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悲喜并不相通
2023-12-03刘珊珊
刘珊珊
近日,理想、问界等一些造车新势力迎来了大翻身。
11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销量数据,10月交付量达40422辆,同比增长302.1%。截至 10月31日,理想汽车2023年已累计交付新车284647辆。按照计划,理想汽车将于11月挑战4.5万辆销量,并将在12月挑战5万辆的目标。
“历经连续10个月的稳定增长,理想汽车迎来月交付超4万辆的全新里程碑时刻,标志着公司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等组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李想表示。
有汽车媒体在进行相关统计后表示,理想相关车型的定位高度满足有一定财富积累的“奶爸”们的需求。这一人群选车时对于空间的要求普遍较高,而在六座、七座车型中,如果同时希望选择智能化表现出众的车型,理想一定榜上有名。与此同时,增程式车型在规避纯电车型里程焦虑的同时,还能实现节油的目的,是兼顾多重用车需求的最佳选择之一。
同样为增程式车型的问界,也在过去一个月获得市场的热烈回应。今年9月,AITO问界新M7上市,上市短短50天累计大定已突破8万辆。
而在此之前,问界销量经历了多月下滑。数据显示,今年1月问界系列销量仅4475辆,环比下跌56%,2月和3月销量甚至跌至3000多辆,6月恢复到近7000辆。但新M7加量不加价上市之后,一改此前低迷的市场局面。
不止于此,问界M9即将于12月上市,预售价格在50万~60万元,目前预订已超1.5万辆。国盛证券认为,问界M9盲订数据超预期,可能由于新版M7销量持续向好,引发市场关注。受车型热卖影响,赛力斯股价近日也一路飘红。余承东感叹:“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此外,小鹏汽车在经历一年多的组织架构改革之后,也于10月实现了超2万辆交付量,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292%,刷新单月交付历史纪录。其中,小鹏G6交付达8741辆,位居20万~25万元纯电SUV月销量榜首。
今年7月,小鹏与大众共同宣布,双方已签署战略技术合作和战略少数股权投资框架协议。以“技术”为标签的小鹏,终于代表中国汽车迎来以“技术换市场”的时刻。
紧随其后,造车新势力中的零跑汽车于今年10月与Stellantis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Stellantis集团计划投资约15亿欧元以获取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同时双方将以51:49的比例成立名为“零跑国际”的合资公司,由Stellantis集团指派CEO,其销售的产品将会采用零跑品牌。
实现技术输出的零跑汽车在10月也实现了159%的同比增幅,销量为1.82万辆。随着销量规模提升以及定位较高的C系列车型逐渐成为主销产品,零跑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得以提高,盈利能力得到改善。今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毛利率首次转正,达到1.2%。
然而,在价格战杀红了眼的2023年,造车新势力的悲喜并不相通。
日前,蔚来内部宣布将裁员10%。在“蔚小理”当中,蔚来拥有最多的员工数量。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理想汽车员工为19396人,小鹏汽车为15829人,蔚來员工总数则高达26763人。如果按照这一规模,此次裁员人数约为2500人左右。
从市场层面来看,目前蔚来在销量方面并无突出表现。蔚来董事长李斌此前曾宣布,有信心让销量在下半年实现单月2万辆。然而,蔚来10月交付了1.6万辆,环比虽增长2.77%,仍未能触及2万大关。1~10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2.6万辆,年度交付目标(24.5万辆)刚刚过半。
另一方面,在理想已经实现盈利的今天,蔚来烧钱速度却丝毫没有放慢迹象。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蔚来营收87.717亿元,同比下降14.8%,毛利润为8700万元,同比下降93.5%,净亏损达60.558亿元。而在此之前的2018~2022年,蔚来的净亏损分别为96.39亿元、112.96亿元、53.04亿元、40.17亿元、144.37亿元。
与蔚来一样遭遇发展瓶颈的还有哪吒汽车,过去一个月哪吒汽车销量也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哪吒汽车10月全系交付12085辆,环比下降8.52%,截至10月底年内累计交付35.79万辆。
目前,哪吒汽车是“蔚小理零哪”中唯一还未上市的老牌造车新势力。近日,哪吒汽车CEO张勇在谈及IPO进展时表示,哪吒汽车去年融资100亿元,今年也有几十亿元融资,目前账上有100多亿资金,并不急于IPO。
一时输赢或许不足以决定最终胜负,但伴随市场竞争白热化,造车新势力的大洗牌也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