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两山”新进路:浙江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策略研究
2023-12-05牟盛辰
◎ 文/牟盛辰
近年来,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瓶颈与短板所在,并从生境养护、创新赋能、产业提振、制度供给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以供相关管理者参考。
一、政治经济学视阈下浙江省海洋牧场发展的战略意义
海洋是浙江省未来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作为“海上两山”的重要形式,海洋牧场(Marine Ranching)是解决渔业资源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保矛盾的战略抓手,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一)经海牧渔新业态: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发展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
浙江省是海洋大省、渔业大省,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和现代农业的战略构成,2022年渔业产值分别占第一产业产值和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的33.6%、12.7%。浙江渔场位于东海“黄金地带”,素享“东海渔仓、中国渔都”之美誉,海域面积达22.3万km2,相当于浙江省陆域面积2.2倍,特别是舟山渔场,为全国最大渔场,与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齐名,盛产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四大海产品,可开发渔业生物达60余种。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以渔治海、以渔兴产、以渔富民”的绿色渔业发展模式,振兴“蓝色粮仓”、激活“蓝色引擎”,推动从“资源养护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将资源优势、基础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将成为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战略抓手。
(二)敬海兴渔新方略:现代化海洋牧场是治理海洋生态的战略抓手
浙江省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枢纽,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金南翼”,拥有海湾、海岛、河口、滩涂、红树林、珊瑚礁等众多类型生态系统。但是,浙江省海域相对封闭,海水交换总体能力较弱,受长江、钱塘江等径流影响重大,2022年杭州湾、象山港、台州湾等五处海湾出现劣四类水质,占全国总数45.5%,海洋生态系统兼具多样性、封闭性与脆弱性。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依托人工鱼礁、增殖放流、智能监管等措施,修复“三场一通道”生境体系,促进海域生态环境恢复和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将有效解决渔业资源衰退、传统渔场缩减、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守海护渔新路径:现代化海洋牧场是维护海洋权益的海上长城
海洋牧场“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直接关系到战略安全、国家利益与发展空间。2017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作出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战略部署。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借鉴先进国家(地区)在渔业管理、深水养殖、资源养护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创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示范先行”的省域范例,充分发挥其“囤渔戍边、守望领海、保障供应、交流合作”作用,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构建海洋责任共同体、海洋利益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拓展战略空间、维护海洋权益至关重要。
二、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综合分析
浙江省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统筹推动人工鱼礁、增殖放流、转型升级、制度保障等重点工作,高标准实施浙江省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行动,示范区建成海域持续拓展、渔业资源明显恢复、海洋生态持续向好,综合建设水平位居南方前列。
(一)实践基础
1.坚持“牧场建设+生境修复”相结合
立足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统筹生境修复措施,合理规划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时序,全面实施浙江省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行动,落实最严伏休制度和幼鱼保护制度,设立舟山渔场、马鞍列岛等十大产卵场保护区,基本覆盖海洋牧场建设范围。2001年以来,浙江省海洋牧场总投入超3亿元,投放礁体103.5万空方,其中80%以上为生态保护修复功能的公益性礁体,增殖放流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等7亿单位以上,建成11个养护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1个休闲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形成区域面积10891.8ha,链式覆盖舟、甬、台等沿海地市海域,构建起以生态养护型为特色的海洋牧场体系(见表1)。监测数据显示,浙江省渔场资源出现恢复迹象,“四大渔产”和上层鱼类等资源在浙江省沿岸发生量比20世纪90年代末增加4倍以上,海洋牧场投礁区基础生产力与水生生物量显著增长。
表1 浙江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信息一览表
2.坚持“渔业转型+渔区共富”相融合
依托海洋牧场,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养殖产业,形成大陈大黄鱼、嵊泗贻贝等著名品牌,促进水产精深加工、休闲渔业等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浙江省渔业经济总产值从2012年的1634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2426.35亿元;渔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6160元增加至2022年的31980.96元,居全国首位,年均增长7.6%,高于浙江省农民收入平均增幅。统筹推动渔民转产转业与休闲渔业发展,2022年,浙江省休闲渔业总产值28.88亿元,接待游客1067.8万人,年度安排财政资金为渔民提供海洋牧场岛礁养护等公益岗位,沿海捕捞渔民养老保障全覆盖。成立浙江省海洋产业基金,完善海洋牧场“政—企—社—金”多元化投入机制。
3.坚持“规划统筹+法治保障”相聚合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管理体系,采取编制规划、出台法规制度等手段,明确人工鱼礁选址、生态效益评估等要求。强化规划引领,省级将海洋牧场建设任务列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转型升级等三大“十三五”主体规划,并将“现代化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纳入渔业“十四五”规划渔业资源养护重点工程,舟山市、台州市等地先后发布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强化立法保障,省市两级颁布《关于加强海洋幼鱼资源保护促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决定》《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力加强海洋牧场法治支撑。
(二)瓶颈短板
1.总体规模仍待提升
浙江省共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2处,仅为全国第一位山东省的17.9%、第二位辽宁省的31.6%,台州市、宁波市分别仅有2处、1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基本格局,所占海域面积仅约为广东省的18%,工作经费、投放礁体、区域面积、创新载体等与国内先行地区差距较大。加之,浙江省海洋牧场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以政府性投资为主,后续建设和维护资金不足,扩大规模难度较大。
2.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浙江省海洋牧场科研水平总体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系统性、基础性研究不足,仅有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少数科研机构从事海洋牧场研究,科技人才缺乏,礁区选址、礁体设计等的科学论证有待深化,生境营造、行为驯化、智能监测等核心技术研究亟待加强,缺乏环境采测、资源探捕、声学调查、遥感监测等的技术支撑,尤其是高端精密配件、芯片及配套软件依赖国外进口。现行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标准(规范)大多适用于黄渤海海域,对浙江省所在东海区海洋牧场建设的技术指导性不足。
3.产业链条亟待拓展
浙江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养护型海洋牧场占91.7%,休闲型海洋牧场仅占8.3%,尚未创成增殖型海洋牧场。企业参与建设不足,浙江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护单位中行政机关占比达66.6%,“重生态、轻综合”“重创建、轻管理”倾向比较明显,综合养殖、休闲渔业、海洋科研等产业链延伸不足。此外,由于浙江省受热带气旋影响频繁,海上平台等业态发展存在一定困难(见图1、图2)。
图1 浙江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类型占比
图2 浙江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护单位类型
4.治理机制尚待完善
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管理方面现行制度位阶相对较低、治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如《广东省人工鱼礁管理规定》《山东省人工鱼礁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支撑,规划开发、生态保护、监督管理等方面仍待明确规定,系统监管不够到位。此外,浙江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占比居全国沿海省(区、市)后列,亟须完善海陆联动、跨域联动治理机制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三、浙江省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策略研究
(一)战略目标
坚持生态优先与改革升级有机融合,紧扣全球一流、中国领先、南方首位的战略目标,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两山”理念海上新实践,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统筹推动东海渔场修复、现代渔业发展与传统渔区振兴,促进全域生态化、跨界融合化、治理协同化、品牌高端化,创建“全生态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服务链”融合贯通的海洋牧场综合体,打造“海清岛秀、鱼鸥翔集、蓝色循环、人海和谐”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使之成为浙江“两个先行”的标志性成果和亮丽风景线。
(二)主要策略
1.生境养护策略
全面实施本底调查。浙江省域统筹开展近岸海域生态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研究,深化海洋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综合考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域底质与水动力条件,系统查明海底地形地貌、海底沉积物分布规律、工程地质条件等重点内容,分析海洋牧场工程适宜性,科学界定特定海域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的布局结构与合理规模。
重点优化人工鱼礁。深入开展海藻礁、牡蛎礁、平台礁等功能研究,深化礁体结构和绿色新材料研究,试点开展生态型人工鱼礁工程,创新适合不同海域、涵盖不同功能、具备不同结构的人工鱼礁建设模式。健全人工鱼礁“选址、论证、布局、设计、制作、投放”等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
科学推进增殖放流。加强海洋牧场增殖放流科学论证,合理确定放流品种与规模,创建渔业增殖示范站(点),在海洋牧场区域以及周边重要海湾、岛礁,因地制宜增殖放流岱衢族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三疣梭子蟹等水生生物资源,推动从“定性粗放”到“定量精准”转型。
2.创新赋能策略
立足协同性,着力组建创新联盟。制定浙江省海洋牧场专项科研项目和专项引智政策,引进海洋牧场人才及科研机构在舟山落地。鼓励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省内涉海高校设立海洋牧场相关专业,与全国重点科研院所及海洋牧场建设旗舰企业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引导浙系企业设立海洋牧场研发中心,建立海洋牧场创新联盟(见图3)。
图3 海洋牧场协同治理总框架
围绕集成性,着力推进科研攻坚。深化生境构造、物种驯化、智能监测、渔业资源调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聚焦抗风浪、大容量及自动化等特色,深入研究适应东海海域的现代大型养殖工船和深远海养殖技术,攻坚破解热带气旋影响下海水养殖、作业平台、生境维持等方面问题。
突出数智性,着力打造智慧牧场。依托浙江大学海洋牧场观测网数据中心等平台,聚集12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资源、环境、运营等数据,提升海洋传感器研发校准能力,打造“高精度、多参数、全覆盖”海洋牧场立体观测网。筹建浙江省海洋牧场综合管理中心,加强对资源环境、水文气象、作业实况等的实时监测。
3.产业提振策略
发展“海洋牧场+生态养殖”。大力推行近浅海鱼虾贝藻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模式,实现海洋牧场生物链构建和海域自我净化。充分借鉴山东日照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深蓝1号”等成功实践,试点建设“苗种繁育—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海洋渔业综合生产系统。
发展“海洋牧场+海上风电”。创设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协同开发试点,探索海上风电底座“鱼礁化”,打造海洋牧场平台、休闲海钓载体、深水网箱、贝藻筏架、集鱼礁等与海上风机相结合的新型融合构型,集成构建高盐、高湿、高海况条件下电力供给系统,将海上风电用于管理平台、增养殖设施等,实现海面风能与海洋生物资源“空间—结构—功能”高效耦合。
发展“海洋牧场+海洋旅游”。创新“蓝色粮仓+蓝色文旅”发展模式,深入挖掘舟山市、台州市等地渔文化内涵,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主载体,立足大陈岛、白沙岛等休闲海钓重镇,串联滨海旅游资源,创建“海上空间站”等大型游钓平台,打造地标级海洋文旅项目,推行牧场采捕、渔事体验、渔家乐等休闲旅游产品,创建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海洋牧场小镇”。
发展“海洋牧场+军民融合”。依托国防科技企业在海陆通讯、海工装备、海洋观测等方面的领先优势,结合海洋牧场立体观测网建设,畅通海洋智能观测、渔业装备升级、海上安全救助等方面的技术转化通道,创新海洋牧场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4.制度供给策略
聚焦法治化,高质量“立法+修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制定浙江省海洋牧场平台管理办法、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及政策性文件,适时修订涉海洋牧场法规和制度规范,保障海洋牧场规范化、集成化、法治化运营管理。
聚焦系统化,高标准“考核+扶持”。健全省级组织领导机制,成立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将海洋牧场建设作为经略海洋、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统筹海洋牧场与渔港经济区、渔船更新改造、水生生物保护区等的协调衔接。优化海域使用、陆基配套等优惠政策;创新公益性海洋牧场PPP经营模式,加大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扶持。
聚焦闭环化,高水平“标准+评估”。研究制定完善海洋牧场功能平台、深水智能网箱、休闲海钓渔船等地方技术标准,科学开展海洋牧场监督评估和海洋牧场建设效果评价。健全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风险防控、容错纠错、量化评估等机制,鼓励试点地区(企业)差异化发展、创新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