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兵:教育科研助我成长
2023-12-03刘小兵
名师简介
刘小兵
中共党员。广東省百千万智能名师培养对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专委会理事,广东省第一批中小学教师研训专家,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研训团队成员,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首批信息技术省级骨干教师,江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专家,江门市中小学教材选用委员会成员,江门市中小学教材评议专家,江门市教育学会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常务理事,蓬江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专家,蓬江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蓬江区优秀教师,蓬江区学科带头人,江门市科协第十一届代表大会代表。长期扎根教学一线,教学成绩突出,参加各类教学类比赛获市级以上奖励200多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共获得奖项近300项,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曾受邀担任广东省教育技术课题评审专家、广东省教师软件大赛评比评审专家、江门市电脑制作及软件大赛评审专家,多次担任江门市、蓬江区课堂教学技能大赛评委。
谈到教育科研,很多一线老师会觉得比较遥远,但我实实在在地尝到了教育科研带来的甜头——自工作以来,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共计获奖三百余项,带领的工作室入室学员也迅速成长为区域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所带团队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创新实践示范团队”,指导教师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也屡获殊荣……
故事应该从我入校一年多后的一次公开课经历谈起。当时地方正在编写江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因为珠三角地区全部在使用本地化信息技术教材,只有江门比较滞后,于是我主动致电市教研室陈主任,反映情况,结果不谋而合,恰巧教研室也在着手组织教材编写工作,通过全市征询会后,我成为了小学组的编委。我经常在陈主任和电教站侯站的组织下,带头撰稿编写教材。一次,两位领导来电,称有几位国家顶尖的教育技术专家来江门,他们要听一节信息技术课,于是就推荐了我。当时,我才工作一年多的时间,听到这样的安排,心里忐忑不安。尽管局领导一再强调按常态课去上就行,不用紧张,但校领导却丝毫不放松,给了我很大压力。经过两天的准备,因为时间很紧,2002年3月的一天,在李蔼康局长的陪同下,我走进课堂,课室里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智庭教授及其助手顾小清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时任省教厅信息技术教研员詹斌老师,电教站侯站,教研室陈主任及全市所有编写江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人员,面对如此大的听课阵容,我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容地完成任务。课后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评课,专家们非常包容,给予高度的评价。
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国家顶尖的教育技术专家把我带进了教育科研团队。2003年,我撰写国家级课题《课堂中信息化教育实践模式》的申报书正式通过审批,并立项。该课题的主持人就是祝智庭教授,祝教授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他当年的助手也是祝教授带的博士生顾小清,请我做了这个课题的论坛版主,以便我时刻了解课题研究动态,并发布相关主题进行讨论,在顾小清的帮助下,我进步很快。同时,为推进课题的顺利开展,江门市教育局主动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中心联合办学开设研究生班,在这个研究生班的培训中,我的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学会用科学手段开展课题研究,学会了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及方法。
2003年底,我与学校的蔡晓仪老师共同完成一节英语整合课,这更是让我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这一节整合课最大的亮点是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师生交互频率高。我利用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为课题引进的“S——T”、弗兰德等课堂评价体系,对这节课进行量化分析,并得出结论。紧接着对课程进行微调,并对这节课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我也以此分析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一篇投稿到国家级刊物,该刊物的主编多次来电,表示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想深入了解我校的课题研究过程。由于课题的数据积累有效、成果显著,2006年5月在北京结题时,面对十几位专家评委,我答辩时应对自如,课题取得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我也被授予“个人突出贡献奖”。从“十五”课题中,我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使我受益良多。之后的各级各类比赛或评选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就可以验证这一点。
自从教以来,我共获奖近百项,论文发表及获奖二十多篇,辅导学生获省市级奖项近三十项。从国家级“十五”课题《课堂中信息化教育实践模式》,到广东省“十一五”课题《网络学习社区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研究》,再到广东省“十二五”课题《信息技术促进校际协作和协同创新研究》……一路走来,我发现自己所有取得的成绩,都要归功于最初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学习,正是有了这个学习的过程,让我懂得积累、懂得分析、懂得用文字呈现成果。
治学之道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全球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教学要与时俱进。我们要把培养专注、追求极致、有创造力、有炽热梦想的学生作为教学目标。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转变;从知识的占有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从教书匠向教程的开发者转变。
我们的教育改革要提高教学效率、水平,就一定要融入现代科学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就必须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有力量地促进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有力地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更新,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育与教学模式。
——刘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