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用药方案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2023-11-28罗玉凤
罗玉凤
白内障作为致盲性疾病的一种在临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白内障通过手术治疗,提高视觉功能。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眼干、眼涩、异物感等症状,临床称之为干眼症。临床主要采用滴眼液或眼膏治疗术后干眼症,其中普拉洛芬滴眼液可消除局部炎症反应,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抗炎抗菌,地塞米松眼膏可抑制炎症反应,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提高眼组织保水能力,不同药物间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差异[1]。本研究就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赣州市大余县人民医院因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就诊的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5~73 岁,平均(59.86±3.56)岁;观察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3~71 岁,平均(58.74±3.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诊断标准[2];2)病历资料完整;3)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接受过白内障手术以外的其他眼科手术;2)精神异常,临床配合度差;3)对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史。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普拉洛芬滴眼液(Senju Pharmaceutical Co.,Ltd.Fukusaki Plant,日本,注册证号:H20130682,规格:5 mg∶5 ml),1~2 滴/次,4 次/d,根据症状酌情增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参天制药株式会社能登工厂(日本),注册证号:J20150106,规格:5 ml∶24.4 mg),1 滴/次,3 次/d,根据症状酌情增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97,规格:5 ml),每次取1 cm 药膏在结膜囊中涂抹,3~4 次/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Santen Pharmaceutical Co.,Ltd.,日本,注册证号:H20171192,规格:5 ml∶15 mg),1 滴/次,3 次/d,根据症状酌情增减。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 周。
1.3 观察指标
1)依据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经治疗眼干、眼涩、异物感等症状完全消退,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指标均恢复正常即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BUT、SIt 和FL 中有两项恢复正常即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BUT、SIt和FL 指标有1 项恢复正常即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即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BUT:将荧光素试纸放于结膜囊位置,使用裂隙灯观察角膜,记录患者最后一次眨眼和角膜表面产生首个黑斑的时间,连续检测3 次,获取均值;SIt:将荧光素试纸放于结膜囊下眼睑1/3 位置,对一端予以折叠5 mm,指导患者保持5 min 双眼闭合状态,取下试纸后对浸润长度予以测量;FL:将角膜以4 个象限进行划分,取荧光素试纸放于结膜囊下眼睑位置,确保对眼球表面形成均匀覆盖,在裂隙灯下对角膜着色情况予以分析,每个象限完全无着色计0 分,着色范围在1/3 以下计1 分,着色范围在2/3 以下计2 分,着色范围在1/2 以上计3 分,总分为0~12 分,评分越高角膜上皮损伤越严重。3)不良反应:包括分泌物增多、刺激感、眼部瘙痒。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BUT、SIt 和FL
两组治疗前BUT、SIt 和F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T、SIt 高于对照组,FL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UT、SIt 和FL 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BUT、SIt 和FL 比较(±s)
组别 例数BUT(s)SIt(mm/5 min)FL(分)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8.42±1.34 10.48±1.74 8.12±1.68 9.84±1.58 3.64±0.76 1.61±0.59观察组 40 8.51±1.44 11.63±1.93 8.26±1.52 11.46±1.69 3.79±0.66 1.28±0.43 t 值 0.289 2.798 0.390 4.428 0.942 2.858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白内障是因遗传、老化及营养代谢障碍等因素引起的眼部疾病。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白内障患者以每年50 万例的速度在增长[2]。患病后晶状体代谢紊乱将导致晶状体混浊,光线无法正常透射在视网膜上,诱发视物不清现象。采用超声乳化技术联合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治疗白内障,可使患者视觉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该手术方法虽具有较小的创伤性且术后恢复较快,但术中存在损伤结膜细胞或角膜的风险,可影响黏蛋白的分泌,泪液稳定性差,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并发干眼症。白内障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接受治疗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其年龄在60 岁左右,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特征发生变化,如睑板腺功能下降、泪液分泌减少等;2)因手术具有创伤性需使用局部麻醉药物,一定程度可刺激角膜和结膜,损伤泪膜黏蛋白层;3)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膜逐渐松弛,对泪液膜稳定性产生影响;4)术中操作及光照情况对泪膜稳定性产生影响;5)手术损伤角膜上皮下的三叉神经分支。相关研究表明,白内障患者术后第7 天时,干眼症症状将表现得最为严重。因此,临床探寻一项安全且高效的术后持续治疗方案,对缓解眼干、眼涩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缓解眼干、眼涩,提高视觉功能,常用药物包括普拉洛芬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及玻璃酸钠滴眼液等。李靖[3]在相关研究中指出,普拉洛芬滴眼液、地塞米松眼膏等药物在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中均有一定效果,在此基础上增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由此可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发挥不同作用机制或可以提高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康坤玉[4]的研究结果相似。普拉洛芬是一种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用药后30 min 内能够以最高浓度分布在结膜和角膜中。白内障手术刺激下眼组织可促进前列腺素合成,激活磷脂酶A2,促进花生四烯酸释放。前列腺素是诱发眼部炎症的重要因素,而普拉洛芬滴眼液能够针对性地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和释放,进而消除局部炎症反应,改善眼部组织微循环,促进眼干、眼涩、瘙痒等症状缓解。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成分为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尤其对于革兰阴性杆菌效果显著。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是由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复合而成的一种制剂。妥布霉素为广谱抗生素,用药后可缓解眼部刺激并减轻炎症反应。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的一种,药效作用时间长,具有灭菌、杀菌作用。多药联合使用具有理想的抗感染效果,可使睑板腺功能及泪膜稳定性得到改善,可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方案。上述药物联合应用虽具有一定效果,可使临床症状得到初步缓解,但药效主要集中在抗菌、抗炎、抗感染方面,在提高眼组织保水能力,避免水分过度流失方面效果不理想。玻璃酸钠滴眼液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构成组织基质的重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包括D-葡萄糖醛酸以及N-乙酰-D-氨基葡萄糖,具有较好的黏滞性、伸缩性和生物耐受性,能够有效结合角膜上皮的特异性蛋白,促进眼组织吸收药物。用药后其能够于角膜上层形成薄膜层,使眼组织的保水能力更强,避免眼部水分过度流失,改善眼干、眼涩等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视觉功能[5]。另外,玻璃酸钠滴眼液还能够改善角膜表面特性,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伸展,进而缓解患者畏光现象,提高视觉舒适性。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BUT、SIt 高于对照组,FL 低于对照组,与戴丹[6]的研究结果相似。BUT 正常值在10 s 以上,可反映泪膜稳定性情况。SIt 是用于判定干眼症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FL 是评价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情况以及眼表受损情况的重要指标。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提高眼部保水能力,避免水分过度分泌、流失,有效纠正上述眼部功能指标,缓解症状并提高泪膜稳定性。在用药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对照组所用药物抗炎、抗感染效果明显,但同时也对眼部产生刺激,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而玻璃酸钠滴眼液保水效果较好,具有协同修复作用,其能够润湿角膜上皮细胞,形成保护层后缓解对照组药物对眼部组织造成的刺激,减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治疗的同时配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泪膜稳定性及视觉功能,减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