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创业记
2023-12-04蒋晚艳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8/Svwz2q6MxTtE5Sfro4w4Zj.webp)
若心中有梦,想到了就大胆去做,做了有一半成功的可能,没做就一点成功的可能都没有。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如果经过努力可以变得更好,那一定不要选择“躺平”。
一
1998年初,和林领班结婚没多久,我就怀孕了。因为夫妻俩都属工厂主管级以上的管理人员,董事长给我们分了套带客厅、厨房、洗手间的套房。那时候,我非常满足,时常抚摸肚子幻想孩子出生后的美好生活:我和爱人努力工作,老人过来帮忙,孩子大一点就到工厂附近的金洲幼儿园、金洲小学读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6月,爱人因为不善察言观色、处事不够圆滑,被放长假。我气急难忍,行李一卷,也跟着爱人出了厂。现在回过头来想,那时候终究是年轻气盛、不谙世事。后来在福建的诸多困境,让我清醒,如果让我重来,我应该先保障儿子和老人的生活。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在连日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创业又不够成本、不够大胆的情况下,我与爱人以及前来帮忙带儿子的婆婆一起回了福建。
住在福建老家的土房,家境贫困以及与湖南完全不同的习俗是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上有老下有小,说吃了上顿没下顿一点都不夸张。每天天刚亮,我就得到几千米外的小溪洗一家四口人的衣服。回到家,儿子要么还没醒,要么就在哇哇哭,无论哪种情况,也得煮全家人的饭。年老的婆婆每天早出晚归挑担子、干农活,可是,村里时刻听得到男人吃吃喝喝、打牌搓麻将的声音。
老家风气太差,我担心待久了爱人和儿子都会受影响,于是安排爱人投靠在广州工作的哥哥。没想到,爱人去了广州后整整一年杳无音讯。2001年5月,我不得不放下三岁的儿子到广州寻夫。后来我才知道,爱人这一年工作不顺利,辗转几个工厂,一点钱没挣到,如今刚进一家制衣厂当学徒。因此,他觉得没有脸面联络家里。
自己选择的人,得甘苦与共,得携手并进,爱面子又不认输的我,下决心与老公一起在广州打拼,改变现状、改进生活。
当时的广州招工,坐办公室得有高中以上文凭,业务跟单要会流利的英语。哥哥工作的工厂附近大多是制衣厂,制衣厂办公室要有制衣经验,生产车间招工人也只招会电车的熟手。各办公大楼里的生产销售、公司前台及餐馆服务员等大多要求有相关经验、要会粤语。几经波折,我终于在一家印刷厂找到了一份跟单员的工作。
二
印刷于我是全新的行业,虽做一行爱一行,但做一行要精一行。不到半年,工厂所有的工种、每一类纸张印刷,只有老板和客户问不出、想不到的,没有我答不上、做不来的。进厂一年,我被任命为印刷厂厂长、公司小股东,年底享受分红。
作为厂长,我每天二十四小时在线待命,双休日几乎都有加班。想着可以分红,从签署分红合同后的一年多里,我从没加过工资,也没申请过加班费。此外,我还为工友们争取到三个月一轮加工资、加班费与按时按件同步算。可到了年底,老板以工厂效益不好为由,拒绝给我分红。紧接着,发生了一件不算小的生产事故,我与老板对印刷师傅的工伤处理持不同意见。我个人分红没拿到事小,但苛待工友的事情我坚决不干。于是,我坚持自己的底线,昂首挺胸地离开工厂。
在印刷厂近三年,我工资虽然不高,但收获巨大,学到了印刷技术,精通了印刷业务,接触了各行各业的客户,懂得了印刷销售谈判。出厂后,我决定自己创业。
我退掉原来的租房,重新找了套六层楼高的顶楼(顶楼每个月能省一百多元的租金),买了台小灵通,又到电信局申请装电话。那时候安装电话前后需要近二十天。没有收入,租金水电还得交,我就利用等装电话的十多天时间,到各工业园的广告位和办公楼大堂搜集工厂和公司名录,把公司名、公司地址、电话等一字不漏地摘抄下来,以便后面开展业务。
电话终于装好了,我很激动,满心欢喜,满怀憧憬,用小灵通不停地拨打座机,好像电话一响就会有客户跳出来一样。第二天,我又一鼓作气到二手店买了台五成新的传真机。我买不起电脑,那时候QQ还没完全普及,微信更没诞生,客户来单,传真是唯一的渠道。我又印刷了一批公司的宣传资料、个人名片和信封,白天在广州大街小巷发名片,晚上加班加点,仿照三年前在印刷厂工作时的写信模式,趴在床上给广州各区、东南西北各方向、各行各业的客户写信,寄资料和名片。
别看现在的网络时代寄信毫无用处,写信也没人会搭理,但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新公司的创建如雨后春笋的时代,给客户寄信是最直接也最有用的推销方式。
三
我早出晚归地奔波在广州一个又一个工业园,晃荡在市区各个角落和有工业区的城郊,但凡嗅到点商机,就马上行动。比如到餐馆吃面条、到商店买面包,我都会给店老板递名片,甚至还闯进洗浴场所给前台递名片。我尤其喜欢商场、商店和各前台手上那巴掌大的无碳收据,因为无碳收据是纸,是印刷厂印刷的单据,虽然不到一分钱一张。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离开印刷厂三个多月了,发名片一次又一次碰壁,花大成本投寄的广告资料也石沉大海。正在悲观失望的时候,2004年8月15日,我终于接到首张订单,两百张保健品企业的内部报纸,四开大,双面印,第二天交货,总金额两百八十元,盈利五十元。单小、钱少、货又急,但我非常兴奋。公司第一张订单的意义不是数量有多大、收益有多高,而是我的希望和前进的动力。后来,之前投出去的信件和传单都有了回音,公司生意逐渐步入正轨。
以前的广州,社会治安相对差,天南地北的闲杂人士很多,马路上的摩托车横冲直撞,公交车上时常有小偷出没,路边的抢劫犯也很猖狂。我的几个同行朋友都遇过小偷劫匪,有的落下残疾,更有甚者丢了性命。而我也在一次外出跑业务时遭遇摩托劫匪抢劫。但即使这样,我也没想过退缩:资料没了重新找,手机没了重新买,钱没了再赚,只要命在,其他没什么大不了。
后来的十几年里,社会治安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好,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宣传类的纸张印刷生意更是如火如荼。托时代的福,加上自己的努力,2006年,我在广州买了房,2009年买了车,2015年,我正式成为广州人。
没有谁会随随便便成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到2023年,我的公司已成立19周年了。如今网络盛行,电子书当道,纸质产品慢慢退位,印刷业已然越来越艰难。但是,我还活着,我的公司还活着。未来,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努力做好专业,努力做好自己。
是的,我从没想过放弃,也绝不会放弃。
编辑|饶春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