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上)
2023-11-28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晶,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被国际气象学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
立春
每年的2月3日或4日。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即春季的开始。立春之后,天气逐渐变暖,万物复苏,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萌生发育。人们也喜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外出游春,感受春天的美好。立春之日,人们有吃春饼、春卷,咬萝卜的习俗。
雨水
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气温逐渐回升,也是春雨开始增多的时候。雨水节气的到来,意味着雪花纷飞、寒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有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此时,春雨伴随着和风,在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细细地滋润着万物。雨水是庄稼的期盼,是百姓的期盼,在这个节气里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雨水的到来给农民带来了忙碌和喜悦。
惊蛰
每年的3月5日左右。“惊”指惊醒,“蛰”说的是冬眠的虫兽,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以及“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等等,这些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惊蛰时,人们会吃梨,一来因为惊蛰时节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吃梨可以润燥去火,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的侵袭。其次,惊蛰吃梨是远离害虫,远离疾病的寓意。
春分
春分在每年3月19日左右,春分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昼夜时间相等,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增大,气候温和,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殖。
清明
一般在4月5号前后。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自唐代起,民间就形成了祭祀祖先、踏青、插柳、放风筝的习俗。
谷雨
谷雨在4月20日前后,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逐渐回升,降雨量增加,空气中的濕度也会增大,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立夏
立夏通常出现在5月5日左右,它标志着春季的结束和夏季的开始。在古代农耕社会中,立夏是农民们开始播种夏季作物的时期,也是人们迎接夏天的节日。立夏之后,日照时间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的阶段。
小满
约在每年5月20日前后。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另有解释是指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芒种
一般在6月6日前后。“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这期间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且多闷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高温天气的可能。
夏至
每年的6月21日前后为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俗。
小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一般在7月7日前后,自该天开始数伏。伏是藏伏的意思,所以这个节令不宜长时间在外,避免流汗太多。民间多在这一天“晒伏”,把粮食、被褥拿出来暴晒一天。
大暑
一般在7月23日前后。大暑,指炎热之极。这个时期,气温明显升高,空气湿度大,经常出现雷雨、大风等天气现象。在一些地区,还可能会出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因此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的习俗。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