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对中远期血压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3-12-02邓鹏飞李递通陈锦俭
邓鹏飞 李递通 陈锦俭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随着神经影像与神经介入技术的日趋成熟,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因创伤小、操作简便、有效与适应证更广泛等优势,现已成为临床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措施[1-2]。CAS能够有效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卒中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3-4]。而血压降低是CAS术后一种常见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现象,亦为CAS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相关研究发现,CAS术后持续血压降低会促使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减少,继而诱发或加重脑缺血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6]。因此,CAS术后早期识别可能发生血压降低的高危患者,并及时提供防治干预,对于降低中远期血压降低发生率、避免不良预后的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以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接受CAS治疗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CAS对中远期血压的影响与中远期血压下降的有关因素。信息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接受CAS治疗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禁忌症,均于本院行CAS手术治疗;患者纳入遵照自愿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具有较高的依从性;患者病历有关资料登记齐全。排除标准: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者;存有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者;合并全身性感染者;意识障碍,难以进行正常交流者;存在酒精、药物依赖史者;存在免疫系统病症者。所有患者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9.75±4.83)岁;体重指数(BMI)18.6~28.3kg/m2,平均BMI(24.48±1.62)kg/m2。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前完善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排除手术有关禁忌症后,行CAS治疗。详细统计患者术前24h、术后24h、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血压水平,血压的测量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术前与术后24h运用持续无创血压监测法,每小时测量血压1次,取其平均值为术前与术后24h血压值。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随访复诊3d,每天监测早、中、晚3次血压,取平均值作为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压值。依照术后6个月收缩压下降情况分为收缩压下降组(收缩压下降≥10mmHg)与收缩压无下降组(收缩压下降<10mmHg),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75岁、<75岁)、性别(男、女)、BMI(≥24kg/m2、<24kg/m2)、糖尿病史(有、无)、吸烟(有、无)、饮酒史(有、无)、术前低血压病史(有、无)、狭窄程度≥80%(有、无)、合并未控制的高血压(有、无)、手术时间>1h(有、无)等一般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影响患者中远期血压下降的危险因素。
1.3观察指标 (1)术前24h与术后24h、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血压变化对比。(2)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获得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后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获得影响患者中远期血压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2 结果
2.1术前24h与术后24h、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血压变化对比 术前与术后24h SBP与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SBP与DBP均低于术前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前24h与术后24h、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血压变化对比
2.2CAS治疗后中远期血压下降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BMI、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与行CAS治疗患者术后中远期血压降低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术前低血压病史、狭窄程度≥80%、合并未控制的高血压、手术时间>1h与患者中远期血压降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AS治疗后中远期血压下降的单因素分析n(%)
2.3CAS治疗后中远期血压下降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术前低血压病史、狭窄程度≥80%、合并未控制的高血压、手术时间>1h是行CAS治疗患者术后中远期血压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CAS治疗后中远期血压下降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临床调查显示,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患病率较高,且近年该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7-8]。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高危因素,颈动脉狭窄会导致局部组织的血液灌流量下降,引起脑缺血。故早期积极防治严重颈动脉狭窄,在预防脑卒中发生中至关重要[9-10]。CAS因具有创伤性小、操作简便等优势,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可有效改善血管阻塞情况[11-12]。然而由于CAS术中导丝刺激、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操作会对颈动脉窦造成机械性扩张与牵拉,患者术后极易出现血压降低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效果[13]。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建议,绝对目标血压水平和降低是不确定的,应个体化[14]。但持续血压降低会促使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减少,继而引起或加重脑缺血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6]。因此,尽早明晰CAS术后中远期血压降低的危险因素,并及早施以针对性干预管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6个月,SBP与DBP均低于术前24h,表明CAS治疗后中远期血压降低发生风险较高。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BMI、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与行CAS治疗患者术后中远期血压降低无关;而年龄、术前低血压病史、狭窄程度≥80%、合并未控制的高血压、手术时间>1h与患者中远期血压降低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术前低血压病史、狭窄程度≥80%、合并未控制的高血压、手术时间>1h是行CAS治疗患者术后中远期血压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如下:(1)年龄≥75岁:高龄的患者各项生理机能衰退较为明显,机体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情况,故术后极易出现血压降低情况。(2)术前低血压病史:术前有低血压病史患者基础血压偏低,从而导致迷走神经张力相对较高,加之术中支架的刺激,术后更易发生中远期血压降低[15]。(3)狭窄程度≥80%: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大血管的总体血流阻力会显著降低,从而导致术后中远期极易出现血压降低情况。(4)合并未控制的高血压:临床对于术前合并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为降低手术风险,多选择增加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或)频率,以增强降压效果,而CAS术后血管阻力降低,故术后极易发生血压降低情况[16]。(5)手术时间>1h:手术操作时间过长术中所引起的术中失血量和其他体液丢失量也更多,且介入器材对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的刺激时间也相对延长,故术后中远期血压降低的发生风险更高。因此,临床需对上述影响因素予以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以尽可能的减少术后中远期血压过低发生风险,以保障患者健康。
综上所述,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中远期血压影响较大,而中远期血压降低的发生与年龄≥75岁、术前低血压病史、狭窄程度≥80%、合并未控制的高血压、手术时间>1h相关,临床应据此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手段,调整方案,以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