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12-02韩喜平安睿颖
韩喜平 安睿颖
[内容提要]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锲而不舍的追逐目标,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人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满足不同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指向,创造性地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相结合,完成了从被动卷入到主体性的自觉唤醒,通过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从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到人与物协调发展的整体现代化的突破,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思想来源与智力支持,同时实践的检验也深化了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 韩喜平,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安睿颖,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价值及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 2 0 Z D A 0 0 4) ;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 2 0 2 2 C X T D 0 8)的阶段性成果。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重大的实践都蕴含着重大的理论问题,伟大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的。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对现代化的探索经历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不断深入的过程。在大历史观下厘清这一发展历程,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
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被动卷入到主动探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社会实践的必然结果。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现代化始于1 6世纪前后的西欧,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启、新航路的开辟、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产生而兴起。因其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西方国家占据了现代化发展早期优势,掌握了对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建构权和解释权,并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加速自身的发展,一举成为世界强国,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发展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样板。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1]“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2]现代化的进程将世界历史划分成现代化的西方和“从属于西方”的东方社会。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开启是在西方世界的扩张下被动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伴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当时的中国遭遇了亘古未有的危机与挑战。落后就要挨打,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民族危亡时刻,无数仁人志士寻求以各种方式挽救民族和国家,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希望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面貌。其中,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器物—机制—制度—文化”的摸索过程,也由此开启了中国对现代化的理论探索。“现代化”一词最早出现于1 9 2 2年的《东方杂志》,文中称颂了阿富汗模仿日本明治维新所启动的现代化改革; 1 9 3 3年我国近代主要刊物《申报》还曾专门设立一个讨论现代化问题的专栏,这是我国首次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 3]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无论是对现代化的早期实践还是理论探索,都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实现现代化的民族主体性问题,只能停留在对西方现代化形式层面的简单模仿,这也决定了当时中国对于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各种现代化的探索只能以失败结束。历史证明,资本主义现代化在中国不可能成功。
1 9 2 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也使得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了必然的联系。如果说,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探索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扩张之下被迫开启的,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则使得中国人民的现代化意识开始主动觉醒。1 9 4 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向何处去?”[ 4] 6 6 2其给出的答案就是“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4] 6 6 3。可见毛泽东对于当时中国的目标定向是非常清晰的,它不同于被动的现代化道路,而是对于自身的发展方向开始有了明确的自主意识,开始走向主动探索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1 9 3 8年,毛泽东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首次将现代化一词运用在军事领域,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 4] 5 1 1,并提出要“发展新的军事工业”[ 4] 4 7 0。同时,毛泽东还明确指出,机器大工业是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統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5] 1 0 8 0。所以,革命的目标就是要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平等自由民主的新中国,为实现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提供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
可以说,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的现代化探索相伴而生,现代化的道路迂回曲折。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道:“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6]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惨痛教训的分析,毛泽东深刻认识到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并坚定地指出“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的出路”[ 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我们党通过武装革命斗争的实践,重新确立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地位,使得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了从被动卷入到主体性自觉唤醒的转变,这也确证了只有拥有独立自主的政治前提以及精神自觉才能为探索、建构起中国式的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指引和精神支持。
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向工业化与四个现代化目标前进
1 9 4 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为进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创造了独立自主的政治基础,使中国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成为可能。近代以来中国屈辱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党和人民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化是实现国家强大的必要途径,“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 8]。毛泽东从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出发,在《论联合政府》中第一次提出“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5] 1 0 8 1的现代化目标,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提出了初步设想,也为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此,中国开启了现代化的新征程。
然而,面对刚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穷二白的中国,实现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的转变,只能“以苏为师”。但在实践过程中,苏联模式的水土不服逐渐显现,不能适应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因此,如何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一个非常艰难而复杂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既要把握现代化理论的精髓,更要创造性地结合实际进行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经过大量的调研后,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指出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和不足,并提出中国不能简单地照搬苏联模式,应以苏为鉴,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总方针,统筹处理好十大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辟出属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进行理性的反思,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予以批判与重构,突破西方现代化模式,努力走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这也意味着我们开始从外源被动到内生自觉地独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理论的产生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同样也建立在对现代化历史性实践的本质与规律性的洞见之上。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们党认识到工业化虽然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但它并不是全部要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整体化。于是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9]同时我们党也认识到,现代化的进程是长期而艰巨的,必须要有顶层设计、长期规划和重点部署,因此作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安排,这意味着中国在赢得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之后,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条件,为探索现代化在中国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明确了正确发展方向和目标。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开展了理论与实践上的积极探索,但由于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导致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规律认识不足,探索经历了曲折和迂回。不过也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明确了将其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探索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撑。
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创新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和进行现代化战略部署
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在我们努力追赶世界脚步的同时,现代化的标准及其内涵又有了大的发展。邓小平对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访问使他清楚地看到了差距,重新思考在现实国情下现代化到本世纪末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在此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从中国特点出发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将现代化的目标更改为达到小康水平,并根据目标给出了现代化实现的行动步骤———“温饱—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即“三步走”战略。在“三步走”战略的指引下,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邓小平深刻认识到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现代化,既要吸收和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中国式的现代化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才能逐步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为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希望通过改革来推动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从而加快中国现代化的步伐。由于之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严重束缚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一方面排斥着市场机制,阻碍了商品的正常流通,另一方面压抑了广大劳动人民和劳动集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1 0]。从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到城市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从经济特区试点开始到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级、多领域的开放体系,党带领人民充分利用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先进成果,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思想僵化,激发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
2 0世纪9 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采取新的战略,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经济理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束缚。这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举措,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發展。
在各项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四个现代化这种局限于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单一且较为片面的现代化目标偏重于器物层面,不利于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发展。于是,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从物的现代化层面转移到了人与物的现代化相统一协调发展的层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出发,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重点把握好人的现代化的发展重点与演进规律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积极提升和完善人的现代化素质中更具体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的现代化的客观标准角度看,它有着一系列衡量指标,而这些的实现又必须以经济的现代化作为基础。但如果从人的主体性角度看,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推动传统意义上的人向现代化的人转型,这种转变涉及到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为此,要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确立“两个文明”的现代化格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两个文明”建设相协调的现代化战略布局的形成。党的十三大报告更是提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 1],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维度。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严峻形势下,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一起列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布局。在“三大文明”中,政治文明不仅作为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而且对其他两大文明建设发挥着制度规范和保障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命题由此提出,标志着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增加了民主、法治的新维度。
2 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期,面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1 2]等问题和挑战,这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切认识到科学发展对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1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拓展了现代化的建设布局。
四、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对理论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聚焦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命题进行了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认识不仅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不斷创新的过程,而理论与实践实现良性互动的逻辑起点则是问题意识。正是在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问题,才促使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建构,并通过实践进行检验。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重大问题,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坚持依法治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等。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在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创造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宝库,并以实践为检验,不断推动理论创新。通过这种互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使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
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与领域,也意味着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上,需要更加先进、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4] 2 1中心任务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发展的把握,回答了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围绕着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我们的路线图进行了动态调整,“新两步走”战略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点提前至2 0 3 5年,在原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中添加了“美丽”这一新要求,强化了绿色发展的理念,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使之更加全面。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不仅要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进入新时代,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也有了新规划和新目标。现代化理论起源于西方,实践的最初模式也是建构在西方国家的经验基础之上,因而我们走向现代化的途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色彩。然而,西方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是建立于私有制条件下以资本逻辑为基础的,其尽管在人类发展史上凭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实现了现代国家的转变,但这种现代化也加剧了社会矛盾以及人的异化问题。因此,在面对西方现代化道路暴露出来的问题时,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扬弃西方现代化道路之弊端,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接续奋斗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新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开创出的道路,除了具有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还具有中国式的新特征,包含着一种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继承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历史方位,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积累中国式现代化经验的过程。同时,它还包含着一种超越性的价值范畴,这种超越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的超越,即是对自身的超越,更是对“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的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造,不仅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大趋势中解决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出路问题,而且以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性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唯西方论,实现了实践向理论的突破,创造出适合本民族实际的现代化理论体系。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新诠释和演绎,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认识的总结和升华。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回应了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和难题,以崭新的视角拓展了人类对于文明形态的认知和选择。
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入探索的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1 4] 2 3 - 2 4。将现代化总目标落细落实,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大的总战略拆解为可落地、能实行的各领域具体战略安排,勾画出中国式现代化未来发展清晰、系统、完整的蓝图,从而形成具有制度性、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世界现代化建设的普遍性规律,又牢牢把握住中国国情,更具整体性意蕴。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属于整个人类社会,为世界永续发展和人类实现现代化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是可供参考、可借鉴、可推广的现代化选择。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3 6.
[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2: 1 6 8.
[ 3] 程美东.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蕴涵[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 0 2 2( 9) : 1 8 -3 0, 1 0 8.
[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6] 毛泽东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1 4 7 0.
[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 0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 9 9 4: 1 1 0.
[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 1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1: 2 7 2.
[ 9] 周恩来选集(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8 4: 1 3 2.
[ 1 0] 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4: 1 5 0.
[ 1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1: 1 3 .
[ 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1: 6 4 9 .
[ 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0 6: 6 9 6 .
[ 1 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2.
(编辑: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