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
2023-12-02曾婷李雪
曾 婷 李 雪
(沈阳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财政部在2021年9月30日发布的《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中更是将“坚持立德树人”列为首条基本原则,指出会计教育应当加强在会计法治、诚信自律、职业精神培养和专业能力建设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终实现为党和人民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目标。2023年1月12日,我国首次制定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将新时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总结提炼为三条核心表述,即“坚持诚信,守法奉公”“坚持准则,守责敬业”“坚持学习,守正创新”,从自律、履职和发展角度对会计人员提出新要求。基于此,有必要对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误区展开深入分析,探究新时代会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培养新时代会计人才提供实践参考。
一、会计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一)要素协同理论
要素协同理论是指各教学要素既要保持空间上的一致性,也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一致性叫横向协同或方向协同,时间上的连续性叫纵向协同或良性循环[1]。横向协同指各教学要素在方向上要基本一致,即会计思政育人过程中涉及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空间上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在方向上与其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会计思政的横向协同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突出诚信、守法的重要性,当各要素不能朝着共同方向前进时,对其他要素具有控制和引导能力的教育者,有责任将各方力量统一到同一方向上来;纵向协同则要求会计课程思政要有规律分阶段地连续向前推进,要依据大学生思想、价值、道德的发展规律,在会计课程内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二)隐性思政教育理论
隐性思政教育理论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特定的教育环境,将思政元素隐藏到专业知识点中,使受教育者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2]。隐性思政教育不同于显性思政教育,隐性思政教育在教育过程、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上更具隐蔽性,最终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持久。会计课程思政教学契合隐性思政教育的教学原则,需要教师在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基础上,以显化的专业知识推动隐性的思政元素传授,以角色扮演、沙盘模拟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讲授,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接受思政教育。
(三)学习金字塔理论
在埃德加·戴尔提出“经验之塔”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带“记忆百分比”数据的学习金字塔在教育领域被广泛运用。学习金字塔指出学生在听讲、阅读、视听、教师演示等学习活动中通常处于被动状态,学生被唤起的思维、情感是有限的,两周后学习保持率最多只有30%;相比之下,学生在小组讨论、做中学、应用或教别人学习的活动中,因自身处于主动状态,其思维、情感等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两周后学习保持率最高为90%[3]。因此,会计思政建设要积极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获得感受、体验情感转变到提高认识并将知识内化成智慧,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多样化的能力结构[4]。
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误区会导致教学要素难以朝着同一方向发展。不断发展的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使传统的会计教学理念受到严重冲击,也使教师和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目前,多数高校将会计教育的目标放在适应大数据环境的专业人才培养上,这一举措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会计专业的现实处境,却忽视了会计教学在价值、知识和能力培养上的统一性,无法有效引导各教学要素,导致“为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等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二)思政教育受众存在误区
思政教育受众存在误区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思政教育的受众不仅包括学生,还应包含授课教师[5]。目前,会计教学的思政教育受众局限在学生,教学关键点放在了学生理解并消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上,忽视了教师个人能力水平在教学中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能力水平低的教师很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也导致课程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
(三)思政元素凝练存在误区
思政元素凝练存在误区使得教师不能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在对会计学科相关知识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凝练时,一种认知是片面地认为课程思政教育是要将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宏大且专业化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当中;另一种认知则认为思政元素不仅包括宏大的思政元素,同时也包括像诚信、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这类具体的思政元素[5]。由于术业有专攻,前者往往导致教师对会计教学的思政教改望而却步;后者导致教师无法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形成系统的认知,出现理解上的混乱,最终导致思政教育目标无法实现。
三、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思政建设的目标,并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工作。
(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要体现哲学思维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从原始时代末期,人们用“刻记记数”和“结绳记事”等方法来反映渔猎收获数量及收支情况,到唐宋时期“四柱清算”法的出现,蕴含了会计发展的螺旋上升规律;会计中的收入费用配比原则,蕴含了因果规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蕴含了辩证思维。
(二)会计专业课思政教学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高等教育的思政必修课往往因为无法细化至会计领域,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会计实践,尤其在涉及大量职业判断时,缺乏判断力的学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课程思政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通过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维护公平、民主、自由、法制的意识。
(三)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要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高质量发展作为新阶段发展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教育也不例外。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行业也面临着会计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剧变,需要在会计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用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直面挑战,增强学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应用新技术。在实现会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批有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的高质量会计人才。
四、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教学体系的构建
基于要素协同理论,会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在空间上协同各教学要素,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指导方针,以“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顶层设计,将思政元素以隐性方式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思政学习氛围。会计作为一个大类学科,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诸多课程,课程思政在育人和育德的有机结合中,每个课程承担的角色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其中,“基础会计”更多地讲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复式记账法”的引入过程,体现会计开放的思维模式。而“高级财务会计”则是以“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为基础,更多地涉及特殊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更多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以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后续处理为例,通过国际、国内商誉处理方法的对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以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我国独特的商誉处理方式,结合我国商誉相关准则制定时的经济背景,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逻辑。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
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思政目标,教师要提前对思政教学做好安排,如在哪些章节融入、融入了什么思政内容,以及以哪种形式融入等重要问题,确保各教学要素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在内容设计上,要突出会计的层次性,以知识的层次性有规律分阶段地连续向前推进隐性思政教育。教师应根据知识的特性,寻找思政映射与融入点。例如:在讲述“基础会计”总论时,把“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的映射与融入点,通过讲述和视频播放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讲述会计凭证时,以“培养学生严格、严谨、严密、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作为思政映射和融入点,通过业务模拟和实训训练,让学生能独立进行凭证填写,同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基础会计”课程思政为例,思政元素映射与融入点如表1所示。
表1 各知识点思政教育的案例教学设计
此外,会计教学内容也需要突出会计学科的独特性。会计课程与其他管理类课程不同,它要求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因此,在会计思政教学中,应进一步融入对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教学,让学生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自觉按照规定要求开展会计工作,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
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实际演练、小组讨论和马上应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了保证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强烈的体验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扮演、沙盘模拟等教学方法要比传统的说理式知识灌输更为有效,教学效果也更加持久。
因此,会计思政改革要更多地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沙盘模拟等方法,在教学中设置真实的场景,还原知识本身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增强教学的情境性和体验感。在讲述会计的合规特性时,以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为背景,分离出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及社会公众在整个事件中的角色,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重现整个造假过程,营造体验式氛围,让学生去感受会计坚持准则、守责敬业、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在学习完高级财务会计之后,通过会计沙盘模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沉浸式体验企业设立登记、财务战略制定、会计制度设计、会计预算编制、业务往来、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分析、年报审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去感受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不可或缺性,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和自信心,自觉地做到坚持诚信,守法奉公;坚持学习,守正创新。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
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计教学应充分利用好数字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声形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凭证实操录像、经济案件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技巧,从而认识到违反会计法律和职业道德带来的不良后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责任感;教学之外,利用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移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向学生推荐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官方网站,让学生主动接触会计法律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最新资讯。
(五)教学队伍的提升
课程思政的主体少不了教师,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中坚力量,教学活动是“知识与情感交流的双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自身所传递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主导,教师要热爱育人工作、热爱所教的学科、认同其要传递的价值观,以积极饱满、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激发、唤起和感染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6]。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各高校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师培训、会计论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同校或不同校间的教师交流,综合采用慕课、教研博客、调查问卷等手段,提升自身育人水平。
(六)教学评价的完善
思政改革需要构建适当的教学评价机制。课程思政想要取得进步,评价和反馈必不可少。评价机制应该以学习目标和成果为导向,评价不是事后的结果评定,而是要更加重视对学习过程的监测评价。课程思政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对思政教育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教案评阅等方式收集第一手信息;同时在课程考核中加强平时思政过程性考核;之后把收集的信息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整理输出,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最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反复不断优化,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高等院校教育工作来讲,将思政教育融入会计专业教学,是一个重要创新,是新时代下会计专业教学的新需求。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统一,真正做到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会计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是育人和育德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一个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叠加贯通、协同联动和集成转化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