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对口专业招生与就业形势研究

2023-11-27王昱文

理财·市场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对口毕业生

王昱文

当前高职高专对口招生的形势

对口招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构建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通过对口招生,可以拓宽学生成才渠道,扩大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办学水平。目前对口招生已成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的主要途径,也成为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发展的主要方式。

一、对口招生是普通高校招生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招生制度包括普通高考、对口招生和高职单招三种类型,其中对口招生是普通高校招生的主要途径,近几年对口招生录取的比例在70%左右。而高职单招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实行的单独招生,单招录取的考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再参加高考。单招录取的学生在升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通过单招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后,他们所学专业与所就业的专业紧密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正好满足了本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了毕业生就业成功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和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对口招生逐渐显示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但从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际来看,对口招生考试选拔出来的学生总体上学习能力不强,缺乏专业技能。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在不断变化,这使得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及时调整。二是由于职业院校培养方式滞后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三是由于在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存在着课程设置滞后、学生素质不高等问题。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把对口招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对口招生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对口招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专业技能为主导,以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技能培养和操作技能训练。因此,对口招生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普遍受到欢迎,特别是在对口专业就业方面更是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高职教育规模扩大,对口招生专业也不断增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扩招规模最大、教学质量最高和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近几年来对口招生人数虽有减少,但依然在每年3万―4万人。

三、对口招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成才机会

高职高专对口招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成才机会,在对口招生考试中,学生既可以选择高职高专院校,也可以选择本科院校。通过参加对口招生考试,有可能升入本科院校学习。有了较高的文化素质,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为今后的就业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进入大学深造。参加高职高专对口招生考试和普通高考相比,具有更大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招生院校多。高职高专对口招生考试采用“文化知识+技能测试”的考试模式。考生可以选择3―5所高职高专院校报名参加对口考试。二是专业选择面较宽。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报志愿专业和学校。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第二,劳动力市场分割逐步打破,劳动力供求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性。第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第四,受金融危机影响和世界经济形势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求大于供”。第五,就业竞争激烈。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对就业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六,政府政策导向发生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到位,政府将更多地从宏观上调控社会经济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是影响劳动力供求结构的重要因素。国家制定的人才培养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各种人才培养模式都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活动中各种设备、技术、产品越来越智能化,所需人才也將越来越多。

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一批掌握先进技术和生产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者收入,进而拉动就业增长的根本保证。而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需求将发生以下变化:将出现大量的技术性劳动者就业岗位,即更多地需要具备各种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高层次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将齐头并进;职业资格证书和资格认证将成为企业招聘毕业生的重要条件;人力资源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将起到主导作用。

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

社会的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我国社会需求的变化已经超过了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造成了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

例如,近年来出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群体,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并不是为了将来当领导,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恰恰是这样一个群体的出现导致对人才结构要求更高。

又如,近些年出现了以 IT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产业结构就是指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它们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份额。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三、就业形势复杂多变,增加了就业难度

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职业结构和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毕业生就业的复杂性。首先,毕业生在择业中缺乏全局观念,认为自己只要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科学规划。其次,大学生对自身定位模糊,缺乏就业目标。一些学生在求职时认为自己只要有一份工作就可以了,这种思想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后的适应能力差。最后,从就业观念看,职业观缺乏层次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已不局限于一份工作了。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当一名“白领”“金领”。许多大学生并不希望进事业单位或企业工作,而是想选择自主创业、自由职业。这些都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现行对口招生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口”本身的局限性,该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考试科目设置单一,与市场需求脱节

由于对口招生考试科目设置单一,导致很多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后,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不到充分的训练,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另外,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口招生考试中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

二、对口招生考试内容陈旧,没有突出行业特色

对口招生考试内容主要是文化课和专业科目,对于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不能进行针对性的考察,从而导致考试内容的单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原有的对口招生考试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由于对口招生考试内容单一,从而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无法与行业岗位相结合。

三、对口招生考试形式简单,缺少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查

对口招生考试在内容上仍然沿用传统的考试模式,以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知识四门学科为主,缺少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查,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教育所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特点。这种考试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职业技能缺乏认识,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对策和建议

一、在生源选择上,应突出区域特点,适当控制规模

笔者认为在考虑对口招生规模时,应更多地考虑其区域特点。因此对于生源的选择,应坚持立足本地原则,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对于办学实力雄厚、办学特色明显、办学成绩突出的学校要加大对它们的宣传力度,并适当扩大招生规模;而对于办学条件一般、社会声誉较差的学校,则应严格控制招生规模。

二、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高职高专对口招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他们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实践能力和素质,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此外,为了保证对口招生学生能更好地就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更注重实践和应用。如针对对口招生学生的特点,在授课内容中引入了很多貼近实际工作岗位需要、实用性强的新知识、新技能。

三、在专业建设上,应凸显特色性和先进性

结合各专业的社会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一方面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所需技能,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优化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是加强专业建设,突出办学特色。例如: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应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重点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针对机械专业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实践技能缺乏的特点,应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针对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应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毕业生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学生对对口专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就业指导,以满足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毕业生的需求。当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通过实践不断探索与创新。(作者单位: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对口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