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作用、现实之困与发展之路*
——基于崇左市T县的研究

2023-12-02韦克蒋

南方农机 2023年22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

韦克蒋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1]。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力量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2]。

1 战斗堡垒: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耦合作用

1.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导者”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是必须要做好的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体现在:一是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经济振兴。主要是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二是基层党组织规划乡村经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经济发展方式不能满足乡村发展,走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发展多元产业,推动农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主心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1]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汇聚一大批有技术的专业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凝聚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主心骨”作用:一是加强培育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推进农民职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培养可靠人才。二是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人才回流。创新人才工作体系,激发现有人才活力,吸引城市人才赴乡村创新创业。

1.3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力量,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4-5]。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助推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乡村文化发展,造就乡风文明新风尚,为实施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制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作为自己的使命,坚持对文化振兴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助推器”的作用,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1.4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之一,建设美丽乡村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农村地区生态资源丰富,打造乡村宜居环境具有独特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促进乡村生态振兴,走乡村绿色发展道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压舱石”的作用,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改善乡村居住环境。

1.5 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桥头堡”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毛细血管”。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是要加强制度、思想、作风、队伍建设,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凝聚社会力量,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二是基层党组织通过自身的领导力,充分利用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伟业中;三是通过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组织振兴引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 聚焦实践:崇左市T县乡村振兴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剖析

崇左市T县总面积2 159.23 km2,辖6个镇7个乡,总人口45.52万,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GDP)约87.03亿元[6]。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T县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在“党建+”模式的引领下,T县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2.1 T县推进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

2.1.1 建强村党组织,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引领力

决胜脱贫攻坚战后,T县X镇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攻坚克难,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底气。2021年,X镇安排专项资金190.388 1万元,建设产业道路、养鸡小区、水利渠道等工程项目9项;2022年,X镇安排补助资金276.79万元,用于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和肉牛养殖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此外,X镇推进“支部+能人+农户”发展模式,坚持通过村党总支部引领、能人带动,大力推广“富民产业”澳洲坚果和沃柑种植,项目投资额200万元,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产增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X镇还积极组织农户109人参加种养殖技术培训,农户对科学种养殖技术有了进一步认识,打开了致富新思路。X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集体经济发展能力,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2.1.2 加强党风建设,以党风文明促进乡村文明

将红色文化融入乡村风貌,助推乡村文明建设。T县Z村红色资源丰富,村内有农民自卫军独立营、红七军兵工厂等红色遗迹。近年来,Z村基层党组织深挖该村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丰富党史学习内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绘制红色文化长廊、感受革命先烈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以红色革命精神推动乡村文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涤荡婚嫁丧葬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2.1.3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T县注重“生态立县”,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并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打造美丽宜居环境。T县安排补助资金项目3 703.59万元,建设项目19个,涉及T县下辖23个村屯的污水处理项目,极大地提升了村镇污水处理能力。T县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G屯屯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宣传生态发展理念,开展垃圾分类清运、植树造林、道路花带建设、水沟清淤等工作,建好门前屋后花圃花带、菜园等“脸面”,注重培养村民的环保意识,探索适合本屯的“特色+致富+保护+治理”的石漠化治理之路。如今村庄植被覆盖率达95%,真正成为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生态宜居的闻名绿色村屯,获得了自治区“绿色村屯”、“美丽崇左”乡村建设“魅力村庄”荣誉称号。

2.1.4 坚持人民至上,筑牢人民群众安全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防控就是责任。”2019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T县因地理位置原因,疫情输入风险较大,基层党组织积极行动,筑牢外防输入防线。N乡积极探索科学防控方法:一是“一案一图”的防控准备。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屯内地形图,确保屯内情况一目了然,做好突发情况应急预案。二是“一队双语”政策宣传。工作队使用普通话和本地话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政策。三是摸清村民动态的“内+外”携手。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敲门行动”,逐户摸清人员动态。四是“外”互联。通过亲戚好友的关系,联系在外人员,摸清动向,做到可查可溯。J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群众投入“防疫”第一线,推进“一防、二线、三码、四到四早”的防控方式,严防死守疫情防控底线,筑牢人民群众安全防线。

2.2 乡村振兴战略下T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之困

2.2.1 人才短缺: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发展后续动力

人才流失严重,基层党组织缺乏发展后劲。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落后于城市,而且大量人才和资本还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使农村建设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失去人才支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党员结构不合理。党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T县L村有党员45名,高中或中专学历仅有5人,其余为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平均年龄为51.2岁。二是农村党员缺乏后备力量。L村有5 048人,受农村“空心化”的影响,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386199”部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被弱化的现象。

2.2.2 制度建设不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需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7]只有健全的、与时俱进的、先进的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基层党组织运行的制度的规范性是保证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四议两公开”制度是基层党组织处理事务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民主决策的工作方法,党中央出台的文件中也明确要求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制度不健全体现在:一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重大事务没有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致使“四议两公开”制度流于形式。二是“三会一课”制度实施欠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学习活动和培训教育出现了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的现象而且开展的相关组织活动数量非常少,有些活动是被迫开展来应付检查。

2.2.3 服务意识滞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乏主动担当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所从事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农村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淡薄,“官老爷”的姿态依然存在。一是缺乏主动担当精神。面对农村发展瓶颈的问题,缺乏主动探索精神,“上面不催下面不干”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担当意识,没有主动寻求破解复杂社会环境和农村改革问题的方法,阻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二是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在农村中,基层党员干部存在“有钱办事,没钱办不了事”,在办事过程中“捞好处”的现象,没有树立“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的思想。

2.2.4 创新意识不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缺乏探索精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需要基层党员干部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然而在现实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落后、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一是思想落后。部分村书记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观念比较陈旧,思想比较保守,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对新科技设备接受速度和程度比较缓慢且不敢尝试新方法,错失乡村发展的好法子、路子和机会。二是创新意识不足。由于受思维定势影响,基层党组织干部处理村庄事务、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方式比较单一。

3 制度重塑:乡村振兴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村富、村子强,必须“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3.1 内育外引: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育乡村振兴实干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8]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规范的人才政策,培育适合农村发展的人才。

第一,培育“本土人才”。乡村本土人才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十分熟悉,深挖优秀的本土人才是促进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精准识别乡村人才,分门别类,发掘懂管理、懂经营、懂农业技术的人才,把他们吸引到乡村建设中来。二是加强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充分发掘他们的技能和特长,发挥其优势为乡村振兴服务。

第二,外引人才。一是要加强谋划,注重引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在晋升、待遇、奖励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使人才“自愿来”“不愿走”。二是出台鼓励性政策,引导人才双向流动,形成城乡互补、相互融合,使各类人才能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3.2 发展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的经济基础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发展集体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才能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农村基层党组织才能在服务群众中有底气,从而获得群众信任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9]T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特色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一是政府把资源向农村倾斜,发展惠农利民项目。例如,T县积极推进“贷牛还牛”经济发展模式,牵住了“牛鼻子”同奔振兴路,通过“三进”服务方式解决群众养牛资金困难的问题,真正做足了“牛”的文章。L村主导产业是优质稻、鸡、牛。据统计,该村优质稻1 100亩产量275 t产值99万元、鸡8 500只产值51万元、牛360头产值288万元,该村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以奖代补、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支持。二是推进“党建+”助力经济发展。T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发展模式,把党建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形成了“党建+项目”“党建+产业”“党建+金融”“党建+服务”等发展方式,2022年前9个月T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384元,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真正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的经济基础。

3.3 健全运行机制:构筑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的制度保障

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确保基层党组织规范运行。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从本村实际出发,不仅学习党的政策、方针,而且应该学习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经济发展能力,使党员干部有底气、有能力作为村民群众的引领人。二是积极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和基层人民民主。“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方法可以使党的领导地位和村委会的决策实行权责更加明确,可以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并集中党员智慧,实现党的主张和群众意见的统一。“四议两公开”制度可防止基层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滋生,进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树立党组织的权威,巩固执政基础。

3.4 转变思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传导功能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10]因此,只有打通思想关,才能凝聚力量,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基层党员干部要主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的理论涤荡思想上的“污垢”和“病根”,锤炼自身党性,铸就钢筋铁骨,为农村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提供保障。二是坚持与时俱进,完善技能培训。在“空心化”严重的农村中,留守村中的“386199”部队,学历素质不高,大部分还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思想比较落后。因而理论学习要与时俱进,例如鼓励村民学习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生产知识和经营知识、“互联网+”知识等,把村民培养成乡村振兴建设的中坚力量。

3.5 注重服务: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确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直接联系人民的最密切的前线,应该充分发挥服务保障群众的作用。首先,加强党员培训,强化党员服务意识。党员培训就是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培育“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好干部,使党员干部牢记“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11]。其次,分门别类,精准服务。农村的事务比较繁杂,特殊困难群众较多,基层党支部应该建立台账,明确服务对象,建立如“党建+队伍”“党建+X”等相关工作制度,对于有特殊需求的群众主动送服务上门。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走基层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