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机上料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与本质化安全措施研究
2023-12-04李霜沈志玲杨校
李霜,沈志玲,杨校
(中节能(攀枝花)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提升机因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安装拆卸灵活、使用方便,广泛用于建筑、工贸、冶金等行业。提升机的安全装置一般包括超载限位器、上下极限限位装置、急停装置、缓冲器、进出料口安全防护门等。目前,较多的提升机存在前期设计不合理、后期安全装置安装不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等问题,导致遗留下部分安全隐患。
1 提升机概况
以某企业为例,作业现场通过提升机上料系统将物料运送至回转窑。提升机地面进料口自下而上设置防护网,为方便进料,井架下部防护网对向两边开口。进料过程中,作业人员站在提升机上料平台上将物料倒入提升机斗提中,手臂将伸进斗提上部空间。若此时中控操作人员误启动提升机,上料人员可能会被斗提牵引与井架发生挤压伤害事故。为了避免人为失误,保障生产安全,本文深入分析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本质化安全措施。
2 提升机上料规范操作与违规操作
2.1 规范操作
上料前,按下急停开关;搬运物料桶将物料倒入斗提;上料后,恢复急停开关,中控操作DCS 系统,斗提上升将物料倾倒入回转窑。
2.2 违规操作
上料过程中偶尔不使用急停开关,通过打手势和对讲机沟通的方式通知中控上料。中控DCS 系统显示屏一直显示在工作界面,若中控人员不小心触碰鼠标点击上升图标,斗提上行可能将下部上料人员手臂或上半身夹伤。作业人员高频次大力敲击急停开关,造成开关失效。
图1 提升机立剖图
3 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
3.1 侥幸心理
(1)错误的经验。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章的,但是做了也可能不会产生事故;以往的违章行为未被发现并处罚过。
(2)认识上的错误。提升机运行几年,从未发生过斗提挤压上肢的事故,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发生了也不一定就会造成伤害。
3.2 麻痹心理
麻痹是人的神经系统引起的知觉能力降低的现象。麻痹心理者,对安全规程要求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凭习惯经验做事。因岗位设置,上料人员从事上料工作持续时间可达5 年以上,每天的操作次数可达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习以为常,并不感到有什么危险。
3.3 走捷径心理
上料人员认为严格按照规程作业,干的活儿多,但看不出工作成绩。因此简化作业步骤,不启停急停按钮,直接上料。简化作业流程逐渐演变成习惯性违章,最终酿成事故。
3.4 从众心理
因个人知识储备少、经验轻,缺乏主观判断能力,容易受到周围人员思想、行为等的影响,最终表现出与之一致的错误的行为。
4 失误的影响因素
4.1 联络失误,确认不充分
(1)联络信息的实施不彻底。若中控人员在处理其他事务,未看到上料人员打手势,斗提不动作,后端将可能出现无物料运转的状态。
(2)接受信息时,没有充分确认,错误领会了所表达的内容。上料过程中若未使用急停开关,人员因身体原因抬手臂,中控人员误以为可提升斗提,斗提上升将对人员造成挤压伤害。
图2 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分析
4.2 由于反射行为引起的失误
(1)不标准的作业姿势。若中控人员坐在椅子上左右摇晃或斜躺在椅背上,可能不小心触碰鼠标点击上升图标。
(2)单调作业引起的瞌睡、失神。上料人员作业流程:上料前,按下急停开关;搬运物料桶将物料倒入斗提;上料后,恢复急停开关。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小,作业内容简单、刻板,无特殊的外来刺激。上班1 ~2小时后,警惕性下降,敏感性降低,但迫于当班的工作任务,须打起精神继续工作,从而产生厌烦抵触等情绪。
4.3 疲劳引起的失误
连续加班作业。若人员储备不足,少数人突然离职或请假,原岗位人员顶岗,长时间工作不休息,大脑过度负荷,会加重神经系统负担,可出现疲劳感、烦躁等症状,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及质量。
5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对人员在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进行评价的半定量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评价法的计算公式:D=L•E•C。
D 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 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 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 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结果。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每天上料的频次:每天上料约350 桶,一次上4 桶,上桶次数约88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相当可能发生,L=6。
(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早上9 点上班,晚上9 点下班,除中午、晚上各1 小时休息,短时间断作业时间是10 小时。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E=6。
(3)事故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事故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严重,严重伤害。可能结果:严重、严重伤害,C=7。
(4)危险程度。D=LEC=6×6×7=252。
风险等级:4 级。危险程度;高度危险,要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6 措施研究
本质安全化,即机器、设备从技术上是安全的,若人操作失误,设备能主动发现并自动消除,避免发生事故。为了提升提升机上料系统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建议安装安全防护装置。本文针对作业情况,提出3 种防护装置。
6.1 光电保护器
光电保护器(也称为安全光栅、安全光幕等)的构成:发光器、受光器、控制器、传输线及安装支架等组成。发光器发出红外光线,受光器对应接收,形成保护光幕,受光器监控光幕的通断状态,当有不透明物体通过光幕时,会挡住相应的光线,受光器将把光幕的通断信号通过内部电路处理,直接输出低电平(通光时)或高电平(挡光时),通过传输线接到PLC 或者报警装置,使得运行中具有潜在危险的设备进行停止或者进行安全报警等,保护设备和操作员的人身安全。
表1 几种安全防护装置优缺点对比一览表
6.2 脚踏开关
脚踏开关是一种通过脚踩或踏来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使用在双手不能触及的控制电路中以代替双手达到操作的目的。简单的脚踏开关一般内置一个行程开关,当脚踏给予信号的时候,开关执行。脚踏开关类型一般分为机械式脚踏开关、感应式脚踏开关。
6.3 进料口门
进料口门应装设电气安全开关,斗提在进料口门开启时停止;关闭时才能启动。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Ω,电气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Ω。
7 结语
为提高作业安全水平,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出了几种应对措施。
(1)对比3 种安全防护装置,进料口门除增大工作量外,可靠性最高,首选进料口门。
(2)加强上料人员培训教育,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上料。各层级管理人员不定时检查上料人员操作规范性,出现违规情况时,立即制止并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3)提升机日常维护、保养到位,严禁带病运转。提升机周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物料桶定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