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能力的逻辑、困境及机制研究
2023-11-30周峻
周峻
[摘要]职业教育是提升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能力的主渠道。当前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方面存在诸多的现实困境,如割裂的职业教育与完整的就业创业产业链不相适应、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与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要求有差距、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与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开放式教育需求不匹配、职业教育外部环境与其承担的就业创业任务不匹配等问题。在逐个剖析困境的基础上,文章有针对性地构建了“政校企行”共建共享机制、灵活开放的职教管理机制、产教融合机制、外部环境保障机制,以提升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职业教育;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F323;G71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63(2023)03-0095-07
DOI:10.13773/j.cnki.51-1637/z.2023.03.012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在乡村建设中充分就业创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以促进就业为主旨的职业教育高度契合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的个性特征,是提升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能力的主渠道。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乡村急需人才。如何破解当前职业教育育人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升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将其培育成符合乡村振兴建设需求的合格人才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重大课题。
二、职业教育提升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能力的内在逻辑
(一)逻辑起点: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有其特定的办学方向。追溯历史,21世纪之初系列文件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譬如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次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到2014年后,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由“以就业为导向”向“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转化。譬如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7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2022年新《职业教育法》也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可见,近二十年来对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文字描述日益精确和全面,避免把职业教育的导向狭隘化,仅视为单纯地追求就业或企业需求。转向考虑社会多元诉求和学员多样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员推进社会发展多重任务的综合素养。将就业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蕴藏着“就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就业,社会发展是促进充分就业的发展”的辩证逻辑。尤其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战略背景下,刺激广大职教生到乡村就业,成长为乡村发展的带头人;通过职业院校大力培养契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学员,优化乡村振兴人才供给质量,实现农户充分就业,完全契合“服务发展,以促进就业”的办学导向。
(二)逻辑支点:职业教育与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的耦合关系
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特指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易返贫致贫群体及其子女和老弱病残妇特殊困难群体及其子女,包括无就业创业意愿、无持续增收产业、无稳定岗位、无技术技能、无强劳动能力的“五无”群体及其子女。这类群体与当前乡村振兴人才质量需求脱嵌,急需接受教育赋能提质。从个性特征来看,这类群体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低、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少,期盼灵活开放的教育。从职教性质来看,它是一種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终身教育,旨在实现“人人出彩”。能为农村各年龄阶层、各文化层次以及各生产领域的人群提供满足各种需求的个性化教育,进入门槛低,教学管理方式灵活,这与资源禀赋各异的农村相对贫困群体急需针对性、开放式的培训赋能高度契合。从职教特征来看,它兼容“教育”一般性和“职业技术”个别性。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技术赋能性要求其培养现代农业所需、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新农人和满足新业态和新岗位所需,掌握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的新职人。这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各种结构类型的技能人才,农村相对贫困群体渴望从“低技能化或脱技能化”走向“再技能化和高技能化”的需求完全吻合。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体现其“立德树人”的育人本色和“知行合一”的能力锻造,注重职业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德技兼修”的教育培育了具有思想性、责任感和创造性的“和谐博雅之人”[1]。这与乡村振兴建设者需要就业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完全匹配。
(三)逻辑归属:职业教育通过提升农村乡村相对贫困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乡村振兴阶段尤其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重点任务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缓解相对贫困问题。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农村相对贫困群体作为脱贫攻坚任务巩固的重点对象和乡村振兴建设的主体能否充分地实现就业创业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人才供给结构。职业教育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通过技术和教育赋能,一是能激发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的内生动力,使其逐渐具备就业创业的意愿、信心、动力、毅力和规划,最终脱离对政府的完全依赖。二是帮助农村相对贫困群体掌握乡村振兴内涵建设需要的各种技术技能以及技能转化升级的能力,包括发展产业、对接市场销售产业以及经营管理产业的能力;服务农村二三产业、服务基层和乡村治理的能力;文化传承和创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能力;农村环境治理、生活垃圾及污水无害化处理、土壤修复能力等。三是促进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具备就业创业的基本素养包括沟通协作能力、把握机遇能力、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能力、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相应的工匠精神。综上所述,农村相对贫困群体通过职业教育赋能提质能满足乡村振兴建设的人才要求,在乡村实现稳定的就业创业,完成从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的转型,最终实现稳定脱贫和致富。
三、职业教育提升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能力的现实困境
(一)割裂的职业教育与完整的就业创业产业链不相适应
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分为人才培育的前端、中端和终端,环环相扣、首尾相连。前端是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市场,是一个数量、质量、结构相统一的实践概念,需要明晰乡村振兴人才的类型、规模、质量和结构,是职业教育中长期规划依据。中端指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即如何优化专业结构、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和育人模式,培育符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合格人才。终端对接人才供给市场,外显为学员个体发展的质量,即专业技能、技能转化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在实践中职业教育的发展往往陷于一种孤立状态,仅着力于人才培育中端,几乎掐断了人才培育前、后端,割裂了职业教育与市场、乡村及部门关联。表现为职业教育没有参与所在区域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规划的调研和制定,不了解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现实需求、新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导致中端人才培养无法结合新岗位群的技术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体系并据此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没有建立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公共服务平台和跟踪管理机制,教育成效缺乏反馈和修正。这种没有深嵌人才实际需求和市场的人才培育缺乏精准度和有效度。
(二)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与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要求有差距
一是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滞后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要求。从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可知,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科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农业类专业所占比重低,与乡村振兴的大规模技术人才需求不匹配。涉农专业群的建设速度与质量与当前乡村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升级发展不同步,缺乏契合乡村振兴内在要求的文旅类、生态环境类、农林渔牧产业类的高水平专业群。同时,涉农专业及专业群布局不合理,专业同质化严重。二是师资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有差距。职业院校近几年来专任教师中学历结构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虽有所提高,但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教师基本上来自缺乏操作技能和农业实践经验的高学历毕业生。同时,职业院校聘用涉农企业技术人才和农业技术专家作为专业教师的渠道不畅,缺乏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中介服务机构和涉农类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交流的平台。三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有待提升。职业教育参与乡村振兴技术赋能的领域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在先进技术赋能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参与涉农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的行动要强化。
(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与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开放式教育需求不匹配
一是培养模式上,大多数职业院校仍沿用传统的“课堂理论授课+实习实训、统一节奏的全日制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普教化痕迹显著,产教融合不深入,课程内容上缺乏实践锻炼,实习实训上缺少多元乡村实践载体,学员生产实践技能培养不充分,知行合一能力缺失。二是教育方式上,没有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和因需施教。忽略了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的个性特征,缺失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没有契合乡村振兴新职业和新技术需求及时调整育人标准及课程并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适应农事农情的弹性管理模式尚在改革探索之中,没有建立和推广以技能为核心的终身性学分认定平台,难以实现技术技能知识的社会性转化。三是教育管理上内控建设有待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过程标准、成效评价标准不完善,没有完全体现“德技兼修”的基本内涵。衡量职业教育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指标体系缺失,缺乏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就业创业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单一、内容覆盖不全面。整个教育管理缺乏内在评估、监控、纠偏的良性循环和自我修复闭环。
(四)职业教育外部环境与其担负的就业创业任务不匹配
一是社会上存在轻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工种的现象。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技能工种的现象,认为职业教育是无奈的选择,技能工种是四肢发达、不体面的职业。一些农户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够,满意度不高。陕西省20个县(区)720个农户的调研数据显示,样本农户对农村职业教育总体满意度评价一般,表示“满意”与“比较满意”的占比只有37.3%[2]。二是各种待遇有待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薪酬普遍偏低。各职业领域新八级工的评定尚未完全推行,与此匹配的各项经济待遇及社会礼遇尚未跟进,体现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经济、社会等多元价值的通道不畅。三是职业教育横纵向融通不畅。缺乏培育职业认知和规划的启蒙教育,缺乏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职普融通,缺乏贯穿劳动者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培训体系,涉农人才自由流通不畅,缺乏涉农企业、职业院校和涉农社会组织的人员互通渠道。
四、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的机制构建
(一)构建“政校企行”共建共享机制,形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合力
以“思想认同”为牵引力、“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为向心力、“多方共赢”为驱动力,构建“政校企行研”协同多维治理机制,将各治理主体嵌入到就业创业大产业链的各环节中,全过程和各环节的有效参与,生成角色分工、各负其责、相互衔接、协同发力和共同育人的命运共同体,最终促进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的就业创业。针对各治理主体间职责不清的问题,由政府在顶层设计上明确职业院校、政府相关组成部门、涉农企业及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各自的角色分工和职责担当,对共治共享的性质、责任、义务以及方法等进行明确界定,形成职能边界清晰、治理内容明确、共享范畴认可的多元主体高效共治体制。针对乡村振兴人才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政府主导、各治理主体共同建设乡村振兴人才供需大数据平台,乡村振兴就业创业信息交流平台、政策宣传平台、人才自由流动平台等同频共振的公共服务平台,监测和预警乡村振兴各产业及岗位的供需动态、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的就业创业动态,发布就业创业信息、开展就业创业心理辅导,及时疏导就业创业者心理,帮助他们掌握就业就创业信息,树立就业创业信心。针对就业创业质量难以保障问题,编织以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体,合理布局、统筹联动的社会就业创业服务网,提供及时高效的培训。构建各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就业创业质量评估、监管及跟踪服务管理机制,对职业教育过程、受训学员就业创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动态监测和评估,据评估的结果及时优化共同育人方案,并相应调整培训內容、培训方式及改进育人模式。及时掌握和研究不断升级转型的新职业需求并据此及时调整育人标准和课程,强化技能转化和升级的能力培养。对培训后仍不适合现有岗位的人才进行岗位替换推荐,促进培训人才按新岗位的供需缺口和职业标准无障碍地流通。
(二)构建灵活开放的职教管理机制,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职业教育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践行“面向人人、因岗施教的类型教育”理念。一是践行开放持续的教育教学管理。针对农村相对贫困群体自由支配的时间少、需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能力的客观现实要推行学分制改革,建立终身学分认证平台,实行固定年限学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配套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允许务农学员在农闲期间灵活选择课程,将乡村振兴产业建设实践、涉农涉旅企业的岗位服务纳入学员课程积分。推行“X+1”和“1+X+Y”书证融通模式,“1”指学历证书、“X”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Y”代表职业能力,包括协调沟通能力、市场分析和经营能力、技能转化能力等,职业院校对一定时间段内取得X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青年务农者,可进行学习成果积累激励,达到相关教学要求可办理1个学历证书,递增学员可持续生产的技能。在“1+X+Y”书证融通过程中,不仅强调学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养成,更加注重学员在产业建设和企业实践的真实场景中研判市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3]。二是推进基于个性特征和岗位需求的精准教学。职业院校以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人才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明确乡村振兴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的供需缺口和岗位要求,对有乡村建设需求的农村相对贫困群体按其个性特征建立生源学情数据库,针对各类型的岗位要求结合千差万别的生源特征,量身定做个性化岗位的技能培训方案,配套相应的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式,最终提升学员持续就业能力,实现乡村振兴各岗位的精准供给。比如针对青年农业生产对象要注重学历提升和技术技能的掌握,通过“半农半学+产业岗位实践”弹性学制,重点培训市场营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新岗位技术技能等知识,培养具有较高学历层次或掌握一门或多门技术技能的新农人和新职人;对一些年纪大难以离户的老龄学员、女学员或残疾学员注重一些特殊技术技能的传授,实现在家就业创业。
(三)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生产实践性
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产业与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及利益最大化。基于此,一是提升产教融合精密度,做到四个衔接和同步。“四个衔接”即乡村振兴产业技术需求与职教技术研发及转化相衔接;乡村振兴产业结构优化与职教专业群建设相衔接;涉农产业技能人才培育与职教师资相衔接;乡村振兴新职业要求与职教课程设置相衔接。“四个同步”即职业院校招生和企业新岗位招工同步;理论教学过程和产业生产实践过程同步;学员毕业证书获得与职业资格证书取得及职业能力提升同步;学员培训规模与产业建设人才需求同步。二是拓展产教融合广阔度,覆盖八个领域。具体包括技术研发和转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招生就业、实习实训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就业创业服务等八方面。八领域合作进程实质上也是“五个双育人”推进过程,即“学员—职员”双角色育人、“学校—田野”双环境育人、“教师—师傅”双导师育人、“理论—实践”双课程育人、“技术技能—职业素养”双目标育人。三是挖掘产教融合纵深度,推广六大模式。一是人力资源合作模式。职业院校委派教师参与乡村产业建设,提供技能培训、技术开发等服务;聘请乡村产业技能人才、农企管理人员等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学员实践教学。二是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合作模式。职业院校和涉农涉旅企业共同经营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三是产业学院共创模式。依托区域特色产业,企业投入实训设备、技术与资金和职业院校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四是资源投入合作模式。职业院校提供场地、师资等资源入股或直接兴办企业,盘活国有资产。五是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学校把企业引进校园,在校园实施企业部分生产,实现学生在校就业实习。六是订单培养模式。职业院校按照企业岗位标准培育学员,课程内容源于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学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按合同上岗。
(四)构建外部环境保障机制,营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一是弘扬工匠精神,形成全社会崇尚劳动和技能的良好风气。职业教育要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就业创业内生动力缺乏的农村相对贫困群体要强化劳动意识和工匠精神的培育,让其逐渐成长为“懂农技、爱乡村、爱劳动”的新型三农人才。加强对乡村振兴中“劳动出彩、勤劳致富”和“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典型事迹的宣传推广,激发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参与职业教育,淬炼“德技兼备”的品性。引导全社会形成“辛勤劳动光荣、敬业精进可贵、好逸恶劳可耻”的主导价值取向,让“技能宝贵、乡村美丽、农民可爱”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净化社会滋长“歧视技能工种和厌恶劳动”的土壤。二是打通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和职普横向连通的壁垒。开展“幼儿园—小学—初中”衔接递进式的职业体验和启蒙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劳动意识、明晰职业规划。构建职教生“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职业硕士研究生—职业博士研究生”的学历提升通道,畅通各层次职业院校之间的升学路径。打通中职与高中、普高与职高的绿色通道,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搭建“立交桥”。推行“新八级工”并相应地提升经济和政治待遇,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晋升的渠道,消除行业、身份、职业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践行技能人才和学术人才“不同的领域、同等的价值”理念,为职教学员就业创业创造公平环境。三是畅通教师流通机制,提升“双师型”教师综合素养。搭建职业院校与农业技术推广、中介服务机构和涉农类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互派互育农业科技人员的平台。疏通人员自由流通的绿色通道,实现职业院校无障碍聘用涉农企业技术人才和农业技术专家作为专业教师。以市州为单位构建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资源库,职业院校可以柔性引进资源库的人才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融入“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和教学实绩”为内核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提升“双師型”教师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尚晶,李宪印.职业教育类型逻辑的内在寻求:对“技术”“教育”“职业”的哲学澄清[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1):36-43+50.
[2] 景琴玲,文聰.农户满意度视角下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27):45-52.
[3] 周桐,刘宇,伍小兵,等.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困境及创新路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9):228-234.
The Logic, Predicament and Mechanism of Promoting the Competence in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Rural Population of Relative Poverty
—A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pective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ZHOU Jun
(X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Jishou 416000, Hunan)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principal channel for enhancing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among impoverished rural communities. At present, numerous realistic predicaments exist in this regard, such as the disharmony between fragmen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dustry chain as a whole,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talent cultivation requirement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demand of open educational for impoverished rural communities, and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s role in facilitating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a resul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e among impoverished rural communities, targeted mechanisms are designed, including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among government, school, enterprise,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lexible and open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protection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etence in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rural population of relative pov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