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2023-11-29张平
张平
[摘 要]作为教学流程的最后一环,作业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作业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法宝,是学生知识输出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的重要通道。教师要从现实需求出发,规划作业路径,体现选择性、实践性、拓展性等原则。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在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实现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7-0075-03
作业是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教学活动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传统作业形式如抄抄写写、背诵练习等较为机械,抑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秉承课程改革精神,统整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形式,将作业设计精细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及获取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知识积累型作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完成知识吸收内化,同时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在社会生活中完成语言综合运用。作业是延伸课堂教学、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要想夯实学习成果,必须从作业设计着手。作业类型多样,其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是知识积累型作业。知识积累型作业是对基础性知识进行夯实的一种作业类型,通常以抄写、背诵的形式呈现,它能够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知识积累型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以译林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的教学为例。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故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他们的基础知识。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容易和之前学过的词汇相混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可从最基礎的词汇着手,和学生一起梳理词汇,并对每个单词的特点展开分析,引导学生建立认知体系。但是,仍有学生会读不会写、会写不会拼、会拼写不知道单词的含义。于是,教师及时出示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抄写单词,要求抄写一遍以上。”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完成作业的热情极高。教师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知识积累型作业,让学生在抄写中实现知识的巩固。同时,教师对抄写数量没有做具体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安排。这样设计作业,让学生掌握了主动权,他们自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作业中。
知识积累型作业能够夯实基础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常设计知识积累型作业,导致学生在机械的重复练习中产生厌倦感。因此,教师在设计知识积累型作业时,要牢记适量、适度原则,切忌让学生无休止地抄写、背诵,帮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夯实基础知识。
二、分层选择型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的一个知识点,教师讲授方法相同,学生学习时间也相同,但有的学生学得又快又好,有的学生却表现不佳,不仅学得慢,而且难以掌握知识点。这是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基础、智力发展、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上都普遍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量身定制学习任务,作业设计亦是如此。分层选择型作业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学习任务,激发出他们的潜能。就英语学科而言,教师可以设计抄写型作业、运用型作业、演绎型作业等。分层选择型作业的难度系数要呈递增趋势,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选择契合自己的作业,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以译林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5 Look at me的教学为例。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没有直接出示作业,而是让学生自行设计作业。学生听到后都异常兴奋,积极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说:“那我肯定要让作业简单点,背背‘Story time’的内容就可以了,因为单元学习重点都在这里。”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词汇是学习的基础,必须熟练背诵,实在记不住的,可以写两遍。”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可以摘抄单元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学生积极出谋划策,在活跃、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出一个个具体的作业方案。教师发挥“指挥官”的作用,将学生提出的方案整理出来。面对不同的作业,学生有点不知所措。教师及时点拨指导:“作业只是检验大家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重在质量,不在数量。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习基础,从这些作业中选择至少两项作为自己今天的作业。”于是,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作业的设计是一门技术,教师没有剥夺学生的主动权,不仅让他们参与到作业设计中,还让他们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完成课堂最后一项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处于关键性地位。设计作业时,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角度出发,布设契合度更高的作业,同时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选择、自主完成。因为是学生自己选择的作业,所以他们完成的积极性很高,即使遇到困难也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样的精准化作业设计,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作业的敏感度和兴趣度。
三、实践应用型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原动力。布设作业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要对学生的兴趣点有清晰认知,并以此为作业设计的素材和依据。研究表明,学生对歌唱、表演之类的实践应用型作业更感兴趣。实践应用型作业具有客观性、能动性的特点,不仅能满足英语学科的教学需求,其趣味盎然的作业形式,还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趣味化的实践应用型作业,让学生在体验、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知识的输出和内化,最终获得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以译林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食物。于是,教师从食物出发给学生布设作业:“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Can you collect a wide range of information and introduce us to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food?”这样的作业比较有趣,而且因为介绍形式不限,学生参与度较高,都能够主动投入到资料的收集当中。一些志趣相投的学生还展开合作,借助表演的形式介绍美食:“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cake. Today, I am here to introduce myself. I’m made up of milk, sugar and flou...”趣味化的表演形式瞬间吸引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听得认真,看得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对单元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制订相对宽松的要求,能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思维活跃度高,但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较慢。表面上看,学生记住了单词、句型,但具体运用时是否会出现错误和认知偏差,都需要教师结合作业来检验。教师布设实践应用型作业,能够从深层次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拓展创造型作业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兴趣激发,是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生成崭新认知和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布设拓展创造型作业时,要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学科知识,如将英语与手工、美术、音乐等学科相融合。这样可以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凸显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在整合融通中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实现认知内化。
以译林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的教学为例。教师发现,学习活动还没有结束,有的学生就开始画画了。但教师没有责备学生,而是抓住时机,向学生出示作业:“Please take the New Year as the topic, design your own cards and give them to your relatives as New Year gifts.”教師抓住这个教学契机,布设拓展创造型作业,让学生的手、脑、眼都动起来。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在精心构思后说道:“我要制作一张卡片送给妈妈当新年礼物,卡片上画上我们一家四口手拉手的场景,并附上最美好的祝福。”教师赞许地点头,并送上美好的祝福:“Best wishes to your family!”有的学生则将一首自创的Happy New Year歌曲写在卡片上:“Happy mother, happy mother, happy New Year to mother, we sing, we dance, happy New Year to mother, happy father, happy father...”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跟着一起唱了起来。学生的创意一个接一个,课堂瞬间变成了创作的海洋。作业本来是枯燥乏味的,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从拓展学生思维着手,将学生引入了想象的乐园。从学生的反馈看,这个作业设计深得人心。
上述教学,教师抓住学生课堂画画这一教学契机,有目的地布设拓展创造型作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到完成英语作业的过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完成英语作业的兴趣,让学生在个性化创作中收获更多的英语学习成果。拓展创造型作业形式多样,学科融合是一种独特视角,它是从学科外部进行作业设计。教师也可以从英语学科内部着手,将听说读写进行深度融合。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完成英语作业成为学生的自发行为,培养了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五、对接融合型作业
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教学内容体系性、关联性的特点突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英语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科教学的贯通融合,设计对接融合型作业,促使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学科展开学习思考,提升学生英语思维的灵活度,实现跨学科整合。教师设计对接融合型作业,既要关注当前教学阶段的知识主题、能力目标,又要拓宽教学视野,整合学生学过的英语旧知,彰显新旧知识间的内在关联。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接触英语学科的时间较短,掌握的基础知识有限。教师应合理设置对接融合型作业的难度,避免片面追求知识关联融合,而造成作业的难度超出学生能力范畴的现象,切实发挥作业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
以译林英语教材三年级下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涉及“pencil”“schoolbag”“pen”“crayon”等多个与文具有关的英语词汇。教学时,教师除了围绕单元基础词汇、句型等设计知识积累型作业,还可以根据学生学过的颜色类词汇知识,要求学生将“A yellow pencil”“A blue schoolbag”“A red pen”与其对应的插图连上线,设计对接融合型作业。把两个单元的词汇知识融合到一起,提高了学生英语知识体系建构的全面性。又以Unit 4 Where’s the bird?的教学为例,教师根据单元教学核心目标,结合丰富的插图资源,设计“Where’s the pencil/schoolbag...?”的作业,将位置表述对象从bird转变为前一单元学习的重点词汇。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旧知的印象,强化学生重点词汇的识记效果,还能锻炼学生运用英语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生活化语言运用的习惯。
词汇知识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难点,教师需要提高词汇教学的连贯性,不断强化学生词汇学习的记忆。在结束单元新知授课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学过的词汇融入课后作业中,在考查学生课堂新知理解、运用情况的同时,让学生发掘更多英语知识的运用方法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
小学生对作业的探索兴致相对较低,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学力基础和学科属性,从不同层面出发,丰富作业形式,布设知识积累型作业、分层选择型作业、实践应用型作业、拓展创造型作业和对接融合型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促使学生主动完成作业。一旦自主完成作业的意识生成,知识的输出和输入呈正比,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能够得到提高,学习也能更上一层楼。
[ 参 考 文 献 ]
[1] 时文霞.浅谈小学英语作业的有效布置[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1(Z1):110.
[2] 林敏.个性化·趣味化·实践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6):80-82.
[3] 汪徐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新课程导学,2021(17):91-92.
(责编 蔡宇璇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