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藏药止痛方剂用药规律*

2023-11-28巴桑石达贡嘎朗杰卓玛加昂措

西藏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藏医学诃子藏药

巴桑石达 贡嘎朗杰 卓玛加 昂措

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应用医疗技术减轻病患疼痛有着更高的需求,治疗疼痛也自然地顺应需求,成为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门。目前,现代医学将疼痛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由此可见医学界对于治疗疼痛的重视程度。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痛苦体验[1]。在临床上,疼痛被分为急性或慢性疼痛,是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慢性疼痛更是已经被公认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而在藏医学理论中,对“疼痛”的概念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藏医学认为,疼痛是指由于内外因素影响,导致藏医学三因即隆、赤巴、培根动态平衡发生紊乱,从而表现为身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影响而感到痛苦的症状。目前藏医学中止痛方剂临床用药广泛,研究甚广,但其药用规律方面的内容研究较少,因此对其内容研究不仅能够为临床用药更加科学与合理,提供数据支撑,而且能够为开发新药提供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方剂收集

从《藏医药方剂大全》[2]等藏医药著作中以“止痛”“祛痛”“刺痛”为主线,搜集具有止痛功效的常用藏药止痛方剂共收集到170首,排除方剂组方记录不全、重复等因素,最终收集到150首完整的藏药止痛方剂。

1.2 数据录入、核对

对方剂与药物名称,以《藏药晶镜本草》[3]和《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4]作为标准进行整理,如:将“赞吐”“江孜乌头”“细叶草乌”统一规范为“铁棒锤”。药物功效及疾病名称参考《四部医典》进行标准化,如:“短痛性肝脏瘟疫病”“短痛性肺脏瘟疫病”“短痛性脾脏瘟疫病”“短痛性心脏瘟疫病”“短痛性命脉瘟疫病”归为短痛性瘟疫病,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由专人指导,并进行核对与校正。

1.3 数据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 软件,统计止痛方剂频次、高频药物的频次与主治疾病的频次,并构建藏药矩阵,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 软件分析藏药止痛方剂中各单味药材之间的关联规则,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分析高频藏药的划分聚类。

2 结果

2.1 止痛方剂频次分析

将从《藏医药方剂大全》等藏医药著作中收集到的150 首止痛方剂,进行方剂频次分析,发现频次3的止痛方剂共有6 首,分别为五鹏丸、十三味马钱子丸、二十五味大鹏丸、二十五味商陆丸、十九味沉香丸和十味沉香丸,详见表1。

表1 止痛方剂频次统计表

2.2 主治疾病频次分析

图1 藏药止痛方剂中主治疾病统计(频次5)

2.3 药物频次分析

通过高频药物统计得知,涉及到的单味药材共有235 味,其频次15 的药材共有36 味主要为诃子(73/150)、麝香(62/150)、铁棒锤(60/150)、川木香(53/150)、藏红花(50/150)、穆库尔没药(49/150)、天竺黄(46/150)、牛黄(45/150)等,详见表2。

表2 藏药止痛方剂中常用药物高频统计(频次15)

表2 藏药止痛方剂中常用药物高频统计(频次15)

2.4 藏药止痛方剂中高频药物六味与三化味分析

图2 藏药止痛方剂中高频药物的六味与三化味分析

2.5 关联规则分析

利用IBM SPSS Modeler 18.0分析藏药止痛方剂中各单味药材之间的关联规则,将支持度设置为10%,置信度设置为80%条件下,频次21 的核心药物组合共有15 组,其中三个药物为核心药物组合的共有13 组,高频药组合有铁棒锤-诃子-麝香、藏菖蒲-麝香-诃子、穆库尔没药-铁棒锤-麝香等;两个药物为核心组合的共有2 组,高频药组合分别为天竺黄-白檀香、诃子-余甘子,详见表3、图3。

图3 关联规则网络展示图

表3 藏药止痛药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分析(支持度20%,置信度80%,频次21)

表3 藏药止痛药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分析(支持度20%,置信度80%,频次21)

2.6 止痛方剂的高频藏药材聚类分析

利用spss statistics 25.0 软件,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中的组间平均法,将对频次15的36味高频藏药聚类分析,生成的系统聚类树状图(图4),以组间距离20 为界,共得到8 类新藏药组合C1:紫草茸、茜草、干姜;C2肉豆蔻、沉香、广酸枣、乳香、川木香、余甘子、藏木香、诃子等,详见表4。

图4 36味高频药物树状聚类分析图

表4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目前临床上药用的止痛方剂居多,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据研究显示,这些止痛方剂通常被用于治疗关节炎和头痛两类疾病的止痛药,可能导致脑卒中和心脏病等严重的副作用。而藏药止痛方剂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用药广泛的特点。临床上常用的止痛方剂有五鹏丸、二十五味商陆丸等。此次共收集到150首方剂,其中频次3的止痛方剂共有6首,频次较高的方剂有五鹏丸、十三味马钱子丸等。在对6首高频方剂进行分析后发现,均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杀虫、干黄水的作用;五鹏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逐失、杀虫止疠的功效,主治时疫刺痛。十三味马钱子丸具有行气、降血压、化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胸背痛。二十五味商陆丸具有解毒、止痛、杀虫止疠的功效,主治时疫刺痛。十九味沉香丸具有消秊化淤的作用,主治胸背痛。十味沉香丸具有清热、化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胸背痛。由此可以得知,以上方剂均具备止痛的功效。以高频方剂五鹏丸为例,分析止痛方剂的药性,探索其中隐藏的药性与规律后发现,六味当中苦味偏盛,苦味由五源中的水源、风源组成,水源和风源是成分偏盛的药物,通过同性相增、异性相克最终得出凉、稀、钝、糙、轻等药物性质,其中,凉、钝对治赤巴病的热、锐特性偏盛引起的麻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苦味能治赤巴病,具有杀虫止疠、解毒、消肿止痛、干黄水的功效。三化味中,苦化味占比较大,其具有降火利胆等作用。五鹏丸中川木香以酸助消化,藏菖蒲与诃子以苦降火且利胆。麝香、铁棒锤、藏菖蒲以辛除湿祛寒,诃子以涩味调和诸味,起到抗菌消秊、镇痛解热、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各类神经性疼痛,牙痛、胃痛、扁桃体发炎、风湿骨病患者,其他类型的疼痛;据《四部医典》和《医学乐利宝库》记载:五鹏丸主治胃痛、虫病、疫痛、喉症,具有消秊、止痛、祛风的作用[5]。现代研究表明,五鹏丸具有抗菌、镇痛等药理作用[6]。因此验证了藏药味性化理论与现代药理作用的相通性,揭示了藏药味性化理论对临床上治疗疼痛类疾病的重要指导作用,体现了藏药复方配伍思路和作用机制对于传统医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藏医药方剂大全》等著作中,收集的150 首藏药止痛方剂,利用Microsoft Excel2019 统计分析;主治疼痛类疾病共37 种,频次5 的疼痛类疾病有9 种,主要为时疫刺痛、胸背痛等;从单味药材统计来看,藏药止痛方剂中涉及到的单味药材共有235味,其中,频次15 的高频药材有36 味,药味为苦、甘味高频药占比较高,三化味中频次较高的苦化味,药物的八性中“凉”“钝”“重”占比较高,两性中凉温兼顾配伍。苦味类药主治赤巴病,频次较高的时疫刺痛常伴有无故生气等症状,该症状属赤巴病性质,因此,在藏医学中治疗疼痛类疾病时苦味药使用频次较高;其次频次较高的是甘味类药材,据《四部医典》记载:肌肉损伤时则肿胀,骨骼损伤则疼痛[7]。藏医认为关节疼痛主要是有“隆”偏盛导致,主用治隆病的药物,而甘味类药材主治隆病,因此在藏医学里治疗疼痛类疾病时甘味类药材使用频次较高。以上36 味高频药主要以“清热药”“祛痛药”“消秊”“胃温消食”为主,清热药有川木香、藏红花、天竺黄、牛黄、沉香、甘青乌头、岩精、穗序大黄、兔耳草、紫草茸、白檀香等;祛痛药有铁棒锤、麝香、打箭菊等;消秊的有麝香、穆库尔没药、穗序大黄、大果大戟等;胃温消食的有丁香、肉豆蔻、藏菖蒲、白豆蔻、余甘子等。其中,诃子是大多藏药方剂中最常用的药材,具有治诸病,调三因作用;麝香还具有解毒、驱虫作用;铁棒锤祛痛外还具有消“秊”的作用,用于关节肿痛和关节炎。因铁棒锤毒性较大,不能直接入药,需经过严格的炮制与诃子剂量比例(1:2)配伍使用,以减弱毒性和增强药效,随病情变化对两者的剂量可加减[8];“藏红花、天竺黄、牛黄等”治疗肝炎、肺炎、胆囊炎等腑脏热疾病,如肺炎常伴有前胸后背痛的症状,据《藏医秘诀汇集》记载:胸背尤其刺痛,间隙时刺痛减轻,这些症状都是肺炎的概念[9]。故对胸背痛、赤巴刺痛等疼痛类疾病有作用。因此,从高频药物的频次统计可以得知,以上药材在治疗疼痛类疾病时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还可知,藏医学里治疗疼痛类疾病时选用清热、消秊、祛痛、胃温消食功效为主的用药思路。

通过数据挖掘法探讨藏药止痛方剂用药规律发现,藏医治疗疼痛类疾病时主要以“清热”、消“秊”、祛“痛”以及“胃温消食”为治疗原则。其次,此次研究筛选出了常用的核心药物,揭示了藏医治疗疼痛类疾病时“凉温兼顾”的主要配伍思路,为藏医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藏医学诃子藏药
永德县诃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永德县诃子产业化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藏医学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浅述藏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
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及其问卷调查
诃子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探讨藏医学与因明学之间的关联
金诃藏药拿牌前后
金诃藏药获牌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