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3-11-27米洁甄真白菁
米洁 甄真 白菁
[摘 要] 以新时代下产业变革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展通识教育体系及非技术能力培养研究,探索大类培养与个性成长相辅相成的培养模式,创新新工科专业建设模式,优化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拓展跨学科专业教育平台,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以新版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做实证研究,构建新时代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校内外协同多学科交叉融合组织模式。基于项目研究成果将形成系统性管理制度及政策,指导各专业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新体系。项目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非技术能力培养方面的共性问题探讨,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可借鉴理论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通识教育;大类培养;信息特色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新时代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及实践”;2019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融合·开放·创新: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践教育体系研究”(19JDJYA001);2020年度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个性化人才培养智能数据中心建设与实践”;2020年度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科交叉多方协同的信息特色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E-DXKJC20200506)
[作者简介] 米 洁(1971—),女,河北唐山人,工学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從事数字化集成设计、高等教育研究;甄 真(1991—),女,北京人,工学硕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质量科副科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白 菁(1977—),女,陕西西安人,理学硕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37-0104-04[收稿日期] 2022-10-30
引言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产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需求,用人单位更喜欢招收社会责任感强、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毕业生[2-4]。但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着重知识技术掌握,轻非技术能力教育;重统一标准和要求,轻个性发展和创新素质培养等现象,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因此,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应强调让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5],以大类培养夯实基础,通过拓宽教育广度和加强课程深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在培养模式上,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建立开放多元的体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6-8]。新时代,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及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推进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新时代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一、设计通识教育体系,塑造健全人格
(一)构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1)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要培养学生形成自我内省、关怀他人、服务社会的健全人格。(2)培养学生广泛涉猎的好奇心和进取心。通过系列课程教学,让学生把目光投向比自己专业更为宽广的领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文理融合的知识体系。理工科学生应了解人类文化的进步和成就,以及现代社会哲理与现象;文科学生应涉足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思维方式。
通识教育的目标要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本项目研究新时代下通识教育的组成因素,分析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拟从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科技学术与创新思维、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创新创业与技能提升、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等5个方面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注重结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律,多课堂联动形成以“学习、体验、养成、创新”为途径的“四位一体”的通识教育新理念。
1.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遵循大学生认知学习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调整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统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平台和在线课程建设,强化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实施“数字马院”建设工程,让学生在自主性的研究学习中发现、分析、思考问题。
2.科技学术与创新思维。通过写作、项目实践等课程,全面培养学生深度思考、有效表达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理性地意识到不同的学科有着看待这个世界的不同方式,具有理解包容的情怀和勇于追求真理的信念。
3.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提升文化素养。
4.创新创业与技能提升、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构建全过程的教育生态圈,在做好课内教学的基础上,推进多课堂的衔接融汇,依托竞赛、国创项目等丰富校内综合实践课堂,拓展境内社会实践课堂,做好海外实践拓展交流课堂。在实践中不仅提升专业技能,而且规划设置增强职业责任感,增加理解专业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内容。
(二)设计大课程融合非技术能力培养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规定的12条毕业要求中有7条涉及非技术能力教育。人才培养通过“+”的跨界融合,在知识体系上构建“专业+道德、经济、法律、文化、环境、管理”等专业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应对未来、塑造未来的能力。
推动各专业实施大课程建设,拟从6个维度培养学生的素质,即分析设计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工程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设计分阶段、分层次、多模块的大课程,非技术能力培养注重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1.非技术能力根植课程教学。研究非技术能力维度,预测未来技术发展下的人才需求特征,分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的非技术能力教育主线,进行提炼和总结归纳,将科学精神、民族情怀、职业责任等非技术元素渗透到课程中。
2.大课程融合非技术能力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相辅相成,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综合实践环节打通,探索非技术能力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创新融合点。构建多模块组成的大课程教學模式,进行大课程的阶段设计、内涵建设,在知识递进过程中,实现非技术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
二、融合专业大类培养与个性成长,创新培养模式
(一)大类招生培养打造新时代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
全面推进大类招生,实施大类培养,构建宽口径、厚基础、国际化、强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着眼于培养体系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构建层次分明、内涵明确的课程体系。强化信息特色,构建一年级通识教育,二年级学科基础课,三、四年级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注意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打造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
(二)“五位一体”协同育人助力多路径人才成长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专业大类培养基础上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科教协同、校企协同、校际协同、校地协同和国际协同为依托,构建“五位一体”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拓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追求卓越、自主发展。在专业课及各模块的实践环节,构建分层培养模式、培养体系,为领跑者提供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特长班的愿望;给常规者以激励,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实践项目学习的权利;给跟跑者以帮扶,设置项目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规划学校重点科研实验室,结合学术成果有针对性地开设综合课程,引导学生面向学术前沿和社会需求开展探究式学习和原创性研究。对接国家及行业需求,产教融合发展,组织各学院规划具有专业特色优势的产品实践项目,丰富学生社会、工程实际体验及实践。依托机器人、计算机技术等信息特色,继续面向学院路共同体21所成员校、卓越联盟16所成员校打造校际实践开放平台。承办机器人大赛,加强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与中关村软件园共同创建互惠共赢的产学研生态圈,促进校地资源共享。持续推动多层次的学生国际联合培养,开拓国际视野,在中国特色、国际比较、时代责任的认识领悟中,形成追求卓越、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正确价值观。
(三)开展“金课”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综合改革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组织各专业全面梳理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要理顺课程逻辑,精练课程内容,明确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有计划、分层次地设置具有挑战性、高阶性、创新性知识的课程;在授课方法方面,推进教师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广泛开展探究式、研讨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在课程评价方面,注重学生全过程学业考核,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三、强化信息特色新工科建设,提升培养质量
(一)面向高精尖产业需求的跨学科新兴专业群设计
以建设一流专业为契机,对标国家发展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聚焦高精尖产业需求,实现跨学科新兴专业群协同发展。推动传统专业改型升级,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产业,整合机械类、仪器类、自动化类等专业资源,打造跨学科基础课、实践创新课程;凝练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专业优势,在人工智能、软件与信息领域构建综合实践平台;将计算技术与管理类专业相结合,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
(二)面向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跨学科实验班实践
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深化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主动布局申报人工智能、智能感知工程(目录外)等新兴专业,进一步优化专业培养体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探索实践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机制,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建设4个“勤信英才”实验班,打造学校品牌专业。
结语
(一)一干多枝,大课程实现非技术能力培养
实现通识教育体系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多课堂联动“四位一体”有效途径实施。研究新时代下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特征,并归纳三者之间的数据联系及映射关系。利用灰色建模、大数据技术等系统分析方法,预判未来技术高速发展下新时代应用型人才需求特征,提出非技术能力培养的大课程有效途径及新时代下人才培养标准的政策建议。
(二)以人为本,融合大类培养与个性成长
研究地方高校生源、师资及平台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在大类培养基础上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分析研究人才培养体系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及教学组织模式的共性问题,突破协同育人的瓶颈,提出有效利用教育教学协同的团队、平台、资源等建设新模式,为大类培养中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有力支撑,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三)战略牵引,创新新工科建设模式
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高精尖产业方向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以“专业群”为牵引、“信息+”项目为手段,带动传统专业改造升级、新兴专业建设发展,并探索以实验班形式打造学校品牌专业。
(课题组成员:白菁、李玥、黄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曾勇,黄艳,向桂君,等.从新生项目课开始: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的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14-19.
[3]李立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下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62):10-19.
[4]郑庆华.高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163-167.
[5]吴朝晖.为未来而学习:面向21世纪的通识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8(15):29-31.
[6]江桂云,羅远新,李聪波.“大工程观”视域下一流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Z1):37-41.
[7]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0-26.
[8]李培根.工科何以而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4.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in the New Era
MI Jie, ZHEN Zhen, BAI Jing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demand for talents knowledge structure, ability quality under the industry changes in the new era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study of gener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technical ability training is carried out, the categories of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growth complementary pattern is explored, new construction mode for the engineering specialty is innovated, all-round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is optimized, and 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latform is developed,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The project conducts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version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the university, and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the new era, and the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systematic management system and policy will be formed, which will guide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each major and build a new system of quality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Exploration of the common problems in general education and non-technical ability training of the project quality education,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the reform of relevant major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 other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general education; cultivate in general categories;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