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本土化的建构路径

2023-12-04宋纪祥

探索 2023年6期
关键词:本土化韧性格局

汪 超,宋纪祥

(中国矿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演进,全球正进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化的风险社会[1],“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频繁发生使“风险”逐渐成为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关键词。正如乌尔里希·贝克预言,“生活在现代社会就是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2]13。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基层社区始终处于防范化解风险的最前沿,由此引发的社区安全讨论不绝于耳。其中,社区韧性被学界普遍认为是理解社区安全的新型理论解释框架,但多拘泥于基层视域的实践反思与理论建构。党的二十大强调,“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3]。新安全格局为如何基于“中国之治”的基层治理场景,从更宏大的国家安全角度构建具有本土特征、彰显中国话语的社区韧性解释框架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指向。

1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回溯我国社区韧性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见表1)。一是“取经”阶段,重点介绍西方社区韧性相关理论成果。“韧性”最初源于物理工程领域对物理材料属性的理论探讨,后经帕顿引入社区灾害治理领域,成为理解社区风险治理的重要视角。伴随着社会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化加剧,国内学者通过外文编译、评述梳理等方式将社区韧性概念[4]、评估体系[5]等社区韧性相关知识引入国内。二是“效仿”阶段,试图以西方相关理论来解释我国社区风险治理现象。这类研究较为普遍,既包括以社区韧性基本理论、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6]、社会资本理论[7]等审视我国社区的风险治理问题,也包括运用依托西方治理情境所建立的社区韧性评估体系对我国社区韧性治理现状进行量化评估。三是“自觉”阶段,旨在打破西方社区韧性研究的理论桎梏,强调构建社区韧性研究的本土化理论分析框架。当前这类研究虽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本土化建构意识已然“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并试图在扬弃西方社区韧性研究基础上[8],依托中国本土治理实践着力推动概念框架的本土化[9]。

表1 社区韧性研究的演进历程

社区韧性研究的引介与本土化探索既拓展了韧性研究的理论空间,也加深了学界对社区韧性的理论认知。从微观视角考察,可以将其归纳为五种理论认识。一是过程论,这种观点将社区韧性理解为社区面对外部风险冲击时的自我调整与适应性过程[10]。二是能力论,即社区韧性实质上是社区风险应对时所表现出的稳定能力、恢复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的集合[11]。三是秩序论,这类观点重在关注社区风险治理的秩序重构与韧性能力提升[12]。四是整合论,意在强调社区风险应对时的要素整合与资源集聚[13]。五是人心论,区别于上述认识,该观点试图将社区韧性置于公共管理学科范畴下加以考量,并将其理解为人心整合与价值凝聚[14]。

从理论延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历时态的社区韧性研究推进了韧性研究走向深化,但反思不同历史阶段的韧性内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拓展上的缺陷,致使其既难以对我国社区韧性形成较为深入的理论认识,又难以深度剖析当前我国社区安全治理存在的现实困境。一是工科取向的研究导向。韧性研究起源于物理工程领域,但并不妨碍其他学科对韧性研究的理论探讨。当前,社区韧性研究多局限于物理工程领域,较少从社会科学角度,尤其从公共管理角度予以理论剖析。二是西式阐释的研究情境。既有社区韧性研究多吸收西方韧性理论成果,较少同中国本土化治理情境相结合,从而使其多悬浮于本土治理情境之上。三是基层视域的理论桎梏。虽然已有学者认识到社区韧性研究本土化的必要性[15],但视角多局限于基层,同国家宏观战略结合不紧密。

作为国家安全宏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社区安全同新安全格局紧密相关。新安全格局的提出也将原本属于应急范畴的社区安全提升为公共安全[16]。这意味着要深化社区韧性的本土化理解,既不能简单沿袭社区韧性研究的西式阐释,也不能局限于应急范畴的底层逻辑,而是需要从新安全格局的宏大视野重新审视社区韧性的结构性要素,构建出既能突显公共管理学科属性,又能同国家宏大战略紧密结合的本土化理论分析框架,进而拓展社区韧性研究的理论范畴。那么,立足于新安全格局,该如何理解社区韧性?尤其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基于新安全格局构建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社区韧性理论?对此,本研究将依循新安全格局的理论指引来阐释社区韧性本土化建构这一问题。

2 新安全格局:社区韧性理论本土化建构的新视角

社区韧性作为理解社区安全的重要理论维度,也是新安全格局构建的基层路径选择[17]。基于基层视域的理论探讨虽然有助于深化社区韧性的内涵阐释,但是同国家安全战略结合并不紧密,难以从更宽广的视角挖掘社区韧性的理论内涵。新安全格局是党和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与国内外复杂环境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其对于安全内涵的重新理解和再阐释,无疑为社区安全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向,为理解社区韧性提供新的思想启迪。

2.1 新安全格局的主要理论意涵

“新安全格局”最初源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我国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规划《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该份文件明确指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必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18]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章论述国家安全问题,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阐述,明确了包括“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四大战略任务[3]。

作为理解国家安全的最新战略思考,新安全格局的提出既肇始于党和国家长期以来有关统筹安全与发展关系的系统性概括,又源于对当前国内外复杂性风险所作出的理性研判。一是风险常态化已然成为社会共识。随着现代社会的加速演进,“黑天鹅”与“灰犀牛”并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最显著的时代特征,由此社会风险的常态化逐渐改变事物出现的社会属性,即由“小概率事件”演化为“大概率事件”,由“例外”演变为“常态”,形成风险常态化的理性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是风险复合化特征日益显著。相比传统社会的单一性风险,现代风险所展现的“叠加效应”“溢出效应”“放大效应”“链式效应”使其日益呈现出复合化的典型特征[19],既突出表现为历时态风险共时态交叉存在,又表现为各个领域、各种形态风险之间的动态聚合[20]。三是风险的特殊性更加彰显。与西方现代化进程相比,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的、突进式的,兼具时空压缩和风险共担的发展特点,其所形成的风险形态也具有独特的属地特征[21]。

基于复杂性风险的理性认识,新安全格局对于安全内涵的深度拓展也蕴藏着较为独特的理论性思维,为进一步理解国家安全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一是权变性,旨在避免传统国家安全应对过程中的僵化思维,以一种动态、灵活的治理理念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现代化风险。二是基础性,强调基层在新安全格局构建当中的基础性作用,尤其突出基础场域、制度根基[22]以及治理重心等在深化国家安全宏观战略定位同微观基层治理实践中的理论关联。三是主体性,试图打破以往群众被动式参与的主体定位,强调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在国家安全体系建构和国家安全治理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四是整体性,意在破除以往碎片化、零散化的治理思路,以一种整体性视角深度探究国家安全体制建构和可持续性问题[23]。

2.2 新安全格局视域对基层视域的超越

新安全格局既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也是理解国家安全的新视角,其意涵的基础性、整体性、权变性、主体性思维对社区韧性的本土化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社区韧性在本质上是新安全格局在基层社区治理场域的具象显现,强调社区在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时的人心整合与价值凝聚,旨在最大化降低社区脆弱性以保障社区安全,夯实新安全格局的基层基础。然而,既有研究多将其置于基层治理范畴之下,需要从新安全格局视域探究社区韧性本土化建构的潜在优势(见表2)。

表2 新安全格局视域与基层视域的比较

从治理思维上看,在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时,社区韧性具备较强的反应力和组织力,因而被理解为颇具操作化特征的适应性治理思维[24]。然而,这种建立在自上而下科层体制之上的基层定位,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协调的管理功能,往往表现出适应性不足的治理困境,这就需要跳出社区的基层视域,从更为宏观的国家安全角度增强社区风险应对的系统权变能力。

从治理结构上看,基层社区是国家结构体系中的基础性部分[25],尤其在本土治理语境中社区的形成并非自生自发,而是国家自主渗透并理性建构的结果[26]。由此,基层社区同国家的关系不再是西方治理视域下的松散关联,而是基于国家建构考量的强联系,基层治理的实际效果也同国家治理紧密相关。社区韧性作为基层治理在安全领域的具象表现,对其内涵的考量就不能简单停留在基层视域,而是需要将其纳入新安全格局的理论范畴予以审视。

从治理主体上看,社区韧性得以重塑的关键在于社区居民的人心凝聚与集体行动。然而,基于基层视域的社区动员通常具有行政性、被动性特征,不仅难以深刻理解社区居民的主体性作用,更难以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创造性。要充分发挥社区韧性在风险应对过程中的治理效能,就需要从国家安全层面,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考量渗透到基层治理场域,通过“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价值理念的强调,实现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积极行动[27]。

从治理方式上看,社区韧性在风险应对时强调不同类型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科学匹配与相互协同,进而凝聚成强大的治理合力,降低社区脆弱性。然而,这种资源的适配由于社区的基层定位不仅会面临着链接不足的治理困境,也会遇到协调不够的棘手问题。这就需要从国家安全角度,以整体性、体系化的行动思维提升社区风险应对的链接协调能力,增强社区韧性。

基层视域下的社区韧性突显基层功能定位的治理缺陷,而新安全格局的理论引领实现了基层视域下社区韧性的理论超越。从理论演化的角度看,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理论考量。一是新安全格局夯实基层基础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新思考,新安全格局的目标并不在于纯粹擘画出宏伟壮阔的战略蓝图,而在于将这种理念与思路具体落实到基层治理实践中,进而形成“以新安全格局统筹基层安全,基层安全夯实新安全格局基础”的新局面。二是当前社区韧性研究的理论局限。当前,社区“就基层谈基层”的风险应对思路所展现出的局限性迫切需要从新安全格局角度增强基层社区的风险应对能力和水平。由此,要深度把握社区韧性的内涵,就不能固守基层视域的局限,而应该从国家宏观视野予以透视和把握。

2.3 新安全格局视域下社区韧性理论本土化的认识维度

站在风险社会的时代前沿,新安全格局从宏大理论视野对安全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度拓展,并将以往对安全的阐释置于国家的理解范畴之中。这种建立在新安全格局理论视野下的安全内涵认知,克服了基层视域下社区韧性的理论局限,并通过基于整体性、权变性、基础性、主体性特征的深度诠释为社区韧性的本土化建构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分析视角。结合新安全格局的理论内涵,扬弃基层视域下社区韧性的理论局限,可以将社区韧性解构为价值韧性、结构韧性、管理韧性、技术韧性、环境韧性五个维度(见图1)。

图1 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本土化的认知维度

第一,基于人民至上的价值韧性。价值属于哲学范畴,通常具有引领性、导向性作用。价值韧性是指治理主体在风险动态变化中能够迅速锚定共同价值,并在共同价值的领导下,针对共同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行集体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命题。这一理论命题并不是抽象的、玄奥的概念,而是一个时刻贯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当中的重要原则。新安全格局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党和国家有关国家安全的重要思想,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国家安全建设的价值考量,并不断渗透到基层社区安全的理念建设当中[28]。具体而言,价值韧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始终强调一切为了人民,即将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置于各项价值中的优先位置;二是强调一切依靠人民,即通过不断激发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社区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三是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即依托社区居民安全利益所构建出的社区安全最终应由社区居民共享。

第二,基于党政领导的结构韧性。结构是指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安排,结构韧性则强调治理主体在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时既能充分发挥科层结构的程序化优势,又能彰显网络结构的多中心特点,进而在保障特定场域治理结构冗余(指社区治理体系存在一些平时不发挥作用的“冗余”结构,在非常态下可激活并发挥关键作用)的同时实现多元治理主体的相互协同,增强不确定性风险的抵御能力。然而,从组织管理视角来看,科层结构的科层属性同网络结构衍生的社会属性之间的结构性张力,使得组织通常难以形成韧性,这就需要统筹性力量的介入,以实现科层结构与网络结构的有机融合[2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其在应急管理主体结构中的统领性角色有助于弥合科层结构与网络结构的治理张力[30]。新安全格局要求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党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实践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为新安全格局的基层基础,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与统筹协调不仅强化了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结构中的领导性角色,更有效弥合基层科层结构同网络结构间的张力,增强社区结构韧性[31]。

第三,基于协同高效的管理韧性。对于管理的理解,管理学有着比较丰富的理论探讨,但多将其归结为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协调他人活动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作为管理的衍生性概念,管理韧性强调从过程角度出发,将其看作非常态治理情境下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学习的动态管理过程,进而提升风险应对的精准性和统筹应对能力。从时间维度来看,管理韧性更为关注风险应对过程“事前—事中—事后”的连续性,并以动态互补、有机衔接的表现形式,消除既有“风险存量”,遏制潜在“风险增量”,最终达到风险管理的动态平衡[32]。然而,这一过程的韧性演化并非线性的,既包括不同发展阶段结构上的动态衔接,也包括不同治理主体关系上的动态关联。面对日益严峻的复合风险,新安全格局要求更加注重协同高效,实现国家安全工作从“事后反应、被动应对”向“事前预警、主动塑造”转变。这就意味着要从过程角度强化不同治理主体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相互协同、行动敏捷的动态统筹能力。

第四,基于科技赋能的技术韧性。技术韧性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组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能力、资源链接能力,进而提升组织协同度和资源丰富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所具备的超时空、延展性特点,使得组织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与传递,更能在有限空间内实现不同类型资源的链接。新安全格局要求更加注重科技赋能,更加注重基层基础[33]。前者意味着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集成优势和资源链接特点,以增强国家安全的信息沟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后者则强调将这种国家安全领域的技术理念渗透到基层社区治理场域,在摸清信息技术底层逻辑的基础上,增强基层社区风险应对的信息和资源整合优势,进而提升不确定性风险的应对能力。

第五,基于系统思维的环境韧性。环境韧性将社区安全不再简单看作是组织结构、价值等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强调组织内外部环境的综合作用,并通过内外部环境的彼此作用、相互协调,提升组织不确定性风险的应对能力。组织环境通常由组织中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其中,硬件包括组织基础设施、组织制度、组织结构等,软件则由组织文化、组织心理等要素组成。不同类型要素的协调程度影响着组织不确定性风险的韧性能力。新安全格局立足于国内外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具有统筹兼顾的系统思维,要求不同治理要素的密切配合,进而形成外部社会风险的应对合力,增强国家安全的治理韧性。夯实国家安全的基层基础,旨在将新安全格局的风险应对思路落实到基层社区。这种系统辩证的思维观点强化了社区风险应对的系统路径,有助于从整体视角增强社区风险的系统性应对能力,降低社区脆弱性。

立足于新安全格局的理论分析视野,价值韧性、结构韧性、管理韧性、技术韧性、环境韧性成为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本土化建构的维度。然而,这五个维度并非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价值韧性是先导、结构韧性是基础、管理韧性是重点、技术韧性是手段、环境韧性是保障,共同构成理解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新思路。

3 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本土化建构的路径指向

伴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社会风险的复杂化、叠加化使得社区韧性成为基层风险应对的路径选择。然而,既有研究的西式思维和基层局限考验着我国社区韧性的理论解释力。新安全格局作为党和国家新时代发展与安全思想的新思考,为深入理解我国社区韧性提供兼具宏观视域和本土色彩的理论分析视角,并通过价值韧性、结构韧性、管理韧性、技术韧性、环境韧性的本土化建构,以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风险和人民群众的非常态化治理需求(见图2)。

图2 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本土化建构的路径指向

3.1 强化人民至上理念以引领价值韧性建设

新安全格局作为党和国家安全与发展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对于国家安全的价值考量涉及方方面面,但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人民安全[34]。这就意味着要实现社区韧性价值建设,需要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寓于社区公共价值的培育当中。一是始终将居民安全放在价值首位。“一切为了人民”是新安全格局的最高价值追求,这就需要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渗透到社区韧性建构当中,通过对社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充分重视、对社区居民健康利益的充分关注,最大限度地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二是强化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地位。对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强调,并不意味着要抑制社区居民在非常态治理情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是要摒弃传统治理理念中社区居民被动性角色的主体定位局限,最大程度地激活社区居民,增强社区风险应对的冗余性[35]。三是实现社区安全成果共享。对于社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充分重视以及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参与,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社区安全环境的营造实现社区安全共享,并在这一过程中将这种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渗透到社区居民的公共价值塑造当中。

3.2 坚持党建引领模式以夯实结构韧性基础

结构韧性是理解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的组织基础。夯实社区结构韧性的组织基础,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地位,通过科层结构与网络结构的彼此融合、相互协同,提升社区风险的综合应对能力。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新安全格局构建的内在要求。夯实结构韧性的组织基础,就需要基层党组织通过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战略领导,实现社区治理结构的组织化整合,进而凝聚起社区风险应对的最大合力[36]。二是在纵向层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纵向协调功能[37]。在现代社区治理结构中,虽然在纵向层面已然形成了“居委会—楼组长—居民”的纵向治理结构,但科层化、程序化的行政程序通常难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风险。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纵向协调功能,推动纵向行政链条的有序参与和协同配合,进而拓展社区风险应对的冗余能力。三是在横向层面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综合统筹功能。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虽然为建构社区治理共同体夯实了社会基础,但是利益分散化、价值多元化也影响了非常态治理情境下的集体行动选择。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打破利益多元的分散化困境,通过综合统筹功能充分凝聚多元治理主体共识,进而实现社区横向网络结构的最大合力[38]。

3.3 秉持周期管理思维以推动管理韧性建构

管理韧性是实现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本土化建构的重点环节,也是满足社区居民安全需求的重要条件[39]。相比于人民至上的公共价值引导、党建引领的治理结构重塑,管理韧性更加强调从全周期的角度去理解社区应急管理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适均衡的全周期管理流程。一是“补短板”。“补短板”就是要打破传统应急管理过程中“重救轻防”、学习滞缓的陈旧思想,以一种均衡化的管理思想、均衡化的分配逻辑实现社区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全流程均衡。二是“活主体”。社区管理韧性建构的主体力量是社区居民,社区安全保障的主体也是社区居民,要形成调适均衡的全周期管理流程就必须破除传统社区风险应对中社区居民的被动性角色定位,充分激活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力量,强化社区居民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冗余性能力。三是“重衔接”。社区应急管理的每个阶段并非孤立的,而是一个彼此联系、相互衔接的闭环整体。其中,既包括时间序列的管理流程,又包含空间序列的应急功能,能将其贯通融合的则是社区居民在应急管理流程中的衔接性角色。

3.4 重视科技赋能手段以实现技术韧性重塑

技术韧性旨在强调通过数字化手段的广泛运用来推动社区不确定性风险应对的智慧化、智能化、精准化。此语境下的技术不再是悬浮于国家安全层面的“利维坦”,其在基层社区治理场域的广泛运用有助于增强社区内外部风险的应对能力和治理水平[40]。一是着力推动社区应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助力智慧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数字技术覆盖不全面及社区运用技术不熟练的双重困境,使当前社区还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复合化的社会风险。这就要通过基层治理资金的有效下沉和技术同人员的合理匹配来实现技术韧性重塑。二是强化数字智慧技术的信息整合能力。数字智慧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不仅能够超越时空界限实现社区外部环境的数字化转化,而且通过其超时空优势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推动监测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及时沟通,进而提升社区非常态治理情境的科学研判和执行监督能力[41]。三是拓展数字智慧技术的资源链接能力。相比于常态化治理情境,非常态治理情境对时空的限制,使得社区资源面临捉襟见肘的治理困境。这就要充分利用数字智慧技术的信息传递优势,拓展现代社区的资源链接能力,进而提升社区风险治理资源冗余性。

3.5 树立系统思维方式以增强环境韧性保障

环境韧性是实现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的现实保障,本质上强调社区不同治理要素的系统化配置,以增强社区风险应对的治理能力。基层社区面临着内外部不确定性环境的干扰,尤其是外部环境的扰动冲击,需要以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实现社区硬件与软件的双轮驱动,进而增强社区外部环境的抵御能力。一是强化系统思维观念。伴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社会风险的复杂化、叠加化使得基层社区成为风险应对的重要载体,仅靠零散性思维来进行风险应对明显力有不逮,由此增强社区环境韧性就需要强化系统应对观念,既要看到物理基础设施应对风险的基础性作用,又要看到社区文化培育等软性因素在风险应对过程中的溢出效应。二是重视社区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社区基础设施是影响社区韧性的基础性因素,其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关乎社区风险应对的实际水平。因此,重视社区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既要看到社区基础设施的配置程度,又要充分考虑到社区基础设施的冗余性。三是强化社区文化的系统培育。相比于社区基础设施,社区文化是社区韧性生成的软性因素。一旦形成兼具责任与信任的社区文化,就会将常态治理情境下的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加以系统转化,通过集体行动的公共选择,来增强非常态治理情境下社会风险的抵御能力。

4 结论与讨论

伴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社会风险复杂性的增加,不仅使得韧性治理成为社区风险应对的重要路径选择,也使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议题。然而,通过回溯我国社区韧性研究发现,既有研究的西式思维、基层局限,使得社区韧性不仅难以从实践层面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难以从理论层面突破物理工程领域的理论局限,进而难以形成富有本土化特征的社区韧性理论。新安全格局作为党和国家安全的最新理论思想,其所具备的整体性、权变性、主体性以及基础性特征为社区韧性的本土化建构提供了适恰的研究视角。沿袭这一理论逻辑,本研究构建了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断想。

4.1 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本土化建构的内涵凝练

新安全格局是党和国家新时代统筹发展与安全思想的新理念,要求夯实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由此,以新安全格局推进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既要紧扣新安全格局的战略要求,又要兼顾新安全格局的基层基础特征。与此同时,基于新安全格局重新审视社区所面临的复杂性风险,以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内在驱动,着力构建起集价值韧性、结构韧性、管理韧性、技术韧性以及环境韧性为一体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形成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的本土化理论认知。这既从理论层面回应统筹发展与安全重要战略思想,又从实践层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非常态化需求。

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内涵。从建构前提上看,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并非凭空产生,它既是为了从理论层面积极回应当前社区韧性研究西式化、底层化的理论困境,又是为回应日益复杂的社会风险,试图将社区安全纳入新安全格局的理论范畴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从领导力量上看,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强调将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视为社区韧性生成的核心力量,这既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从实践层面表现出基层党组织在社区风险应对中的领导作用。从建构内容上看,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旨在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实现基层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进而从整体性治理角度弥合外部风险复杂性同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的张力。从建构主体上看,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试图通过强化社区居民的主体性作用来激活社区风险应对的积极性,进而增强社区安全,助力新安全格局的国家安全建构。从建构目标上看,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意在通过社区治理主体的广泛参与、治理手段的综合运用,来提升社区风险的综合应对能力,进而达到社区安全的实际目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4.2 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建构的比较

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理论内涵所表现出的典型特征,既建立在西方社区韧性理论成果基础之上,也同我国已有的社区韧性本土化建构理论密切相关。从比较视野予以审视,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同西方社区韧性理论成果、我国已有的社区韧性本土化建构成果依然存在着理论差异(见表3)。

表3 中西方社区韧性理论比较

相比于西方社区韧性研究,新安全格局下的社区韧性理论更加符合本土化治理情境。一是治理目标不同。基于西方治理情境的社区韧性理论阐释重在回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风险,新安全格局下的社区韧性理论则重在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治理主体不同。基于西方治理情境的社区韧性理论以自由主义精神为指导,强调社区居民的集体行动、自主选择,而新安全格局下的社区韧性理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内化于社区韧性理论建构当中,突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并强调社区居民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公共参与。三是治理重心不同。基于西方治理情境的社区韧性理论更为关注社区不同治理要素的结构化整合,而新安全格局下的社区韧性理论更为强调人心的凝聚与价值整合。四是学科取向不同。基于西方治理情境的社区韧性研究多源于物理工程领域的稳健性理解,而新安全格局下的社区韧性理论更侧重于从公共管理视角予以理论剖析,试图将其置于“公共人”的理解范畴。

除此之外,新安全格局下的社区韧性理论阐释与当前已有研究也有着较为鲜明的理论差异。一是超越基层视域研究的底层局限。与既有研究“就基层谈基层,就安全谈安全”相比,新安全格局下的社区韧性理论超越了基层视域的理论局限,试图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理解社区韧性,力图形成社区韧性理论的宏观阐释。二是强调新安全格局与社区安全的双向互动。从古至今,基层始终是国家的基础性治理场域,基层安全也同国家安全紧密相关,由此也形成了“基层安则天下安”的实践表达。以新安全格局重新理解社区韧性,打破了既有研究当中基层安全同国家安全的割裂状态,通过新安全格局的构建来统领社区安全,并以社区安全的强化来夯实新安全格局的基层基础。

4.3 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本土化建构的研究反思

本研究立足新安全格局构建出包括价值韧性、结构韧性、管理韧性、技术韧性、环境韧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既拓展了韧性研究的理论内涵,也深化了对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理解。然而,将社区韧性纳入新安全格局的理论分析视野仅是从国家安全层面考虑基层社区安全的初步尝试,因此当前仅停留在理论构想层面。基于理论建构的深度反思,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依然存在可推进的探讨空间。

一是加强实证层面的证据验证。伴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社区韧性研究得到学界和实务部门的广泛关注,尤其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时代背景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探讨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但实践层面还缺乏较为成熟的经验证据。由此,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主要为未来社区韧性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上的牵引与指导。要推动社区韧性本土化建构的理论成熟,还亟待大量的实证研究加以深化。二是充分考虑我国社区类型的多元化治理实践。伴随着单位制解体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我国涌现出多样化的社区类型,以回应日益复杂的社区治理需求[42]。然而,新安全格局下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多聚焦在我国社区的普适类型,缺乏对不同类型社区异质性治理实践规律的深度把握,因此亟须进一步深入田野,在考虑不同类型社区治理实践基础上,强化这一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建构力度。三是以理论深化实践部门的治理认知。自20世纪80年代在民政部门的倡导下推进社区建设以来,我国实务部门对社区安全的探讨多停留在“就基层谈基层”的底层思维,这一认知局限无疑固化了实务部门对社区安全的建设思路。由此,未来亟须进一步突破社区安全建设的底层路径,通过新安全格局的理论认识强化社区韧性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实务部门的理论认知。

猜你喜欢

本土化韧性格局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格局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