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韵秋色

2023-12-01满汉

科普童话·学霸日记 2023年10期
关键词:羁旅天净沙飞鸿

满汉

诗中秋色各不同

第一首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这首诗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第二首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秋色是很难描写的,特别是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我们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秋”词

第一首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第二首

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醉。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兩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曲里有秋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常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由远及近、从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欣赏了几首优美的诗词曲,我们来动动脑吧!

1.在描写秋景的诗歌中,诗人一般想借“秋”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呢?

2.面对同样的秋景,诗人们的抒发的感情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3.诗人们在描写秋景的时候,一般都喜欢描写哪些景物呢?

4.仔细想想,诗人笔下的秋景有哪些特点?

5.你还知道其他与秋天有关的诗歌或典故吗?

猜你喜欢

羁旅天净沙飞鸿
天净沙·无言相看当时月
天净沙·冬
了解羁旅诗
Prevalence of anxiety among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天净沙·春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清飞鸿堂《壮怀聊寄幽独》
枫桥夜泊
天净沙·秋思
海外飞鸿、地方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