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背景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2023-12-01宋昆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转型经济企业

宋昆

(日照供电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

1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教育、医疗等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能源使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却愈发严峻,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低碳经济和产业转型成为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低碳经济作为技术和产业方面的变革,全国各地区应当紧抓这一发展机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 低碳经济与产业转型的内涵

2.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提升碳生产力和减少碳排放为基本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可以看出,低碳经济发展一方面增加了碳排放的约束,另一方面又不能损害人文发展目标,主要通过转变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等途径来实现,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实现经济增长同碳排放的完全脱钩。低碳经济依据市场机制实现经济转型,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带来更多的财富,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以“高效益、高效能、低污染、低能耗”为主要特征,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减少碳排放数量,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低碳经济以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为构成要素。低碳能源是指新能源使用率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通过使用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逐步改善能源的消费结构;低碳技术是指对低碳经济发展有关键作用的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等,推动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低碳产业是指产业的低碳转型和发展,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规模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革新等。

2.2 产业转型的内涵

产业转型是指产业技术、组织、规模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显著变化,产业转型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从我国的产业发展现状看,传统的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未得到彻底的改变,产业的空间布局还存在不合理的区域,生态环境仍然受到较大的威胁,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产业转型需要不断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使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按照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发展产业经济,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

产业转型的重点是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转变各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实现不同产业在产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转变。产业结构转变不但指产业数量的变化,还指产业之间关系的转变,不但指企业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指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低碳经济下的产业转型是指通过技术、资金及政策的支持,实现产业技术、规模、组织和结构向更有利于环境改善的方向转变,在企业内使生产要素向经济效益高和生态效益好的部门转移,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和社会效益提升,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3 城市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结构有待改善

尽管部分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已经展现出“三二一”的局面,区域经济正朝向“服务化”的趋势发展,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升级。但是传统产业在经济总体中仍然占据较大比重,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仍然较慢,而且优势产业的基础仍然较为薄弱,服务业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低碳产业的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数量仍然较多,造纸业、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供应业等行业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数量较多,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是行业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3.2 创新能力略有不足

城市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创新能力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增加,财政部门的科技创新支出不断提升,用于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平台的奖励。从城市科技发展情况看,当前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仍然较低,对低碳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基础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数量较少;科研机构数量、科研经费投入和科技成果数量存在提升空间,低碳经济相关技术创新程度存在不足,不利于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

3.3 发展机制尚不健全

产业集聚和循环经济能够对低碳经济发挥重要作用,城市低碳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在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缺乏科学布局和政策体系,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相关政策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较差,对企业落地重视程度高,而对产业规划程度不足,低碳产业园区标准及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产业园区建设因缺少区分和规划而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产业园区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知名度有待提升。此外,产业园区之间的关联性较差,园区管理部门在筛选入园企业时未考虑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导致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难以得到发挥,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和服务水平不足,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4 低碳经济背景下城市产业转型策略

4.1 合理规划产业转型路径

城市应当促进三次产业向低碳方向转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方面,城市应当转变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组织模式和生产方式,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数量,扩大生物治虫和立体种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范围,提升土地、水、阳光和生物能的使用效率,通过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的使用推动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城市可以增加无公害食品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实现绿色农产品销售与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相融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城市应当通过低碳产业试点、低碳产业园区建设,使城市的工业企业加速实现低碳发展。城市应当加快对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和实施标准,淘汰化工、冶金、水泥、造纸行业的落后产能并实现节能改造,实现在关键生产领域的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突破,打造具有市场知名度的产业集群并实现整体生产水平的提升。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推动节能减排置于重要位置,探索绿色信贷和资源交易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通过试点示范和全面推进的方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城市应当完善低碳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设标准和配套设施,将节能环保和新型能源作为产业转型的突破口,依托现有的技术、资源和产业优势构建低碳产业集群。城市应当推动现代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经济主要依靠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和附加值高的服务业带动,破解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诅咒,大幅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例如,城市可以重点发展商务、物流、文化和旅游等服务行业,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低碳发展的良好局面。城市应当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以新材料、生物制药、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等行业为基础,推动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及特色产业集群的建立,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城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4.2 科学设计产业转型政策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转型离不开配套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城市应当加快制度的创新,使政策法规有助于城市产业的低碳转型,为低碳经济发展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城市应当结合经济发展优势和特点,借鉴国内外低碳产业试点运行的经验,规划并建立符合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的低碳产业示范基地;应当建立企业节能减排指标和目标体系,完善低碳项目的审批和淘汰机制,加大对产业节能减排的检查、监督力度;应当建立并落实企业节能减排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处力度,起到对相关企业的警示作用;设立专门的低碳产业财政账户和投资基金,用于低碳交通、技术创新和设施建设等工作,制定严格的专用资金使用制度,推动低碳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新能源产品进行财政补贴,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引导居民提升新能源产品的使用数量,形成自觉践行低碳经济政策的社会氛围。

城市应当制定符合经济发展实际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发展规则,例如,可以建立专门的低碳金融产品市场和金融产品交易场所,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来加大对产业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城市应当制定有助于低碳经济的财税支持政策,进一步发挥税收对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的促进作用,通过调节税收来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进行绿色投资,使企业主动淘汰落后的产能并开发新型产品,提升企业运用低碳技术开展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城市应当制定差异化的税收体系,对高污染行业和低污染行业、高能耗行业和低能耗行业制定不同的征税标准,征收污染费、排污费、资源使用费,增加高污染和高能耗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低能耗和低污染企业,相关部门应当实施税收优惠并给予补贴,构建培育低碳产业的良好环境。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制定新能源开发和使用政策,引导企业和居民开发和使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4.3 加快低碳技术创新转化

企业应当发挥技术创新和转化的主体性作用,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来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城市应当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与合作框架,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性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城市可以借鉴国内外产业转型的经验和技术,制定符合城市发展现状的低碳技术研发计划,选择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转型战略,合理配置当地低碳技术资源,如太阳能设备、低碳发电装备等,促进低碳技术和装备的科学分配。政府可以设立低碳技术研究基金,用于推进低碳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落地。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引导企业依靠高效管理和技术创新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对研发机构和研发项目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和扶持,重点加强在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术公关,争取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利用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大力推动资源集成技术和循环实用技术的创新,形成农业、工业、服务业及社会生活等领域节能减排技术的衔接;加快提升纳米材料、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创新水平,实现新兴行业和低碳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示范园区和展览馆,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建设过程中。

4.4 重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

从城市的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占据绝大比重,因此工业仍然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城市应当降低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技术研发、软件开发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现代服务行业为主导产业的局面。城市工业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低碳产业政策,做好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的产能,抓好电力、石化和钢铁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低碳转型。城市可以依托当地知名企业和产业基础,推动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轻工业的发展,实现低碳产业知名度、附加值的提升。

城市可以通过发展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企业重组和发展产业集群等途径,发挥企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应当发挥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在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产业链的延伸,通过产业升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工业企业可以通过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等途径加快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不断创新生产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开发清洁能源,使得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效率不断提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也可以通过政策激励,鼓励生产部门和员工主动节能降耗,实现节能减排。

猜你喜欢

转型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