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偪阳效应(专栏·温故录)

2023-12-03一凡

作品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宋国鲁国晋国

一凡

[按]历史的发展,总是在规律之中带有偶然性,一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小事,往往会引发蝴蝶效应,从而改变了历史发展的走向,比如《春秋左传》中记载的这场“偪阳之战”,就从客观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走向,一直影响到今天。

1

偪阳在哪?

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一带,看来,2500 年前就已经有过一场“台儿庄大战”,不过,那时这一带还不叫台儿庄,叫作“偪(fù)阳”。

央视国际频道曾经制作和播出过“偪阳之战”的纪录片,不过,“偪”字采用了(bī)这个音。

那么,“偪”到底读“bī”(逼)还是读“fù”(富)呢?

据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是同样的解释:偪,汉字,逼字的异体字,同逼,音“bī”,本义:接近,靠近。

看来,央视确定“bī”这个音还是有依据的。

但是,查《广韵》《集韵》发现:偪,音福。偪阳,地名,见《左传·襄公十年》。

《春秋穀梁传》对这场战争也有记载,但把“偪阳”记作“傅阳”,可能是根据“音”来记的。

又,《三国志·诸葛亮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在这里,“偪”通“伏”,音“fu”。

因此,“偪”这个字到底归属到哪一种读音,还要仔细考究。

根据组字规律,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另半边“畐”读什么,是什么。

《说文解字》:畐,满也。从高省,像高厚之形。读若伏。

既然“畐”的读音为“fu”,那么,由“畐”组成的字也应该读作“fu”这个音,比如“福、富、幅、副、蝠、辐、褔、冨、諨、鍢、畗、匐、葍、䌿”,但是,也有读“bi”这个音的,比如“逼、腷、愊、湢、楅、堛、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语音流变造成的,同一个字,不同区域和地方发音各不相同,古代和当代读音也不相同,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地就用今天的读音去读古音,特别是一些地名和姓氏,比如山西洪洞县的“洞”,读为tóng,不读dòng,再比如“区”,作为姓氏就不能读为qū,而应该读作ōu。

查甲骨文发现:

“畐”是“福”的本字。“畐”与“酉”同源,后分化。酉,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酒坛里伸进一只酒篓,表示用酒篓滤糟打酒。有的甲骨文变形较大,“网”状的滤篓形象消失。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为区别于“酉”,金文加“人”,表示饮酒者从酒坛打酒。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并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独体字“畐”拆分成“口”和“田”。造字本义:形容词,用酒篓滤糟打酒,生活美满幸福。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简写成一点一横的字形。楷书则将隶书字形中的一点一横的字形简化成一横。

当“畐”和“偪”的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示”另造“福”代替。古籍多以“偪”和“福”代替“畐”。(《象形字典》)

古人打酒有必要专门造一个字来相对应吗?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甲骨文中的“打酒”和我们今天的“打酒”不是一个意思,我们今天“打酒”是自己喝,而甲骨文中的“打酒”是祭祀的一个环节,比如“福”就是祭祀活动,所以,“偪”也肯定跟祭祀有关。

如果“偪”和祭祀有关,那么,它的读音肯定不是“bi”,而应该和“福”字的读音接近。

综上所述,“偪阳”应该读作fùyáng。

2

为什么会在“偪阳”发生这样一场战争呢?

因为这里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是南北的交通要塞,所以,不管是2500 年前的春秋无义战,还是80 多年前的日本鬼子侵略战,都要来争夺这个地方。

这么重要的地方由谁来守卫呢?

据枣庄《峄县志》记载:“偪阳城,县南五十里,古妘姓之国。祝融之孙,彭祖弟陆终第四子求言封于偪阳,后为晋所灭。”

“祝融”是颛顼帝的后裔,上古管理火的官员。

祝融有两个孙子在上古时代很有名,一个叫彭祖,另一个叫陆终,其中,陆终有六个儿子,老四求言就封在偪阳。

偪阳往南大约50 公里是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彭祖就封在彭城,所以,偪阳和徐州是近亲,那么,偪阳作为徐州的门户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又据《史记·楚世家》记载,祝融有八姓,“妘”是其中之一,楚国的“芈”姓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偪阳国”和楚国也是近亲关系,那么,偪阳亲楚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公元前563 年四月初一(戊午日),晋悼公召集宋、鲁、卫、曹、莒、滕、薛、杞、小邾国的国君以及齐国世子,与吴王寿梦在柤(音zu,在今江苏省邳州市北)集会。

此时距离孔子诞生(前551 年)还有12 年。

晋悼公为什么会发起这个聚会?这和孔子的诞生又有什么关系呢?

先说晋悼公发起这个聚会的背景:

晋国一直是强国,特别是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开创了春秋霸业,曾一度风光无限。

可是,“霸主”的风头后来被楚国抢走了,楚庄王“一鸣惊人”,称霸诸侯。

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 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众多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它们的能力。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国求和。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因此,晋国想要发展,重回霸主之位,必须先拔掉楚国这颗钉子。

从地理位置看,楚国在晋国的正南方,晋楚隔着郑国遥遥相对,所以,郑国的位置很尴尬,两边都是强国,谁也不敢得罪,一会倾向于楚国,一会又倾向于晋国,在两个大国之间摇摆不定,直到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就开始完全听命于楚国了。

郑国成为了楚国的小弟,那就意味着晋国和楚国之间的这个“通道”被堵死了,因此,晋国想要制衡楚国,必须另外再寻求一个通道,这样,晋国就选择了东路,想借道鲁国和吴国联盟,从侧翼威慑楚国。

到了晋悼公时期,晋国开始发力。

晋悼公(前586—前558)自幼时聪明伶俐,从小就有雄心大志。他十四岁即位为君,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以韩厥、栾书为股肱(辅政大臣),祁、杨为谋士,重用韩厥、智罃、魏绛、赵武等一干贤臣,严军纪而恤民力,治律历而行礼法,于是晋国在其治下,国势鼎盛,军治万乘。

公元前563 年,这一年,二十三岁的晋悼公可以说是当时春秋社会最春风得意的人:和楚国争霸占于上风,息兵养民之策又让晋国上下一心、民无怨言、国内强盛,晋国似乎一度恢复到了晋文公霸业的时期。

晋悼公雄心勃勃,但要想真正取得霸业,让晋国再度辉煌,非得联合多国部队先扫平楚国这个障碍,于是,晋悼公就发起了这个反楚会盟。

会盟的地点为什么会选在“柤”这个地方呢?

因为这里是吴国、鲁国和宋国三国交界的边境地区。

晋国要联合鲁国、宋国及其友邦和附属国,与吴国形成战略联盟,这样,就可以实现从侧翼威胁楚国,达到制衡的目的。

3

晋国和吴国等十三国会盟,为什么会对一个小小的偪阳国开战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偪阳国和楚国是近亲关系,有可能会成为晋国修理楚国过程中的绊脚石。

二是偪阳距离“十三国会盟”地“柤”这个地方很近,也就是二三十公里的样子,十三国大军都到了,如果不干点事好像有点浪费这个气势。

三是晋悼公新提拔的两位将军荀偃和士匄(gài 盖),“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表现表现,所以,主动向晋国统帅荀嫈(yíng)请战。

荀偃、士匄何许人也?

荀偃,中行氏,这个人指挥过十三国联军攻打秦国,深入秦国腹地,如入无人之境。士匄,只身入齐,说服了与晋国不和的齐国加入联盟。按照今天的说法,荀偃和士匄妥妥的两个猛人。

荀嫈刚开始不同意,原因也有三个:

第一,这次行程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晋公参加会盟,并没有打仗的安排,军队没有充分的战争心理准备和军需准备。

第二,参加会盟的大大小小总共十三国,是晋国打其他国看呢还是十三国一起打?如果一起打,谁来统一指挥?

第三,偪阳太小,而且城池坚固,攻打下来是要付出很大伤亡代价的,而且,十三国联军打一个蛋壳大的小城,以大欺小,打胜了也不光彩,如果万一打不下来,一定会成为天下的一大笑谈,总之,这仗打得没意义。[荀嫈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春秋左传》)]

面对主帅的否定,荀偃和士匄不以为然,认为荀嫈胆子太小了,一个小小的偪阳国,整个国土面积,充其量也就相当于今天的一个普通乡镇大小,真打起仗来,连个援军都没有,十三国联军别说打,就是往那一站,偪阳国的国君还不得吓个半死?那还不得赶紧乖乖投降?

切!这么好的机会都不能把握,还当什么主帅?

按照荀偃和士匄的规划,首先用十三国联军的阵势压倒偪阳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偪阳国君投降,这样,既能显示一下晋国的威风,又可以加强联盟的凝聚力。其次,宋国一贯是晋国最坚定的盟友,此次集会,宋国出力最多,特别是左师向戌贡献巨大,偪阳与宋接壤,攻下来把城池赏赐给向戌作为封邑,也可以显示霸主的英明慷慨,进一步凝聚诸侯,从而促使宋国和晋国形成铁盟。最后,让吴国人看看中原诸侯的强大战斗力,增强他们合作的信心。

除此之外,还补充了一点,那就是战胜之后,就可以改变世人对荀偃和士匄“只是一介武夫”的看法,要通过这一仗显示一下自己那是相当的“有勇有谋”。

说不服荀嫈怎么办?那就拉上晋悼公。

荀偃和士匄向晋悼公分析了以上的情况,并拿出来一系列作战方案,争取晋悼公的支持。晋悼公也想要快速打通与吴国的联系通道,但又考虑到荀嫈的态度,所以,当场没做明确的表态。

“不表态”就是默许,于是,二人又来到荀嫈的大帐再次请战,这次荀嫈也只得同意。

于是,十三国联军组成的大军浩浩荡荡、气势汹汹杀向偪阳国,兵临城下,把偪阳团团围住,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联军能打胜吗?偪阳国君乖乖投降了吗?

4

偪阳国君姓“妘”名“豹”,为了尊重这位英雄的国君,我们不直呼其名,暂且叫他“偪阳子”吧。

首先,偪阳子在城中做了战前总动员,鼓励大家要为家人而战、为国家而战、为荣誉而战。

其次,鼓励战士奋勇杀敌,时刻准备为国捐躯,并备好守城战略物资和各类武器。

最后,为了麻痹敌人,偪阳子还命令士兵在城中的一座小山丘上撒小米,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米山(小山丘至今还在,名字仍叫“米山”),向敌军展示着坚守城池的决心,同时也是心理战:告诉你吧!我这城内粮食充足,可打持久战,即便被围,这么多粮食也够坚守一年。

浩浩荡荡的联军包围了偪阳城,将领们被城中的“米山”着实吓了一跳。晋国主将荀嫈看着这座米山,观察了半天,然后拉弓搭箭,对着米山连射三箭,将士们眼看着三支箭都从米山上滑落了下来,才知道“米山”是假的,顿时士气大涨。

联军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向偪阳城,守城的士兵沉着应战,打退了联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接下来的几天,联军日夜攻城,但没有取得丝毫进展。就这样连续攻打了二十四天,仍然没有攻下偪阳城。

荀偃和士匄看到这种情况,后背直冒冷汗,没想到啊,战场的局势一点也没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这可如何是好?

荀偃、士匄找到荀嫈:“大帅,你看这雨季马上就要来了,接下来攻城可能会更难,要不,咱们撤兵吧!”[水潦将至,惧不能归,请班师!(《左传》)]

“什么?你俩简直是放屁!说打就打,说撤军就撤军?你们这是拿士兵的生命当儿戏啊!”

荀嫈气得七窍冒青烟,说着拿起桌上的弩机,向荀偃和士匄的头上砸去,两人慌忙一闪,躲过了。

荀嫈气得继续大骂:“你们劳动国君、调动诸侯,连我这老头子都被你们拉到这儿来陪你们丢脸!当初我是怎么说的?你们全当耳旁风!现在,我这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那……那……那应该怎么办吗?”

“怎么办?怎么办?你们说说该怎么办?自己的屁股自己擦!”荀嫈简直怒不可遏,“如果七天之内还攻不下来,那就拿你们的脑袋来抵罪!”

知伯怒,投之以机,出于其间,曰:“女成二事而后告余。余恐乱命,以不女违。女既勤君而兴诸侯,牵帅老夫以至于此,既无武守,而又欲易余罪,曰:‘是实班师,不然克矣’。余赢老也,可重任乎?七日不克,必尔乎取之!”(《左传全集》)

荀偃和士匄赶紧跑出帐外!

5

鲁国的增援部队到了。

鲁国这次派来三员大将:秦堇父、狄虒(si)弥和叔梁纥(hé)。

秦堇父率前军,狄虒弥领中军,叔梁纥带后军,押送着粮食、武器等一大批辎重,日夜兼程从曲阜赶来。

偪阳城内的士兵一看,赶紧大开城门,纷纷跑出城来抢鲁军运来的粮食和武器。

秦堇父、狄虒弥见城门大开,认为有机可乘,便带着部队杀入城中,叔梁纥也带着后军紧跟着入城。

眼看着三军即将全部涌入瓮城,这时,偪阳守军开始往下放瓮城的闸门。由于叔梁纥殿后,此时还未完全入城,他马上意识到这是偪阳人“请君入瓮”之计,意在分割鲁军,采取“关门打狗”的战术。

“危险!”

叔梁纥大喝一声,扔下手中武器,一个人硬是扛住了正在下降的闸门,并命令士兵鸣金收兵。秦堇父和狄虒弥听到响声后且战且退,这才安全退出瓮城。

所有的人都看傻了。

不得了了,叔梁纥力举城门“千斤闸”!

瓮城的城门又叫“千斤闸”,现存千斤闸在北京正阳门箭楼,是北京乃至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最大的千斤闸。这座千斤闸建于明朝,闸门宽6 米,高约6.5 米,厚9 厘米,重量约1990 公斤,并且上面布满加固铁钉。开闸时,闸门升至门洞以上城台内闸槽中;关闸时,闸门从闸槽中平稳落下,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

古代的城有规制,高级别的诸侯国城墙高、城门宽,低级别的诸侯国城墙低、城门窄,偪阳属于低级别的小国,所以,它的城门比北京要小得多,但再小的城门闸估计也得有一千斤以上。

千斤闸如此沉重,人力能举得起吗?

关于“力举千斤闸”,大多都是在演义小说里存在,比如《隋唐演义》《说岳全传》《杨家将》《明英烈》等,共描写了八位力托千斤闸的猛将,但结果都不怎么样,像雄阔海、杨二郎、王伦都是因托闸而死,狄雷、胡大海、蒋忠、常遇春也不轻松,只有呼延平最猛最轻松了,直接从地面托起了闸。

可这些都是小说,正史中记载的这种壮举很少,叔梁纥算是一次。

当今的举重世界纪录为挺举265 公斤,也就是530 斤,这一纪录的创造者是格鲁吉亚的塔拉哈泽,而叔梁纥举起的重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所以,叔梁纥一战成名,令所有人目瞪口呆。

狄虒弥也不甘示弱,将一个巨大的车轮卸下来,蒙上甲胄,形成一面超大号的盾牌,左手执“盾”,右手操戟,掩护着一队士卒继续攻城。

秦堇父正被自己刚才的鲁莽气得嗷嗷直叫,偪阳守军看到,想戏耍他一下,居然将一条布从城上垂下——像是在嘲笑秦堇父:有种你爬上来啊!

秦堇父正在气头上,看见城上垂下来的布,不管三七二十一,攀布而上,眼看快爬到垛口了,城上守军突然将布斩断,秦堇父重重摔下城根,昏厥过去。这时,城上守军又把上面的布垂了下来。秦堇父苏醒后再次攀爬,再次摔下。如此重复了三次,守军也被这样的勇气震撼到了,再也不把布匹悬下来,表示我们服了,求求您不要再爬了。

如此,秦堇父方才罢休,并拿着断布在军中炫示三日,在诸侯中赚足了风头。

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主人县布,堇父登之,及堞而绝之。队则又县之,苏而复上者三。主人辞焉,乃退,带其断以徇于军三日。(《左传》)

另外一路攻城,荀偃、士匄也不甘示弱,冒着枪林箭雨、身先士卒,奋勇攻城,就这样又持续了四天。

此时的城内,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搏的准备,因为毕竟是一座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全靠信心在支撑。他们将帅一心,严防死守,先是射箭,箭射完了就用滚木,滚木用完了,就把城内大大小小的石头都集中到城墙上,用石头砸……

最后,连石头也没有了,偪阳城可以用来防守的军用物资空空如也,荀偃、士匄迅速抓住了这一战机,率领联军发起最后的总攻。二将率先爬上城墙,各国将士蜂拥而上,城墙上的守军丝毫也不退让,做着最后的抵抗,为城内守军的布置争取时间。

最终城墙上的守军一个一个倒了下去,城墙已经完全被联军占领。接下来联军面对的是惨烈的巷战,城内守军依然没有放下武器,他们虽然知道此战必败、此国必亡,但为了自己的国家,仍然愿意为荣誉而战。此后,又经过了一天的激战巷战之后,国君偪阳子不愿意再看到将士流血和百姓无辜死亡,选择走出宫殿,向联军投降。

至此,历经二十九天的偪阳之战终于结束,偪阳城破国灭,偪阳子被废为庶人,并押送到晋国,连同偪阳国贵族和祭祀宗庙,全都安置到晋国的霍(在今山西省繁峙县)这个地方——灭人国而不绝人祀,符合当时的游戏规则。

五月庚寅,荀偃、士匄帅卒攻偪阳,亲受矢石。甲午,灭之。书曰“遂灭偪阳”,言自会也。(《左传》)

偪阳国虽然失败了,但虽败犹荣,因为它以小小弹丸之地,孤城力敌十三国重兵,毫不畏惧,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面对强敌威武不屈的抗争精神,靠的是团结一致上下同心的凝聚力,靠的是长期立国安邦的国家政策。这种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传承下来,且历久弥新,一直到2500 年后,还是在这片土地上,才有了1938年中华儿女奋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台儿庄大捷”,同样是辉煌壮举名垂青史,挺直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6

偪阳之战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撇开政治因素不谈,应该是叔梁纥。

叔梁纥是谁?

叔梁纥(前622—前549),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宋国人。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宋国君主的后代,孔子的父亲。

宋国君主的后代怎么会跑到鲁国任大臣呢?

这要从周灭殷商开始说起。

周灭殷商以后,商纣王自焚身亡。改朝换代,殷商还有大批的贵族应该如何安置?

根据前朝惯例,商灭夏,夏的贵族遗老被统一集中起来,分封到“杞”这个地方;周武王则把殷商贵族遗老集中起来统一分封到了“宋”这个地方,宋的都城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这里也是商族最初发家的地方。

像这种改朝换代优待前朝贵族的做法,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保留了文化的根脉,这样做的好处是改朝换代不影响文化的发展,所以,汉代甚至三国之前,中国的文化辉煌灿烂。但是,自南北朝的刘裕屠杀前朝皇族开始,以后历代王朝更替都有屠杀前朝皇族的劣行,因此,自南北朝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缓慢,有时原地踏步,到了清朝,甚至出现了倒退,我觉得,屠杀前朝文化精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有点扯远了,我们回过头来再说孔氏。

据《孔子家语》记载,孔氏是宋国贵族。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微子启死后,他的弟弟微仲即位,微仲就是孔子的先祖。由于殷商贵族属于“子”姓,所以,孔氏也是“子”姓。

按说,宋国贵族应该是“子姓宋氏”,那为什么孔子的祖上却是“子姓孔氏”呢?

先秦时期,姓与氏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姓”最早是用来区别婚姻的,在母系社会,孩子只知道生母而不在乎生父是谁,所以,“姓”代表的是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

简单地说,“姓”就是母系时代纪念家族起始妇女的符号。

进入父系社会之后,姓就被弱化了,男子一般称氏不称姓,比如黄帝称轩辕氏,其实他姓姬,炎帝称神农氏,其实他姓姜。

当“氏”成为家族的标志之后,由于后世子孙繁衍,同姓的大家族就会分为若干分支小族散居各地。为了区别,每支就会再另起一个族号,这便是“氏”。就如殷人子姓,后来逐渐分支为华氏、向氏、鱼氏;齐人姜姓,后来又有申氏、吕氏、马氏等。

按照宗法制规定,“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也就是说,公族世袭只传正妻所生的嫡子,所以传到第五代以后,各宗之间亲缘关系已经疏远,应该别立一族。既然别立一族,就要别立一号,于是,孔子祖上到孔父嘉一辈时,由于已经超过了五代,需要另立一个“氏”,因此,孔父嘉的后人就取了孔父嘉的字——“孔”作为氏名。

当孔氏传到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的时候,宋国发生了内乱,为了逃避内乱,孔防叔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防叔虽然在宋国是贵族,但是到鲁国后,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防叔在鲁国娶妻,生子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身长十尺,力大无穷,在鲁国做了武将。

身长十尺什么概念?

换算成今天的尺寸,应该是身高2.2 米以上,和姚明差不多。(西汉时一尺等于今天的0.231 米,春秋时期一尺的长度估计和汉尺差不多,也可能比汉尺略短一些。叔梁纥基因好,所以孔子身高九尺,也是大高个。)

叔梁纥虽然身大力大,但身处和平时期,没有什么战争,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叔梁纥一直都默默无闻。如果不是遇到“偪阳大战”这样的机会,也许他就会平平淡淡终老一生,因为,截到公元前563 年偪阳之战爆发,叔梁纥已经60 岁,快退休了。

但叔梁纥很幸运,一是身体好,60 岁还能力举千斤闸,放在今天都不可思议;二是恰好遇到偪阳大战,给了他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三是他临危不惧,有勇有谋,力挽狂澜,救了鲁国的军队,这多多少少给不堪的十三国联军争得了面子,因此,回到鲁国以后,叔梁纥迅速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大英雄,鲁公分封他做了鲁国陬邑大夫,算是进入了鲁国的高层,达到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7

可是,叔梁纥也有烦恼。

什么烦恼呢?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年事已高的叔梁纥为没有健壮的儿子继承烟火而愁眉不展。

叔梁纥的第一位夫人姓施,为叔梁纥生了9个女儿,就是没有男孩。后来,叔梁纥又娶了一位侧室,过了不久,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孟皮,可是孟皮天分不高而且腿脚有残疾。

按照宗法规定,身有残疾者是不能继承爵位的,这就意味着叔梁纥用生命换来的爵位到此结束,没有人来继承。叔梁纥为此事整日闷闷不乐。

不过,自古美人爱英雄,此刻叔梁纥也许并不知道,有一位名叫颜徵在的17 岁少女正对他爱慕不已,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有一位小迷妹正想着如何把自己的爱意传达给她心爱的英雄。

史书并没记载叔梁纥是如何捕捉到爱情信息的,反正有一天他就壮着胆子到了颜家正式提亲。

颜父很大度,居然答应了这门亲事。

叔梁纥欣喜若狂,急忙选择吉日良辰,迎娶颜徵在为妻。

但是,历史在这里往往会出现一点误会,那就是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纥(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为什么是“野合”呢?

按照当时的礼法制度,结婚生育的合适岁数,男性应该在16~64 岁之间,女性应该在14~49 岁之间。凡是在这个范围之外的都是不合礼仪的,叔梁纥迎娶颜徵在时已66 岁,所以称之为“野合”。

这里的“野”含有不合礼法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低于正当礼仪的婚配。(司马贞索隐:“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

忘年夫妻,甚是恩爱,但是,颜徵在婚后三年都没有怀孕,非常着急。她建议丈夫说:“听说尼山神庙颇为灵验,我们何不前往祈祷,求神保佑,赐我麟儿,不知夫君意下如何?”

叔梁纥已是年近古稀,更是求子心切,于是欣然同意。夫妻俩斋戒沐浴,郑重其事地前往尼山祷告。果然灵验,不久,颜徵在怀孕。叔梁纥高兴不已,在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尼山镇鲁源村)租了一间房子,让妻子在安静的环境里待产。

公元前551 年,孔子降生,这一年叔梁纥70 岁。

叔梁纥晚年得子,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于是大摆宴席,广为庆贺。因爱子是秉承尼山神灵而生,叔梁纥当着众朋亲友的面为子取名为丘,字仲尼。

叔梁纥毕竟已是古稀之年,有一日偶感风寒,后来病情日益加重,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撇下娇妻幼子,撒手人寰,死后葬于曲阜防山。

叔梁纥死后不久,颜徵在便带着孔子迁居到鲁国都城曲阜的阙里。

8

颜徵在带着年幼的孔子和身有残疾的孟皮,在举目无亲的曲阜是如何艰难度日的呢?

关于颜氏的家族历史,笔者在“颜回篇”有详细交代,这里再简单说一下:颜氏是被鲁国灭掉的小邾国的王族后裔,所以,颜徵在的父亲有贵族血统,也是一位饱学之士。

颜父非常开明,所以,他的三个女儿也和其他男子一样学字识礼,特别是颜徵在,不仅仅积累了丰厚的见识和学养,在教育和礼仪上也有很高的修养。

她把父亲家的书全都搬运到自己的新家,选了三间房子的其中一间作为书房,准备在孔丘满五岁的时候教他念书。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在自己家教发蒙的书,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资——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这足以养活母子三人。

她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孩子们学习礼节和仪式。孔丘不到六岁就开始跟班学习,后来,颜徵在又收了几个小学生,小孔丘便成为了母亲的小帮手。

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使不到十岁的小孔丘已经学完全部发蒙课程,他因为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

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涯和自己帮助别人学习的经历,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了直接的影响。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大约在孔子17 岁的时候,颜徵在由于积劳成疾,不幸早逝,离开了人间。

自此,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横空出世。

谁也不会想到,2500 多年前一场意外的战争,竟间接地促成了孔子的诞生,进而改变了中国文化的走向,使得儒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一直影响到今天。

猜你喜欢

宋国鲁国晋国
师旷劝学
鞭长莫及
柳季与岑鼎
翳桑之报
鞭长莫及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颜氏家训千古传
假途灭虢
朝三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