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成就、困境与对策

2023-11-28

武术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武术专项考试

刘 奇 李 臣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系统集成、一体部署,强调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1]。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全面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对推动体育事业,传播民族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有效减轻青少年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加强体育锻炼,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如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正式以学科教育形式进入校园,落实课程设计和体育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纳入中考、高考,家长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发生变化,这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变化。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机制担任着我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任,提出合理化对策与建议,促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融入创新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背景与成就

1.1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背景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可以追溯到1985 年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招生会议。1986 年,率先实施招生的院校有6 所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体育院校。在初期阶段,6 所院校遵循招生宗旨,招收的学生中国家一级运动员比例占总招收人数的50%以上,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国家队和省队的退役运动员、各省优秀教练员,培养具有高水平运动技能且文化理论素养较高的教练员,为培养优质运动员争金夺银起到了积极作用。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退役运动员话题成为被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根据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995 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又陆续批准12 所院校进行单独招生,新批准的院校除3 所为其它类院外,其他均为各省市体育院校[3]。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国家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被列入单招院校的学校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有121所。为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在人数的发展上也有了质的飞越,从最初招生时的154 人到现在的5 万余人。科教司明确规定必须提高考生的文化水平,培养运动员单位要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以提高文化学习水平,对于运动员个人要及时掌握招考信息,并对学习文化水平严格要求,提高录取成功率。

1.2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成就

1986 年,专业创办阶段,1989 年,对文化考试命题单位进行改革,从原院校命题变为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统一命题。1993-1995 年发展阶段,招收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逐渐增长,报考人数也逐年增长。从1995 年至今为膨胀阶段,除招收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和报考人数大幅增长外,针对报名系统、考试公平、招收体系等方面进行变革。2014 年,考试内容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命题制卷,试卷评阅和成绩公开。2015 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题印制,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试卷接收,文化考试组织实施[4],通过机要方式[5]发送指定教育考试机构阅评,增加社会公信力,促进考试公平,该方案延续至今,已开发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站规范统一报名方式,增加中国式摔跤专项考试项目,丰富项目类别为考生提供多方面选择。2017 年,取消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必须招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学生人数占总人数10%的政策。2018 年开始,全国体育单招专业统考在每个项目的检录、实测前、实测后均引入了瞳孔识别技术,解决了代考作弊问题[6]。实施专项全国分区统考和全国统考,并引进第三方体育单招统考监督评估指标体系为单招考试保驾护航。经过近40 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改革发展,国家根据时代变化颁布新政策,形成现如今科学、高效、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体系。

1.3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报考条件与招收学校数量

1.3.1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报考条件

考试报名条件通过几十年发展由早年填写表格报名方式到2015 年开发“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进行注册报名。现招收管理办法主要要求:一是必须符合本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报名条件;二是具备所报考项目含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运动等级证书;三是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的高考报名。现主要招收普通高中或各地体校体育生,在2013 年招收管理办法通知中第六条,招收对象主要是现役或退役运动员以及含二级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资格的后备人才,招收对象发生变化。

1.3.2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招收学校数量

图1 2012-2023 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收院校数量

从2012 年到2023 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收院校数量以较缓趋势上升。除武术项目外,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社会上发展空间狭小,缺少国家层面以及政策上的支持。从地理位置分析招收院校情况,基本集中在华中地区、华北和华东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水平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对发展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发挥着引领作用。相反,西南和西北地区具备招收资格的院校数量较少,但近几年以每年1-3 所数量递增,这些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通过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对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丰富民族传统体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2 2023 年全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收院校地理区域分布

1.3.3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的考试内容以及分值占比

表2 武术散打专项考试评分标准

表3 中国式摔跤专项考试评分标准

单招考试内容包括文化理论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文化理论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门,每门150 分,共600 分。体育专项考试根据考生所达二级运动员项目选择其中一项报名考试,不同专项不可跨考。体育专项考试分值为100 分,具体考试内容有三种:(1)武术套路;(2)武术散打;(3)中国式摔跤。考试综合成绩算法: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综合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2015 年,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试项目内容进行调整,从原有项目武术套路、武术散打,增补了中国式摔跤,但是,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内涵及实践出发,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远不只这些项目[8]。随着近几年来各院校及政策对中国式摔跤项目重视程度下滑,招收人数远不及其他两个专项,考试项目数如初。1.3.4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录取原则

各普通高等学校需遵循各文件基础,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成绩录取的分数线。各招生院校对优秀运动员如,运动健将级考生可以在文化成绩的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上降低50 分来录取;国家一级运动员考生可以在文化成绩的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上降低30 分来录取,其目的保证高水平运动员入学资格。录取考生原则上必须按照文化成绩加专项成绩的综合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坚决实施志愿填报原则,以第一志愿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计划没完成的院校可以招录填报第二志愿的考生。随着报考人数数量的增加,报考志愿集中在优质院校,院校设立第二志愿很难吸收到高水平生源。[8]对于考生而言,虽然在政策上规定可填报第二志愿,但热门院校因竞争压力大,导致考生很难被第二志愿录取。

2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的困境

2.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院校数量占比与专项考试项目类别较少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为国家培养了诸多高层次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历史底蕴深厚,是展示中华民族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从招生院校的数量上看,招收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校仅仅只占所有院校的47.9%。由于近几年报考该专业人数的不断增加,该专业学生只能在58 所院校中选择,限制了学生的目标院校,学生有较强的竞争压力。专项考试只有3 个项目的选择,区别于运动训练专业包括冬季体育项目的11项和夏季体育项目45 项,考试覆盖面窄。许多相对广泛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没有被纳入考试范围中,导致训练类项目运动员无法参加考试。2015 年,中国式摔跤专业设立,拓宽本专业渠道,但经历几年发展开始走向没落。现有15 所体育类院校招生计划中,有些院校直接取消招收该项目或者限制招收人数,且限制运动员技术等级至少为一级运动员。

2.2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考试内容和分值占比结构不平衡

专项考试以武术套路专业为例,武术套路中专项素质考试项目为立定跳远,该项目的设定只能检测出学生普通身体素质,对专项水平程度的检测还有待提高,并且分值占到总分数的20%,与专项技术所占分数相同。分数设置对专项技术水平高的考生不利,设立该专业初衷是想招收专项技术水平高的运动员,对专项技术要求大于身体素质要求,所以,对此专项素质考试项目可以有所调整。考试内容对专项技术内容设置只有两项,比较舞蹈考试对基本技术考试中有软开度、跳、转、翻等多项,专业考试设置数量少、不全面,不能充分展现考生素质优势与专项水平。考试内容以竞技武术为主,尽管为延续传统武术开展了一系列的比赛,评分标准却延用旧版竞技武术比赛规则,迫使参加该类运动员的技术不得不向竞技武术风格转变[9]。不能只强调竞技而忽视传统武术,武术回归迫在眉睫,考试内容应向传统武术方面倾斜。

2.3 缺少健全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员等级制度

大量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体育项目不能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极大程度限制了少数民族运动员通过单招考试深造的机会,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同时学校也缺失招收优秀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起点和核心环节, 是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标识[9]。健全运动员等级制度,保障少数民族运动员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更好促进教育公平,消除差异化。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充分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又具有传统文化色彩。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原因是缺少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员等级制度。与运动训练专业相比可谓是寥寥无几。譬如,传统体育项目舞狮、龙舟、马球等比较大众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全国有开展比赛,却没有进入到可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行列中去。

2.4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获取运动员等级证书途径单调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比赛过程中受竞赛规则、技术水平、心理条件、出场顺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是裁判员审美观念,比赛名次受客观影响较小,受裁判主观影响较大。比赛中只有达到要求名次才可授予运动员等级称号,人数固定,其他项目如,田径比赛在规定时间完成即可授予等级证书。近年来,各普通高校招生公告文件中,提高了招收考生运动员等级要求。在《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2023 年可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赛事名录的通知》中,多数省份全年举办一次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比赛,只有四个省举办中国式摔跤比赛。针对武术项目需要从小进行长期系统的训练,加之参加比赛机会少,对于普通高中学生和教练员有较大难度,即便是学生有此水平,学生所在学校是否有参加比赛的途径和比赛资格,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2.5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原则模式僵化

单招考试区别于普通高考,高考在“考后知分填报志愿”配合“专业+院校平行志愿”或“院校+专业组志愿”两大高考志愿政策下[10]实施,单招考试先填报志愿后进行考试。考生在院校的选择上须十分谨慎,如果考生同时涌入同一院校,将会加大考生的竞争压力,也会使考生失去填报第一志愿的优势。少数院校往年招生分数信息公开不全面,考生收集历年招生考试信息困难,第一志愿选择成为家长与考生最焦虑和最担心的问题。考生如已报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志愿并被录取,便不得放弃录取机会,提前录取原则使得考生个人失去参加普通高考和高水平运动员录取资格,限制考生选择的机会。

2.6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单招专项考试考场标准化程度不足

在招考院校单独招考模式下考试、招生过程缺乏监管;招生院校对报名资格把关不严,极少数不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成功报考;存在替考等舞弊现象;对考试违规人员处罚不到位[11]。2018 年,体育单招专项考试是由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两种考试方式组成,专项考试属于体育运动技能型考试,测试条件与其他比赛或考试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测试种类繁多,测试时间较短和测试结果具有一过性,难以追查。比如,武术套路专项技术正踢腿项目可能只要几秒就能完成,容易产生可操作性。体育单招过程中存在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漏洞:假证泛滥、考试管理不力、入学管理混乱、实测考试过程没有兴奋剂检测环节等[12]。分区统考时,测试环境和测试条件的差异和不均衡可能导致考生的失利。对于武术这类定性测试项目,考评员现场的主观评价直接决定考生的分数。对测试考官的监督评估比如,考官座位的摆放位置、考试中是否有违规交流、手机存放管理问题等,这些都是保障考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3 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单招考试应对策略

3.1 增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收院校数量和专项项目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做出明确的要求的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对优秀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保护、推广和创新,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应国家发展,招生院校数量应有所增加,在所有招生院校中,只有极少的“985、211”和“双一流”高等院校,应提高高水平院校的招生数量,由此可提升该专业的学术地位,充分体现该专业内涵,提升社会流传度。对项目的类别也应进行扩充,武术代表不了民族传统体育。目前大多数院校只开展了武术专项,这样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有效传承。开展大众的民族传统体育专项,既可满足少数民族优秀运动员和非武术专项运动员的升学要求,也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为体育强国的建设汇聚力量。

3.2 优化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单招专项考试内容以及分值占比

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考试的内容上看,专项素质分数占比与专项技术分数占比相同,应该增加对专项能力的全面检查,降低对身体素质考试的比例,比如,武术套路中的立定跳远、武术散打项目的立定三级跳远和800 米。这些考试项目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联系性不大,只能检测出运动员最基础的身体素质,并且这些项目可以进行考前的突击训练,这对多年进行专项训练、专项成绩优秀的考生不公平。身体素质考试内容与分值占比越高,对于专项水平较高的考生,不能突出其优秀的专项能力,就不能体现考生的专项水平,违背了招收武术专项学生的初衷。适当降低身体素质的考试保持在总分的10%较为合理,增加对突出专项的考查,包括检查运动员柔韧程度、上肢力量和灵敏性相关的技术动作考核,这样才能从全方位来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满足高等院校对学生的要求。

3.3 健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员等级制度

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的实施,极大推动了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使其发展举步维艰[13]。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对比竞技体育,其技术水平、社会认可度和社会流传度还有较大差距。等级制度的缺失限制了某些优秀的少数民族运动员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机会,也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建立完善的运动员等级制度,把热门项目纳入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鼓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规范运动员等级制度。适当增加比赛场次,提高高水平运动技术,对其长远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3.4 拓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员等级证书获取路径

从运动员自身角度出发,优异运动成绩由动作质量、演绎水平、动作难易程度三方面决定。动作质量是基础,需要运动员通过长时间、系统科学训练完成;演绎水平是关键,武术运动是难美性项群,要表现出难度与优美程度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动作难易程度是制胜法宝,是推动动作创新、难度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上三方面发展需要运动员在教练员引领下刻苦训练,只有提升自身运动水平,才有机会在比赛中战胜对手,获取运动员等级证书。从其他角度出发,在全国设立比赛较少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对该专业的关注度低,增加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中国式摔跤项目可授予运动员等级称号系列比赛,在各省市设立“系列赛”“挑战赛”“冠军赛”等,丰富运动员比赛经历,为关键比赛铺平道路。在网络、广告、短视频中推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到大众视野中,增加其热度,使其备受关注,推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自下而上的解决其根本问题。

3.5 改善普通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僵化录取原则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录取原则关乎考生自身利益,关乎各高等院校招收质量,关乎高等教育是否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考试不断变革2016 年确定多志愿投报,促进教育公平,对单招考试的发展有里程碑的意义。此改革与国家招生考试政策背景高度契合,是推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收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标志,进一步改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试录取原则,将原有先报后考梯次录取原则更改为同普通高考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加大考生录取成功率,促进各院校公平招生,提高院校与考生匹配度。招收院校应在中国文化运动网公布历年招收分数信息供考生参考,让考生在报名前提前了解,量力而行。

3.6 规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流程,实现公平、公开、公正

文化考试经历了由院校自主命题到国家体委科教司统一命题再到如今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题全国统考的变迁。体育专项考试从各院校自主组织考试演变成全国统考和区域统考相结合。深层次改革让单招考试更加公平公正,还需要不断进步完善报名审核方案、信息公开公示、录取原则办法等有关问题。

专项考试加快推进智慧型考场建设,开发符合专项特征精准化仪器设备,确保考试流程管理、考生编排问题、考试分配问题、成绩处理全流程的公开化。统一考生服装,实施客观性评价,避免考官通过特殊服装给予评分,对进行现场考试测试项目通过全程录音录像从考试检录到考试结束离场。

4 结语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作为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的载体,其任务是对优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弘扬和继承,同时培养在学校、社会等其他领域方向选择从事武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各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对该专业招生需提高招生质量、拓宽路径选择、调整制度政策、加大有力宣传。对所遇困境提出以下对策:通过增补招生院校、优化考试内容和分值占比、健全运动员等级制度、拓宽运动员等级证书获取路径、改善录取原则、规范考试流程。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应该逐渐完善对单招考试的政策,严格把关运动员文化成绩与专项成绩等。提高该专业质量,包括生源质量、师资质量、办学质量等,培养能扛起民族传统体育大旗的优秀高质量人才,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带有民族体育色彩的高等院校,为我国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贡献力量,为实现体育强国这一目标不断奋斗努力。

猜你喜欢

武术专项考试
中华武术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