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不可移动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保护建议*
2023-12-05王兴冰肖博鸿
王兴冰,马 源,肖博鸿,郭 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1]。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对于维护地域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传承以及塑造城市独特的文化风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不可移动文物作为过去岁月的见证,蕴含着宝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凝结着居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共鸣。然而,部分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环境变化的风险,非遗也在遭受文化价值的淡化,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备受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3,4]。因此,深入研究不可移动文物和非遗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文化关联性,并探索有效的保护方法,能够为城市文化保护传承与整体保护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支持[5]。
国内对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6-8]和长江流域[9]的湖南省[10]、江苏省[11]、陕西省[12]、河南省[13]、山西省等地区[14,15]。这些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吸引了大量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也产出了一批优秀的规划方案和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热点地区之外,作为孕育岭南文化的珠江水系,广东遗产的研究和保护[16,17]也逐渐受到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重视,为华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广东作为经济发达地区,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近年来,广东省政府加强了遗产保护的政策制定和实施遗产管理的机构建设、以及遗产传承项目的开展等。
目前,从地理空间分布视角对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特征[7-9]和时空格局[18-20]的研究日渐增加,运用GIS 技术对不可移动文物和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能够将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地域分布情况可视化呈现,并通过与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等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明晰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遗产保护方面,国内外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遗产廊道保护方法,包括河流遗产廊道、公路遗产廊道、(铁路)工业遗产廊道等线性遗产廊道[21-23]。遗产廊道的提出为跨区域实现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4],遗产廊道的构建提供了文化遗产之间,以及与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之间的系统化整体化保护与发展的路径。国内最早于2001 年引入遗产廊道的理念,在结合绿色廊道、生态廊道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强调跨区域性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保护与利用[25]。遗产廊道概念的提出促使遗产保护呈现“从单体到整体”、“从个别到系统”、“从单区域到跨区域”的发展趋势。
1 研究区域概况
佛山市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重要节点,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该地域内衍生了众多富有佛山和岭南特色的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作为物质遗产,通过其形态、结构、材料等方面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信息;而非遗则以非物质形式传承,代表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实践和社群认同。非遗和不可移动文物共同构成了广府文化的文化遗产系统,反映了佛山市岭南和广府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文化遗产包括不可移动文物与非遗两部分。不可移动文物数据来源于佛山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http://www.foshan.gov.cn),获得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据共413 条;非遗数据来源于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和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数据选择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有明确空间归属地的标注于该归属地,没有明确归属地的,标注于项目保护单位,时间截至2023 年3 月1 日,得到有效数据共131条;遗产资源的地理坐标数据来源于百度坐标拾取系统;DEM 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
2.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相关文件、报告、书籍、论文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掌握了遗产资源分布特征的国内外研究概况[26];其次,通过归纳总结法总结出佛山遗产特征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最后,通过平均最近邻距离和核密度估计两个空间分析方法对佛山不可移动文物和非遗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平均最近邻距离是针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点状要素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分析方法,通过Arcgis 软件计算每个点状要素与最邻近点状要素的距离,即可求出所有点的最邻近距离的平均距离。文中将佛山市遗产资源所在的地理坐标点抽象为点状要素,通过最邻近指数估算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主要有随机型、集聚型和离散型[27,28]。常用计算公式为:
核密度估计能够直接反应遗产资源要素的聚集程度和具体聚集地,通过分析研究区域文化遗产的核密度,能够得到该空间范围的遗产分布空间集聚特征,常用计算公式为:
式中:k 是核函数;h >0,为带宽;(x-xi)表示估值点x 到遗产点xi处距离。
3 佛山市遗产资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遗产资源结构类型
3.1.1 非遗资源结构类型
依据佛山市非遗数据库显示,截至2023 年3 月1 日,共纳入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31 条。依据国家划定的10 种非遗类型来看(表1、图1),市级及以上非遗中,传统技艺类非遗数量突出,约占佛山非遗数量的32.06%,这可能与传统技艺类非遗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衣食住行等紧密相连有关,如双皮奶制作技艺、龙舟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皆为当地的饮食、习俗特色;民俗类其次,约占22.14%;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美术类非遗占比较多,分别约占12.21 和11.45%;传统音乐和曲艺占比相对较少,分别约为6.11%和5.34%;民间文学、传统舞蹈和传统医药占比较少,约为3.82%、3.05%和3.05%;传统戏剧占比最低,仅为0.76%左右。
图1 佛山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类型
对佛山非遗的不同保护级别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市级非遗数量最多,达到了81 项,占比约为61.83%。其次是省级非遗,共有35 项,占比约为26.72%。相比之下,国家级非遗的数量相对较少,仅有15 项,占比约为11.45%。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佛山应加强对市级和省级非遗的传承与挖掘,以提升国家级非遗的比例,助力更多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
3.1.2 不可移动文物结构类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中将不可移动文物分为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石窟寺及石刻五类,选择保护级别为市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分析(表2),其中,古建筑类274 项,占佛山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比例为66.34%;其次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约占17.44%;古遗址、古墓葬和石窟寺及石刻数量相对较少,分别占5.81%、5.57%和4.84%。从行政区划来看,顺德区的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为130 项;其次,是南海区,为127 项;禅城区数量也相对较多,为91 项;三水区和高明区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43 项和22 项。
表2 佛山市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结构类型
3.2 不可移动文物与非遗的文化关联性
不可移动文物与非遗相互补充、影响、作用并相互依赖。例如,久负盛名的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安花灯会因桥具有祈嗣功能而产生。因此,佛山市拥有与桥相关的市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超过20 个,有明远桥、垂虹桥、贞女桥等。此外,佛山庙会作为国家级非遗,是在寺庙及其周边定期举办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佛山市拥有的不可移动文物如佛山祖庙、字祖庙、龙母庙等也是该非遗的重要空间载体。
不同时期的不可移动文物还承载着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和文明成就,因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艺术融通。例如,佛山祖庙的建筑装饰涵盖了丰富多样的砖雕、木雕、石雕、陶塑和灰塑作品。同时,该庙也是明清佛山手工业和民间工艺的集中展示地,陈列有大量金属铸件、木雕摆件以及漆朴神像。除此之外,佛山祖庙也是举办佛山重要活动“庙会(国家级非遗)”的重要场所,庙会期间有“八音锣鼓”、“粤剧”“蔡李佛拳”等其他非遗交相辉映。由此可见,不可移动文物和非遗之间的文化关联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体系。
佛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可以划分为自然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名人名物文化遗产、宗族文化遗产和其他文化遗产,与其具有文化关联性的非遗类型包括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传统音乐、传统戏剧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表3)。
3.3 遗产资源分布特征
3.3.1 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分布特征
运用Arcgis 软件,通过平均最近邻工具对佛山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分析,分析范围为佛山市域范围内的所有市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一般认为,当r >1 时,遗产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均匀分布,当r <1 时,遗产点为聚集分布;当r=1 时,遗产点为随机分布。据结果(表4)可知佛山不可移动文物之间的平均观测距离为742.576m,预期平均距离1572.410m,Z 得分-19.784,显著性水平P <0.01,最邻近点指数0.472,小于1,说明佛山不可移动文物在空间分布上整体呈聚集分布特征。
表4 佛山市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最近邻距离
运用核密度分析工具得到佛山市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核密度图(图2、3)。由图中可看出组团式聚集分布特征,遗产总体呈“东密西疏、北稀南聚”的状态。佛山东部遗产分布主要由“一个核心+两个次核心+若干个组团”构成,核心分布区以南海区与禅城区交界处为核心区域,向外扩散,辐射整个南海区和禅城区;两个次核心区分别为顺德区南部和南海区南部,两者均为其行政区的遗产研究重点区域。佛山西部仅有高明区与南海区接壤处的两小组团,数量远低于东部,后期应加强行政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三水区和南海区北部不可移动文物与东西部布局相似,三水区与南海区北部,仅有零散几个小型组团,而南海区南部与禅城区、顺德区不可移动文物数量较多。
图2 佛山市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核密度图
图3 佛山市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结构类型核密度图
据佛山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佛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南海区、顺德区两区常住人口约占佛山市总人口的72%,并且两区生产总值占佛山市总生产总值约62%,远超其他三区。因此,佛山不可移动文物的核心分布区和次核心分布区受当地的人口、经济等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等类型的不可移动文物与居民的居住、生活密切相关,从古至今人类居住选址都是逐水而居,佛山不可移动文物的重点分布集聚区域较好反应出与河流紧密相关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运用核密度分析工具得到佛山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密度图(图4)。由图4 可看出佛山非遗与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皆为“东密西疏、北稀南聚”的不均衡空间分布状态。佛山非遗的项目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禅城区和南海区,并以此形成佛山非遗的核心分布点,顺德区其次,其他区非遗分布密度低、较零散。
图4 佛山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密度图
3.4 遗产资源分布影响因素
3.4.1 自然因素
(1)河流水域
由表5 可以看出,佛山在西江、北江3 k m以内设立市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与非遗保护单位分别约占34.62%和32.06%,10km 以内分别约占85.71%和87.79%。佛山不可移动文物与西江、北江在距离河流3km 处所占比例最高,非遗10km 以内所占比例最高,这可能与不可移动文物通常为古建筑物、石窟寺及石刻等相关,这些地点附近往往居住人口较多,靠近水源。而非遗通常与特定群体、传统技艺和民间文化相关。这些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往往更多地与居民社区和特定地域的生活方式关系更为紧密,但也距离区域内的水系较近,在5km 以内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占50.38%。可见,西江、北江及其支流等佛山主要河流与佛山非遗的发展紧密相关,如佛山的赛龙舟、三水龙舟制作、大江龙舟习俗、扒龙舟等非遗皆依托于河流才予以产生和发展。
表5 佛山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西江、北江距离关系
佛山河涌纵横、基塘密布,塑造了颇具水乡特色的民俗风情,也衍生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在佛山桑基鱼塘模式下,推动了龙舟、醒狮舞、飘色等岭南水乡特色浓郁的珠三角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利用当地河涌的淤泥和薯莨制作的香云纱,成为国家级非遗;在农业加基塘模式下诞生的一鱼多吃、种类繁多的基塘美食,也体现出基塘农业物尽其用的生态文化。
(2)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人类选择城市、聚落等地的重要因素。运用Arcgis 将佛山市数字高程模型与佛山市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和非遗空间分布图进行叠加,可以看出,佛山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佛山西部高明区,北部三水区山谷纵横,群山起伏蜿蜒,东部禅城区、顺德区和中部南海区以平原为主。人类自古以来倾向于在海拔较低的平原、盆地以及通达性良好且适合农业生产的低山地带进行聚居,这些遗产同样也受到人类选址的影响,多分布在适合人类居住的佛山南部平原地区,而少量分布在北部山地和丘陵地带(图5)。
图5 佛山市数字高程模型与遗产分布
3.4.2 人为因素
(1)人文生态
不可移动文物作为历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吸引力较强,能够提升城市活力。然而,也具有潜在人为破坏风险,旅游可能对其所处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过度触摸和攀爬可能导致文物表面损坏,不适当的管理可能导致文物的流失和盗窃。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围绕非遗传承人展开的,这些传承人是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守护者。但在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可能导致部分非遗人离开家乡,逐渐疏离原有的文化传统,导致非遗传承断裂,致使人文生态的破坏成为了更为直接的威胁。
(2)人口迁徙
古代城市的形成受到军事、农耕、商贸、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并孕育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筑、传统技艺等文化遗产。但人口的流动与迁徙会导致不同文化的融合,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带来挑战与机遇。文化的交流有可能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但同时也可能引发文化冲突。随着城市新移民的涌入和既有居民的转移,可能导致新移民对当地传统文化缺乏认同,而原有居民可能面临文化认同的挑战。因此,可通过教育和宣传避免非遗的失传和文化争议,提高新移民群体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知。
(3)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成为影响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突出问题之一。例如,部分历史村镇在开展规划时,基础设施的修建能够带动历史村镇发展,但会影响非遗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开展高质量保护工作。另外,一些古建筑周围可能会出现新的建筑和道路,可能会对文物的原有环境和完整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更加重视对遗产生态本底的分析和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实现高质量保护。
(4)经济价值
佛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特别是咏春拳、粤剧、狮舞等国家级非遗在全国享有盛名,能够推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佛山作为广府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能够赋予当地商品更具广府和岭南特色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如使用香云纱染整技艺的衣物、粤绣的手工产品等非遗产品,在市场上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
4 佛山遗产资源保护建议
4.1 构建遗产廊道体系
4.1.1 按遗产类型构建主题遗产廊道和文化巡礼线路
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相似的挑战和困境。工业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可能都需要应对环境保护问题,宗教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遗产可能都需要关注文化传承问题,宗族文化遗产和名人名事文化遗产可能面临类似的传承与认同问题。因此,根据佛山市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的特点(表3),本文提出构建文化传承、自然生态和名人名物遗产廊道,以及形成多条文化巡礼线路。
(1)建设文化传承廊道
文化传承廊道包括工业遗产、宗教遗产和宗族遗产,它们共同代表了佛山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通过建立文化传承廊道,可以展示不同类型遗产之间的文化联系和相互影响,促进佛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构筑自然生态廊道
佛山市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遗产可作为自然和历史红色革命文化的代表,通过自然生态廊道,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吸引游客了解自然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
(3)打造名人名物遗产廊道
名人名物遗产包括历史名人的故居、纪念馆、文物等,通过名人名物遗产廊道,可以串联起佛山的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的相关遗产,让游客了解他们的生平和成就。
(4)形成文化巡礼线路
将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整合形成不同的文化巡礼线路,可以形成多样性的文化体验。结合工业遗产、宗教遗产和红色革命遗产等,打造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文化巡礼线路。可在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建设,通过连接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提升文化旅游价值,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4.1.2 按遗产分布特征建构河流遗产廊道体系
根据不可移动文物和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可知,文化遗产主要集聚在西江、北江两个流域,因此,构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融的河流遗产廊道体系能够很好地将人文与自然相联系,构建“主题遗产廊道+文化生态保护区+重大遗产展示点+重要遗产场所”的多层次多级别的河流遗产廊道体系,通过河流的“线性”特征实现不可移动文物与非遗和自然环境的整体保护(图6)。
图6 河流(西江北江)遗产廊道体系
具体来看,整合河流两岸的生态景观、文化遗产、自然资源,建立具有主题性、引领性、标志性的遗产廊道。结合周边遗产资源类型和特点设立遗产廊道主题,形成多段主题遗产廊道;参照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粤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在西江和北江沿线选取1~2 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遗产内容丰富、保存完整、有标志性、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作为佛山乃至湾区知名的文化遗产最为适合通过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形式进行保护和利用,且周边不可移动文物和非遗众多,生态环境良好。在西江、北江沿线再设立若干个节点,通过串联南海、高明、顺德等区的优质遗产,在廊道内依托重大遗产(如桑园围、佛山基塘农业系统、国家级非遗粤剧、龙舟说唱等)设立1~3 个重大遗产展示点。在廊道内还可建设一批具有传承和弘扬西江文化的重点场所,在遗产点较多区域建立西江(北江)遗产文化公园、西江(北江)遗产博物馆等。
4.2 跨区域协同保护
相同流域内的文化遗产之间具有一定的文化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源于流域共同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以及社会交流等因素,也塑造了流域内文化遗产的共性特征、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历史上,流域内的文化遗产通过人员迁徙、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形式相互影响,促进了文化元素的传播与融合。例如,西江流域共有的习俗“龙母文化”,在佛山南海龙母庙、肇庆龙母祖庙、梧州的龙母太庙等地均有所体现。
因此,佛山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远期可考虑跨区域协同保护,由现有的遗产单体保护模式转入协同保护与开发模式,激发流域活力和河流经济价值。如西江佛山段与西江江门段、西江广西段沿线遗产的协同保护与发展;北江佛山段与北江江西段协同保护与发展等。在遗产廊道主题设立、文化巡礼线路选线等方面可进行跨区域协调,对遗产资源共同保护、共同开发、差异化发展,实现协调互补,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使不同行政区之间打破固有藩篱,促进佛山所在西江、北江流域的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结语
本文系统分析了佛山市不可移动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和结构特征等,探讨了影响文化遗产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依托西江、北江构建河流遗产廊道的方式,根据不同的遗产类型建构文化传承、自然生态和名人名物等主题遗产廊道、文化巡礼线路,将文化遗产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和利用。还提出了跨区域协同保护的保护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河流遗产廊道、主题遗产廊道和文化巡礼线路等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在未来的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需要充分认识和重视两者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促进两类遗产的共同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图、表来源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