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叠纪的菊石“脱壳器”:旋齿鲨

2023-11-27江氏小盗龙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古生物学家鲨鱼化石

江氏小盗龙

鲨鱼家族可谓海洋中的常青树,自诞生以来它们一直处于海洋掠食者的位置。几亿年来,虽发生过很多次生物大灭绝,但鲨鱼家族一直存活至今。也正因为它们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才有机会进化出各种各样的结构以适应所处的不同时代。接下来,我们便要讲述旋齿鲨的故事。但要记住哟,旋齿鲨虽然名字中有“鲨”字,但其实它不是鲨鱼,而是鲨鱼的“亲戚”。

旋齿鲨是怎么被发现的?

1886年,古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加斯科因河发现了一块特别的化石,化石上的螺旋形骨骼上有15枚牙齿。经过研究,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与已经命名的剪齿鲨非常像,所以就把它当成是剪齿鲨的化石保存了起来。1899年,俄国地质学家在乌拉尔山脉考察的时候,在石灰岩层中发现了更完整的化石,一开始只是从化石中辨认出顺时针向内螺旋三圈的齿列,上面有密集排列的牙齿。经过几年的研究,古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卡尔宾斯基确定这是远古某个时期的一种鲨鱼的牙齿,于是将其命名为旋齿鲨,含义是“螺旋的牙齿”。

特别的旋齿鲨牙齿

旋齿鲨的牙齿在地球生物中是独一无二的,所有牙齿都向外侧,齿列内旋,看上去像电锯,而且这些牙齿都是向右倾斜,一枚压着一枚生长的。

旋齿鲨的牙齿非常锋利,呈三角形,最外侧的牙齿最大有10厘米长,最内侧中心的牙齿仅有几毫米长。旋齿鲨的整个齿列可以分为外圈、中圈、内圈三圈,每个齿圈大约有40颗牙齿。古生物学家推测旋齿鲨的齿列可能会不断向外生长,这样内圈的新牙就会逐步替换掉外圈因不断使用而磨损的老牙了。

旋齿鲨的牙齿长在哪里?

对于奇怪的螺旋牙齿,古生物学家展开了想象,他们曾大胆假设过牙齿的位置,有的认为长在上颌或者下颌上,有的认为外翻到嘴巴两侧,有的认为长在了背鳍、尾鳍上……

最终解开谜题的是一块1950年在美国爱达荷州被发现的化石,这块化石看上去只是保存在圍岩上的普通的螺旋牙齿化石。2013年,古生物学家利用CT断层扫描技术扫描该化石,发现围岩中保存着上、下颌的部分软骨和唇软骨,古生物学家根据这些软骨揭开了旋齿鲨牙齿位置之谜。

旋齿鲨的牙齿长在下颌前端,只有螺旋齿列最外侧的15枚牙齿暴露在外,而其他牙齿都被包裹在软骨和皮肤之下,从外面根本就看不到旋齿鲨的整个齿列,只能看到最外侧的前面和上面的牙齿。

旋齿鲨吃什么?

长着螺旋牙齿的旋齿鲨是以什么为食呢?它们又是如何进食的呢?很显然,旋齿鲨的这种特殊的牙齿其实是为特定食物“定制”的,这些食物就是包括菊石和鹦鹉螺在内的头足纲动物。

菊石和鹦鹉螺长有坚硬的外壳,如果硬咬肯定伤牙。为了更安全、更高效地捕食,旋齿鲨便进化出了如此特殊的牙齿以及可以张开90度的嘴巴。当遇到像菊石这样的猎物时,旋齿鲨会张大嘴巴咬住对方的开口处,牙齿刚好刺穿外壳并钩住菊石的软体部分,这个时候嘴巴闭合、挤压加上拖拽的力量便足以将菊石的软体部分从硬壳中拽出来。

旋齿鲨是如何消失的?

旋齿鲨生活在二叠纪时期,体长5~8米,是当时的海洋顶级杀手。旋齿鲨的化石在许多地方都有发现,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在相距遥远的多个大洲发现旋齿鲨化石,足以证明旋齿鲨分布之广,生存之成功。

但成功的旋齿鲨却在三叠纪早期突然消失,关于其消失的原因还不确定,有科学家推测可能是海陆运动改变了海洋环境,导致能用螺旋牙齿吃的食物减少,旋齿鲨因此消失。

猜你喜欢

古生物学家鲨鱼化石
性的起源与演化——古生物学家对生命繁衍的探索
鲨鱼
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复原两亿多年前乌龟化石
鲨鱼来袭
新一代古生物学家在中国掀起“恐龙热”
鲨鱼之最
背负恶名的鲨鱼
古生物学家星星狐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