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犹太人建国历经多个方案

2023-12-03

文萃报·周五版 2023年47期
关键词:奥斯曼帝国犹太民族犹太

用财富谋求土地

犹太人是源自古代黎凡特(相当于现代东地中海地区)的特殊民族,传说中其居住地是迦南。罗马帝国将犹太人驱逐出迦南,并将该地方改名为“叙利亚-巴勒斯坦行省”。犹太民族从此进入“大流散”时期。

1561年,犹太籍活动家约瑟夫·纳西通过其在奥斯曼宫廷的人脉,拟定了将欧洲的犹太人通过塞浦路斯、威尼斯共和国中转,最终安置在巴勒斯坦北部下加利利地区的相关方案。这个方案最终由于奥斯曼帝国与威尼斯共和国的全面战争而夭折。17世纪中叶,犹太裔社会活动家萨巴泰·泽维请求奥斯曼帝国给予加沙地带,用于建设犹太社区,奥斯曼帝国却把他投入了监狱。

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兴起带来的人权、民主思潮,令犹太民族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而工业革命引发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令善于经商的犹太民族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与此同时,犹太移民在全世界开枝散叶,财大气粗的他们开始干预欧美各国的政治决策,在全世界范围内为其寻找理想的建国区域。

被后世尊为“以色列精神国父”的奥匈帝国犹太裔记者赫茨尔(1860-1904年),曾这样设想:“把地球上某个地方的主权授予犹太人……并在国际法中正式注明。拥有土地后,全世界犹太人积极提供财力支持这一国家的建设。”在具体的建国地点上,赫茨尔提出两个方案:一是巴勒斯坦;二是阿根廷。欧美政客看在钱和选票的份上,虽然愿意帮助以色列建国,却不想得罪奥斯曼和阿根廷政府。

为打破僵局,赫茨尔又向德国求援,并重金贿赂奥斯曼官员,最后一无所获。1900年,赫茨尔将目标转向英国。1903年,英国殖民者约瑟夫·张伯伦提出,在非洲乌干达向犹太人提供土地。但是,犹太人并不喜欢那个地方。

一战、二战时天马行空的计划

20世纪以来,犹太民族成为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重要的力量。德国向其许诺,如果德国在一战中获胜,将协助其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

1917年,随着战局逐渐明朗,急于瓜分奥斯曼帝国在中东属地的英法都不約而同地将犹太人视为其渗透中东地区的马前卒。11月2日,英国推出《贝尔福宣言》,“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内建立一个民族之家”。

20世纪20年代,苏联内部有人提出在克里米亚或乌克兰的部分地区建立一个犹太族苏维埃共和国的设想,但由于担心会激怒这些地区的非犹太族裔,计划被搁置。二战中,希特勒一度希望将犹太人遣送至法国殖民地马达加斯加。但随着德国在“不列颠战役”的失败,该计划被推迟。

日本在策动犹太人建国的问题上则显得更为功利。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前夕,曾提出所谓“河豚计划”,准备吸引数万名犹太人定居在中国东北地区或上海,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利益,还可以取悦美国犹太人,推动他们向日本投资。但担心此举会影响与盟友德国的关系,日本高层对此计划的态度十分暧昧。期间,数千名犹太人穿越苏联,乘船抵达日本,定居在神户。

1941年夏,日本担心如此多的犹太难民住在神户,会影响与德国的关系,要求犹太人迁往中国上海。几个月后,日本偷袭珍珠港,来自美国犹太人的资金、通讯全部停止。1942 年,日本政府正式废除“河豚计划”。

二战后,犹太人最终利用大国博弈的关键时刻,抓住机遇,如愿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

(据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 赵恺/文)

猜你喜欢

奥斯曼帝国犹太民族犹太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奥斯曼帝国后期为何要囚禁继承人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十九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儿童职业教育
虚构的犹太民族?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
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红》的叙事艺术
请在天堂等我
音乐剧歌曲《假如我是一个阔佬》的人文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