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城 向未来

2023-11-30刘彦华

小康 2023年33期
关键词:科学城科技

刘彦华

科技城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是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枢纽,是城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竞争优势的核心单元。谁能聚集更多资源、把优势资源发挥到最好,谁就能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一批科学“强磁场”正在我国聚合。

在北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正在怀柔科学城崛起。其中,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已全面运行,面向全球开放预约;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子午工程二期、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装置正加快设备安装调试,计划2023年和2024年全面投入运行;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新获批立项,计划2023年底开工建设。

在武汉,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全面提速,“一核一轴三带多组团”布局初具雏形,正在加紧构筑全球前沿科技重要策源地。

在上海,张江科学城集聚了约50万从业人员,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8万人,青年人才占80%,创业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占上海约50%,同时汇聚了2.4万家企业,其中包括19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81家外资研发中心。

在沈阳,浑南科技城项目招商正酣,“石墨烯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院士研究成果转化项目“烯材高性能石墨烯薄膜产业化基地”前不久正式落户。该项目不仅是全国首个实现超100微米高性能大厚度石墨烯制膜产业化项目,还成功破解了大厚度、高质量石墨烯膜的制备技术难题,标志着以石墨烯材料为核心产品的产业化之路全速启航。

……

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会深刻改变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新一轮科技城建设高潮迭起,谁能聚集更多资源、把优势资源发挥到最好,谁就能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科技创新与城市建设的“关键变量”

科技城,根据翻译不同,又称科学城、技术城等,其概念最早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集聚高端科研基础设施、多元创新主体和创新服务等创新要素,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功能,具有数字化形态、高端人才宜居的重要创新载体。

全球最早的科技城雏形是诞生于1951年的美国斯坦福研究园。该园建立初期,由与斯坦福大学有紧密联系的创新企业构成,随后成为从事柔性制造、研发及企业服务的企业(总部)集聚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园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技术设计和制造中心——硅谷。

20世纪50、60年代起,苏联、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在郊区新建科学城,依靠国家行政和市场力量集聚大学、科技研发机构和产业创新资源。

据华略智库的研究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00座科技城。其中,美国斯坦福科学城(硅谷)、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学城、德国阿德勒斯霍夫科学城、丹麦哥本哈根科学城等在全球产生广泛影响。

在“科技强国”召唤下,我国科技城也迎来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

2016年,上海张江成为我国最早确立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立后,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逐步创建起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大批先進的国之重器在这里诞生,重点攻克的学科领域主要是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

2017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滨湖科学城为主要载体,重点聚焦能源、健康、信息、环境四大前沿领域,中科院、中科大、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发挥着巨大作用。

同年,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启动。它是怀柔科学城建设的重中之重,重点围绕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物质科学、信息和智能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等科学方向展开前沿研究,将建设大量科技设施平台,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式获批。与其他科学中心不同,大湾区整体面积较大,多个区域作为主要承载区,成为科学中心建设的排头兵。如深圳以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为载体,布局了未来网络基础设施、国家基因库等科技基础设施。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支持西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成为“双中心”唯一的核心承载区。按照规划,西安主要发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学领域,目前已经布局了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多个大科学装置,将通过建好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努力打造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

此外,风起云涌之下,成渝共建的西部科学城也已公布规划方案,武汉、南京等地也纷纷建立科学城,成为当今我国科技创新和城市建设的“关键变量”。

百花齐放,各展风采

从国内来看,各地已建和在建的科学城(科技城)多达几百个,除了一线城市中关村科学城、张江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广州科学城、光明科学城等外,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域城市科学城布局也明显增多。如长三角地区,既有地区级的无锡太湖科学城、嘉兴国际科技城、南通紫琅湖中央创新区,也有县域级科学城,如江阴霞客湾科学城、昆山阳澄湖科学城等。

2022年,赛迪顾问联合赛迪科创,遵循科学、客观、可采集原则,围绕科技城、科技、城市三个维度,设立基础建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城市承载能力、要素保障能力4个二级指标以及31个细化指标,对我国279个科技城(含科学城)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最终发布了《科技城百强榜(2022)》。

《科技城百强榜(2022)》显示,张江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广州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杭州未来科技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合肥滨湖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上海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位列前十位。

从数量上看,百强科技城主要分布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东部地区最多。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优势明显。其中,东部地区64个,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区;中部地区18个,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湖南等地区;西部地区12个,分布相对均匀,主要在四川、重庆等地区;东北地区6个,主要集中在辽宁省。

从综合表现上看,百强科技城前50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也有少数上榜。其中,东部地区的科技城在综合实力方面遥遥领先,有32个入围榜单前50强;中部地区的科技城在城市承载、要素保障方面表现较好,有10个入围榜单前50强;西部地区的科技城在自身建设、科创能力方面表现较好,有6个入围榜单前50强;东北地区的科技城整体实力偏弱,仅沈阳浑南科技城、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入围榜单前50强。但从潜力来看,绵阳、成都等地区科技城发展势头强劲,正在带动西部地区加速赶超。

从模式上看,百强科技城以政府主导为主,企业或政企合作为辅。其中,百强科技城有81%由政府主导;11% 由企业主导,如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长沙军民融合科技城等,但大多为国企、央企;6%为政企合作模式,如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三亚深海科技城等;少数由政府和科研院所共同发起成立或由科研院所独立发起,如广州南沙科学城、安徽科学岛等。

从关键指标看,百强科技城所在城市集聚了全国93.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81.49%的高校、93.32%的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比也高达93.76%。科技城依托科研资源集中、高新产业集聚等优势,已经成为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华略智库创始合伙人、理事长姚荣伟和调查评估部执行总监张莉杰也在关注我国科学城的建设情况。据他们观察,新一轮的科学城建设与以往有所不同,一是它们均属于“重装科学城”,不仅集聚了研究性大学和科研机构,更是把集聚建设大科学装置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般来讲,各地科学城或者争取国家级大科学设施,如光源、中子、量子、射线、基因组等科研装置,或者结合自身优势产业自建重点实验室,如太湖实验室、姑苏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二是为规避传统发展模式弊病,科学城规划建设“人本化”趋势日趋明显。例如,成都科学城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人城产”概念,其建设思路是“人才引领发展、区域边界跨越、主题公园建设、产业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优化、产城融合发展”,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吸引集聚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形成集生产、研发、居住、消费、服务、生态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其目的就是要有效破解传统科学城“重生产、轻服务”“重项目、轻协作”“重集中、轻集聚”等问题,解决产城分离、同质竞争、服务缺位等问题。三是科学城“国际化”,链接全球创新网络成关键。其中,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整合,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产业对外开放,逐步放开国际人才使用门槛,构建离岸创新孵化投资体系,已经成为时下最热举措组合。四是从产业集群培育升级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重点在发挥龙头链主企业牵头作用、构筑完善的全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创新创业“热带雨林”式生态系统扶持创新型企业等方面发力。

锻造典范城、勇当排头兵

科技城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是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枢纽,是城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竞争优势的核心单元。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城的发展,赛迪顾问在《科技城百强榜(2022)》中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在功能定位上,处理好“外部协同”与“内部联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立足城市看科技城,应凸显“科技城”特色,强化与其他城市发展载体之间的协同互动。在城市各类功能载体错位协同发展中,科技城应该依托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资源集聚、高端制造与科技服务产业资源集聚、高品质基础设施集聚的优质要素条件,搭建功能完善的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人才引培、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溢出效应,着力建设成为城市科技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引领其他功能载体推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聚焦科技城看科技城,要围绕“科技城”内涵,加快“人才、企业、城市”的高质量联动。

二是在重点方向上,处理好“前沿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前沿科技创新”为根本目标,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同时,以“高技术产业发展”为根本保障,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在要素支撑上,处理好“硬平台支撑”与“软环境营造”之间的关系。加快构建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研究机构、高能级研发实验平台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同时,加快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更加高效、开放、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

“从世界经验来看,科学城天然偏爱中心城市和大学城,因为当地公共配套完善、科技人才密集、应用场景临近,这也是近年出现科技向都市回归潮流的重要原因。” 姚荣伟和张莉杰分析发现,相比依托中心城市和大学城发展起来的科学城,中小城市从头组建、白手起家的科学城也不少。不过,与前者相比,后者普遍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例如创新策源能力较弱、科创人才集聚不足、创投资本较为缺乏、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为此,他们建议,中小城市的科学城,一方面可以独辟蹊径,结合大都市科学城科研外包需求、结合自身优势产业需求,构筑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特色科学设施集群。如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5G+扩展现实等前沿领域,联合上级部门、本级园区和龙头企业,探索建立一批细分领域市场化的小科学装置、精品实验室,为大科学城重大设施提供配套服务,为本地企业提供科研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节点或较好配套的园区基础,在高新区或高铁站附近打造小号版的国际人才自由港或科创人才特区,通过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改善,形成高端人才集聚的地方“小气候”。

“伴随全球创新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功能体系的日益复合,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纷纷转变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转型为以多元、交互、融合为特征的科技城。”关于科技城,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珺和城市发展部部长张云伟重点研究了科技园区向科技城转型升级这一情况,撰文指出,科技園向科技城转变,需要重点在要素与联动、空间与功能、规划与管理三大领域率先探索发展战略转向。具体而言,要素与联动上,要从产业集聚转向创新网络;空间与功能上,要从用地导向转向需求导向;规划与管理上,要从总体设计大时代转向信息社会微时代。

猜你喜欢

科学城科技
中关村科学城总工会举办工会干部履职提能专题培训
笔中“黑科技”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浅析张江科学城景观标准化的探索实践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衡山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