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平绣活:一针一线绣古今 一丝一缕寄传承

2023-12-02杨凯飞

科学导报 2023年80期
关键词:高平刺绣技艺

杨凯飞

一件件绣活作品惟妙惟肖,映入眼帘。童帽系列造型各异,雄狮的灵动、老虎的威严、麒麟的飘逸……10月31日,记者走进高平市魏家庄村凤林刺绣厂,感受高平绣活的技艺精髓,领略传统工艺的别样魅力。

提起刺绣,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四大名绣: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其实高平刺绣在中国刺绣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地人称“绣活儿”,是山西晋绣技艺的代表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赵翠林老师说:“高平绣活在风格上不仅有中国四大名绣的委婉细腻,而且还有粗犷豪放、刚柔并济的北方特色。”

高平刺绣艺术源远流长,自古就有种桑缫丝的传统,据相关留存遗物考证,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中期。高平妇女大多能纺善绣,她们用灵巧的双手表现自己设想的题材,创造出无数既富有装饰趣味又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刺绣作品,并世代承传,绵延至今。2006年“高平绣活”被列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23年上榜山西省十大非遗保护实践案例。

十指春风,妙手偶得。作为国家级非遗高平绣活的代表性传承人,赵翠林从小深受母亲影响,对刺绣格外钟情。高中毕业的赵翠林就开始做绣活,為了“高平绣活”的传承,赵翠林倾注心血,创办了凤林刺绣厂,在刺绣行业一做就是20多年。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赵翠林用手中针和线,轻盈穿梭、演绎着针尖上的舞蹈,透过斑斓的色彩和图案,绽放着传统工艺的别样魅力。

针小线细,能绣千娇百媚;心灵手巧,镌刻万古风尚。高平绣活多取花卉、瓜果、虫鱼、蝴蝶、吉祥鸟和瑞兽等自然形象,如二龙戏珠、凤穿牡丹、贵子折莲、鱼戏莲、猴捧桃、麒麟送子、蝴蝶扑瓜、喜鹊闹梅、鹿衔梅枝、狮子滚绣球、鱼莲娃娃等。另外,还将一些传统的戏曲等剧情场景作为表现内容。在色彩的搭配上,一般采用黑、蓝、红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色彩,最具有地方特色。高平刺绣在漫长的创作实践中,根据作品用途、表现内容、塑造形象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刺绣针法,平针绣、打籽绣、盘金绣、披金(银)绣等等,但主要以立体绣为主,区别于四大名绣的平绣,给人有一种雕塑的感觉,从选材、用料、针法上,比较结实耐磨,而且贴近生活。

高平绣活是山西省刺绣行业里面唯一的一个国家级项目,赵翠林带着高平绣活获得了数不胜数的荣誉。其作品曾经出口欧洲,不断斩获中国工艺美术展百合新锐奖、中国工艺美术金凤凰奖等工艺最高奖项,其中《事事如意》还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展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平绣活这一民间艺术面临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发展与开发的时代危机。赵翠林并没有乱了方寸,而是对高平绣活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不断创新提升高平绣活技艺,把高平厚重的历史文化融入绣活创作中,创作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绣活作品,真正让高平文化绽放异彩,让更多人了解高平绣活,感受到针线刺绣的独特魅力。

“作为一名国家级传承人,我觉得责任更重了,我应该把高平绣活好好地发扬传承。”赵翠林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我们现在就是用山西独特的刺绣手法来表现咱们山西独特的人文历史题材,为山西高平绣活的复兴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高平刺绣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清新唯美的刺绣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千年古建看高平
高平夜景
五“地”五“乡”圣地高平
仰望高平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