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池塘养殖水体水质问题及对策
2023-11-28万吉兵万柯
*万吉兵 万柯
(泸州市龙马潭区农业农村局 四川 646000)
引言
龙马潭区隶属于四川省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它与泸县相交于西北,与江阳区相邻于南面,泸县和江阳区相连于东面。该区地貌为丘陵区,平均海拔高度为300m。主要河流包括长江、沱江、濑溪河和龙溪河。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同时也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特征。平均气温为18℃,平均日照时间为1424.6h,年均降雨量为1100mm,无霜期约为350d。龙马潭区辖区面积为333.14km2,下辖8个街道和3个镇。该区区位优势明显,最远行政村双加镇凉坳村距主城区直线距离仅为13.5km[1]。2020年,龙马潭区全区水产养殖面积为1062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为892公顷。水产品总产量为8142t,总产值为13113万元。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例逐年提高。池塘养殖是主要的养殖水体,然而,随着投饵量和渔药的使用,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超标,增加了鱼类患病的风险。此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对外水体的污染风险增加。为此,笔者在除主城区三个街道以外的八个镇、街62个池塘出水口位置采样进行理化分析,以此为养殖风险评估和污染风险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材料采集
样品采自龙马潭区的八个镇,采集于2021年12月9日至13日,气温在8℃至14℃。
(2)执行标准
悬浮物质、pH值、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锌、铜、总磷、总氮、硫化物、总余氯执行《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中二级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三类标准。
(3)测定方法
各指标按照《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中水质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2.检测结果
对62个点位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3.检测结果分析
本次检测的62个点位所测指标中铜、锌、硫化物均未检出。悬浮物共3个点位超标,最低为124mg/L,最高为254mg/L,超标0.24~1.54倍。COD共31个点位超标,最低为30mg/L,最高为88mg/L,超标0.2~2.52倍。BOD5共11个点位超标,最低为15.4mg/L,最高为28.4mg/L,超标0.03~0.89倍。总磷共3个点位超标,最低为1.06mg/L,最高为4.29mg/L,超标0.06~3.29倍。总氮共8个点位超标,最低为5.24mg/L,最高为23.2mg/L,超标0.05~3.64倍。悬浮物超标的3口池塘其COD和BOD5均检测超标,BOD5超标的11口池塘其COD均检测超标。其中,悬浮物超标率为4.84%,COD超标率为50%,BOD5超标率为17.74%,总磷超标率为4.84%,总氮超标率为12.9%。
4.原因分析
(1)悬浮物超标的原因
在龙马潭区养殖中,池塘养殖的悬浮物共3个点位超标,悬浮物超标率达4.84%。造成3个点位悬浮物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养殖品种搭配不合理和种养密度过高。悬浮物超标的3个点位,目前饲养品种主要包括湘云鲫、异育银鲫、鲤鱼、草鱼、黄颡鱼、鲢鱅、团头鲂、南方大口鲶等,养殖品种搭配不合理。当池塘内的鱼种类和数量过多时,饲料残渣和粪便也会随之增多,导致水中有机物质过多,从而形成悬浮物。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饲料添加剂残留也会对水体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悬浮物超标。因此,为了解决悬浮物超标的问题,调整养殖结构,合理投喂饵料迫在眉睫。
(2)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的原因
在龙马潭区养殖中,池塘养殖的COD共31个点位超标,COD超标率达50%。造成31个点位COD超标的主要原因是水中氧气含量下降。池塘养殖中的饲料和动物粪便等有机物质会被水中的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消耗水中的氧气,降低水中氧气浓度。BOD5共11个点位超标,BOD5超标率达17.74%。BOD5超标,意味着水体中有机物分解的速度过快,氧气消耗过多,导致水中氧气含量不足,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健康。造成BOD5超标的原因主要是池塘养殖中缺乏足够的氧气供应。因此,为了解决COD和BOD5超标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增加氧气供应,确保养殖环境的良好状态,保障养殖生物的健康和生长。
(3)总氮超标的原因
总氮共8个点位超标,总氮超标率达12.9%。总氮超标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中藻类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8个点位总氮超标的主要原因是池塘生态系统失衡。池塘养殖的生态系统包括浮游生物、微生物等。这些生态环境失衡会导致水体中的氮循环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总氮超标。除此之外,池塘养殖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包括定期换水、清理底泥等操作。管理不当使底泥中的有机物逐渐积累,从而导致总氮超标。因此,为了避免池塘养殖总氮超标,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包括清理底泥等。同时,应该注重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投放微生物制剂,促进微生物等生态环境的发展,从而降低总氮的含量。
(4)总磷超标的原因
总磷共3个点位超标,总磷超标率达4.84%。为了找出导致总磷超标的原因,专家们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调查。经过分析,发现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含有大量磷元素。没有正确的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引起了养殖环境中总磷超标。其次是养殖过程中的粪便、残饵以及死亡动物等废弃物质,这些废弃物质中也含有大量磷元素。如果没有及时清理或处理,也会导致养殖环境中总磷超标。此外,池塘中的水源、气候、水温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总磷的含量。因此,为了解决总磷超标的问题,可以采用生态养殖方式,引入一些水生植物来吸收池塘中的总磷。
5.危害
水体是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生存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体受到污染。其中,水体中的悬浮物质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它们的存在会导致水体变得浑浊,使得水体的透明度降低,藻类的生长受到限制,同时会影响水体中的溶氧量。悬浮物质会附着在水产动物的鳃上,影响它们的正常呼吸,甚至引发鳃部疾病。除了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外,悬浮物质还会破坏水体的生态系统,影响水体中的物质循环,使得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如氨氮和亚硝酸盐)无法分解。这些有害物质的存在不仅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水体缺氧,甚至引发水产动物的疾病。水体中的COD和BOD5超标,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来分解这些有机物质,进而导致水体缺氧。此外,如果水体中的氧化不充分,就会生成对水生生物有害的氨、亚硝酸盐等物质,进一步影响水产动物的健康。在雨季时,水体污染物很容易外溢,污染其他水体。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质和有害物质的含量,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保证水体的健康和稳定。
6.对策
(1)调整养殖结构,合理投喂饵料
养殖户应按照自身养殖条件选择合理的养殖品种搭配。确立主要的饲养品种以及套养品种,合理利用水层。饵料的投放应适时观察采食情况,严控过度投饵造成饲料的浪费和污染水质。各饲料生产企业已开发了各种养殖鱼类的膨化浮性饲料,便于养殖户选择。王义民等[2]采用含粗蛋白36%和脂类7%的膨化浮性饲料养殖青鱼。结果表明膨化浮性饲料表现出快速的生长和有效的饵料转换,饵料系数为1.39且回报率在35%左右。刘汉元等[3]在养殖南方大口鲇中,发现采用膨化浮性饲料比冰鲜鱼饲养经济效益更高,而且用膨化浮性饲料投喂的养殖水体各项理化指标都优于采用冰鲜鱼投喂的水体。因此,还可以采用膨化浮性饵料投喂降低悬浮物浓度。
(2)增氧
池塘溶解氧(DO)充足可促进微生物快速将池塘大量有机物分解成营养素,促进浮游植物生长,合理的营养素可以优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给池塘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水体采用人工增氧方式可有效降低水体中有害因子浓度。促进了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氧化转化和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保持了水质的稳定[4]。有效的增氧使养殖水体中DO增加,有效增强养殖品种抗病能力。运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增氧设备主要包括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微孔曝气式增氧机和活水机(又称耕水机)[5]。因此,养殖户应根据自身养殖条件选择合适的增氧方式和设备,促使COD和BOD5达标排放。
(3)投放微生物制剂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水质调控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和意义[6]。典型的微生物制剂包括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投放微生物制剂到养殖水体中,可以促进有益菌群的优势种群形成,有效控制有害菌群的数量和种群,促进水体中有害物质的转化。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微生物制剂对池塘底泥的改善作用也十分显著[7]。因此,投放微生物制剂能对总氮的降解起到积极作用。
(4)种植水生植物
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其生长全程以水体中的营养元素作为养分,对由于饲料和水产养殖动物排泄物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在改善养殖水体水质的同时还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胡景涛等[8]在池塘中以浮床为载体种植水生植物,主要以种植水稻和空心菜为主。养殖户在选择稻谷品种时应充分考虑株高、抗倒伏性、抗病能力、耐低肥和米质等多方面。试验地重庆地区与龙马区气候条件相似,可试种其推荐品种“万优66”“丰优香占”“宜香优2115”等。王茂元[9]提出空心菜生长旺季与池塘养殖鱼类基本同期,空心菜浮床降低了养殖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减轻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总而言之,选择水稻和空心菜作为栽培植物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种植水生植物有利于缓解总磷超标。
7.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振兴步伐日益加快,现代养殖业也在不断进步。为了平衡环境保护和人们对物质需求的要求,需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和环境友好型养殖,引进和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同时,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养殖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优化水产养殖行业的水平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渔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应始终坚持转变思想观念,以更好地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保护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