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和加强劳育背景下《运动营养学》课程“思、学、践”教学模式构建理论研究和探索*
2023-11-29付鹏宇
付鹏宇
健康中国和加强劳育背景下《运动营养学》课程“思、学、践”教学模式构建理论研究和探索*
付鹏宇
(西北工业大学 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72)
本研究基于“健康中国”规划、课程思政建设和劳动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在“三位一体”——即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总结性提出“思、学、践”的《运动营养学》教学改革模式。文章从非体育类院校《运动营养学》课程实施现状,提出《运动营养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案,最后基于教学实践,对《运动营养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意义在于探索高校健康教育路径,为落实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发挥应有的作用。
运动营养学;教学模式;健康中国;劳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重申了人民健康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营养和运动先行。合理的营养和规律的运动是促进健康的关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合理膳食,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上述内容都体现了国家对青年人群体质的高度重视。
上述国家政策方针集中体现了合理的营养和科学的健身是促进主动健康的重要手段。《运动营养学》通过研究营养素和某些特定营养物质对包括运动员在内的不同人群在不同运动与环境条件下人体运动机能、运动表现和健康的生理作用而形成的营养学科体系[2],是大学生践行健康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国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营养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运动营养学》课程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对非体育类高校健康教育改革进行探析,基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教育理念,提出“思、学、践”的教学改革模式,进而提高高校《运动营养学》课程在非体育类高校的教学质量,探索高校健康教育路径,促进落实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
1 非体育类院校《运动营养学》课程实施现状
《运动营养学》是贯彻和落实“健康中国”教学理念的健康系列课程之一。虽然目前该课程在体育类院校中的教学体系较为完善,但在非体育院校的教学中存在一定程度上轻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培育,由于非体育院校学生缺乏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基础,导致其对《运动营养学》基础理论理解水平较低,对《运动营养学》内容的关注点也多集中在营养促进大众健身的方向,而对竞技体育营养不能深入理解。但在非体育类院校的教学实践中缺乏从学生“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他们学习的基础和心理,最终使学生在学习后难以独立承担健身营养实践指导工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造性缺失
传统《运动营养学》课程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把学生排除在外。教师往往只根据体育院校《运动营养学》教材要求,完成教学计划,仅仅重视“教什么”和“怎么教”。所教授的内容并非来自于生活中学生所关心或关注的问题,即便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创新形式,但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变。这使得非体育类院校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积极性缺失,学习热情较低,导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造性缺失[3]。
1.2 运动营养教学内容偏重竞技体育,偏离大众健康
由于《运动营养学》课程主要开设于体育院校,在非体育类院校开设较少,故其教授内容多偏重竞技体育,如: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营养特点和规律、提高运动表现的营养补剂、违禁药物以及营养评价等。上述内容偏离非体育类大学生生活实践,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大学生群体中存在饮食不规律,过多食用高糖、高油、高盐或过度加工食品的现象;部分学生为降低体重而轻信“网红”减肥食品、药物;盲目使用蛋白粉、左旋肉碱等运动营养补剂,都极大地增加了健康风险[4]。
1.3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缺少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运动营养学》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学科。但传统课堂教学往往以理论知识传授为重点,忽略学生的亲身实操,缺乏从实践中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仍不能很好地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配餐或制定运动和营养处方,因此背离学习目的。
缺少营养调研、配餐和制作等劳动实践环节,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也不能充分展现课程的实用性。传统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参与意识,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运动营养学知识在指导大学健康教育、全民健身、大众健康以及劳动教育中的应用质量。为促进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烹饪技能,许多高校开设烹饪课程。但这些课程仅教授餐食的加工和制作方法,对营养学知识涉及较少,对运动营养学知识和实践教学几乎没有,难以满足有增肌减脂等健身学生的营养需求,使学生仅仅会“做”,而不会“选”。不能真正发挥烹饪教学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教学目的[5]。
1.4 忽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传统《运动营养学》课程对学生的考核多采用在期末进行笔试的方式,主要采用考勤和笔试成绩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平时学习时不认真,没有完全理解知识点,只注重考前的死记硬背,不能对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后的反思和价值的塑造,不仅学生学无所获,教师的付出也几无效果[6]。
综上,基于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营养和健身知识匮乏,健康风险增加的现状,以及目前运动营养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理论结合实践,激发学生兴趣的创新教学模式,这对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增长健康知识和促进健康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
2 《运动营养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政策基础
课程思政纲要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其中,“价值塑造”是导航,“知识传授”是根基,“能力培养”是关键。“三位一体”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健康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运动营养学》依托营养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技术理论,通过对人体新陈代谢特点的深入研究,提出增强体质、促进营养康复的途径,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动教育意见提出,劳动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意见还明确了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体育等相结合,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通过《运动营养学》知识的掌握,进行运动营养餐食的搭配和制作,是体育与劳育结合的良好途径,也是大学生践行健康和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理论基础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课程、学生中心课程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生活需求,学习兴趣和心理。其次,培养学生课程相关的劳动实践技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实践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授课前要进行学情分析,把学生的兴趣点作为确定教学模块中的重要环节。布置运动营养学热点话题作为讨论主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话题的讨论、成果的展示,以及劳动实践等,创造良好环境,支持学生实操作业。
2.3 教学目标
针对《运动营养学》课程学生重视度不高,基础差距较大,学习兴趣不足的现状,在现有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劳育,创新提出“思、学、践”的教学模式[7,8]。
“思”即“价值塑造”,旨在通过《运动营养学》的课程思政的渗透,培养大学生塑造健康意识,提升学生个人与群体健康责任感,鼓励利用所学服务家庭和社区,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学”即“知识传授”,旨在教会大学生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并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课外知识的拓展学习和研究探索,提升健康知识水平。
“践”即“能力培养”,旨在促进大学生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将运动营养学知识与劳育相结合,选择健康的饮食模式和运动方式,学会设计并制作个性化运动食谱,践行我国营养学会提出平衡膳食的八项准则[9]。
2.4 操作程序
实施“思、学、践”教学模式,形成学生在课堂的理论学习和思政教育、课堂外的知识迁移、实践能力提升等融合贯通的机制。根据表1,首先,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知识盲点和兴趣点,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其次,师生进行交流,分析学生知识盲点的成因,因材施教,确定重点讲授的知识点,调整授课方式;第三,教师通过合作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式讲解各知识模块的要义;第四,学生通过学习进行知识迁移,目的在于进行实践操作、社区服务和思维提升等;最后,学生评价反馈课程教学,通过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能力转化效果进行检验,学生对教师教学模式和备课情况进行评分,形成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反馈。
2.5 实现条件
《运动营养学》是实践类课程,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实践环境,促进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在课程开始学习前,可通过师生协商的方式,共同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块,以明确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学习过程中,应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知识的拓展训练,鼓励学生以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营养学问题入手,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生活[10,11]。
3 《运动营养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3.1 “思”—“价值塑造”教学模式
通过运动营养课程思政,帮助塑造学生“民族自信、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科学认知、服务社会”的价值观。根据《运动营养学》“思”教学模式示例主要通过案例剖析、启发、实践教学等方式所实现。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与群体健康责任感,践行“健康中国”使命。
表2 《运动营养学》“思”教学模式示例
3.2 “学”—“知识养成”教学模式
根据表3,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运动营养学热点话题的拓展学习,以学生自拟热点话题(生酮饮食模式、转基因食品、零糖食品、运动与肠道菌群、运动与咖啡因等)的方式进行分组讨论或PPT汇报展示;鼓励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运动营养学的科学研究,可采用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方式,培养学生科研素养。
表3 《运动营养学》“学”教学模式示例
3.3 “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根据表4,通过《运动营养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选择合理均衡的膳食及科学适量的运动方式,践行健康生活;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差异,为身边居民制定个性化运动食谱;并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专项体育课程的学习,以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减少运动损伤风险。
表4 《运动营养学》“践”教学模式示例
4 结语
本文从《运动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论述了构建该课程“思,学,践”教学模式在健康和劳动教育中的方法和重要作用。“思”对应“价值塑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通过案例分析和启发式教学等实现,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服务意识和家国情怀;“学”对应“知识养成”,是学以致用的“基石”,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领悟应用场景和方法,促进学以致用;“践”对应“能力培养”,是践行健康生活的“助手”,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运动营养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和劳动教育效果。该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提高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促进劳动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更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25/c_1119785867.html,2020-01-24.
[2]韩奇,姜龙.基于《运动营养学》视角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策略[J].体育视野,2021(15):41-42.
[3]吕梦婷,王志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运动营养学》教学改革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1):47-49.
[4]蒲承玺.浅析高校运动营养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20(22):154-155.
[5]沐阳.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新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4):38-39+42.
[6]黄兴.构建《运动营养学》课程“四位一体”实践应用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20,39(5):465-467.
[7]夏明,徐婕,管婧婧.基于具身理论的基础营养学课程思政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1):21-23.
[8]Jagim Andrew R, Fields Jennifer B, Magee Meghan, et al. The influence of sport nutrition knowledge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perceptions of dietary requirements in collegiate athletes[J]. Nutrients,2021,13(7):245-249.
[9]Burk L, Deskin V. 实用运动营养学(第5版)[M].常翠青,艾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10]人民网.人民体育系列特评:十九大报告绘出体育强国宏伟蓝图[EB/OL].http://sports.cri.cn/20171025/f408eba7-e8e0-238c-bd2c-4b2229e122dc.html,2017-10-25.
[11]张冉.营养学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7):125-127.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nking,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Sports Nutrition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and Strengthening Labor Education
FU Pengyu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Shaanxi, China)
基金项目:2022 年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JGY53);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3GH0104027)。
付鹏宇(1991—),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