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寒暖胃贴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11-30吴陈施翠芬万磊谭阳张鑫宋艳艳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0006南昌县中医院南昌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胃脘胃炎脾胃

★ 吴陈 施翠芬 万磊 谭阳 张鑫 宋艳艳(.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0006;.南昌县中医院 南昌 000)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其引起的胃脘痛在人群中约为50%[1],以脾胃虚寒型居多[2]。该病临床常表现为胃部隐痛,绵绵不休,喜按喜温,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等[3],如遇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调或体虚时则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因其与胃癌发病具有相关性而受到重视[4]。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是由于后天脾胃虚弱而气化失司,中焦之气不足,寒邪乘机入体,胃部受邪、胃失温养所致,因此临床治疗常遵循温胃祛寒、健脾止痛治则[5]。基于西医治疗常以解痉、抑酸、镇痛为主要目的,但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复发率高、不良反应明显的现状[6],本研究拟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出发,在挖掘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制作了祛寒暖胃贴,并将其应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该贴以生姜为引增强穴位透皮吸收,以经络为媒介,遵循温中散寒、暖胃止痛的治疗原则,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0 年10 月在我院脾胃病科就诊的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9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16 例,女29 例;年龄18~70 岁,平均年龄(58.89±14.38)岁;病程1~300 个月,平均病程(34.80±53.74)个月;高中及以下学历37 例(82.23%),高中以上学历8 例(17.77%);Hp 阳性患者13 例(28.89%),Hp 阴性患者32 例(71.11%)。对照组男20 例,女25 例;年龄18~70 岁,平均年龄(58.00±12.11)岁;病程1~240 个月,平均病程(29.60±51.23)个月;高中及以下学历41 例(91.11%),高中以上学历4 例(8.89%);Hp 阳性患者7 例(15.56%),Hp阴性患者38 例(84.44%)。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7]:(1)内镜诊断。检查可视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的胃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更甚者可有血管显露的表现;亦可见颗粒或结节状黏膜。(2)病理诊断。慢性胃炎病理活检提示固有腺体萎缩或肠化。

中医诊断标准[7]:(1)主症。患者诉胃脘部有胀满或隐痛的感觉;胃部喜按或喜暖。(2)次症。食少纳呆;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后脘闷。(3)舌脉。舌质淡,脉细弱。证型确定:主症和舌象必备,加次症2 项以上,参考脉象。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胃炎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胃脘痛、脾胃虚寒型辨证标准者。(2)治疗前1 个月未服用过与本病相关药物、1 周内未采取过相关外治法。(3)年龄20~70 岁,性别不限。(4)知情同意,志愿受试。

1.4 排除标准[4]

(1)合并消化道溃疡、肿瘤、幽门梗阻,或伴有消化道出血患者。(2)合并心、肺、脑、肾等严重疾病,病情随时可能变化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因各种原因不愿或不能配合完成调查问卷者。(5)伴有严重皮肤病变,或者过敏体质,或已知对本药成分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即予以健脾益气、和胃止痛中药治疗,辅以抑酸、护胃西药治疗;实施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中医护理常规,包括生活起居、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调护、情志护理、健康教育等。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不吸烟、酗酒,忌咖啡、浓茶及刺激性药物[4]。调整精神情绪,消除患者疑虑,保持心情舒畅平和,确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5.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予以祛寒暖胃贴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将肉桂、吴茱萸、茴香、干姜研磨成粉,分装密封。每名患者每天贴敷药量为16 g,取上述药物等比例称重混合,用新鲜的姜汁将其药粉调为糊状,分摊至8 个7 cm×7 cm带圈的敷贴中央,制成饼状药膏,直接贴敷至神阙、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1 日1 次,每次4 h。患者住院期间,连续贴敷14 d 为1 个疗程;住院时间不足14 d 者,教会患者贴敷方法,嘱其将穴贴带回继续贴敷。

1.6 评价指标

1.6.1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8]根据胃脘痛评分及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将疗效分为:临床治愈、好转、有效、无效,评价时间点为治疗后7 d 和14 d。临床治愈:疼痛改善,疼痛程度近无;喜按喜暖近无;食后胀闷痞满感已无;食欲改善;大便正常等,治疗后胃脘痛评分小于4 分。好转:疼痛改善,疼痛程度偶作;喜按喜暖偶作;食后胀闷痞满感偶作;食欲稍改善;大便较正常等,治疗后胃脘痛评分大于4 分,但不大于8 分。有效:疼痛稍改善,疼痛程度偶作;喜按喜暖仍偶作;食后胀闷痞满感偶作;食欲稍改善;大便时清泻等,治疗后胃脘痛评分大于8 分,但不大于12 分。无效:疼痛等症状无改善,喜按喜暖、食后胀闷痞满、纳呆少食以及大便清泻等无减轻,治疗后胃脘痛评分大于12 分。

1.6.2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症状和体征评分[8]将症状体征分为7 个方面,包括疼痛(胃脘痛);喜按喜暖;食后胀闷满痞;纳呆少食;便清腹泻;四肢酸软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齿痕正常。每个方面分为正常、偶尔或轻度、经常轻度或偶重度、持续或重度4 级,分别计为0、1、2、3 分。评价时间点为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

1.6.3 疼痛程度评价[9]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SA)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 对患者胃部疼痛进行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用0~10 代表疼痛的轻重程度,0 为无痛,10 为剧烈疼痛,1~3 分疼痛程度为轻度,4~6 分为中度,7~10 为重度。评价疼痛时,让患者自己选择最能反映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 组治疗后7 d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好转率达44.44%,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治愈和好转率为100.00%,对照组为88.89%,2 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45) 例(%)

2.2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前,根据症状和体征评分显示2 组疼痛,喜按喜暖,食后胀闷满痞,纳呆少食,便清腹泻,四肢酸软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齿痕正常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症状和体征评分中的四肢酸软无力症状、舌苔体征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的各项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n=45) 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n=45)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2 组患者在治疗后14 d,疼痛程度均缓解;治疗后7 d 和14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n=45) 分

表3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n=45)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 讨论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第一批13 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一书中将慢性胃炎胃脘痛分为七大证型,即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从现有的证候分布研究调查发现[10],脾胃虚寒或虚弱证占49.6%,也有临床专家根据临床总结“十人九胃(病),十胃九寒”的经验,认为绝大部分胃脘痛患者都属于脾胃虚寒证[11]。可见,脾胃虚寒证是慢性胃炎最常见、最多发的证型。

基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主要是脾胃虚弱致中气不足,外受寒邪侵犯,胃失温养所致,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祛寒暖胃贴是以中医学理论、经络学知识为基础,根据患者虚证和寒证的特点进行的辨证施护。贴敷中采用的肉桂、吴茱萸、茴香、干姜、生姜等药物为辛甘热性之药,其温中祛寒对应虚寒病机,制成贴敷制剂,长时间缓慢释放药性,并通过药物透皮吸收,增强药物的局部疗效。研究中选择神阙、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神阙为人体“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具有调和脾胃、益气养血之功。脾俞、胃俞能够调控其对应的脏腑功能,补足后天之源,生发人体阳气,与神阙配伍,先天后天相互辅佐,中焦脾胃功能的改善就尤为突出。足三里是胃之合穴,中脘是胃之募穴,两穴相合,可温中和胃、散寒祛湿,脾胃气化得畅。

研究结果表明,祛寒暖胃贴穴位贴敷对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疗效显著。在治疗后7 d 和14 d,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在治疗后7 d,患者四肢酸软症状、舌苔体征有明显改善,治疗后14 d,患者疼痛、喜按喜暖、食后胀闷脘痞、纳呆少食、便清腹泻、四肢酸软无力及舌苔脉象等方面均得到改善,临床疗效较显著,且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祛寒暖胃贴能发挥较好临床效果的原因可能与其助阳、祛寒、止痛等药效密切相关。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发现生姜因含有姜辣素,挥发油中含有姜醇、姜烯等,可使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温暖,能改善体虚、怕冷、手脚冰冷、四肢麻木、胃寒、胃痛等症状[5];肉桂中的肉桂油及肉桂水提物可纠正虚寒状态受抑制的物质代谢状态[12];吴茱萸则可调节体内紊乱的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脂代谢等,对脾虚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3];小茴香作用于腹部穴位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效果[14]。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有喜按喜暖、便清腹泻等症状。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喜按喜暖、便清腹泻为脾胃阳虚、寒邪侵犯所致,故可将其归为寒性症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患者的寒性症状与患者疼痛程度密切相关,即疼痛程度越高,寒性症状越明显,当疼痛缓解,寒性症状也随之减轻。研究中对2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进行比较发现,随着疗程的推进,采用祛寒暖胃贴的观察组疼痛评分下降幅度较之对照组更为显著。在治疗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利用祛寒暖胃贴对中脘、神阙等腧穴的刺激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减轻喜按喜暖、便清腹泻等寒性症状,说明温中和胃的药物配合祛寒暖胃之穴位,可以温通经脉,缓解中焦虚寒,改善阳气运行,调节身体功能。

脾胃阳虚、寒邪侵犯引起机体中气不足、胃失温养是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主要病因病机,本研究以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为治疗原则,以生姜为引,将肉桂、吴茱萸、茴香研磨成粉,制成具有温阳散寒、行气止痛功效的祛寒暖胃贴,并选择神阙、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配合穴贴药物作用,可起到良好的疏经通络、平衡阴阳的效果,研究结果亦证实该疗法能明显改善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脘胃炎脾胃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