境理论意义》,第179页。】块茎像一个没有中心、不断延展的迷宫,能不断开启新的范围和可能性。块茎有制造巨变的潜能,或者用德勒兹在《千高原》中所使用的术语来说,有“解域”的潜力。但同时,它还具有一种互补性变动,总是涉及一种企图重新创造稳定和秩序的力量,即再建域。块茎是一种变化的形态,它持续不断地创造新的“逃逸线”,从而实现解域。沿着逃逸线,块茎就有潜力进入(和迈上)新域。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海纳百川,容多样于一体,在五千年延续不断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巨大的文明成就。汉语的“和”,意为相向而行,协调融洽,汉语的“平”,意为均衡平衡不偏不倚。“人”与万物是一体共生的,“人”是在与万物的共生性关系中生成和发展,在共在中保持彼此各自的存在。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具备真正的和平意义,这种和而不同,与霸权主义的分歧,与表面形式上的和平具有根本差异。时间观念是揭示不同文化内涵最重要的一面镜子,葛兰言提出“在中国,没有人把时间视为单调的绵延……中国人所思考的是‘位置(sites)和‘机会(occasions),而不是空间或时间本身”[6]31,此种思维之下,一切“存在”之物,不过是“机会之流”或“笔触之链”中一个相对稳定的瞬间,甚至人类仅是宇宙万物生成过程的一个环节或链条,绝非妄自尊大的“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1]63这显示了高速发展、包容开放的中国,将继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历史性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借“地瓜”理论阐释“块茎与藤蔓”的关系。早在2004年,他在《之江新语》系列评论的《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一文中谈道:“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7]72。从跨语境视野审视“块茎思维”,能进一步探讨东西方文化共存与文明互鉴的特殊思想空间,观照东西方思维方式、文明形态、文化符号的差异与意义,激活异质思想文化在全球语境中的碰撞、交融与会通。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声音越来越有说服力、影响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在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是哲学的思维模式的差异。东西方哲学思维模式之“树状”或“块茎”的差别模型是不言自明的,它导致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会成为整个文化内涵的容器和承载者,这让东西方文化在基本内涵构成上发生根本性分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分野是相对而言的,中国文化传统是“块茎”模式,但亦有“树状”;西方文化属于“树状”模式,亦有“块茎”。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块茎”视角——基于文化模因的探析

(一)对多元文化主体下模因传播的观照

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文化能够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凝聚中国话语和强大叙事体系且深受海外受众喜爱的影视作品、动漫游戏、文创产品等,让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创意化的表达“出圈”“出海”,更好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全球化和科技进步,让各民族的日常生活方式日益趋同,但深层次的语言、文化、宗教、历史、制度、价值观仍然存在很大不同。我们需要以一种开放性的、动力学的辩证关系,在当前语境下实现东西方话语的交融或转型。“块茎”视角下的文化共存与文明互鉴,其交流与传播天生就指向多元之美的潜在性,解构传统的叙事模式。共存与互鉴,离不开对多元文化主体下模因传播的观照。模因即由于认知进化而以类似基因的方式进行复制的文化传播单位。理查德·道金斯这样认识模因,他把来自希腊的词根“‘mimeme这个词缩短为meme”,“meme与memory(记忆)有关,也可以认为与法语Même(同样的)有关。”[8]221-222模因是一个包含甚广的单位,指在人群中传播的思想、行为或风格,承载文化思想、符号或实践,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宗教、传言、演讲、手势、新闻、知识、观念、习惯、习俗甚至口号、用语、用字、网络爆红事物或其他具有模仿主题的可模仿现象,从一个头脑传递到另一个头脑,这一过程近似于学习。作为基因的文化类比物,模因可以自我复制、变异并对选择压力作出反应,可能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相同认知上的共鸣,也有可能产生不同认知上的分歧,但这都是合理存在。

模因作为文化的一个基本单位,可对影视、动漫,甚至游戏这类网络亚文化进行解读,它们虽然未被归入主流意识形态,但其象征或包含的特定文化意蕴承载着意识形态,因此有必要从文化符号的角度将其剖析。这类文化本身拥有画面性、剧情性、互动性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当下,人们开始追求更有深度、更具融合性的文化文本。以《觉醒年代》为例,一经播出圈粉无数,在年轻人中引起强烈反响。电视剧播完以后,文本的传播看似结束,但其实还可以有后续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甚至还可以有更深层的文化影响力。年轻观众们在微博求剧组售卖周边产品,其中呼声最高的是鲁迅请辞教育部时手里拿着的那块“不干了”的木牌,另外还有《新青年》及其他剧中提出的杂志报纸及台词册。由于官方并没有发布周边计划,网友们在旧书网上购买影印版的《新青年》创刊号,还有人去博物馆或小众景点打卡,寻找那个年代的痕迹。电商平台印有《新青年》杂志封面的T恤、帆布包和纪念徽章的销量很大。由于技术带来的互动性增强,文本不再是一次性的消费,其传播结束以后可以投入到其他行业里,文本效用及影响在跨媒体后还可继续发酵。有年轻人呼吁把《觉醒年代》改编成游戏,至于怎样处理革命题材的内容,是另外一个问题,此不赘述。但游戏产生的经济价值与文化影响力,不容小觑。一个文本成功传播引起强烈反响,再幻变到其他文本崛起,可以说既难又不难。难的是放下快餐圈钱的功利思想,重拾创作,用心打磨文本。不难的是国人不乏优秀的人才和文本,比如写出《三体》的刘慈欣,其作品畅销全球。放眼望去,有传播力量和影响力的文化文本,几乎都与媒介迭代的周期同步并行。媒体融合下的文本模因,如何转化为更高层面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输出的力量,这值得我们思索。

伴随媒体融合这种极富块茎思维的当代媒介现象,多元文本在现今世界变得更加复杂,与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等趋势互相交织。媒体化、数字化、资本化、消费化、全球化城市的兴起,不同媒介文本的多样性与交互性日益显著,并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跟多元、差异的文本世界共处,并探索它的深刻之处。

中国的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逻辑。讲好中国故事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中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引领者。在模因传播成为全球通用的网络流行传播文化之时,其取材范围、表达的情绪、传递的思想极为丰富,任何热门影视作品、宠物卡通、网络红人甚至网友热门自拍,都可能成为“meme”创作者的宠儿。我们可以用更容易被接受的元素来进行产品的发行和文化的交流,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

(二)“块茎”思维下的文化共存与文明互鉴

传播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一种异域文明传入之后,经过文化改造甚或误读,极易成为自己的文化符号。接受者须懂得,所形成这些观念的背后可能加上了别人看不见的“滤镜”,而不是因为有了符号,文化才具有了价值与意义。如果我们看到一个符号,只按照掌握话语霸权的人所希望呈现的含义、取向进行解读,就会陷入某种遮蔽之中。基本上,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有典故的符号、表情包、短语,在英语里都是“meme”, 它并没有一种固定的形态,就是中文里的“梗”,即具有梗价值的模因,有谜一样的传播性和自我改良、复制、传染的能力。也因此人的思想可以很低成本地被别人入侵,自认为的某种意识或意志很可能只是他人的模因,即被别人悄无声息植入一种想法,再把这想法表达出来。事实上,如何将一个品牌的口号符号模因化,是这个信息时代传媒学的共同课题。许多模因因为其存续期太长,已经被当成事实,甚至被刻进了习惯性认知里,成为人们心中的固有印象。信息时代,当一个人拿起手机就可以跨越空间,源源不断地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模因,这种情况下判断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的能力就尤其值得重视。在强调文明互鉴、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路径和原则中,思考传统模因在现代的今天是否适用、正确就显得难能可贵。中国留下的传统模因在世界上是优异的模因。以礼义廉耻、忠孝信义为例,张祥龙在《从现象学到孔夫子》中提出:“儒家文化或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一直是天道主义,没有普遍主义宗教文化中的那种种曾广泛存在的不宽容和扩张主义。”[9]315甚至到中国传教的利玛窦也注意到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在其《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一卷第6章中他写道:“他们(中国人)与欧洲人不同……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一个几乎具有无数人口和无限幅员的国家,而各种物产又极为丰富,虽然他们有装备精良的陆军与海军,很容易征服邻近的国家,但他们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10]58-59 这段几百年前国外传教士写下的话,今天读来,其卓越见地让人诚服。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更善于推己及人后的求同存异。它关注的不是领土的扩张,信徒式子民数量的增加,而是优质文化模因的传承弘扬。

“块茎”思维之下,与外界大规模文化互动激活了许多中国文化的意象、资源、理念,让其既有“百花齐放”的多元,又有“互相交融”的一体。优质文化模因须在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上有作为,使其能够在对实际生活的理解、解释、批评、参与乃至重塑中扬长补短,才能使现实生活背后的文化与文明获得新鲜生命力与有效传播性。全球文化的传播对象相当大程度是世界范围内的90后、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同时又是新生代青年群体,视觉化故事对他们非常适用。触角广泛的民间传播力量,可弥补块茎思维的传播缺陷(如前所述受强势西方文化影响的偏见、仅作为树状领域“他者”的回声等),打破树状结构下的一元文化主体叙事,生成块茎视域下的多元文化主体,建构基于中国当下社会现实的个体文化归属感,消解因文化交流失衡所带来的文化霸权,充分发挥模因灵活呈现形态的文化魅力,主动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块茎”的水平延伸形象不是一,而是由多组成的一,不是一和多重他者的关系,而是单一的多重性。块茎既无开端,也无终结,只有中间状态(境遇),它从中生长,又蔓延开去。如果说这是“块茎”文化的传统底色,那么今天中华文明的“块茎”思维已经实现了底层逻辑重构——现代化的特征已经非常明显。中华文明是一种和西方文明不同的、唯一不曾中断的原生文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经济高增长率,已不完全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能解释的范畴,而是属于更深层次的文明重生和复兴的范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既保持民族文化精华,又能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其他文明。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之“块茎”的解蔽

(一)从“遮蔽”到“解蔽”的中国答案

文明交流有时会因为偏见、刻板印象和文化误解等导致“遮蔽”效应,需要“块茎”式创新思维来解蔽。

陈迎年认为:“荀子给出的‘蔽的原因有三:一是有‘私,认识沦落为济私之具,蔽生于认识之前;二是‘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世界万物复杂难测,人们往往‘顺已知者来‘类所未知者,岂不知氤氲相推,本无一定之成法,故蔽塞生焉;三是道流迁化,蔽生于体‘常而不知‘变。”[11]312“私”蔽与“常”蔽均可归之于“异”蔽,这些都是人的自然倾向,是本己的和难以消除的。文化交流中,弱势一方如同被磨平的硬币,遮蔽了它原有的花纹。这些花纹由白色墨水书写而成,呈现为一段段隐文,平时可能见不到,但它实则无处不在,存在于文化深层跃跃欲试的一个个文本中。形成“蔽”是因为过去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西方强调其文化优越性,突出自身优势地位,不兼容异己文化,不接受文化语境的迁移和全球文化市场影响力的变动,从而在流变的文化权力边界中,固执地维持过去文化交流的秩序感。不可否认,西方文化本身有着可取之处和优点,但当其与异族文化交流时,其西式价值观的弊端也同样暴露无遗,而由于长期以来西方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主宰地位,使原本属于“地方性知识”的西方文化成了强势文化。从思维方式看,西式文化思维带有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特征,存在着误解与被误解,征服与臣服,同胞与异类,始终难逃“我者-他者”这个树状模式的内在紧张。交流形成的遮蔽效应,越发让世人感到西方在国际话语权中的长期主导地位。我们应警醒,在文化领域需要中国自己主流價值观表达者的存在。文化传播效果带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即便今天中国的经济已经获得重大发展成就,但文化方面要取得与之相匹配的影响力,仍然需要时间。基于此,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从“块茎”思维中获得启发,从文化领域解释西方的话语主导地位应如何逐渐被多元体系和价值所更新,理应是学界的文化自觉与担当。

(二)视觉思维与认知模式的“解蔽”之道

人的观看方式很大程度影响其行为模式。视觉包含海量信息,引发逻辑思维、感情反应和记忆回路,从而影响人的行为模式。以中西方文化交流为例,须转变“仰视”为“平视”“散视”的视觉思维。如果说仰视是过去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视觉模式的总体特征,也是过去上百年来的支配性观看模式,那么在仰视的视觉性中,存在着形象与视觉之间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身处特定空间的人,会采用一种合乎被仰视方规范的方式来观看和进入。文化交流通过符号来传递,这些符号是其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的典型性代表,它们经历时间的洗涤、汰选最后流传下来。当我们与西方交流时,实则是直面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而“仰视”的视觉思维注定无法平等对话。

今日之中国,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楼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这些活跃的创造生动揭示了现代化成就在前台与其背后文化的深刻关系。中国崛起正在重塑西方文化标榜的“现代性”,这既有中华文明与时俱进的传统基因,又有东方善于改造自我的独特品性。今天的文化交流,我们不需要“仰视”,取而代之的是“平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观看方与被观看方在达到某种平衡状态后才能承认各自特色,共存而互补。新一代年轻人不但能打破文化刻板印象,而且敢于展示自己深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身份认同。树状思维的西方文明之外,通过拓展、分衍而运作的“块茎”思维,能打破长久以来文化交流的不对等状态。全球文明共存需要有更多的思路和包容性,只有深谙相生相克、相克相生之道的中国文化才能保证互鉴发展的求同存异。平视的视觉思维下,我们须在文化传播渠道方面打通内外通道,使人人都是行走的自媒体,以源自内心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发掘“文以载道”里“道”层面的文化内蕴,围绕普通公众进行文化传播。要发掘中国现代化成就背后的文化渊源,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文明交流与互鉴。

当下中国之于文化交流的观看应该趋向一种“散视”模式,即一种更加分散和漫射的视线,它在随意、散漫的“块茎”思维结构中能找到其恰适的定位。文化交流语境的视觉性转型是意味深长的,它带来的“主体性”的转型尤其值得玩味。“‘仰视形成了服从主体,‘平视或可催生了理性主体”[12]435。我们知道,往往越高级、越能够给人们带来价值的文化才会越有魅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优秀的文化天然就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具备这种天然的基因和传播的模因。它能够同时结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文化偏好与现实需求,对外来文化进行创造性吸纳,融入中国自身的文化体系,从而形成自身的话语概念、形态和理论。当我们用块茎思维来理解思想,就难免会有一种深深的不确定之感。逃逸线来自块茎形态的边缘,在这里多元性体验到一种外在性,然后发生变形和改变。这一边缘存在着双重的生成,既改变“块茎”,也改变“块茎”所面临的事物(实际上,“块茎”面临的总是另一个“块茎”的边界)——辖域化、解辖域化、再辖域化。所有这样的相遇都在创造一种汇聚现象,而聚合的两种事物之间则产生双重生成。在相互生成—解域和再建域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领域,更需要一种动态活性,而中国文化生命力之一就是它善于“活化”。我们知道,人类的进化是“双轨进化”,即生命进化和文化进化。生命的进化取决于基因(gene),文化的进化取决于模因(meme),二者同时具有先天性和适应性且具有传承与更新的力量。在散视视域下,我们在对外交流中学习西方的长处,但不迷失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凝聚共识,接地气地展开对话,也许我们可以从Tik-Tok在西方的成功中得到借鉴。这意味着需要学习和借鉴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方式,不疏远普通西方受众,并注意话语本身的力量,自然而然地展现思想魅力从而把中国话语建构变成生机勃勃、不断生成的事业。这种构建化-解辖域化的话语是多层次的,每个人都代表话语体系里的一级,在不同层级的传播里嵌入新的意义。块茎思想境域中的散视并不是一种对抗式思维模式,它并不打算一统天下,也不会取代树状思维。虽然我们步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数字文明时代,但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未曾改变。世界已进入多层次、多元化问题交融阶段,单一或传统的方式已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动态开放的复杂发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更加需要动态思维与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阐释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结 语

多样性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属性,其中蕴含着不同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穿着、口音、符号等的差异性,而差异性正伴随着文化交流。只要怀着耐心与善意,不同文明终将抵达互鉴的对话与共情,从而形成更大的文化共同体。当差异甚至分歧与共识并行,“块茎”思维的理论增殖性将引领我们展开新的想象空间,而融合文化壁垒正是“块茎”思维的活力所在。当“块茎”与“树状”各得其所、融通互摄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生态系统,我们就进入更多元的世界并与差异相处,与异己共存。只有怀着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的互鉴心态,凝聚共识,才有可行的未来,才能在彰显自我价值的同时,让人类不同文明在彼此映照的命运中共生共存共荣。

【 参 考 文 献 】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17).

[3]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修订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

[4]张世英.哲学导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6]朱利安.论“时间”:生活哲学的要素.张君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7]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8]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等,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9]张祥龙.从现象學到孔夫子(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0]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陈迎年.认识论·意识形态·存在论:牟宗三的荀子阐释批判.人文杂志,2013(10).

[12]周宪.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编校:刘 峰)

猜你喜欢

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深刻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马克思的“人的真正共同体”研究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