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吟啸且徐行
2023-12-02文/何敏
文/何 敏
纵远山,淡如云烟;前路,崎岖蜿蜒。汴梁城外,天色黯淡,北风凄厉,小雪飘忽。城外驿道上,一行三人,顶风冒雪,迤逦往东南而行。因时值年关,天气寒冷,行人稀少,这三人便显得格外醒目。骑马者为一中年男子,身形消瘦,脸色苍白,衣衫单薄,一副久病的神情。他坐在马背上,双手扶鞍,强打精神,勉力前行。他的左右各一青壮男子,均公人打扮,一手遮面,一手抚佩刀,“陪伴”而行。
腊月二十八,节庆正浓,正是举家欢庆、阖家团圆之时,这三人是谁?何以远离故园,不辞辛苦,天涯漂泊,他们欲往何处?
不错,这人正是苏轼。他在经历了一百三十天暗无天日的牢狱之灾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公人的“陪同”下,即刻启程,前往黄州赴任。
黄州有幸,得遇苏轼,而成为风雅卓尔、人杰地灵之地;苏轼有幸,得遇黄州,而破茧成蝶,凤凰涅槃,书写一段东坡传奇。
苏轼并非天生淡然旷达。黄州之前,苏轼亦如常人,经事而忧,遇难而惧。乌台案成,苏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面对虎狼公人,心胆俱裂。投入乌台狱中后,苏轼度日如年、寝食难安。他甚至想到了死,并给弟弟苏辙写好了遗书。可见,圣贤亦是常人,淬炼成钢之前,人性之弱点也会展露无遗。
真正使苏轼成为苏东坡的,是黄州,是他在黄州这五年的人生蜕变。
到黄州之初的几个月里,苏轼生活窘迫,一家六口挤在定慧院一间低矮的禅房内。除了节衣缩食,应付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之外,惊魂未定的苏轼还需要慢慢平复一颗忧惧之心、冰冷之心。乌台诗案,让苏轼体会到了朝堂的翻云覆雨、变幻莫测,也让他体会到了人世间的血雨腥风、世故冷暖,这种体会不是泛泛的,而是刻骨铭心、痛彻心扉。词作《卜算子》很好地描绘了此时苏轼的心境: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他把自己比作一只无枝可依、无枝敢依的孤鸿,其凄凉和惊恐可见一斑。在定慧院的庭院里,在承天寺的冷月下,在大屿山的崖壁上,在浠水河的河岸边,苏轼一次次默然伫立,问明月,问苍天,也问大地,这究竟是为什么,自己又该怎么办,是就此一蹶不振,心灰意冷,还是如眼前这滔滔河水,不悲不喜,不疾不徐,泰然处之,经年不变。孔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少年时,自己曾夸下海口:“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看来,这人间之书,自己还知之甚少。自己也曾自命为一代儒学奇才,难道还不如眼前的河水,遇刚则刚,遇柔则柔吗?
还好,在朋友的帮助下,苏轼的窘迫处境得以缓解。太守陈轼把黄州东郊一片废弃的五十亩军营送给苏轼耕种。苏轼自然喜出望外、感激不尽。他带领家人烧荒除草,除石平洼,亲自耕种,并仿白居易之故事,把这块地命名为“东坡”,自号曰“东坡居士”。
为了侍弄好一家人的口粮田,苏轼认认真真地做起了农夫,“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请教当地农民稼穑之法,并与他们结交朋友。在露珠依依的清晨,在挥汗如雨的正午,在牛背夕阳的黄昏,苏轼把自己交给土地,也把自己的一颗心摊在土地上。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前所未有的放松。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他体会到了生活充实的沉静,体会到了安闲自在的畅快,体会到了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闲之时,或独自一人游览寺院道观,与主持方丈手谈一局;或与三五好友席地而坐,篝火长谈,对月而饮;或邀二三好友泛舟赤壁,且歌且饮,彻夜不归。人生之乐趣,莫过于此。更有甚者,有一次,夜深人静,城门落锁,苏轼竟然翻墙而归,这有违士大夫身份,若在以往,苏轼断然不会行此苟且之事;但现在,他却能泰然处之,乐在其中。他失去了所谓的身份地位,却得到了朴实无华的快乐。得也失也,且不去管它。世事如此,非人力所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又何忧哉。在平静的生活中,苏轼渐渐感到,那颗死灰一般的心又活了过来。
两年后,苏轼手里有了点积蓄,为家人长久的生计着想,他打算在沙湖附近的螺蛳店买一块农田。一日,苏轼和家人一起前往螺蛳店,途经沙湖旁的竹林时,天降大雨。苏轼无雨具,又来不及躲避,索性在雨中悠然而行。雨毕,不觉一身浸湿。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竹林,呼吸着雨后湿润清新的空气,听着耳旁清脆悦耳的鸟鸣声,苏轼不禁心情爽朗,诗兴大发,遂口占一绝《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就是如此,顺境也罢,逆境也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然处之,等闲视之,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