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书法艺术的定性定位

2023-12-03栾文浩

雨露风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写书法

栾文浩

中国书法艺术的定性定位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既是一个艺术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艺术实践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既决定着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命运,又影响着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走向。中国书法艺术要有一个定位,这个定位包含“书史”的定位和“书论”的定位两个层面。“书史”的定位有其特殊的标准和程序,而“书论”则涉及书法创作与书法批评的内在关系。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稳定和相对独立的立场,就很难找到在书法艺术上的立足点。

“书法”一词,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它不仅有实用功能,也有审美功能,所以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我们可以把书法艺术分为古代书法和现代书法两个不同的阶段。古代书法主要指汉代以前的文字书写艺术;而现代书法则主要指近现代以来的汉字书写艺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书法艺术,实际上是古代写字文化发展到现代社会新出现的一个发展阶段。因此,无论从历史、现实还是未来的角度看,中国书法艺术都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它将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书法艺术的特质:与传统的继承

书法艺术的特质是什么?如果说艺术有某种独特的特质,那一定是它与传统的继承关系。[1]对传统的继承既包括对古代经典的继承,也包括对现代经典的继承。中国书法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和创作特点,我们讨论书法艺术的特质时,应该注意到这两个方面。

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具有内在的联系,这是一种历史联系。在今天看来,任何一种文化都与其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典型、核心的文化传统,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基因”。中国书法艺术也不例外。中国书法艺术也有自己独特的特质,但它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历史与传统所赋予的。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可以说书法与传统的关系最为紧密且最为复杂、最难把握。所以,对中国书法艺术特质的讨论,首先必须在历史层面上展开。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

其一,从历史上看,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书写工具、书写方式以及审美观念上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从书写工具的改变及其对书写方式的影响、书写方式与审美观念的改变等方面来看,中国书法艺术一直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而在这些变化发展过程中,就其根本而言,都是对传统经典的继承。如我们所熟知的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书法大家,他们在书法创作上都有着极深的传统功力和文化内涵,所以他们创造出的书法作品才能经久不衰。

其二,从传统上看,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对传统经典的继承。书法艺术不断地与传统经典进行着交流、碰撞,产生出新的观念和新的作品形态。同时,这些新的观念和新的作品形态也不断地推动着传统经典的变化发展。如前所述,在汉代以前,书法艺术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封闭的状态;到了汉代之后,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美的追求等原因,书法艺术才开始广泛地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关系。

二、中国书法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异同

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书法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区别很大,但从研究书法艺术的角度看,二者又有共同之处。[2]如果说中国书法艺术的定位是一座山,那么西方艺术就是一条河。虽然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传统和历史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从其基本特征看,中国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基础来表现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它与西方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从本质上看,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书写者对文字的理解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其作品的构成、书写方式、笔墨的运用都与中国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有密切关系。这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独特艺术,它有自身独立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方式,并因其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而成为中国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不注重构图,不强调用笔,没有形象描绘和色彩描绘,主要通过线条来表现内心世界。如果用西方艺术语言来表达,就是运用线条、色彩、造型、构图、明暗对比等各种艺术手段来体现对美的追求,并通过这些手段来创造艺术形象。这正是中国书法艺术与西方艺术之间的异同所在。

三、书法的传承:师承还是创新

如果我们把书法艺术的发展放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来观察就会发现,书法艺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特殊的历史轨迹,它既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制约而独立发展,又不可能离开传统文化而单独存在。我们可以把书法艺术的传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师承型传承,一种是创作型传承。[3]前者属于中国书法艺术的主流传承模式,后者则属于支流传承模式。主流传承模式又可以划分为“法脉”和“流派”两个方面。

所谓“法脉”就是传统书法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流派或派别,它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书法共同创造出来的一种风格样式。历代书法家由于对书法艺术发展所起作用大小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有所不同,所以历史上往往既有师承型传承又有创作型传承。比如,张旭、怀素是师承张芝、张旭的二王一派,而王铎则师承王羲之,他又创立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王铎体”,使传统书法艺术在传承中有了更为丰富的发展。而颜真卿、柳公权则是师承二王一派,又吸收了董其昌、何绍基等人的成就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书法风格,使书法艺术在传承中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发展。

为了保证传统书法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对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书家以及他们所创造出来的各种风格样式进行综合考察和综合研究。

四、汉字书写的发展历史是个不断超越的过程

如果说在甲骨文时期,汉字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书”存在的,那么,到了大篆时期,汉字已经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有一个相对明确而稳定的形态,因此,我们可以说大篆是汉字书写的成熟阶段。秦代经过对文字进行改造与规范,统一了文字体系。然而到了汉代以后,由于书体种类以及文字自身书写特点的变化,文字书写呈现出许多新的面貌。这种新的面貌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字体的丰富和多样,在篆书基础上产生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其次是书体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多样。再次是书写材料也越来越丰富。到了汉代以后,随着纸张在书写中的广泛应用和书体结构形式上所出现的许多新变化,人们逐渐对写字这一行为本身产生了一种超越性體验。这种超越性体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后人所接受和传承。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汉字书写变得更为方便。这是汉字书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人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书法艺术的第二次繁荣。这时书法艺术不仅是一种实用行为,而且有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两个十分重要的书体,一个是行楷,一个是草书。

但是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书写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追求自然、追求完美的心理状态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书法审美意识,也就是“尚意”书风。这种书风强调形式美感,即在书写中追求一种意趣之美,讲究“笔情墨趣”“韵外之致”。尚意书风直接影响到了唐代以后的书法艺术,使书法艺术的审美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代在承袭古代书法艺术精华的同时,还创造了新的书法美学观念和审美理想,即“碑学”。在清代,碑学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特别是康有为、吴昌硕等人以其代表性的作品对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碑学”思想主张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吸收和深刻理解。它以传统书法中的精华为基础,将传统文化和传统技法与西方现代思潮和艺术手法相融合。这种思想体系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强调学习传统书法的精华,并结合现代技法进行创新。碑学家们在研究古代碑帖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海内外艺术成果和技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书法风格。他们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不断研究改革,使得书法艺术更加充实和具有活力。

其次,强调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碑学思想认为,传统书法艺术的精髓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创造性的转化来焕发新的生命力。碑学家们不拘泥于古代文字的形态,注重从传统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现代风格和内涵的作品。

再者,強调以今人之心传古人之意。碑学思想倡导艺术家要以当代的视角和情感去理解和传达古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他们试图超越时空的限制,使观者能够在当下感受到古代艺术作品所传递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五、从“书”到“道”的哲学思考

书法艺术最初注重的是字形的准确和书写的规范。在古代,人们将“书”视为一种艺术形式,追求字体工整、笔画有序、结构协调等方面的美感。这一阶段的书法作品通常以传统的字体风格为基础,着重展现字的形态和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艺术逐渐超越了字形的表面美感,开始关注内在的艺术境界。在中国文化中,“道”代表了一种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书法家们开始追求自身修养和心境的提升,将自然与人性融合于书法创作中。他们通过读书、修行、观察自然景物等方式来汲取灵感与修养,将其转化为书法作品中的“道”。如《书品》《墨品》两篇文章讨论书法艺术的美学问题,其中涉及了哲学思考。这些文章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和美学价值。哲学思考不仅是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解书法艺术本质的一把钥匙。

通过哲学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书法艺术的本质。哲学思维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些都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书品》中提出的书法艺术“形”与“神”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形”与“神”关系的表现。晋人认为“形”的本质是“气”,强调气韵的重要性;而唐人认为“神”的本质是“气”,注重笔法和气韵的结合。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体现了不同时期书法家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从这两种观点来看,书法艺术中所讲的“形”与“神”与道家哲学中所讲的“气”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中,“气”既有抽象的含义,也有具体的含义。从哲学思维角度来看,“气”就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是抽象和具体相结合的概念。“气”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自然、社会、人生等。

六、结语

中国书法艺术的定性定位不仅是理论上的探索,还涉及实践中的问题。这种定位关乎书法艺术的历史命运和未来发展。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既有实用性,也具有审美价值,从古至今都在不断地演变。其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这种继承不仅仅是对古代经典的传承,也包括对现代经典的吸收。文章明确指出,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和未来的视角,中国书法艺术都占据着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位置。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不仅有助于弘扬传统艺术,还有助于推动书法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进一步发展。

注释:

〔1〕金耀基.中国书法艺术的定性定位——《郑晓华学术论文随笔集》序[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2(2):93-100.

〔2〕张晓东.中国书法艺术的自然本源[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1):78-84.

〔3〕杨金辉.中国书法艺术的价值及传播路径探析[J].名家名作,2022(25):89-91.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书写书法
Unwritten 尚未书写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用什么书写呢?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所谓书法艺术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