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

2023-11-29◎罗

文化产业 2023年32期
关键词:唱腔流行音乐戏曲

◎罗 洁

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戏曲在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的发展,流行音乐的发展势头强劲,迅速占领中国音乐市场,使得戏曲的发展空间日益缩小,甚至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为了改变戏曲的发展困境,可以将戏曲元素融入现代流行音乐中,这样不仅能保护和弘扬戏曲文化,还能丰富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鉴于此,本文就如何推动戏曲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深度融合展开探讨,并提出具体建议,以供参考。

■戏曲艺术和流行音乐的基本论述

戏曲艺术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集文学、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将剧本内容进行艺术化表达。在戏曲艺术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经过长期的发展,戏曲音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结构形式、表现方法以及音乐风格,在推动情节发展、烘托艺术氛围和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指在某个时期或特定群体中广受欢迎的音乐形式。相较于传统音乐,流行音乐更注重商业性、大众性和娱乐性,常常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传播。总体来讲,流行音乐主要具有曲风多样、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朗朗上口、节奏鲜明有力、商业气息浓郁等特点。

戏曲元素与流行音乐相融合的意义

戏曲元素与流行音乐相融合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戏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将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中,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戏曲艺术实现创新发展。

第二,促进多元文化交融。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流行音乐不断吸纳各种元素和风格。将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增强音乐的多样性。

第三,创新音乐表达方式。戏曲元素为流行音乐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例如,运用戏曲唱腔、传统乐器、舞台动作等可以打造出独特的表演效果,提升音乐的魅力。

■戏曲元素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形式

戏曲伴奏乐器与流行音乐的融合

戏曲伴奏乐器指的是在戏曲演出中用于伴奏的乐器,主要包括京胡、京韵板、京鼓、古筝、梆子、扬琴等,在戏曲表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乐器类别及音色的不同,戏曲伴奏分为两种:一种是民族管弦乐,在戏曲演奏中也被称为“文场”,主要包括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另一种是打击乐,被人们视为戏曲伴奏的核心要素,并被称为“武场”,主要包括鼓板、梆子等。如今,在很多流行音乐尤其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流行歌曲中都能够看到戏曲伴奏乐器的身影。例如,我国著名歌唱家龚琳娜的一首节奏明快且动感十足的歌曲《忐忑》,将戏曲中的锣鼓经作为唱词,并灵活融入多种戏曲经典音色,包括老生音色、花旦音色等,充分表达出纠结、不安等情绪,提升了歌曲的丰富度和层次感。再如,周杰伦的歌曲《东风破》是根据琵琶曲《东风破》改编而成的,其中运用了大量传统戏曲演奏乐器。琵琶、二胡的加入提升了表演的效果,实现了古今韵味的交融。

戏曲唱腔与流行音乐的融合

戏曲唱腔是中国传统戏曲表演所使用的特定歌唱方式和歌唱风格,戏曲唱腔有着丰富多样的风格和类型,包括梆子腔、昆腔、皮黄腔和高腔等,不同的唱腔有不同的特色和演唱技巧。戏曲唱腔不仅注重声音的表达,还注重与肢体语言的结合,演唱者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凸显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变化,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演出内容。目前,很多流行歌曲表演都运用了戏曲唱腔,比如群星合唱的《东方之珠》,这首歌曲混合了京剧、豫剧和越剧等戏曲的唱腔元素,展现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李玉刚演绎的歌曲《新贵妃醉酒》既运用了京剧唱腔,又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编曲,是戏曲元素与流行音乐的融合。还有周杰伦演唱的歌曲《霍元甲》,通过高亢的音调和激昂的表现力展现出武侠英雄的豪情和战斗精神,并在部分歌曲段落中模仿了京剧花旦唱腔的发声方式,使歌曲带有浓郁的戏曲味道。

戏曲曲牌与流行音乐的融合

曲牌指的是民间音乐和戏曲中固定的旋律模式或曲调类型,由一组特定的旋律轮廓、音程和节奏组成,通常用于器乐演奏和戏曲表演。每个曲牌都有独特的音乐形式和音乐风格。另外,曲牌的特点和使用方式受地域、流派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在戏曲演绎过程中,曲牌对戏曲节奏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通过旋律、音调和节奏的不同组合表达不同的情绪,使演员更好地表现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帮助观众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如今,随着中国风音乐越来越流行,很多流行歌曲都运用了戏曲曲牌,比如,信乐团的歌曲《北京一夜》,这首歌曲融合了摇滚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等,通过结合不同的音乐风格,创造出独特的声音效果和表达方式。其采用了京剧曲牌“夜深沉”,并且运用了二胡、琵琶等多种传统乐器,使歌曲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息。

■戏曲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建议

增强融合意识,提升艺术创作效果

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肖淑娴曾表示:“音乐语言,只有赋予自己国家的音乐特点,才可在世界乐坛上更易于欣赏,也更富有价值,具有国际意义。”对于我国流行音乐创作人来说,要想让我国的流行音乐走出国门,在世界获得更多民众的认可与喜爱,就需要打造具有本国特色的流行音乐。与此同时,为了促进戏曲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艺术创作者应该增强融合意识,积极挖掘并提取戏曲元素,将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中,以此获得“1+1>2”的艺术创作效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确定创作主题,围绕主题选取合适的戏曲元素。其次,保证风格适配,并非只有中国风音乐可以融入戏曲元素,摇滚、爵士等风格的流行音乐也可以融入戏曲元素,要保证风格适配,避免影响歌曲的整体美感。最后,考虑整体效果,切勿盲目运用戏曲元素,这样既无法发挥出戏曲元素的作用,又无法创作出高品质的流行音乐。

为了将戏曲元素更好地融入流行音乐中,艺术创作者应加强对戏曲知识、戏曲文化的学习与理解,通过观看戏曲表演、阅读经典戏曲著作,如《昆曲教程》《京剧入门》等,充分了解戏曲文化,不断夯实自身的戏曲理论功底。与此同时,艺术创作者要积极拓宽视野、发散思维,尝试通过歌替戏唱、歌中夹戏、用戏收尾等方式在流行音乐中融入戏曲元素,以使戏曲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及有效传承。在流行音乐中融入戏曲元素,既丰富了流行音乐的内涵及表达形式,又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实现创新发展。

凝练戏曲经典元素,彰显流行性特征

要想实现戏曲元素与流行音乐的完美融合,促进中国流行音乐实现创新发展,艺术创作者就要加强对戏曲经典元素的整合与处理,挖掘并彰显其流行性特征,使其更和谐地融入流行音乐中。艺术创作者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使戏曲元素更加通俗易懂。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并实现广泛传播,与其简单易记的旋律、容易理解的歌词有着密切联系。而戏曲不论是唱腔还是唱词,都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戏曲的传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艺术创作者应该加强戏曲元素的通俗性,降低戏曲文化的理解难度,剔除隐晦难懂的唱词,提升戏曲元素的可理解度与吸引力。

第二,使戏曲元素具有大众性。如今,演唱流行歌曲成为人们放松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一系列唱歌App推出之后,人们可以直接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演唱歌曲。与此同时,很多咖啡厅、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也会播放流行歌曲,以此吸引消费者进店,这从侧面反映了流行音乐具有较强的大众性,符合广大民众的审美需求。所以,艺术创作者应选取大众耳熟能详或者容易引起大众情感共鸣的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中,使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能够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与喜爱。

第三,使戏曲元素与时代同步。流行音乐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的原因在于其会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迎合民众的喜好。因此,将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作品中不仅要保持传统特色,还要紧跟时代发展。比如,通过运用效果器等增强戏曲元素的时代性与流行性,使其与流行音乐更好地融合。

第四,增强戏曲元素的参与性。流行音乐的旋律和唱法简单,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也能轻松哼唱流行歌曲,并通过演唱歌曲抒发情感、缓解压力,这充分反映了流行音乐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为了实现戏曲元素与流行音乐的完美融合,使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戏曲文化,艺术创作者在流行音乐创作过程中应采取合适的方法增加戏曲元素,适当降低演唱难度,简化戏曲元素的表现形式,让普通人也能够哼唱出流行音乐中的戏曲唱词。比如慕容晓晓的《黄梅戏》,这首歌曲通过将通俗唱法与戏曲唱腔相结合,实现了流行音乐和戏曲元素的完美融合。

开展专项研究活动,夯实理论基础

将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中,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流行音乐的内涵及表达形式,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戏曲文化被更多人认识、了解和喜爱,对保护与传承戏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切不可肆意地改造戏曲元素,并且要尽可能地保留戏曲元素的经典特征及根本内涵,切勿为了迎合流行音乐而忽略戏曲元素的内涵及价值。因此,艺术创作者应加强对戏曲元素的深层次、专项化研究,夯实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相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一,各地艺术创作者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戏曲剧种,比如京剧、豫剧等,确定研究范围,分别从发展历程、表演形式、表演技巧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设定研究专题,制订细致、合理的研究计划,加强对各类研究资源的梳理、整合及集中管理,有计划、有层次地攻克将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中的难题,为保护与传承戏曲文化作出贡献。

第二,艺术创作者可以借助现代技术,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查、文本分析、音乐分析等方式搜集各类区域性戏曲文化资源,将其整合后录入大型戏曲文化资料库中,为各地艺术工作者查阅戏曲文化资料提供便利。

培育专业人才,提高融合效果

将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中是一项复杂且专业的艺术创作实践,对艺术工作者的音乐创作能力、编曲能力、戏曲文化功底等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将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使其探索出更多合理、有效的融合方式,推动中国流行音乐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结合时代发展,以戏曲元素与流行音乐融合发展为导向,制订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路径,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设立课程体系和培训项目,包括戏曲音乐基础、唱腔技巧、编曲创作等方面。其次,聘请资深戏曲演员、音乐家和指导老师等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专业能力的导师,为学员传授戏曲音乐的艺术技巧、演唱方法和舞台表演经验等,为保护与传承戏曲文化提供人才支撑。

综上所述,将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中既能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能丰富流行音乐的表达形式和艺术内涵。新时代下,我国的艺术创作者要加强学习,积极探索戏曲元素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方式,为保护与传承戏曲文化与推动中国流行音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唱腔流行音乐戏曲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