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其人其事
2023-12-03杜文玉
杜文玉
高力士是有名的唐代大宦官,经历了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肃宗等朝的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也见证了许多宫廷秘事。其家族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迁徙、演变的轨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中国中古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一个缩影。高力士一生经历了家破人亡、改他人姓、飞黄腾达,再到罢官流放的过程,可谓大起大落、曲折跌宕。
一 曲折离奇的家族历史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其家族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据《晋书·冯跋载记》记载:“其先毕万之后也。万之子孙有食采冯乡者,因以氏焉。”这是其姓氏的最早来源。毕萬是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的后裔。上引《晋书》还载,西晋永嘉之乱时,冯和避乱迁居于上党。这个冯和是冯氏家族见于记载的最早祖先,是他将这个家族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迁到上党(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冯和之子冯安在西燕慕容永部下任将军,后燕慕容垂灭亡西燕,导致了这个家族再次迁徙,所谓“永为垂所灭,安东徙昌黎,家于长谷”(《魏书·海夷冯跋传》)。这次迁徙非常重要,为冯氏家族后来南迁创造了条件。
冯安之子冯跋在后燕时任中卫将军,由于其主慕容熙荒淫残暴,遂与其弟冯素弗合谋杀熙,拥立高云为主。不久,高云为其部下所杀,冯跋诛杀谋逆者,自立为天王,史称北燕。这就是《高力士墓志铭》记载的“冯之先,北燕人也”的来历。冯跋病危,其弟冯弘勒兵入宫,冯跋惊恐而死,冯弘自为天王。这一时期北魏势力强盛,不断对北燕发动进攻,冯弘无力抵御,遂于太兴六年(436)放弃龙城(今辽宁朝阳),逃往高句丽,北燕灭亡,共历二世二十八年。北燕灭亡后,冯氏家族分裂为三支。以冯弘为首的一支逃到高句丽,不久被高句丽所杀。一支以冯崇、冯朗为首迁徙到北魏境内,历任高官。北燕在未亡之前,为讨好北魏,冯弘曾送其女入魏,为太武帝左昭仪。冯朗女为北魏文成帝皇后,即著名的文明太后,其兄冯熙因其妹故,得以尚博陵长公主,权倾朝野。魏孝文帝先后纳冯熙三女,二为皇后,一为左昭仪,故冯氏家族在北魏地位尊贵,为著名的大家族。
冯氏家族的另一支由其族人冯业率领泛海南下,在岭南番禺登陆。当时岭南归南朝宋管辖,冯业被任命为新会太守,封怀化侯。高力士父《冯君衡神道碑》载:“分燕徙越,又据高良。”“高良”为“高凉”之讹,南朝梁时置高州。《高力士神道碑》云:“自宋怀化□业以至于盎,五岭之表,推□名族。”神道碑的残缺处可分别补“侯”“为”字。冯盎是高力士的曾祖父,两《唐书》皆有传。冯盎的祖父冯宝聘岭南大族冼氏之女为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冼夫人。冯宝死后,岭表大乱,冼夫人在稳定当地社会秩序方面贡献甚大。陈朝建立,夫人命其九岁的儿子冯仆率诸首领于永定二年(558)朝见陈武帝,被任为阳春郡太守。后因参与镇压广州刺史欧阳纥叛乱有功,加封冯仆信都侯,转石龙太守。冯仆有三子,即冯魂、冯暄、冯盎,其中以冯盎最有才干。陈朝灭亡后,岭南再次大乱,经冼夫人与其孙冯盎力战,逐一扫平叛乱,建立功勋。隋文帝因此授冯盎高州刺史,封冼氏为谯国夫人,并允许开谯国夫人幕府,掌管六州兵马。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割据者蜂起。冯盎专力在岭南扩展地盘,势力最盛时占地二十馀州。当时有人劝冯盎自称南越王,被其拒绝。唐朝灭亡割据江陵的萧铣政权之后,武德五年(622),唐任命李靖为岭南道安抚大使,入岭南招抚,冯盎遂归附了唐朝,据《高力士神道碑》载:“皇唐初,盎使持节高州都督、广韶等十八州总管,封耿国公。”诸子皆为州刺史。冯盎送其子冯智戴入京为质。贞观五年(631),冯盎来朝,唐太宗宴赐甚厚。《旧唐书·冯盎传》说冯氏有“奴婢万馀人,所居地方二千里”。《高力士墓志》亦载:“颐指万家,手据千里。”冯氏家族遂成为岭南最大的地方势力。唐高宗时,中书令许敬宗曾将女儿嫁给冯盎之子,两家建立了联姻关系,说明冯氏家族的势力已经影响到了长安。唐太宗之孙朗陵王李玮,即吴王李恪之次子,亦娶冯盎曾孙女为妻。
冯盎死于贞观二十年,其有四子,即冯智戣、智戴、智彧、智垡,其中智垡生冯君衡,任潘州刺史。冯君衡生三子,即高元琎、元珪、力士,高力士为第三子。高力士原名元一,其名与其二兄之名相连,只是姓氏改为高氏而已,至于原因,后面详述。冯氏家族既然为岭南大族,在唐初地位颇高,为什么后来破落,其子孙竟然被阉,沦为宦官,其原因史籍未见记载,需要进行一番考证。据冯君衡次子《高元珪墓志铭》载:“垂拱中,武太后临朝,公时尚幼,属奸臣擅权,诛灭豪族,避此祸,易姓高氏。”看来冯氏家族的破落与武则天有关系。《资治通鉴》卷二〇三:“太后自徐敬业之反,疑天下人多图己,……欲大诛杀以威之。”冯氏家族势大地广,甲兵众多,武则天既“疑天下人多图己”,冯氏家族自然也在其怀疑防范之列。郭湜《高力士外传》载:“始与母别,年十岁。”高力士死于宝应元年(762),《新唐书》本传说其终年七十九岁,当生于公元684年,至长寿二年(693),正好十岁。从史籍记载看,长寿二年,武则天在岭南最大的举动便是诛杀当地流人。据《资治通鉴》卷二〇五长寿二年二月条载:“或告岭南流人谋反,太后遣司刑评事万国俊摄监察御史就按之。国俊至广州,悉召流人,矫制赐自尽。流人号呼不服,国俊驱就水曲,尽斩之,一朝杀三百馀人。然后诈为反状,还奏。”万国俊诛杀的岭南流人到底是些什么人?据《通鉴》卷二〇四天授元年(690)八月条,武氏在大肆诛戮唐宗室之后,将“其幼弱存者亦流岭南”。正由于所谓“岭南流人”是指唐宗室残馀,所以当有人告发其谋反时,必然引起武则天的高度重视。冯氏家族恰好也在这年破落,恐怕与此事不能没有牵连。从武则天的角度分析,流放到岭南的唐宗室谋反仅靠自身的力量毕竟有限,非得依靠当地势力的支持不可。既如此,追究当地实力派官员恐怕也是所派专使的又一使命。从上面引文看,万国俊在岭南的行动多是“矫制”而为,《高元珪墓志铭》说“属奸臣擅权,诛灭豪族”,似有所专指。《高力士神道碑》也说:“因以矫诬罪成,於乎,裂冠毁冕,藉没其家。”结合上引的“然后诈为反状”一句分析,矫诬的到底是什么罪也就很清楚了。张说所撰的《为将军高力士祭父文》说:“小子不天,夙龄闵凶,身婴寇剽,家值虏裂。”说明高力士在这一年与家庭分散了。数年后,即圣历元年(698),高力士为岭南讨击使李千里所获,献入宫中为宦官,这时他已经十五岁了。
二 高力士的人生轨迹
关于高力士兄弟改姓高氏的问题,《高元珪墓志铭》载:“避此祸易姓高氏。”这一说法恐不可信。高力士是李千里献入宫中的,据《旧唐书》本传载:“后因小过,挞而逐之。内官高延福收为假子,延福出自武三思家,力士遂往来三思第。岁馀,则天复召入禁中,隶司宫台,廪食之。”可知高力士的再次入宫,当是高延福与武三思共同活动的结果。由于其认高延福为养父,故改姓高,其神道碑所说的“则天皇后赐姓高”的记载,是不可靠的。在古代随养父姓是常见之举,何须要皇后赐姓。至于高力士之兄亦改姓高氏之事,《冯君衡墓志铭》云:“夫人,南海郡太夫人麦氏,……夫人有三子一女,同归上京。长子元琎,左卫中候;次子元珪,左领军卫郎将;少子力士,右监门卫大将军。以将军小,养于高氏,故举家从其姓焉。”这里所说的“南海郡太夫人”的邑号,是高力士发迹后,玄宗给其母的封号,志文中所说的“将军”,即指高力士。高力士亲母麦氏与高力士再次相见的时间据推算应是在开元五年(717)。《唐故高内侍碑》即高力士养父高延福碑云:“二纪积离,万里遥至;音容莫识,涕对茫然。”从长寿二年至开元五年,共二十四年(二纪)。这是指其母子分离再到重逢的时间。张说《为将军高力士祭父文》云:“将二十年,玉弁加首,金章在佩,先灵纳祐,明神降鉴。阿母速至于京华,……又缘幼育高氏,变族移家,敬爱尽于二堂,温凊同于一纪。”是说高力士在宫中“将二十年”才见到生母,从圣历元年算起,至开元五年为二十年。又曰“温凊同于一纪”,该文撰于开元十七年,向前推算至开元五年,也恰好是一纪十二年时间。可知麦氏与其馀子女来到长安要比高力士晚得多,此时高力士已官居右监门卫大将军,并早已改姓高氏,“故举家从其姓焉”。《高元珪墓志铭》载“避此祸易姓高氏”,此时已是开元时期,政治局势不同于武则天时期,并无危险威胁其家,又何必避祸易姓呢?
需要说明的是,高元琎、高元珪及其妹与其母并非“同归上京”。据《旧唐书》本传载,“岭南节度使于潘州求其本母麦氏送长安”,时在开元五年。《高力士神道碑》载,“兄等雁行,自闽徼而就养王城”,而不是来自潘州。《为将军高力士祭父文》亦云:“妹兄自拔于泥滓,咸以官渐荣禄,姻通士林。”可知他们都是自行来到长安,说明冯氏家族破落时,不仅高力士与母分离,其他子女亦与家庭离散。高力士的父亲冯君衡在开元中因其子高力士之故得以平反,赠官,并在开元十七年其妻麦氏死后,得以依礼合葬。《冯君衡神道碑铭》中有“招魂合葬”一语,可知冯君衡尸骨已无从找寻,名为合葬,实则只有麦氏一人。冯君衡追赠广州大都督。
高力士之母麦氏也不是等闲之辈,她是隋朝大将麦铁杖的女儿,唐玄宗后来又封其越国夫人。高力士长兄高元琎,只知其曾任左卫中候,其馀事迹无考。其二兄高元珪,据其墓志载,历任浐川果毅、鸿门折冲、右司御率、左领军卫郎将、左威卫将军等职。高力士的夫人吕氏有殊色,《旧唐书》本传载:“开元初,瀛州吕玄晤作吏京师,女有姿色,力士娶之为妇,擢玄晤为少卿、刺史,子弟皆为王傅。”吕氏后封齐国夫人。唐朝的宦官多收养假子,高力士亦不例外,根据笔者的研究,高力士养子中有名字见于记载的共三人,即高承悦,任将作少监;高承信,内给事;高承锡,任职不详。不过高力士的养子似乎并不仅限于这三人,据《酉阳杂俎》前集卷一二《语资》载:“有少年紫裘,骑从数十,……即将军高力士之子也。”又《宋高僧传》卷二七《唐五台山海云传》载:“门人守节即高力士之子也,从师墨俭,有进无退。”这些人名字已不可考。
此外,高力士还有一位养女,而且还干出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唐德宗之母沈氏在安史之乱中丢失,百般找寻不获。《新唐书·睿贞皇后沈氏传》载:“故中官高力士女颇能言禁中事,与女官李真一尝从后游。李见高,疑问之,含糊不坚,而年状差似后。……是时宫中无识后者。于是迎还上阳宫,驰以闻。帝喜,群臣皆贺。力士子知非是,具言其情,诏贷之。”这里没有说明是高力士的哪个儿子坦白了此事。另据《资治通鉴》卷二二六载:“高氏弟承悦在长安,恐不言,久获罪,遽自言本末。上命力士养孙樊景超往覆视,……以牛车载还其家。”这个高承悦即高力士长子,樊景超当为其子,史籍中没有用高姓,而用其本姓,据此判断,很可能高承悦亦本姓樊。在西安还出土了高力士后裔的墓志铭,这就是《高克从墓志铭》与《高可方墓志铭》,记载了高力士以下六代子孙的情况。从这些人的任官情况看,这个家族可能还会延续下去,只是由于资料缺乏,具体情况已无从考述了。
关于高力士的任职情况,其神道碑云:“历宣教博士、内府令、朝散大夫、内给事、内常侍、内侍。再授云麾将军、右监门卫将军及大将军。内侍置监,公首为监。迁冠军、镇军、辅国、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园公,食邑三千户,又加实封三百户。累充内属箭及三宫内飞龙厩大使,又充开漕使。历官授任五十馀年。”所载高力士所任官爵可以分为五类:即内侍省系统、诸卫系统、文武散官系统、使职官系统、爵。这些官职大大超过了史籍记载的高力士所任官职,可补史书记载之不足。其中“内属箭”一职,据其墓志载,应为“内弓箭”之误。关于三宫内飞龙厩大使,三宫指长安的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内飞龙厩大使即内飞龙使,掌管内厩马匹,在内诸司使中地位极高。通常认为自程元振、鱼朝恩为飞龙使时,地位开始提高。殊不知高力士也曾充任过此职,其官名中冠有“大使”二字,即使程、鱼二人充任此职时也未见,表明该使职地位在高力士充任时已经相当高了。飞龙使统率有飞龙兵,属于禁军中的骑兵部队,故宦官统领禁军实自高力士始。唐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以内侍为长官,阶四品。天宝十四载(755),内侍省置内侍监二员,正三品。玄宗此举打破了这一定制,提高了内侍省的地位。
高力士权势甚大,开元、天宝时期的许多将相都争相攀附之。《旧唐书》本传载:“宇文融、李林甫、李适之、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因之而取将相高位,其馀职不可胜纪。肃宗在春宫,呼为二兄,诸王公主皆呼‘阿翁,驸马辈呼为‘爷。”玄宗从不直呼其名,而是呼为“将军”。在北司中高力士的权势亦是如此,凡有差遣,莫不出于其意。高力士资产丰厚,《新唐书》本传载:“于来廷坊建佛祠,兴宁坊立道士祠,珍楼宝屋,国赀所不逮。鐘成,力士宴公卿,一扣钟,纳礼钱十万,有佞悦者至二十扣,其少亦不减十。都北堰沣列五硙,日僦三百斛直。”唐玄宗对高力士更是宠信有加,《旧唐书》本传曰:“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玄宗常曰:‘力士当上,我寝则稳。”有唐一代,宦官专权者众,但还没有一个宦官的权势能与高力士相匹,也没有一人能始终得到皇帝的宠信。
唐肃宗即位后,由于另一宦官李辅国的构陷,高力士于上元元年(760)流放巫州。宝应元年(762)遇赦放还,途中闻玄宗已崩,呕血而死,陪葬于泰陵。
三 高力士事迹评述
高力士与唐玄宗的关系始于玄宗在潜邸时,即为临淄郡王时,《旧唐书》本传明确记载说:“景龙中,玄宗在藩,力士倾心奉之。”从此,高力士紧随玄宗,凡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皆全力赴之。景云元年(710)六月,玄宗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等,高力士参与其事。此事不见于史籍,其神道碑有明确的记载,所谓“及孝和弃群臣,韦氏窥大宝,不利王室,已成祸梯。玄宗赫然提剑而起,公实勇进,□龙上天。扶皇运之中兴,佐大夫之利见”。孝和指唐中宗。“自是之后,恩遇特崇”,可知此举乃是高力士获得玄宗宠信之始。
此事后玄宗被立为太子,高力士遂被调入东宫内坊任职。开元元年(713)七月,玄宗诛杀太平公主集团,高力士亦参与其中。关于此事,《资治通鉴》卷二一〇有载:“上乃与岐王范、薛王业、郭元振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定计诛之。”从而稳定了政局,为开元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除了以上诸事外,高力士还多次平定内乱,为巩固政局做出了贡献。《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天宝十一载四月条载:户部侍郎、御史大夫、京兆尹王鉷与邢縡合谋,欲以龙武万骑杀龙武将军,“以其兵作乱”,被高力士所率“飞龙禁军”在皇城西南隅截杀。其神道碑中“京有王□之乱……仓卒起变,削而平之”等语,即指此事。其墓志亦云:“王鉷之乱,辇毂震惊,禁军一举,玉石同碎。公亲执桴鼓,令于颜行曰:斩级者无战功,擒生者受上赏。俶扰之际,人无横酷者,由公一言也。”从“斩级者无战功,擒生者受上賞”一句看,高力士并不愿大肆杀戮,而是通过鼓励生擒的方式,以达到既平息暴乱,又减少屠戮生灵的目的。
安史之乱时,玄宗逃往成都避难。至德二载(757)七月,健儿郭千仞乘夜举兵叛乱,玄宗驾御玄英楼亲自招谕,不从。《旧唐书·李峘传》说李峘与陈玄礼统兵平之。然《高力士墓志铭》却说:“属胡羯僭逆,天王居于成都。跋涉艰难,扶护警跸。蜀有南营之叛,公讨而平之。”其墓志所载可补史书记载之疏漏。
高力士能够多次立功,与他本人具有一定的军事才干有关。关于高力士这方面的能力,传统文献疏于记载,然其神道碑曰:“曾扈从车驾幸三山宫,天子讲艺呈材,威戎夸狄。有二雕食鹿,上命取之。射声之徒,相顾不进。公以一箭受命,双禽已飞,控弦而满月忽开,饮羽而片云徐下。壮六军而增气,呼万岁以动天。”关于高力士的这一技能,其墓志铭亦有概括的描述,所谓“令受教于内翰林,学业日就,文武不坠,必也射乎。五善即闲,百发皆中,因是有力士之称”。高力士武能射雕,文能掌管四方进奏文表,故这里所说的“文武不坠”当非虚言。
高力士在政治上也有异于常人的洞察力。开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废,李林甫数劝玄宗立寿王为太子,玄宗因忠王年长而犹豫不决,常郁郁不乐,甚至连睡眠与饮食都减少了。在这关键时刻,高力士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资治通鉴》卷二一四载:“高力士乘间请其故。上曰:‘汝,我家老奴,岂不能揣我意!力士曰:‘得非以郎君未定邪?上曰:‘然。对曰:‘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于是立忠王为太子,即后来的唐肃宗,从而挫败了李林甫与武惠妃的阴谋。
高力士不仅力主立肃宗为太子,而且还设法保护其安全。李林甫不甘心失败,屡兴大狱,置推事院于长安,提拔杨国忠为御史,“事有微涉东宫者,皆指擿使之奏劾”,“幸太子仁孝谨静,张垍、高力士常保护于上前,故林甫终不能间也”。(《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太子忧虑,竟然鬓发斑白,玄宗幸东宫,看到庭院不洒扫,乐器蒙尘,左右无嫔侍,遂命选京兆良家子五人赐予太子。高力士谏曰:“京兆料择,人得以借口,不如取掖廷衣冠子,可乎?”最终选了三人,据《新唐书·后妃传下》载,其中就有唐代宗生母章敬皇后吴氏。掖庭所管乃官奴婢,其中不乏因犯罪籍没的官员妻女,即所谓衣冠子,在京兆府选择,则会使民间骚动,社会不稳,可见高力士还是很有政治头脑的。
李林甫是开天时期著名的奸相,对这一时期政治败坏起到了不好影响。天宝三载,玄宗对高力士说,朕不出长安将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把政事委于李林甫,何如?高力士认为天下大柄,不可以假人。尽管引起了玄宗的不悦,然委政于李林甫之事亦无疾而终。
天宝时期,杨国忠拜相专权,发动对南诏的战争,导致全军覆没,百姓困苦,民间骚然。杨国忠隐瞒失败,玄宗懵然不知。高力士曰:“臣闻云南数丧师,又边将拥兵太盛,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其进言显然是针对杨国忠的。天宝十三载秋,大雨成灾,“上因左右无人,谓高公曰:‘自天宝十年之后,朕数有疑,果致天灾,以殃万姓。……卿总无言,何以为意?高公伏奏曰:‘开元二十年以前,宰臣授职,不敢失坠;边将承恩,更相戮力。自陛下威权假于宰相,法令不行,灾眚备于岁时,阴阳失度,纵为轸虑,难以获安,臣不敢言,良有以也。上久而不答。”(郭湜《高力士外传》)这里一再提到宰相之咎,针对杨国忠之意已经很明显了,可惜玄宗始终不悟。
对宰相姚崇、张说,高力士却是另一番态度。据《次柳氏旧闻》载,姚崇向玄宗请示郎吏升迁事宜时,玄宗向上望着殿宇,根本不理姚崇。姚崇惊恐,急忙退出。高力士见状,奏曰:“陛下初承鸿业,宰臣请事,即当面言可否。而崇言之,陛下不视,臣恐宰臣必大惧。”玄宗回答说:“……事之大者,当白奏,朕与共决之,如郎署吏秩,甚卑,崇独不能决而重烦吾耶!”姚崇回到中书,惧不自安,“会力士宣事,因为言上意,崇且解且喜”。客观地看,玄宗的这种做法并没有错,作为君主,就是要抓大事而放小权。但是从高力士的角度看,皇帝应该尊重宰相,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应及时提出,不可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这是高力士识大体、顾大局、见识不凡的体现。
开元时期另一宰相张说,博学多才,执政公平,三次入相,执政三十馀年。李林甫、崔隐甫、宇文融等人忌恨他,出于私利而劾奏张说,玄宗不仅派官鞫问,还出动金吾卫包围了张说家。据《旧唐书·张说传》载:“玄宗使中官高力士视之,回奏:‘说坐于草上,于瓦器中食,蓬首垢面,自罚忧惧之甚。玄宗悯之。力士奏曰:‘说曾为侍读,又于国有功。玄宗然其奏,由是停兼中书令。”但却保留了其右丞相之职。
对宰相中的弄权之辈,高力士却是另一种态度。宰相宇文融忌安王、朔方节度使李炜权重,指使侍御史李宙弹劾李炜。李炜秘密探知这一情况后,遂通过高力士、玉真公主向玄宗禀明了情况,导致了宇文融被贬为汝州刺史。通常认为李林甫拜相,是高力士助力的结果,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旧唐书·李林甫传》载:“初,侍中裴光庭妻武三思女,诡谲有材略,与林甫私。中官高力士本出三思家,及光庭卒,武氏衔哀祈于力士,请林甫代其夫位,力士未敢言。玄宗使中書令萧嵩择相,嵩久之以右丞韩休对,玄宗然之,乃令草诏。力士遽漏于武氏,乃令林甫白休。休既入相,甚德林甫,与嵩不和,乃荐林甫堪为宰相。”可知李林甫入相并非直接出自高力士之力,故《资治通鉴》卷二一四载:“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阴为内助,由是擢黄门侍郞。”根本没有涉及高力士。
关于高力士与杨贵妃的关系。首先,杨贵妃的入宫是其引荐的结果,陈鸿《长恨歌传》曰:“先是,元献皇后、武惠妃皆有宠,相次即世。……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两《唐书》、《通鉴》等书没有写何人所荐,却用了“或曰”这样含糊的表述。然司马光在《通鉴考异》中引录了《长恨歌传》的这一记载,并说两《唐书》不记杨氏为寿王妃,是为玄宗讳,从而肯定了《长恨歌传》的记载。其次,高力士是倾向于处死杨贵妃的。《旧唐书·杨贵妃传》:“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与妃诀,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载:“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可见其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且是处死杨氏的具体执行者。
此外,高力士还对唐朝史书的编撰做出了一定贡献。他长期生活在宫中,掌典机要,亲身经历或参与了许多重大事件,并对宫廷制度非常熟悉,故其本身就是一部活历史。在开天时期其为皇帝宠臣,自然无法参与此类事。其后期被流放巫州,在这一期间先后与唐代著名史家柳芳、郭湜相逢,他们相互配合,先后完成了《唐历》《高力士外传》的撰写。还有一部李德裕撰写的《次柳氏旧闻》,也与高力士有着间接的关系。可以说这三部书的修撰,高力士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其提供的丰富资料,修撰就无从谈起,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通常认为高力士因为脱靴之事而怀恨于李白,遂伙同杨贵妃将李白排挤出了长安。关于此事笔者曾专门写了一篇名为《高力士为李白脱靴事质疑》的文章,就发表在《文史知识》(2018年第8期)上,认为此乃子虚乌有之事,有兴趣者可以参阅。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