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路径探索
2023-12-01吕超杰张媛胡丽伟
吕超杰 张媛 胡丽伟*
医学领域具有较强科学性与人文性,现代医学教育普遍存在重才智而轻德育的现象,重技能而轻人文的倾向,临床医学教育更注重实践性。而临床教学阶段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转变身份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着力加强对临床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将影响其能否在未来工作中成为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因素[1]。因此,加强临床教学阶段德育培养,构建以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临床教学体系,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是目前临床教学阶段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的重点,也是医学高等院校教学研究亟需破解的课题。本文对如何提高临床教学阶段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路径作一探讨。
1 临床教学阶段医学生教育教学的特点
临床医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临床教学阶段教育是实现医学生从医学理论到医疗实践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教育形式转换期 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在校学习和临床教学。医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主要以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为主,再辅以一定时间的见习,由学校进行主导,主要覆盖大一至大三;临床教学阶段则包括床边教学和实习两块内容,学生要进入医院进行学习和实践,其学习要受到学校和医院的双重管理。在临床教学阶段,医学生进行教育的场地、形式均发生变化,由理论教育主导转向实践,由单向灌输主导转向身临其境,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
1.2 医疗实践初探期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强调要严格临床实习过程,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临床教学阶段教育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逐步进入到临床实践中,病房、手术室等医疗活动现场冲击性强,要求医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医疗实践完成从课堂到医院的场地转换,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进而加强医学生的医疗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1.3 医德医风塑造期 医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理论、案例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从理论层面感知医德医风的重要性。进入临床教学后,教学内容均与一线临床工作挂钩,医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医院环境,深刻了解当地医疗状况、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等内容;临床教学环境下通过近距离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让医学生切身感知到医师职业的伟大崇高,感受到“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逐步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2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2.1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临床教学阶段的职业精神培养是医学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医师职业精神作为医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对医学生能否称职的走向医疗岗位、提供使患者满意的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2]。医学生离开校园走入社会走进医院,接触到与专业相关的场所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将职业精神教育融入到临床教学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更好培养仁心仁术的品质,敬业奉献精神,打破“最后一公医里”壁垒,实现高等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2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课程思政的有力补充 大学阶段是学生锻炼思想品格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吸收能力强,进入临床教学后经验不足容易被社会多元思想冲击,如无正确的价值引导,易影响医学生的成长成才。临床教学阶段如不处理好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性,将会成为医学生成长的断档期和薄弱环节,应当通过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在进入真实医疗环境过程中,面对医疗纠纷、医学伦理等问题时形成正确正向思考,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2.3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培养卓越医师的内在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近年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医务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向人民群众展示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使命,以及面对生死严峻考验时的责任与担当,但这一过程中也不乏出现过退缩或质疑的声音。因此在临床教学阶段,不仅要注重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更要重视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这是培养践行初心使命、弘扬救死扶伤、坚持甘于奉献的医务工作者的必然要求。
3 临床教学阶段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难点
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其他学科教育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其对医学生的理论、技能、实践水平均有较高要求,临床教学阶段比较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系统性的职业精神培养,与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加强德医双修素质能力培养”有偏差,在临床教学阶段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主要呈现以下难点。
3.1 医教协同理念不足 学政校作为育人主体,在德育和课程思方面的建设逐步完善,主要通过课堂以及第二课堂延伸对学生进行教育,完成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层面的教育,让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临床教学阶段,由于学校与医院教学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和过渡,常忽略对医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承担主要临床教学的医院往往侧重医学生临床与实践部分的训练,教学管理各司其职,导致德育主体责任不明确,容易形成教育空白区。
3.2 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 在进行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调查和资料查找过程中,发现关于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课程较少,把德育作为教育其中一个模块内容较少,在学校教育阶段,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学》等课程从理论层面育人,医学生体验感较少,这样的培养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师生在情感上无法产生共鸣,造成部分学生不重视职业精神培养,缺乏人文情怀[3];临床教学阶段,主要以专业必修课程为主,再加以科室轮转体验,未将职业精神培养作为内容植入到临床教学建设中去,缺少德育模块的培养模式让医学生缺少人文情怀,无实践环节使得医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
3.3 职业精神培养与临床实践相分离 受到就业市场影响,医学院校着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育人过程中常会出现重才智而轻德育的观念。学校教育阶段,专业老师较为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未意识到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德育内容,或者意识到其重要性,但由于课程量大教学时间紧迫而进行德育的内容较少,难以起到教育效果。当医学生进入临床教学阶段,医院承担了主要教学任务的主体,带教老师均是医院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其在完成繁重的医疗任务之外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教学,临床教学阶段重实践学习,带教老师对于如何系统把握有一定缺失。因此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让其真切体验到医师职业精神的意蕴,使其把对职业精神的理性认识过渡到临床实践,应用于解决生活需求和实践问题[4]。
4 临床教学阶段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路径
4.1 树立协同理念,完善组织架构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符合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医学生职业精神的成效,改变受市场经济影响导致的课程体系以“专业优先”的思维导向,学校和医院要树立校院一体化理念,相互协作建立权责明细的管理机制。对此,学校要率先进行统筹安排,增加临床教学阶段职业精神培养相关课程学时,医院则应积极承担医学生在床边教学期间的职业精神培养的教学任务,并由医院科教科牵头,各业务科室进行轮转负责。
4.2 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育人内容 从现有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关于职业精神培养的课时和课程相对较少,应积极探索适合医学生成长的职业精神教育模式。一是应将职业精神培养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从校内理论教学到医院临床教学的全过程;二是要创新教学方式,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探讨医学领域的实际伦理和道德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共情心理,体验并理解树立职业精神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树立并秉持“患者至上”的职业理念[5];三是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增加学校教师与医院临床教师的互动,以问题为导向,走出去、请进来,通过教师工作坊、观摩教学交流等方式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培训工作[6]。
4.3 开展岗前培训,形成职业规范 医院对新进员工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院史院情、临床技能培训、急救培训、安全培训等。为了让医学生更好的融入医院工作、生活和学习,针对医学生的岗前培训应融入职业精神培养的元素,如增加重温医学生誓言,邀请学科带头人进行学术交流,邀请优秀临床医师进行技能分享,组织学习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讨论目前医疗热点和伦理道德问题等。通过完善岗前培训内容体系,让医学生明确相关医疗伦理和本专业的使命责任,有助于培养具有浓厚的职业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卓越医学生。
4.4 设置思政岗位,提升育人成效 医学院校的政工干部和辅导员队伍—这支伴随医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队伍所需要的高层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则也相对稀缺,学缘结构亟待调整优化[7]。因此积极构建“临床教师+医院思政辅导员+学校思政辅导员”三合一管理机制,形成育人合力。临床教学阶段,在校辅导员管理有地域局限,而医院主要聚焦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提升常忽略医德医风的整体塑造,设置医院思政辅导员岗位则能够较好解决管理缺位的问题。医院思政辅导员设立有助于动态掌握医学生医德教育程度;学校思政辅导员与医院开展定期指导和交流,能够帮助医院思政辅导员提升育人水平,两者相结合保证医学生整体教育不断档;加上临床教学辅以医学人文精神、医德医风等培养,三者合一以达到合力育人的效果。
4.5 实行导师带教,注重引领示范 临床教学期间可实行一对一导师制,按组或每人配备一名导师进行教导,提升育人成效。导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做好医学人文教育,特别需要广大教师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和培育能力[8],因此在导师的遴选上,不仅要求有高级技术职称、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丰富的临床技能,更加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通过示范引领,耳融目染养德,潜移默化塑型。
4.6 建立评价体系,形成多元评估 临床教学阶段职业精神培养是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而新的,将其作为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监测点,形成“定量+定性”的评估方式,有助于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定量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对医学生的人生价值、职业规划、就业导向等内容进行调查;定性主要通过对医学生的深度访谈和观察进行了解。通过定性定量的评估方式,可以为医学教育教学计划提供思路和方向,将学生德育、人文素养等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善的临床课程教学体系,为具体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适时调整内容,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内容的考察。
5 小结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9]。医学生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后备力量,培养具有德医双修的医学生是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而临床教学是医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关键期,以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临床教学体系建设能够助力医学生成长成才,将医学生的个人发展融入到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去,医学教育者应努力培育出响应国家要求、符合时代发展、满足人民需要、具有职业精神的当代卓越医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