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2023-11-29李凤廷尹钥佳豆丹丹邓秀林
李凤廷,尹钥佳,张 艳,刘 威,豆丹丹,邓秀林
(1. 河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河南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物流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3.河南工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 河南 郑州 450001)
新发展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内粮食消费刚性增长、需求结构升级、粮食生产内生动力不足、要素资源约束趋紧、国际粮源利用风险加剧等压力,国家粮食安全受到了更大程度的重视[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战略安排,指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增强粮食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同时,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并被列入国家“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工程”。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对于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意义深远而重大。
中国地域广袤,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涉及三大平原,且各区域具有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因此,需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发展路径。然而,目前关于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什么”“建什么”“谁来建”“怎么建”等问题,尚未开展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同时,针对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区域性研究也相对较少。黄淮海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8.9%,是全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标2035年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新要求,黄淮海平原仍存在粮食产业发展大而不强、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不足、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优先序”与大食物观的关系不够明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黄淮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剖析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理论内涵,分析黄淮海地区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基础优势,探索黄淮海地区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路径与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提供路径分析框架,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1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内涵和要求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在此之后,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进行研究。赵江宁[2]指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建立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主产区的基础上,以完整的产业链条为特征,不仅保障数量安全,还要保证质量安全和市场供给安全的一种“带状”布局。余志刚等[3]认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要注重全局性、安全性和集聚性,从国家的层面出发,站在国家全局的角度,对粮食主产区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拉长粮食产业全产业链条,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全方位的安全。马丽等[4]强调,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要打造以数量安全为基础、质量安全为标准、市场供给安全为目标的粮食产业带,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各环节在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逐渐形成跨地域的带状基本地域单元。
基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三新一高”背景下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一种战略举措,它是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赓续和发展。同时,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也是以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实现集群集聚融合并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为重点,以贯彻绿色优质高效理念为宗旨,并妥善处理好粮食安全“优先序”与农民利益、地区优势、大食物观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最终达到加快构建国家粮食产业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新型粮食经济形态(图1)。
图1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内涵和要求示意图
1.1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内涵特征
1.1.1 稳固生产基础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前提就是要稳固粮食生产基础,保障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包括稳定的产出能力、耕地保护能力、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等。在产前,要抓好种子和耕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保障粮食的数量安全。随着消费需求格局的转变、突发事件的储备性需求增加等,稳固粮食生产基础成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首要要求[5]。
1.1.2 完善产业链条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重点是保证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产业链条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所形成的完整链条,呈现出价值链、供需链、企业链和空间链4个维度相互对接的链条式关联关系[6]。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不能狭隘地只关注粮食的生产环节,还要挖掘加工、流通、仓储以及消费各环节的潜能,实现提质增效,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任务。
1.1.3 集群集聚融合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核心是要保证产业集群的集聚融合。集群集聚融合是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生产结构,通过整合要素资源,深化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产销合作,实现区域间的产业发展联系。由点到线再到面,统筹规划粮食生产布局,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三链协同”的粮食产业体系,这是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核心要义[7]。
1.1.4 绿色优质高效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宗旨是绿色优质高效。“绿色”是指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要与自然资源形成良性互动,重视节能减排、节粮减损、环境友好等理念的贯彻,保证各环节体现绿色协调发展。“优质”是指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要满足消费需求格局从“吃得饱”向“吃得营养”“吃得安全”的转变,统筹产购储加销,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构建优质的粮食产业体系。“高效”强调的是效率,即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结构创新、政府引导等方式,减少成本或提高产出。落实绿色优质高效行动,是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必然要求。
1.2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内涵要求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第一要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粮食安全讲求“优先序”,需要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过程中确定农业资源配置优先序。按照这种分析逻辑,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也要讲求“优先序”[8]。“优先序”强调分区域、分品种实施不同的战略。一方面,针对粮食品种来说,从口粮到谷物,再到豆类、薯类,它们在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中的重要性存在差异。新形势下,我国新的粮食安全观强调要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也就是说,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就要优先将重心放在口粮安全上,其次要基本满足谷物的需求,最后保障豆类、薯类以及其他粮食品种的供给[9]。另一方面,针对耕地保护来说,不同标准的农田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即高标准基本农田原则上要全部用于种植粮食,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种植粮食。综上,粮食安全“优先序”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和理论指导,在规划建设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点关系。
1.2.1 粮食安全“优先序”和农民收益的关系
农民作为粮食生产的主体,又是整个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弱势群体。而农业生产呈现出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特点,加之生产资料价格的逐年升高,导致农民收益未能达到市场平均水平,造成农民不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粮食生产。因此,要用“优先序”的逻辑保障农民的收益,对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提高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之间的良性循环[10]。
1.2.2 粮食安全“优先序”和地区优势的关系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链接上游到下游各个环节的完整链条。在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以及产销平衡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按照“优先序”的逻辑,一方面,要优先发挥粮食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稳定耕地面积;另一方面,要发挥主产区的品种优势,重视对优势品种的培育,保障我国口粮的绝对安全。
1.2.3 粮食安全“优先序”和大食物观的关系
“大食物观”是人民群众“吃得好观”,其核心就是“大资源观”[11]。国家在落实“优先序”的同时,要考虑到人民群众消费格局的转变,要优先调整口粮的生产方式,丰富口粮的来源。在优化口粮质量的同时,兼顾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实施严格的保护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从根本上实现优质粮食的供应。
2 黄淮海地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基础优势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基于黄淮海地区独特优势所提出的战略构想。黄淮海平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主要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及江苏、安徽省的淮北地区,地势平坦,具备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粮食产业规模大,主要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主要种植模式,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基地。
2.1 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需谋求区域比较优势,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主体协同,最终实现产业链条提升和集群集聚融合。黄淮海地区位于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以东,横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5个省份以及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该地区是以平原为主的地貌类型,还有少量的山地丘陵,其主要分布在河北省西北部、河南省西部和山东省东部。黄淮海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8.9%,是中国九大传统农区之首。从地图分布来看,黄淮海平原呈现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带状”分布,是当前“北粮南调”的重要生产基地[12]。另外,该地区以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秦皇岛、天津新港、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等沿海港口群为前沿,是我国北方地区通向海外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和贸易进出口的重要通道[13]。这对于黄淮海地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具有重要意义。
2.2 小麦比较优势突出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68%,且小麦作为黄淮海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综合生产能力在全国小麦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表1)。从区域集中度来看,黄淮海平原种植小麦的集聚优势显著,其区域集中度超过66%,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平原,且稳中有进,集中度前4的省份分别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也全部集中在黄淮海平原。从小麦种植的专业化水平来看,黄淮海平原作为小麦种植优势区域,从2007年到2020年,其专业化指数LQ从2.01增长至2.21,其他2个平原的小麦种植专业化指数均没有大于1。从土地生产率来看,黄淮海地区用于小麦种植的土地生产率逐步提高,在单位面积产量上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高出其他区域约70%。建成稳产高产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首要任务,而黄淮海地区凭借其小麦的生产优势,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表1 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2007—2020年)
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其中,粮食生产区域集中度指标为区域粮食产量与全国粮食产业的比值;区位熵LQ反映小麦种植的专业化指数。
2.3 粮食产业规模较大
对比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地区粮食产业规模居于国家前列,为粮食产业升级转型奠定了基础。从粮食加工企业的区域集中度来看,2008年至2019年,黄淮海地区的粮食加工业集中度均优于其他两区,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粮食产量仅为全国第6,但粮食加工产业规模在全国排名前4。从粮食加工专业化水平来看,三大平原差异较大,黄淮海平原专业化水平相比其他两区域具有绝对比较优势,2017年高达3.50,而其他区域均低于0.5。从龙头企业数量看,从2008年至2017年,黄淮海地区粮食龙头企业数量从552增加至833,一直呈稳步增长趋势。从中国好粮油名单来看,黄淮海平原粮油品牌建设富有成效,拥有71家企业,75个品牌,无论是从入选企业个数,还是品牌和产品个数,都远远高于其他两区域[13]。面向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发展定位,应充分发挥黄淮海地区的产业规模优势,推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全产业链发展(表2)。
表2 黄淮海地区粮食加工的比较优势分析(2008—2019年)
注:数据来源:《粮油加工业统计年鉴》。其中,区位熵LQ反映小麦加工的专业化指数。
3 黄淮海地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路径
3.1 建设定位
落实到2035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要求,黄淮海地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其建设定位,即回答“要建成什么样的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问题。黄淮海地区是全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在建设中,要围绕“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基于其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多品种生产优势,并依托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体系完善的产业发展优势,将粮食产业做大做强,建设一批粮食储备基地和物流节点,构建国内粮食流通主通道,打造粮食安全国内大循环产业示范带,实现粮食产业与粮食安全协调统一。
3.2 建设思路
黄淮海地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需依托黄淮海平原的基础优势,在粮食产业布局、政企协作关系以及产业链条完整性3个方面,回答“怎么建”的问题。即聚焦五大核心片区,落实“点—轴—面”发展模式,实现产业总体布局优化;协调政企协作关系,发挥“企业主导、政府引导”作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健全“三链协同”机制,实现各环节协同配合,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3.2.1 聚焦五大核心片区,优化产业总体布局
粮食生产是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基础环节,首先必须明确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地点。黄淮海地区要落实“点—轴—面”的发展模式[14],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核心,着力打造黄淮海地区粮食安全产业带河南核心片区、河北核心片区、山东核心片区、江苏核心片区以及安徽核心片区。首先,以黄淮海平原各核心片区为中心点,建设具备高性能仓储、精深加工、高效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综合产业园区。其次,以主要粮食流通渠道为主,协调黄淮海各地区的粮食产业发展,实现“轴”的畅通工作。再次,注重以轴带面,协同发展,在产业链条完整的基础上,向周边拥有较强加工、仓储、流通功能的区域拓展,打破地域界限实施建设。
3.2.2 完善府际协作关系,引导企业协力共建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需要“条”与“块”的结合,发挥“企业主导、政府引导”作用,从而加快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一是要明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整个产业带中的主导作用,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挥企业优秀人才、先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提升粮食育种技术,粮食企业之间要形成“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的有利局面,鼓励各企业积极投身于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中。二是各地政府以及各农业农村部要做好引导工作,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保证各项惠农政策向主产区倾斜,做好产业带建设进程中的服务保障工作。
3.2.3 健全“三链协同”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三链协同”。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需要上游、中游、下游各环节的协同与配合,优化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粮食产业的升级转型。本研究从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各环节入手,明确其具体工作,着力回答黄淮海地区在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进程中所面临的“建什么”的问题。
第一,产业链上游。黄淮海平原作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拥有丰富的粮食生产资源,并且五大省区的核心片区也具备不同的资源优势。因此,在上游建设中,要紧抓耕地、品种、化肥等方面的优化升级,保障国家粮食的数量安全。在粮食品种方面,黄淮海地区的小麦和玉米种植范围相对较大,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四省。其次是大豆和水稻,分别涉及三大省份。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应在此基础上重视育种技术的创新,提高粮食的质量;改进种植方式,在河北、山东等地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扩大大豆的种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在耕地方面,黄淮海平原具有地形优势,平原耕地面积高达32万平方公里。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则要求黄淮海地区基于丰厚的耕地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尤其针对耕地面积最大的河南,要加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着力打造黄淮海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河南核心片区;在江苏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要处理好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冲突,在不妨碍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下保障耕地的面积,并实现耕地的提质增效。在农用化肥及农药使用方面,黄淮海地区五大省区为追求粮食产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物化投入,而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要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针对施肥比例较大的地区,如河南、江苏,要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可用有机肥、测土配方肥来代替传统的高污染化肥,鼓励采用物理方式防治害虫,减少化肥农药对耕地质量的损害,实现粮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产业链中游。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粮食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对产业链中游各企业的资源整合,提升粮食价值链,形成现代高效的粮食产业体系。黄淮海地区虽然粮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是粮食产业呈现出发育不足的特点。因此,就要从产业链的各环节入手,在保障数量安全的基础上,注重粮食的质量安全。首先,黄淮海地区既是粮食的主产区,也是国家主要的粮食储备区。因此,应优化粮食储备系统,根据各地区粮食产量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类别控制粮食储备条件,减少粮食储备过程中的损耗。其次,为适应当前“大食物观”的形成,应加强对加工企业的管控。一方面,在企业数量上,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优化市场结构,并逐步将加工企业向产粮大县转移,建设一批设备齐全、服务完善的粮食与食品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另一方面,在企业质量上,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对食品加工质量的要求,创新生产模式、体制机制、加工技术,并通过HACCP、ISO9000等认证方式保证食品的绿色、有机、无污染,保证粮食产品的优质高效[4]。再次,黄淮海平原东临渤海和黄海,拥有我国主要的沿海港口,如津冀沿海港口群、山东沿海港口群。这些港口都是黄淮海地区粮食贸易进出口的主要渠道。而粮食的进出口贸易主要以青岛日照、烟台港为主,因此,要加强对粮食进出口港口建设,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中国粮食可以走出去,充分借助国际粮食资源和市场推动我国粮食产业转型升级[15]。
第三,产业链下游。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最终目标是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粮食产品的易变质性以及粮食生产的季节性,使得市场供需常常出现结构性矛盾,供应链不稳定性增强。为此,黄淮海地区在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进程中要着力打造畅通稳定的供应链,保障国家粮食的供应安全。一方面,要统筹考虑黄淮海地区产销区的分布情况,即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江苏五大省区为主产区,天津、北京两大地级市为主销区,依托黄淮海地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解决好跨省物流的“堵点”问题,将粮食物流主通道的建设作为流通工作的重点,积极采取多式联运的模式,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浪费。另一方面,要以食品品牌建设为抓手,联合黄淮海地区各大知名农业院校和科研所进行研发,逐步建立全国性、区域性知名品牌,以科技创新为粮食企业赋能;鼓励黄淮海地区优势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实现上中下游资源对接以及信息共享,节省成本;借助计算机、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粮食产业链各环节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实时追踪市场对粮食供需数量的变动,为解决供应链的问题提供智力支持[16]。
3.3 具体路径
相比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小麦比较优势突出,粮食加工业规模较大,并且从地理位置上看,其地处我国中心地带,呈现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分布,流通优势凸显。因此,黄淮海地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要以其自身独特优势为基础,将流通、加工做大做强,构建一条差异化路径,实现粮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
流通加工是生产环节在流通领域的一种延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在建设中不仅要注意建设的合理性,还要结合黄淮海地区的基础优势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流通加工的地点选择是基础,对整个流通加工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应对当前人们对粮食需求格局的转变,粮食加工企业就需要朝着大批量与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地点最好设置在主销区这类消费需求较大的地方,否则在这种大批量生产而小批量配送的过程中将会损耗资源,增加运输成本,无法发挥生产企业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同时,在主销区更易于获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结合产品特性,从而提高响应速度。另外,要强调流通加工的一体化作业,流通加工是物流的一个环节,不能与其他作业形式相分离。因此无须设置独立的流通加工中间环节,应将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在配送中心的物流作业中,要按照客户的需求,合理选择作业形式,同时要考虑到粮食产品的易变质性以及粮食消费的连续性,选择合理的包装、拣货、运输形式,从整个的物流系统出发,保证粮食产成品的质量安全,这样才能真正地形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的一体化作业。
4 黄淮海地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推进策略
4.1 建立“两辅”机制,保障农民收益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生产环节是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基础环节,而农民又是生产环节的主体,农民的收益直接决定其种粮的积极性,进而对粮食的生产产生影响。因此,黄淮海地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通过建立“两辅”保障机制,“辅之以利,辅之以义”[4],紧抓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障粮食的数量安全及质量安全。“辅之以利”是要强调农民的利润收益,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农民种粮利益保障机制,通过保证种粮农民的补贴,适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降低生产资料价格,解决粮食生产效益低的问题;二是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资,保证耕地质量,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同时,制定高标准农田的后期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实现长效运行。“辅之以义”就是要强调农民种粮的义务责任,由于现有的农民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机械设备的接受度有限,因此从长远看,要加强宣传教育,消除农民对种粮的歧视心理,强化种粮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心理上认识到积极种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4.2 明确企业主导地位,发挥带动作用
黄淮海地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需要积极践行“人才兴粮”“科技兴粮”战略。同时,粮食企业贯穿整个产业链条,要明确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企业的主导地位,着力发挥其带动作用。首先,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来吸引具备高知识水平和先进技术的人才进入企业,立足黄淮海地区的实际情况,优化企业的运营模式;建立合理的补贴机制,消除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保障一线工作者的权益。其次,通过营造宽松的财政环境,吸引各方资金进入企业,用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使得产业带动和财政支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与此同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企业责任,优化粮食企业的营商环境,转变粮食流通方式,充分发挥好企业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4.3 落实各级责任,促进府际协作
黄淮海地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过程中,国家以及各省级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是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各省级部门是政策的执行者,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政府要综合考虑国情、省情以及粮食产业的行情,统筹考虑黄淮海地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要求,落实政府及各省级部门的责任,因地制宜地制定各项有利政策;另一方面,要落实好监督工作,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以及奖惩措施,鼓励各相关部门积极投身于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中来。同时,各省级部门在国家和基层工作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各省级部门既要确保农业相关支持政策的及时传达与落实,又要积极反馈粮食全产业链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合理分配政府发放的专用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国家与各省级部门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合作伙伴,协调配合做好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共同推进黄淮海地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