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研究
2023-11-27蔡金钗
蔡金钗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注逐渐加深,现阶段国家推出的与创业相关的政策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效保障。不过,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动机已经刻不容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教育的责任义务,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人才培养途径为当代大学生构建自我创业、实现理想的平台。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不同因素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这种前提下,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力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高校大学生创业力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带给大学生创业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研究
众多学者对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的研究大多体现在高校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之上,重点考察了大学生在经受教育后的创业动机与创业能力变化等方面的内容。然而现阶段站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角度看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却少之又少,这就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重要因素被学校创业教育所忽视。因此,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探索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思维的发展水平成为创业教育发展的良好途径。
一、设计问卷
本研究面向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大学生,重点考察他们对创业的理解与认知。本问卷涉及四个问题:一是学生经受的教育是否会对自己的创业行为产生影响;二是学生积极主动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会对自己的创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三是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否能够为学生成功创业信念的建立、激发创业热情以及激发创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四是学生是否能够感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对自己的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学校是否能够为学生的创业行为提供充足的资源,学校的教育是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
二、结果分析
本研究的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受到外部与内部条件作用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不同地域内经济发展规律和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下的大学生创业力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行为意向主要受到行为态度、自主规范以及行为控制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大学生接触到的创业理念、得到的社会资源较多,由此导致大学生对创业的喜爱程度较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难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对学生创业呈现反向影响状态。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不足的地方,学生对创业相关的知识了解较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大学生坚定自主创业信念、形成创业行为的关键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在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方,学生往往更容易从学校教育之中获得创业相关的知识与动力。
三、结论研究
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后,对当前大学生的创业认知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知识、实践培养以及素质提升等一系列创业教育后,学生的创业力有了积极的变化。但在加入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对比因素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迅速的地方,大学生创业受到学校创业教育的影响呈现出反向關系,具体结果如下:
首先,主动接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有着积极影响。大学生如果能在专业学习之余主动学习有关创新创业知识,例如高校举办的创业讲座、创业竞赛、创业培训以及实践培训等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思维,学生也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创业经验,并将自己所学知识融入创业过程之中,最终对自己的创业行为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
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主动为学生提供的知识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积极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为大学生安排的,其中涉及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以及创业资源都展现了高校的教育特色,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开展的多层次创业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都能让大学生逐渐了解到创业知识,有效激发了大学生主动创业、主动思考与提升的动力,最终促使大学生主动创业。
再次,未经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其个人创业行为表现得不够明显。如果大学生在高校阶段没有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行为就会持消极态度,学生也没有掌握自主创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最终也无法形成自主创业的信念与动力,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意向也不够清晰,最终学生的创业行为自然也就不够明显。
最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学校的教育更能对学生的创业产生积极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意味着该地方的发展时间较晚、区域金融发展较为落后,区域创业平台也正处于搭建之中,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获得创业所必需的能力,才能获得良好的创业体验。从这一点上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力发展呈现正向的影响关系。但在区域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与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区域自身的知识文化底蕴足够深厚,区域内金融资本也发展成型,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更容易受到高校创业教育外的因素影响,由此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力产生反向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一、促使地方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力的影响研究可以看出,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与社会需求保持高度同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整体水平与素质。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逐步提升,高校应该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当代社会的需求,主动转变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放在首位,实现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互动,为地方发展输送更多创新型、全面型的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人才与技术基础。
二、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引导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高校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创业思维与创业能力。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深入探索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找到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教育方向,借此完善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构建出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互相需求、互相促进的良好关系,借助学校培养的创业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此高校应该为区域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并结合区域发展需求不断更新与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保证高校人才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措施
一、构建校企联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接触创业知识、提升自身创业意识与创业思维的良好途径,高校应该与地方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让高校教育、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形成稳定的链接。为此高校需要联合地方企业构建实践教育基地,找到适合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方向,从而实现高校与企业人才流动通道的建立。首先,高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学生可以借助学校提供的资源发展自己的爱好,探索自己的创业道路。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也要做出改变,借助校企联合构建的平台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成果,创造企业内部创业机会,高校也可以以此为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创业力。最后,高校应该与企业实现人才互通,一方面通过合作提升校企联合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创业实践机会,实现高校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局面。
二、结合区域行业发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高校应该深入了解区域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能力提升等多方面融合。高校可以深入挖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创业资源,结合区域成功创业的具体案例为学生构建更加全面的创业教育内容,促进学生专业学科教育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改变以往单纯进行知识传授的创业教育状况,全面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着知识、技能、品德、创造力等多元素融合教育的转变,借此形成人才培养与区域创新创业协同发展的生态链。
三、国家提供政策支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共生关系
大學生创业能够有效减轻国家的就业压力,有价值的创业活动也能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国家要给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定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区域与高校共生的全新教育模式,形成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双向融合的全新局面。地方政府应该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优势产业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在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提升地方对人才的吸引力,促进地方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地方企业与高校科技与人才共享,从而实现地方经济提速发展。大学生也要抓住当前创业机会,在学习之余寻找发展机会,积极提升自己的创业经验与创业能力,在政策支持下提升自己创业的成功率。
四、强化大学生的创业价值感与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才来源,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大学生需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借助学校、地方企业以及国家提供的平台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借助多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品格,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创业价值观与责任感,在逐步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创业行为。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要融入思政教育,切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者。
总之,高校的创业教育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高校教育为地方输送了优秀的人才,地方的发展方向又能为高校教育提供方向。因此,高校教育更应该充分考虑到地方经济的发展现状,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加大学校与地方的联合力度,借此让高校学生有更多的平台去体验创业、实践创业技能与知识,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自主创业,从而实现国家与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作者单位:闽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